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驱力,从主动性开始。要想孩子主动学习,这些事,我们别忽视了

文摘   教育   2024-11-15 10:00   北京  
昨天,中等生逆袭的文章,大家都说,能主动学习,已经不是一般的孩子了。今天补充这一篇,早点让孩子更有主动性。

不要过多讲解,先玩起来,多启发
曾有心理学家,做过一个实验:把一个玩具的玩法,详细展示给孩子,结果孩子们玩的兴趣寥寥。换一组孩子,如果只是简单示范下,丢给孩子,孩子们反而能主动去探索如何玩。
我也有差不多同样的观察,原因是,我们的教学步骤过于详细,相当于孩子们都已经跟着玩过了,很难有再来多玩的兴趣。对教学的启示是,如果我们习惯性万事先给孩子非常详细地讲解具体步骤,孩子没有成就感,不愿意多练习。不如先等孩子去玩,去尝试,让他们发现问题,碰到困难,来请教我们,我们再来详细讲解,甚至再启发深度的或者另外一个角度的练习。学习的深度,是不一样的。
所以,我也习惯性通过讲故事,简单示范,启发孩子的兴趣,任何领域,让孩子先“玩”起来,先去尝试,保证她的主动性和探索性,我们再来后续。
包括选课外班兴趣班,旁听的时候,我很注意老师的讲课激情,还有讲课的启发性。“来,孩子们,今天我教你们画苹果……”“孩子们,这里有一个苹果,你们来看看,它有什么特点……你再站到老师的位置来看;张小斐,你站到贾玲的位置看看……”我们选择的老师,也是偏向有启发型的。
启发带来探索欲带来兴趣,兴趣带来学习自主性和学习的专注力,学习自主性带来主动安排和自驱力。
当然了,这主要是幼儿园和小学阶段,这是兴趣学习的阶段。上了中学,慢慢要变成目标式学习和竞争式学习。但孩子学习习惯已经形成,有自己安排的主动性和自驱力,按自己的目标去完成学习任务,也能轻松过渡过去。

自驱力,从主动性开始
一旦孩子主动安排他的学习,他的生活;一旦主动去大量阅读;开始主动去探索书本、探索难题……这样的孩子,学霸潜质出现,将来不会差的。
但这样的主动性是如何是如何来的?
孩子是一颗小树苗,我们看着他蹭蹭往上长。他们对周围世界充满好奇,就像很多树苗,会长出很多枝丫来,去探索周围的世界。
我们要做的,是两件事:一个是,孩子探索的乐趣,主动去完成一些事情的乐趣,自己折腾的乐趣,要保护。孩子在探索食物的美味,我们别去打扰,嫌弃他吃慢了;孩子提出想画一幅画再走,我们认可他的主动,调整一下后面的安排;孩子拆开所有的积木,从外面拿回来不少石头和沙子,决定折腾一个大项目,在家里的清洁和孩子的热情之间,我们做一个平衡。
另外一个是,鼓励那些向上的探索和热情,把营养和精力注入那些向上的枝丫中。从亲子阅读到自己主动阅读,给孩子选择内容健康,趣味性强,阳光活波,让孩子生活更加积极主动的绘本。塑造三观的关键时期,别含糊;上学后,我们把自己清零,每学期坚持和孩子一起,一边包书皮,一边探索书里大概讲了什么内容。仪式感带给主动习惯;记录亲子关系的点滴时刻,敏锐于孩子的很多提问和疑惑,记下来,我们一起去翻书找答案。或者,让孩子给我们分享他们找到答案的全过程,经常定期的,用家里的小白板给我们上课……
任何时候,我们都可以定期整理整理,孩子那些爱主动做的事情。那我们多表扬多鼓励那些你觉得非常重要的主动性,给他成就感。假以时日,主动学习,爱思考,能自我调整的娃,自然长成。

孩子爱折腾,能支持尽量支持
能折腾,很可贵。
爱学习,并不只是爱读书。也包括对周围世界的探索,在探索过程中,练习得到一些基本技能。也因此获得更多从未知到已知,从不会到会的学习经验。
孩子对周围世界总是充满好奇的,从能满地爬开始,就开始了他们的人生探索之旅。
一会儿折腾这个,一会儿折腾那个,保证安全的情况下,我们别过多限制。简单有意思的玩具,给够。孩子一些奇思乱想和折腾的计划,能支持,尽量支持。比如一会儿想自己孵出小鸡了,一会儿想做一个可以发射的火箭了,一会儿研究下印章原理自己想做一个印刷机了……能支持支持,家里没条件,给孩子讲清楚道理。
幼儿园开始,有些益智玩具,可以陪孩子一起玩,有意识地引导下,让孩子折腾这些东西。网上卖的太多了,七巧板,华容道,九连环,各种拼图、各种电路模拟玩具……我们都买过,也不贵,可以多样化的折腾。
玩这些,对孩子来说,也是在学习啊。而且,孩子爱折腾,是有活力的表现啊。
经典评论:
@宜望sz 不妨把“爱折腾”换成“爱探索”。用探索时,我们觉得孩子在积累经验。就像孩子上台表演,我最多问他会不会兴奋,而不是问他会不会紧张。尽量建造“正面框架”。
@Amy田田一枚散韭:完全同意,养育的确是一个“静待花开”的过程!静待花开不等于放手不管,更不等于一切听我安排受我控制,而我坐等结果!


育儿daybyday
鸡娃先鸡自己,因材施教,点滴浇灌,孩子一本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