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绞痛怎么办?针刺三里有奇效

文摘   2024-11-14 20:08   广东  

【1】

龙某,男,22岁,广州市人。1990年7月诊治。

患者是个住院病人。最近一个多月来,每到傍晚则上腹绞痛,痛则大汗出;入夜痛势虽减而仍辗转不得安卧;食入不久即吐,每日必须静脉补液,以维持生命,深为痛苦。观其痛状,与幽门痉挛颇为相似。

【2】

到了7月18日傍晚,患者腹部绞痛又发作,剧于平时数倍。当时是吕医生值班,嘱皮下注射阿托品一支(0.5mg),10分钟后疼痛更剧。

我当时是实习医生,看到患者舌苔黄腻,脉弦滑而数,认为是实证。经申请吕医生同意,马上取三寸毫针,刺其右侧足三里穴,用泻法。约5分钟后,患者痛减。

此时,吕医生令送患者去作腹部透视检查,即出针。约20分钟后送回病房,X线腹透未见异常,排除了胃肠穿孔的意外。而患者自诉出针后痛又加剧,复请针刺。

【3】

于是,重新针刺双侧足三里。患者肌肉松软,进针二寸余,提插摇动数次,约2分钟,痛大减。

于是,进针二寸,间歇高频弹针,约100次/分,约3分钟,患者自言有热气自双大腿内侧出。

热气沿大腿内侧缓缓下行,约5分钟至膝关节;停留约3分钟又下行,左快而右慢,至踝、趾均停留一下。

循患者手之所指,即足太阴脾经所过之处;构成一热带,约三横指宽。以手扪之,明显热于他处。

【4】

左趾发热时,右腿之热刚过膝。左大趾最后热,气行稍停,又上行。患者不知经络,此时循其所指,是足阳明胃经之所行处。

热气行至左足三里,针柄颇热。即提插数次。至此患者痛感完全消失。

热气上行过膝,稍停,再上行8寸,停稍久;反退回下行4寸,不动。于是出针。

而右腿之热气下行至趾后不动,故亦随左腿出针而出针。

本次针刺前后用去40多分钟,出针时均一退三摇,三退而尽,泻法也;不按针孔,并无出血。

【5】

第二天早上,患者自诉针后一夜无痛,双腿如浴热水中;夜半时热感沿左腿上行至胃脘部,上腹如熨,异常舒适,一夜安卧。

四天后腹痛复发,而痛势大减,发作时间也推迟到夜里9~10点钟。再针足三里、内关。

针足三里时,热感走向与之前相似而减轻。针内关时,热感自左掌心劳宫穴起,沿心包经方向顺行至腋下即止。右边无热感,仅酸胀而已。针后痛更轻。

此后,食入不再吐,数日后出院。

【6】

顺为补,逆为泻。患者对针刺比较敏感,且为实热之证,针后热感沿脾胃经逆行,说明泻法使用成功,因而获得良好效果。

从此,可窥见针灸医籍所载之补泻手法并非凭空捏造,而是中医学术之精华;经络学说并非虚妄之言,而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发明,很值得我们去继承发扬。

【7】

大约一个月后,在外科门诊遇见龙某,言出院后甚少腹痛,虽痛亦甚微。近日觉微痛,其父买回毫针,但终不敢刺。因有事将往武汉,特来请教针法。

察其舌苔仍黄腻,脉弦,湿热未除也。劝其服中药汤剂以清除湿热,以不方便为借口而婉拒了。

我对针道所知极为有限,但还是约略和龙某谈了一下。我反复强调自刺效果不如他刺,因不便运针和放松故也;而且说明了针刺的风险。龙某唯唯诺诺,言谢而去。

【8】

三火一木姑娘闻之,惊叹道:“哇!想不到你的针灸这么厉害,跟谁学的?”

我笑道:“也没跟谁学,只是道听途说的。”

三火一木姑娘道:“不可能!道听途说,怎么会补泻运针?”

我说:“我没去过针灸科实习的。只是那时候,我们喜欢练气功,也曾跟过会气功的老师,去看他们针灸,体会什么是针下气……”

三火一木姑娘笑道:“这就是嘛!还说没学过,信不信我点你的穴……”

【9】

众人大笑。

过了一会儿,三火一木姑娘又问道:“你当年读大学时,为什么不选针灸系?”

我说:“给你戳中我的痛处了!我当年第一志愿是填针灸系的,不知道为什么让我读中医系了……”

致诚师兄笑道:“你不读中医系,我又怎么认得你呢?这就是命运的安排吧?哈哈哈……”

【10】

三火一木姑娘再问:“那你后来有没有再用针灸治病?”

我说:“有的,很少,但效果都很好。只是我觉得比较耗气,而且不是我的工作范围,有点不务正业的味道,所以就没再用了。”

致诚师兄慢慢说道:“不务正业吗?说起来也是的,你一根针,就把很多人的活都干了,叫别人怎么办呢?”

我说:“我可没想过会抢别人的饭碗,当时也是治病救人心切,不顾自己是实习医生的身份,主动请缨而上的……”

致诚师兄笑道:“初生牛犊不怕虎,大概就是你当年的样子吧。”

【全文结束】

温馨提示:本案为个例,若治病,请找医生,勿擅自模仿用药!


【作者简介】:云开月明,自号养和堂主,中华传统文化爱好者,中医。


本文部分图片源网,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重要通知】

由于公众号改版,为了防止跟大家走失,需要大家操作一下~

加星标,不迷路,更新第一时间送达您手中





点个“在看”&“点赞”,公众号里不走散。


妙音朴话
尽己所能,记录生活中的感悟,把中医养生文化传播一二,帮助有缘的朋友正确认识中医及养生文化。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