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与糖尿病,性别因素背后隐藏的健康风险差异

文摘   2024-10-25 17:51   广东  

据国际糖尿病联合会的数据显示,截止2021年全球成年人(20-79岁)糖尿病患病人数已达5.37亿,其中约90%患有2型糖尿病,这种疾病的患者身体可能无法产生足够的胰岛素和/或无法有效利用其产生的胰岛素。2型糖尿病是由不可改变的遗传、生理、环境和可改变的行为风险因素共同导致的。另有5-10%的患者患有1型糖尿病,这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身体会破坏胰腺中产生胰岛素的细胞(β细胞)。第三种常见的糖尿病是妊娠期糖尿病(GDM),这种疾病通常在妊娠后半期发病,大部分人会在分娩后消失。



图片由控糖指南拍摄


就糖尿病患病比例而言,虽然男女比例相对均衡(男性发病率略高,也占病例的一半多一点),但在健康结果和患糖尿病相关并发症的风险方面,性别差异很大。例如:


  • 患有1型糖尿病的女性过早死亡的风险比男性高40%。

  • 患有2型糖尿病的女性比男性患中风的风险高27%,患冠心病的风险高44%。

  • 女性通常比男性更容易患骨质疏松症,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骨质疏松症与糖尿病有关,患有糖尿病的女性应特别注意骨骼健康,这已经是老年女性重要的健康考虑因素。

  • 患有糖尿病的女性容易受到抑郁和焦虑的影响,这可能会对她们最佳地控制病情的能力产生负面影响。


扩展阅读:新研究:每晚睡这么多会增加女性患糖尿病的风险


受激素影响的糖尿病性别差异


男性与女性的糖尿病管理差异部分是由生物学差异造成的,女性的生物学特性也带来了重大挑战。育龄女性激素水平在整个月经周期中都会波动,这些波动会影响一些女性的血糖控制,在排卵后降低血糖

扩展阅读:女性糖友生理期血糖波动大?生理周期与血糖之间的关系

多达五分之一的育龄女性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这是一种发生在睾酮等雄性激素水平升高的女性身上的激素紊乱症。患有这种疾病的女性会出现月经周期长或月经不规律的情况,这会增加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据估计,50%-70%的多囊卵巢综合征女性的胰岛素抵抗会升高或降低,这表明患糖尿病的风险会增加。多囊卵巢综合征女性患2型糖尿病的几率大约是非多囊卵巢综合征女性的4倍。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肥胖女性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可能是非肥胖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5倍。多囊卵巢综合征女性患妊娠期糖尿病的风险也更高。

扩展阅读:控制血糖可以改善多囊卵巢综合症和激素失衡

对于患有糖尿病的女性来说,更年期是控制疾病的一个特殊挑战。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的变化会导致血糖水平波动和体重增加,这两者都可能需要增加用于控制疾病的药物剂量。此外,糖尿病和更年期的结合会导致睡眠问题,并使女性更容易患上阴道和尿路感染。早期绝经(发生在45岁以下的女性中)与2型糖尿病风险增加有关(但还需要更多的研究来阐明这种关系的性质)。

与月经周期、多囊卵巢综合征和更年期相关的波动使血糖管理变得复杂,增加了糖尿病相关并发症的风险。

扩展阅读:研究揭示了不同性别糖尿病人的最佳运动类型

怀孕与糖尿病


妊娠期糖尿病(GDM)通常在妊娠后半期发病,妊娠期间控制糖尿病是一项特殊的挑战,是母亲和未出生孩子的主要危险来源,无论是对于怀孕前患有糖尿病的女性还是患有妊娠期糖尿病的女性。

一项针对十年来47,900多例分娩的研究表明,妊娠期糖尿病会增加女性心血管死亡的风险。

怀孕后,多达50%的患有妊娠期糖尿病的女性会在五年内患上2型糖尿病。

与没有妊娠期糖尿病的女性所生的孩子相比,她们的孩子患2型糖尿病和儿童肥胖症的可能性要高出6倍。

研究还证明,糖尿病对女性的精神和心理影响更大,女性患糖尿病相关的抑郁和焦虑的可能性是男性的2倍。

扩展阅读:妊娠期糖尿病的原因、应对方法及产后血糖管理


总结


随着人们寿命的延长和慢性病患病率的上升,了解性别、年龄以及与其他慢性病的相互作用对多重发病和慢性病负担增加的影响非常重要。这将有助于更好地预防和管理糖尿病和其他慢性病。缩小性别健康差距和解决女性在医疗保健系统中面临的系统性障碍需要重点关注。

2型糖尿病大多可预防,大约90%的病例可以通过减轻体重、多运动、健康饮食和不吸烟来避免。

扩展阅读:1型、2型及妊娠期糖尿病的病因和风险因素是什么?



点击下方“控糖指南”关注我们,每日接收控糖知识推送


『控糖指南』旨在为广大糖友提供食物升糖指数(GI值)、升糖负荷(GL值)、热量、碳水化合物查询工具及糖尿病知识分享等,详情点击下方“小程序”或页面底部“阅读原文”,也可直接访问:GLUOK.COM ,交流合作请加微信 ktzn23


声明:

① 本平台所提供的资料或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任何医疗依据、建议及保证,病情的治疗请在正规医疗机构专科医生指导下进行;


② 本平台部分素材引用于网络,但鉴于来源广泛、数量较多,难以逐一核准作者身份,如有侵权,烦请原创作者联系我们予以公示或删除处理;


③ 本文源于作者授权或网络,版权归属原创作者所有,转载的目的是为内容分享、知识科普,服务社会公众,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故不对其负任何责任。如有侵权,烦请原创作者联系我们予以公示或删除处理。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控糖指南
为糖尿病人和控糖人群提供食物升糖指数(GI)、升糖负荷(GL)、热量、碳水等查询,及控糖食谱、BMI计算、控糖知识等,帮助大家科学控糖。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