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家长,我焦虑程度比较轻。一方面,孩子总体的表现,超出我的预期。另外一方面,我对孩子的学业,有所规划。一个是大的规划。另外一个,每学期,每学年,孩子的重点在哪里,可能会碰到那些问题。我提前做了调研,有所准备,双管齐下,想焦虑,也不太容易。
去查查你所在城市,你家孩子出生那一年,出生了多少人?再查查,今年参加中考的人数一直犹豫要不要给大家讲这个,毕竟,我是以帮助大家减轻焦虑为己任的。但还是决定讲一下吧。一个原因是,有些城市,会给你惊喜,减轻压力;另外一个原因,是以前说的:有些事实,它早就摆在那里,我们不回避,早点知道,早做打算,反而在未来,因为有所准备,轻松许多。这件事,起源是一个邻居来请教孩子的学习规划。孩子2016年出生,那一年,北京户籍人口,是顶峰啊,20万的样子。我就顺手查了一下,北京这些年的中考人数,10万出头的样子。当然,好消息是,后来出生人口就持续下滑了。邻居说,她早有心理准备,因为哈,当年生这个二胎的时候,已经感受到医院床位的不足。出生后,就有心理准备。但二胎出生后,心思都在老大的高考上,终于,老大成功考上了一个985。开心之余,她仔细对比了老二和老大的情况。老二,看起来,学习应该是比不上姐姐的,而且,竞争压力比姐姐,大太多了。姐姐一个学区房,解决了所有问题,后面都是跟着大部队走,就好了。不过,姐姐上了大学之后。她感叹:有几个老师课堂上就是读PPT,那找台电脑来读,是不是更清晰啊??还有一些其他原因,于是开始策划转学国外——对,上大学后也是可以转学的,大家不要有这个信息差。也可以转学国内高校的,你搜索下。现在,老二压力这么大,看起来不太可能像姐姐那样985。她想早点着手,是不是本科就直接瞄准国外的高校了。我劝她别着急,孩子才上小学不久,慢慢研究,从长计议。既然看到这个问题了,眼界打开了,办法很多,也就不要只看见一条路了。搞好孩子的英语,慢慢观察孩子的情况,小学六年级的时候,再来规划细节,都来得及的。嗯,大家也查查,也打开眼界吧。大多数城市,压力是陡然降低的,我们可以更多全面发展孩子,不要陷入应试的泥潭和焦虑中了。在如此内卷的时代,怎样做一个情绪稳定的妈妈/爸爸(2)在第一篇中,我讲的一个技巧是:万事提前做准备,基本上,不会有大事,不会临时着急焦虑。不止是文中提到的幼升小的衔接,每一个年级,重点是什么,我们要注意些什么,不要踏入那些坑中,都有提前小列表。当然,执行过程中,也有遗憾,也总有“哎呀,其实还可以做到更好的”感觉。但我没有那么追求完美,觉得,遗憾,是生活的常态。我有所准备,执行到60-70分,我就满意了,这是低预期。但实际上,往往能到80分,高于预期,你更开心。这算是第二个技巧吧。工作多年后,更理解“严于律己,宽于待人”。60分万岁,孩子各方面还不错,我就开心。因为,孩子的成长,也不是我一个人能决定的,她有她的自主性,学校教育有学校教育的优缺点。我还是对我自己要求高一点,自己多做点工作,效率更高。第三个方面,我在引导孩子积极向上,自己成长方面,相当成功。慢慢的,孩子,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追求。反而我,成了那个拖后腿的。我经常对她说:哎呀,这不重要,哎呀,那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红润的脸色,健康的身体;重要的,是你一直在享受获得新知识,一直在享受成长;重要的,是你这辈子,一直有成就感……就行了。她太看重学校老师、机构老师,竞赛名次,社会“贤达”的认可……我总想给她降温……这三个方面做好了,我觉得她有她成长的小环境,社会大背景,自己有自己的时代命运,这些,我的影响力更小。“不为自己不能控制的事情操心”,我只觉得,就她这种积极解决问题的性格,这种学习能力,不会差。所以,我一直享受陪伴她长大的过程,等她上了中学,主要是陪她闲聊交流了。正在为分离做准备。当年我的想法:“如果上了高中,还要我来做很多细节,那我也太失败了。”看起来问题不大。目前,火箭起飞中,要不要回收,定期返港休息,我听她的。而且有些缺点,定睛一看,不正是我们的“遗传”啊。哈哈。所以,“有缺点的女儿,才正是我的女儿”,这句话,帮了我大忙了。也分享给大家,可以作为定期育儿经中的一条,没事就默念默念。同事说孩子上了小学,她感觉到,同学的父母,都是高度紧张的,好像一碰就要爆炸的样子。搞得她轻易不敢去请教别人。她问,你好像是一直很淡定的样子。实际上,我做过调研,小学一年级,父母的烦恼,最主要一点,来自孩子,有点跟不上学校的节奏。加上内卷的低龄化,父母还有很多其它的安排想做,难免焦虑,心态变形。于是,情绪易被点燃。她们都说:一旦看到某个孩子,总是由爷爷奶奶来接送,心里就咯噔一声。为什么呢?爷爷奶奶带的孩子,也有带很好的。但基本上,容易有这两个缺点:老年人,是越来越固执的,我从我妈身上看到了。我也担心我自己呢,所以只好拼命多看书,多吸收各种观点,多活跃自己的大脑。固执的老年人,按自己的理解,强行让孩子完成学校的任务……给了老师这样的印象。反过来,我也从老师们的这个反馈,知道幼小衔接中最大的难点,是孩子上学后,对学校任务的理解和执行。所以,我给的解决方案是:从小多和孩子说话,多和孩子聊天,带孩子和不同的人聊天。提升孩子的“听懂话”的能力。课堂上,老师都讲一样的内容,理解到位的孩子,形成学习正反馈速度当然不一样。其次,孩子上小学一年级,注意孩子对学校任务的理解。老师给孩子们讲过了,也在家长群里会再说一遍。等孩子回家,我一般会听听孩子先讲,讲她的理解和计划,我呢,辅助辅助。这个过程,在教孩子,理解学校的“运行”规律,教孩子分解任务,完成任务。各位同学,现在是10月,如果刚好,你家孩子上小学一个月了,你总结一下,注意教孩子理解学校任务,并分解完成。这个家长必做动作,很有必要。甚至二年级了,也都很有必要。如果还在幼儿园阶段,努力提升孩子的听说理解力吧。实际上,整个孩子的小学阶段,我都很注意,孩子的倾听和理解力。其次是文字理解力。话说,我的文章,现在也发到某天头条等各处,从评论看,有些父母的理解力,都……特别担心孩子。眼睛不要只盯着孩子的分数,像理解力,表达力,做作业的执行力等等,我们也关注关注。多元化评价孩子,往往就没那么焦虑,也会让孩子,未来更加适应这个社会。加加小时候,在我的引导下,对万事万物充满兴趣,表达力理解力过关,也没有奶头乐习惯,情绪饱满,每天开开心心学习+玩耍+阅读,活在幸福的童年之中。按说,我这是碰到了个天使,我没有烦恼才对。但是,孩子正义感很强,爱打抱不平。对这个世界,有很多探索+不理解,也产生了很多的碰撞。比如,很多习惯性欺负小女生的孩子家长和邻居,就找上门来了。如步惊云的脱口秀所说,人家父母,都有自己的一套理解:小妹妹,这是哥哥喜欢你的表现。换位思考,你的孩子哭哭啼啼,你也不高兴。我的烦恼,就是处理这些事情。偶尔也有点想怪小加加多事。但我总是想得开,你带一个孩子,没这个烦恼,总要有那个烦恼吧?没有烦恼,我这是在做父母吗?我的人生经历,是不是不完整啊??看,我就是这样劝自己,慢慢就想开了。慢慢就处变不惊,情绪稳定了:孩子怎么都好。我能影响多少,就多少吧。孩子有孩子的人生路,我这些,是不是正面影响,还不一定呢。在我看来,数学是最有魅力的,请参考:数学本来是很有魅力的,但我们却只给了孩子最枯燥的部分
另外:美国小学在家上,英语原版教材,家里一定要备一套
还有语文课外拓展阅读: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哦,他们是这样的》,一次性了解课文里作家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