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习的最高境界,就是把学校老师变成你的私人教师

文摘   教育   2024-10-31 09:39   北京  
开始,我这么教孩子做语文预习。
你先把课文读熟,扫除生字障碍。这样,上课能跟上老师节奏。这是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你要先读一遍课后的问题,想想答案。带着问题去听老师讲课,这样,课后作业,快得多,学得也扎实得多。
第三阶段,你来勾画课文中的关键词句。你思考下,如果你要讲这堂课,你如何给孩子们剖析结构,理解文章中心思想,如何归纳,如何赏析优美段落……
英语道理相通,不过主要跟课外班老师走。
等孩子一步一个台阶,开始进入第三阶段。我开始教她深度预习数学。
依然是先通读教材,甚至也读读一些教辅,看看自己有没有不会的。不会的,做一个标记。会的,根据老师布置作业的规律,尝试做一做课后练习。教辅上的练习,第二天轻松一点。
带着问题去听课,效率特别高,偶尔特别熟练的地方,放松一点,带一个耳朵去听,不用时刻专注。专注于自己不会的地方,这就是学会听课听重点,学会把老师,变成自家的私人教师,专门给你讲,你不会的地方。下课了,还可以跑去提问,针对性答疑。
再后来,孩子看教材预习,有问题,我们尝试网上搜索名师的讲解,看看人家是如何讲的。
看,从有问题,听学校老师讲,变成了有问题,听线上老师讲,这样,到了高年级,自己就学会自学了。自己就学会,读一些奥数材料,数学小知识,自己看视频,自己学懂会练习了。这个能力,到了中学,对孩子帮助很大。
语文和英语的预习方法,帮助孩子很自然阅读各种文科材料,帮助孩子提取章节,提取中心意思,能欣赏文章,能自然答题……让孩子在阅读中,自然提升学习能力呢。其实,超强超前的学习能力,也是这么训练出来的。
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学会自学。小学五六年级,能有初步这种自己预习,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就很不错了。上了初中,优秀的孩子,大多数具备。高中,哪有第一梯队的孩子,不会自学的。听老师讲课,主要是听自己不会的地方,或者复习巩固用。高中老师,主要是用来答疑的。

“预习学会20%,上课学会60%,作业练习、复习巩固学会100%,总复习时应无新知识。”
这是某大学的推荐。
这个比例,大量预习,可能初中比较合适。
实际上的比例还是应该因人而异,因科目而异。
比如语文,很多人都是提前预习的时候(个别甚至寒暑假),就搞定了字词句。熟读课文了。
上课主要是听老师赏析文章。课后作业之外,巩固下今天老师梳理的同音字,形近字……诵读下课文里面的排比句,精彩段落什么的。
你们家是什么比例,我们如何做感觉学习的状态最好,当前是不是需要调整下?
这个话题,可以和孩子专门主题讨论下。

参考资料:各有侧重点,预习的四个层次
大家都知道预习重要,但具体怎么办呢,这里把我的经验写出来:
一、寒暑假预习
寒暑假有大块时间。利用这个时间,对下一个学期的课程进行整体预习。首先阅读课本的序言和目录,了解教材的内容和结构,形成整体认识。
然后,粗读课本一遍,了解课程概貌。最后,对课本内容进行归类,如语文的课本可以分为生字、生词、语法知识。这次预习,不在于掌握细节,只要把握住结构就可以了。
二、周六日预习
很多科目以章、专题为单元。老师会分散在几天内分开教学。为了保持对内容的整体把握,可以在周六日集中预习。
预习的时候,预读一遍课本中整个单元的内容,标记难点,对单元内容做到整体了解。最好通过图表整理概念、原理、公式。
三、每天预习
每天都应该对第二天的课程进行预习。这也是最重要的预习方式。
(1)认真通读一遍课本,确定重点和疑点。
(2)使用工具书、参考书,尝试自我学习。
(3)对不懂的问题进行分析。如果是旧知识引起的,及时复习。如果无法解决,标记下来,留到课堂上听课解决。
(4)合上教材,对预习的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类。尝试做一些练习题检查预习效果。
四、课前预习
上课到老师开始讲课之间还有几分钟时间,可以再进行一次快速预习。快速翻一遍书,看看课本上有哪些标题、哪些内容,巩固记忆。老师讲课的时候,对内容更熟悉,知道哪些内容书上有,减轻笔记量。
另外注意:文科预习注重理解,搞清楚问题的实质;理科预习注重过程,掌握解题思路;历史、地理、政治包含大量记忆的内容,需要列提纲,方便理解和记忆。


育儿daybyday
鸡娃先鸡自己,因材施教,点滴浇灌,孩子一本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