《内蒙古社会科学》| 周海涛,林思雨 | 高等教育强国视域下高校教学改革的逻辑和路径

学术   2024-09-25 15:44   内蒙古  

高等教育强国视域下高校教学改革的逻辑和路径

周海涛,林思雨

北京师范大学 教育学部,北京 100875



周海涛男,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高等教育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林思雨女,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博士研究生。




摘  要深化教学改革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重要举措。在改革取向上,高校教学改革应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宗旨,秉持唯物主义的辩证教学观,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增强产教融合的契合度;立足科技支撑的现代教学观,紧跟科技发展前沿,提高科教融汇的适配度;突出人文日新的主体教学观,推动文化传承创新,强化文教结合的协同度。在基本逻辑上,注重教学内容的理论与实践、传统与现代的有机结合,教学方式的个性与共性、效率与质量的辩证统一,教学场景中人与人、人与技术的和谐共生。在改革路径上,应进一步完善教学治理的制度设计,促进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加速教学要素的集成创新,优化教学生态的融合互通。
关键词高等教育强国;教学改革;取向;逻辑;路径

迈入高等教育强国建设新征程,整合资源、凝聚合力,提供高质量的人才支撑成为教育改革面临的重大挑战。教学改革是教育综合改革的深水区,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归根结底要落实到教学改革之中。学界探讨了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概念内涵、文化底蕴、历史逻辑、发展路径等问题,反思了高校教学改革的发展历程、现实阻力、国际经验和行动方向等要点,提供了富有价值的借鉴和启示。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至关重要。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指出,“优化高等教育布局,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新时代,我国面临以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助推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新使命,面临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高水平支撑科技自立自强的新任务,高校教学改革还需更加深入的探索。本文立足于教学改革要与经济、科技、文化有机结合的客观现实,从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文教结合出发,探讨高等教育强国视域下高校教学改革的价值取向、内在逻辑和路径选择。

一、高等教育强国视域下高校教学改革的价值取向

现代社会的发展轨迹表明,基于劳动分工的不断分化演变,整合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普遍诉求和价值取向。随着生产系统面临的各种“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的新现实和创新裂变,现代社会已经步入一个综合性的生产时代,成为一个越来越综合的、自组织的系统,导致不同产业部门的相互依赖和不断融合,相应地需要我们做出综合性决策。高等教育强国视域下的高校教学改革应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宗旨,秉持产教融合的辩证教学观、技术支撑的现代教学观、人文日新的主体教学观,整合育人资源和力量,以增进产教融合的契合度、科教融汇的适配度、文教结合的协同度为价值取向。

(一)秉持唯物主义的辩证教学观,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增强产教融合的契合度

“产教融合”在根本上是辩证唯物主义的教学过程,涉及“是什么”“什么是”“成为是”的哲学问题。“是什么”探讨的是事物的本质和存在状态,而事物的本质是通过实践活动来界定的;所谓事物的“是”不仅由其自然属性决定,还取决于人类在实践中与其互动产生的社会属性。“什么是”关注事物的认识过程和特征,人类对事物的认识源于实践,通过实践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认识的动力和目的。“成为是”强调事物的发展和变化过程,实践是人类社会不断发展和生成的动态过程;人类可以通过有目的的实践活动来改变事物的现状,使之“成为”理想中的样子。高校与社会存在着耦合共生关系。正如布鲁贝克所说:“高校已经成为它们所服务的社会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当初以‘为生活做准备’为目的而进入高校的学生如今发现高校本身就是生活,并由一首插曲变成了主旋律。如果高校缺乏把知识应用于实践的决心和责任感,无法为社会服务,便失去了其存在的合法性依据。”高校逐渐走入社会的中心,与社会彼此依赖,由一张庞大而复杂的关系网把高校和社会其他主要机构连接起来。“产教融合”便是高校与社会紧密联系的反映,其实质是宏观上的产业系统与教育系统融合、微观上的生产与教学融合的一体化互动关系。

一方面,“产教融合”是一种教育实践,它要求教育与社会实际相结合,通过实践活动促进学生的知识、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发展。高校教学改革通过更新教学内容、引入更多实践和创新元素,实现和深化“产教融合”,促使高校更加注重与产业界的合作与交流,更加积极地参与和促进产业创新升级,对接市场需求,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机制和高等教育教学体系。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新兴产业、新兴业态不断涌现,产业结构和职业需求也在不断变化,高校在产教融合中能够更加准确地把握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趋势,从而有前瞻性和针对性地调整和优化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有效缩小学校教育与实际工作之间的鸿沟,培养出更多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高质量创新人才,直接强化新质生产力中高层次人才这一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为产业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的动力。

(二)立足科技支撑的现代教学观,紧跟科技发展前沿,提高科教融汇的适配度

文艺复兴时期,“上帝死了,人活了”将人类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肯定了人的价值和作用,表现出人类中心主义的特征。随着历次科技革命的不断深入,尤其是机器人和智能手机的快速发展,人类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手机甚至成为人类的“第六大器官”,成为人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某种程度上控制和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这种技术依赖也引发了“人死了,机器活了”的担忧,人越来越像机器,而机器却越来越像人。面向未来的教育发展引领和促使更高水平的“人活了”,即通过教学改革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避免技术异化带来的负面影响。因此,高校教学改革只有确立科技支撑的现代教学观,紧跟科技发展前沿,与时俱进,才能提升师生驾驭技术的能力,避免人的“异化”,防止人沦为技术的“奴隶”。随着学科交叉融合、跨学科组织发展、知识集群创新网络交互趋势越发明显,科技与教育、科研与教学越来越成为层次较高的共进共长的共生整体。科教融汇作为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不仅是对历次科技革命和知识生产模式转型的积极响应,也是推动高等教育质量提升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方面,科教融汇为高校教学改革注入了强大动力。它打破了传统科教分离的模式,鼓励科研与教学相互渗透、相互促进。这一转变促使教师将最新科研成果融入课堂教学,丰富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法,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教学过程也为科研活动提供了实践检验和理论完善的平台,促进了科研成果的转化与应用。另一方面,高校教学改革反过来推进科教融汇的纵深发展。通过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推动教学方式的多元化和个性化,高校教学改革为科研活动创造了更加开放、包容、绿色、创新的环境。这种环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为科研活动提供更多更高质量的创意灵感和人才支持。教学质量的提升和科研成果的涌现相互促进、良性循环,推动科教融汇向更深层次、更广领域发展。

(三)突出人文日新的主体教学观,推动文化传承创新,强化文教结合的协同度

人是一种主体性存在,文化是由人作为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所推动和发展的。教育活动和文化须臾不可分离,应培养塑造人的主体性,促进以师生为主体的教学文化发展,共同参与文化传承创新过程。文化即人化,是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构成了人生活和存在的方式,人类社会是一个具有多层文化结构的体系,每个人都处于特定的文化场域之中,受到社会—文化关系的影响。高校作为文化的产物,是人类文明开出的绚丽之花,它深深根植于文化土壤之中,负有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使命。文化可以使人类从“自然状态”走向“理性状态”,同时又不毁损自然本性,这一过程的实现需要“教育”发挥作用;教育作为培养高尚品德的活动,可以将大量已知事实重新整合到统一的文化中,可以将知识增长和学科分化带来的复杂性和劳动分工带来的专业性重新整合,形成共识,以恢复在思想领域和社会领域的文化统一性。高校便是促进文教结合的发生场域,将文化源流融入教学过程,打造合宜的教学场景,促进文化的保存、传承与创新。高校通过人类优秀文化的熏陶,使学生可以在保持自然天性的基础上,发展理性和自觉,发挥主体性作用,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在持续强化的文教结合中实现理想追求。

一方面,文教结合有助于激发高校教学改革的精神活力。“文教结合”蕴藏着教学相长、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等优秀教学文化思想,影响着高校的文化判断和思考,进而影响高校教学改革的价值取向,并创新性地融入高校的精神文脉之中。高校积淀的深厚文化底蕴可以为教学改革提供丰富的思想资源和创意灵感,增强提高教学质量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担当,从而激发高校师生参与教学改革的热情,促进高校育人本质的回归。另一方面,高校教学改革有助于增强文教结合的影响力。在高校教学改革中,“通识性与专业性”“国际化与本土化”“精英与大众”“教师中心与学生中心”等二元关系在实践中走向“和合共生”,促进文化与教育紧密联结,产生更加深远的影响。引导师生关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交融,让学生深切感受高校的文化氛围和精神内涵,有助于厚植他们的文化自信、文化自觉和文化自强基因,以文化人、以文育人,贯通古今、守正创新,促进文化与教育的协同共生。

二、高等教育强国视域下高校教学改革的内在逻辑

高校教学改革所涉范围广泛、参与主体众多、涵盖要素纷繁、价值影响深远,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需要遵循自身的内在逻辑,点面结合,重点突破。高等教育强国视域下,高校教学改革在教学内容、方式和场景上应处理好理论与实践、传统与现代、个性与共性、效率与质量、人与人、人与技术等基本逻辑关系。

(一)在教学内容上,注重理论与实践、传统与现代的有机结合

高校教学内容伴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更新变迁,既是时代进步的反映,也是时代进步的催化剂。中世纪的大学强调对古典文科、宗教神学的学习,大多设置了神学、法学、医学和文学等学科,以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数、几何、天文、音乐等“七艺”为基础内容,满足当时对律师、医生、文书和管理者等人才的需要。文艺复兴时期的大学在人文主义思潮的影响下更新和拓展了人文主义的教学内容,启蒙运动影响下的大学更加强调理性和科学。随着历次工业革命的发展,技术不断革新,社会对人才的素质结构不断产生新的需求,高校教学内容更加注重实用性和专业化,强调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原则,强调知识的传承、创造与应用相结合,逐渐呈现出文理渗透、理工结合、学科交叉的综合化态势。

从历史演变中总结规律,高校教学改革应与时俱进,处理好理论与实践、传统与现代的关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仅蕴藏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之中,而且还可以追溯到中华传统文化思想的层面。如儒家思想主张“学而时习之”“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强调“知行合一”“格物致知”“学以致用”等。一些现代教育哲学对此也有所体现,如杜威的“做中学”,即“除非作为做的产物,否则就没有所谓真正的知识和有效的理解。对教育而言,就是要使学校中知识的获得与在共同生活的环境中所进行的种种活动相联系”。为了解决高校发展过程中经常出现的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脱节的问题,高校教学改革在内容上要紧跟产业、科技、文化发展前沿,注重跨界融合,不仅要关注不同领域的知识整合,而且更加注重教育界与产业界、科技界、文化界的实践衔接,让学生接触真实的社会情境和问题,将理论知识融入到具体的实践之中。在传统与现代的交织中,高校教学改革更加注重在继承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开拓创新,既要充分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智慧,又要适应现代化潮流,把握时代脉搏,培养既具备扎实理论基础又擅长实践应用、既能深刻理解历史传统又能勇于创造未来的复合型人才。

(二)在教学方式上,注重个性与共性、效率与质量的辩证统一

高校教学方式的历史演进是一个从单一到多样的动态发展过程,而且始终在个性与共性、效率与质量之间寻求平衡。在高等教育精英化阶段,只有少数社会精英群体参与教学活动,高校教学方式以个别教学和小规模集体教学为主,采用讲授、背诵和辩论等相结合的教学方式。19世纪初期,德国大学发展出“研讨班”这一新教学方式,鼓励学生参与讨论与研究,提高其批判性思维能力。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有更多群体获得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高校教学方式需要应对知识、学生规模日益增加与教学的时间和空间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美国率先发起了选修制、学分制的教学改革,在开展大班额的讲座授课的同时实行“研究性教学”。在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高校面临更加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需求,采用的教学方式也更加丰富和现代。在线教学、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等教学方式层出不穷,可以更好地满足不同学习者的个性学习、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需要。

当前,面临全球化和国际竞争格局变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面向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新使命,高校教学改革应把握好个性与共性、效率与质量的关系。在个性与共性的平衡上,既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适应学生的不同人格特质、兴趣爱好、学习风格和行为习惯,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发掘创新潜力,又要满足社会和高校培养人才的共同需要,在基础知识、核心素养、共同价值观等方面达成共识,获得适宜教学方式的规律性经验。在效率与质量的统一上,高校教学改革要寻求最大公约数,既要在扩大办学规模、整合资源配置、有效利用教学时间上实现效率最大化,又要在教师专业成长、学生能力提升、教学成果突出上实现质量最优化,寻找与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文教结合取向最适配的教学方式,为助推高等教育强国建设提供更加持久的动力。

(三)在教学场景上,注重人与人、人与技术的和谐共生

受时代更迭、技术升级和教育变革的交织影响,课堂教学环境经历了工业技术时代的传统教室、视听技术时代的多媒体教室、信息技术时代的智慧教室的三代演进,在人工智能、大数据、数字孪生等新兴技术的支撑下,融合物理空间、社会空间、信息空间,打造高度沉浸、智能互动、开放连接的立体化和多元化教学场景成为新一代数字化课堂教学环境的重要特征。场景实际上是人与周围具象或抽象事物的关系总和,是由物理场所等“硬要素”和文化氛围等“软要素”构成的统一体,在赋能教育的过程中可以重塑人与人、人与技术之间的连接和交互关系。教学场景更加关注以“人”为中心的参与和体验,关注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和现实需求。

面对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新趋势,高校教学改革在场景上应建立人与人、人与技术的有效连接。一方面,要打造增强不同教学主体之间交互体验和情感交流的教学场景。高校应构建一种充满活力、紧密联系、相互支持、彼此信任的师生关系,促进教师与学生的共同成长和发展,在共同的文化价值观念的熏陶下,形成彼此需要、和谐融洽的气氛,产生更大范围、更持久的教育影响力。利用文化符号对教学场景进行重塑和激活,将物理场地转化为融合学习行为习惯、师生交流纽带、深层价值观念的文化场域,强化传播知识、传递情感与传承文化等功能,进而丰富和延展具有中国特色、代表中国声音、展示中国气派的中国特色话语体系。另一方面,要打造融合人与技术核心优势的虚实共生的教学场景。高校应充分利用先进前沿的数字技术赋能教学,在沉浸、交互、创造、协作等方面实现优化升级。模拟工作世界、生产实践的虚拟和现实场景,吸引并激发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点,发挥人的想象力和能动性,将抽象知识具身化,带来充满代入感和归属感的教学体验。

三、高等教育强国视域下高校教学改革的路径选择

深化高校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具体行动。高校教学改革应加强顶层设计,规划战略蓝图,完善教学治理的制度设计,促进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加速教学要素的集成更新,优化教学生态的融合互通。

(一)完善教学治理的制度设计

教学本身是一个多方互动、相互成就的过程,高校教学改革不是依靠单方面的力量就能够成功的,需要完善教学治理的制度设计,平衡各主体之间的权力关系,加强各领域的协同治理,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首先,健全教学保障制度。高校要根据社会需求和科技发展趋势,从供给侧完善学科专业设置调整机制,保障高等教育人才供给与社会需求相匹配。建立针对教学改革的专项资金支持制度,完善公平、透明的资金分配机制,加强高校教学重点改革项目、人才、设施升级的物质保障。完善教学质量保障制度,设定科学的质量标准,加强对教学质量的过程性监测,定期发布教学质量报告,增强高校管理者和师生的质量意识,及时改进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其次,改善协同联动机制。高校应鼓励和邀请教学场域内外的多方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教学改革的前期方案设计,在校内外展开教学改革大讨论,听取社会人士、毕业校友、校内师生等不同群体的建议,反映各方的需求和期待。建立教学与产业、科技、文化的联动机制,寻求各界的共同诉求和共同利益,开展多方协作,调和内部分歧、解决内部冲突,界定参与主体的权责关系和支持措施,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一个能够通过共同的道德规约建立起信任的治理制度,其发展也必然是治理属性而非外力主宰的。”高校还应广泛动员各主体参与教学改革的决策、实施、监督和反馈过程,优化教学委员会的成员构成,完善监督评估制度,及时调整改革方向和措施。最后,改革评价激励规则。高校应建立灵活多样的教学评价体系,探索评价教学质量的手段工具,将教学过程、成效和评价考核纳入教师绩效考核之中,平衡教学与科研在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比重,对教师进行分类评价,让擅长教学的教师获得同等的职称晋升通道。完善激励办法,通过有效的手段激发高校师生的内外部动机,点燃师生的教学改革热情,让双方都能从教学改革中获益,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还要鼓励开展教学改革试点的探索与创新,解放师生的心灵和双手,让他们有时间和空间进行讨论与争鸣。

(二)促进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

高校教学改革过程中资源分配的不均衡问题时常显现,需要有效组织和协调各类教学资源,优化资源的配置、集聚和升级,从而达到整体教学质量的最优效果。首先,拓展各类项目资源。高校和企业可以共建对接平台,丰富校企沟通洽谈的渠道和服务,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开拓丰富多元的合作项目。建立企业专区,吸引企业在平台上展示自己的产品和业务,发布涵盖新工科、新医科、新文科、新农科等范围的各类对接项目。院校还可以在平台发布具体的项目需求,寻求企业合作,实时检索和动态关注项目的最新资讯,将项目资源转化成教学资源,实现教育资源与产业资源、科技资源、文化资源的有机结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效衔接。其次,集聚优质课程资源。高校应整合不同形态的课程资源,深化理论资源与实践资源、虚拟资源与实体资源、显性资源与隐性资源的有机结合,打造开放性、专题性、结构化、个性化的课程资源系统,加强供给与需求的精准对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建立校企合作机制,鼓励企业、产业参与课程的设计和开发,邀请行业专家和企业代表进行座谈交流,实现互访互通,建立优质课程资源共享平台。最后,优化教师人才资源。高校和企业可以联合培养“双师双能型”教师,让他们既具备扎实的学科理论知识和研究能力,能够教授学生基础知识和前沿理论,又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掌握市场需求的变化趋势,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指导学生进行实践学习和创新创业训练。制定专门的教学素养提升和教师引进计划,既提高已有“存量”的教师质量,又引入具备相关素养的人才加入教师队伍,为高校教学注入新鲜血液,扩大人才“增量”。高校还要开展持续性的培养支持计划,提供全过程的帮扶和咨询服务,加强教师团队建设,发挥卓越师资的引领带动作用,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教学水平。高校要积极建立具有专业化特征的师德制度,用专业的制度约束作为专业人员的高校教师的道德行为。

(三)加速教学要素的集成创新

高校教学改革本身是一个综合性、动态性的发展过程,只有不断更新关键教学要素,才能适应社会和市场环境的快速变化。首先,更新兼具科学性、前瞻性和时代性的教学内容。高校要紧跟时代发展趋势,结合国家发展战略,追踪关键技术前沿,及时更新课程教学内容,让教学内容与产业需求同频共振。在面对世界科技前沿、经济主战场、国家重大需求和人民生命健康等方面,明晰新时代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动态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优化科学的教学内容设计。加强产学研合作与科教融汇,促进科研成果的快速转化和应用,增强教学内容的实践性和应用性,预见未来发展趋势和面临的挑战,为解决“卡脖子”问题提供坚实的人才和智力支持,推动我国在关键技术领域的自主创新,“提升应用型高校研究成果的转化能力,充分发挥高等教育集聚对省域协同创新发展的支撑作用”。其次,开展以问题为导向的项目式教学。高校可以项目为依托和载体,帮助学生有效应对实践中遇到的现实问题,让学生在参与项目活动的过程中,学习和应用知识,加强师生主体的相互协作,从而提升实践能力、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在传授已知、探索未知的过程中不断产生新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让学生充分发挥自主性,围绕问题展开讨论,自行收集资料、分析问题、设计解决方案,并反思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最后,打造共同的教学场景。高校要建立教学相长、生生合作的交互场域,搭建开放共享的交流平台,促进师生在对话中生成新观点,在交流中激发新思考,在共享中获得更加全面、真实、独特的理解,共同促进知识的倍增和能力的提升。培育师生共同建构的智慧沃土,让师生在心灵的沟通和思想的碰撞中焕发新的活力和创造力,“在着力发挥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优势特点的同时,保证基础学科布局的合理性和均衡性”。呵护情感的共振与共鸣,让师生在教学中产生归属感、联结感、认同感和信念感,相信自己是共同体不可或缺的一分子,增强积极的身份认同、文化认同,形成共同的价值追求,产生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情感支撑。

(四)优化教学生态的融合互通

高校教学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涉及内外部系统的相互作用与持续反应,只有不断优化,才能实现动态平衡、融合互通。首先,升级智慧赋能的技术生态。当前,各类数智新技术不断涌现,高校应把握机遇,通过基础层、技术层、应用层的叠加升级,构建数智化教学新形态。“面向以教师为主体的数字化转型,需要在专业、伦理、实践等多维度、多层面实现彼此协同,并进行深度连接、融通。”高校应充分利用虚拟现实、人机交互等技术手段,创设全方位、沉浸式的教学场景,在提供丰富感官体验的同时融入文化元素,让学生身临其境,具身感知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充分利用技术赋能的优势,以多模态的形式传递代际文化,深化不同代际师生的沟通交流,寻找共同的兴趣和关注点,形成深入有效的教学对话,“借助生成式人工智能,可有效提高教师、教育管理者、学生的行动效率”。其次,回归和美共生的育人生态。高校应坚持在继承中发展、在守正中创新、在教学改革中融合中西教育思想的精华,“形成共同价值观和共同梦想,并在此基础上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既追求“和而不同”,又推崇“求真尚美”,既要实现立德树人、全面发展的共同目标,又要尊重个性差异,促进不同文化的融合互通、百花齐放,形成“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理想育人生态,“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从‘走出去’的价值坐标和战略图景等方面做出建构性探索”。高校师生要秉持平等尊重的理念,理性审视各类文化差异和冲突,寻找共同利益的最大公约数,加强人文关怀,回归育人本位,形成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建立师生和生生之间的学习共同体,通过对话、互动、共享促进师生携手并进、共同成长”。最后,营造融合平衡的创新生态。高校作为知识的动力站、赓续人类精神文脉的智慧中心,应致力于打破各学科间人为的组织藩篱和文化壁垒,促进不同组织、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理解。创建集基础研究、核心技术攻关、科研成果转化应用等于一体的创新生态,激发人类思想的深度共鸣,促进原始创新成果的不断涌现。高校还要保持自身的独立思考和清醒认识,在教学改革过程中,在共享开放、满足社会需求的同时,坚守自身的精神和追求,避免盲目地迎合社会和市场,在政治论与认识论、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之间找到平衡点,在时代浪潮中屹立不倒、历久弥新。

注释(略)

参考文献(略)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民办高校高质量发展模式与平台构建研究”(编号:72174030)。

  • 本文载于《内蒙古社会科学》2024年第5期


内蒙古社会科学编辑部
《内蒙古社会科学》是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院主管、主办的综合性社会科学学术双月刊,现为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综合评价AMI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