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一味追求快的时代,这篇,值得您多看看:为什么“观察和共情”如此重要?

文摘   教育   2024-11-10 08:42   北京  
一直强调,家长要多在孩子不远处观察孩子。不要太近,会不自觉地,纠正孩子作业中的行为,会破坏孩子的专注力,打扰孩子学习。我们的观察,会让我们更了解孩子的特点,让我们的安排,有的放矢。
比如,大家的提问和留言中,提到孩子“作业慢,作业拖沓”的比例,相当的高。
这不禁让我想起来,好几个C9学校毕业的爸爸和我的交流:小时候,作业慢,因为自己有一个习惯,做完一道题,会想一想,再看一看,甚至惊讶自己是怎么做的……这是一个复盘和加深自己记忆的行为,这是一个及时反馈的行为。这本来是一个好习惯,但造成的结果,是作业速度慢。有时候家长会发现,但一方面,那个时候,作业不多,另外一方面,那个时候,家长也不太管。大家不约而同地调侃:我们这好习惯,放在今天,死定了。老师会批评,家长会焦虑,本来是天赋,会被当成恶习,早早被扼杀,等不到这种好习惯在中学爆发学习效率,小学没毕业,就被纠正得很平庸而没有自信了。
当然,评论区留言和提问,不能超过140个字,家长们表达焦虑之外,也不能说清楚自己孩子的具体情况。我这里展开说说,孩子作业慢,往往有三种情况。
第一种,是我们前面说的情况。比如我家孩子,幼儿园和小学一年级,表现出来很强的万事慢半拍的行为。我和她共情交流,慢慢听她讲她是如何看这个世界的,听她讲她内心世界的想法。原来,她有她的观察和思考,她总想把事情做得最完美,一步一步地,过于认真,所以就慢。这种情况,我们要耐心等待下,给孩子时间和空间,从完美主义,变成及时完成,有一个过程。说实话,我每次观察到她做完作业,欣赏自己作品的时候,她美滋滋,我也还挺享受的。本来嘛,扫一遍,欣赏的过程,也有复盘和检查的作用,挺好的习惯。
第二种,是专注力不够,习惯不太好。这一种,检查检查作业环境,如果是“差生文具多”,周围干扰物多,要和孩子商量商量,物理上隔离隔离。其次,番茄时间法,当然要教一教的,当然,实践中有很多细节调整,让这个方法,适合我家孩子。另外,我是有给孩子做了一点专注力训练的,但她本身很专注,就没多做。其实最关键的,这种情况,幼升小阶段,提前培养下孩子学习探索式及时作业的习惯;上小学了,保证孩子的活力,引导孩子对学习的浓厚兴趣,让孩子出现第一种情况,我专注完成我的作业,做完了还能欣赏欣赏。应付任务式样的作业完成,和主动去探索式完成作业,两件事,久而久之,差距拉开特别大。
第三种,作业焦虑。作业过多,作业对孩子有点难,都会出现这种情况。此刻,我们家长能共情到是这种情况,就很关键了。这种情况,该做减法做减法,该教孩子提升效率的方法就教孩子提升效率的细节方法。当然,关键是,帮助孩子,复习今日所学,发现自己也是可以搞定这些题目的。这种情况,就是我们辅导孩子作业的意义所在。这种情况,做得好,会让孩子体会一起学习的成就感。这种情况,就是我们所说的“关键时刻”了,家长要下场做一些教学和示范了。因为这个时候,我们是在共情后帮助孩子,是一起面对学习路上的拦路虎,是帮孩子解决焦虑,是亲子关系的高光时刻。但我们切记,是伙伴关系,别动不动就“啊,这么简单,你都不会”式上火。破坏亲子关系。你的小伙伴,你的好朋友,不会做一些事,请你帮忙,你就这么贬低你的好朋友吗?我很怀疑,你是不是有好朋友。

不要一味追求学得快,学得慢,有学得慢的好处
私下里听家长们的讨论。某某学校都学到第几单元了,我们才……;某某班老师,都快上完了,我们才上到一半……这方面的言论比较多。
追求快,追求提前搞完,早点复习,几乎是普遍现象了。
有的老师,听到一些言论后,会认真解释:某单元测试,全班表现出来什么什么情况,所以,这一个单元,我们多花了一周来做xxxx。孩子们学得扎实,我们复习时候,可以快速xxx,大家别担心。
全班有全班的情况,自家孩子有自家的个体情况。
我就提醒一点,短时记忆和长期记忆,这方面的大脑规律,已经研究得比较清楚了。
短时间塞入更多东西,遗忘更大,复习能巩固多少,能让多少变成长期记忆?未必比扎实变成长期记忆,学习效果更好。只追求进度,而不是按一定的上课+复习节奏学习,本来就不科学。
我们一味追求学得快,不如聪明一点,边学习边复习前面的。老师根据全班情况,进度走得慢的,我们家如果因此比较从容,时间多,那就自己早点复习,早巩固。
有些超前学,产生的短期效应,看着挺好,后来出问题,也是因为这种囫囵吞枣,导致后来反而拖后腿了。聪明的家长,假期用好了。

我们聪明一点,灵活一点,根据老师的教学特色来互补
现在因为家长下功夫多,有一个不好的趋势,就是家长完全代替老师的作用。很多家长也表现出对老师的不信任,在校外的安排中,包办了太多该校内老师做的工作。
其实这样不好,家里的安排,还是和学校互补比较好。这样,家长和孩子,也没那么累啊。有些事情,校内老师搞得很好了,我们校外再折腾一遍,孩子也吃不消啊,要担心孩子厌学啊。
比如加加刚上小学的时候,语文老师非常有经验,本来语文课时也多,加上语文老师是班主任,可以“灵活占用”一些其他时间^_^,点滴之间,教孩子们总结梳理各个单元的内容。孩子只用跟着走,认真完成作业,认真巩固就行。我一看,老师很懂“学+梳理总结+习”的基本原理,很懂教学啊。那我们在家里,主要就是加大朗诵和阅读量就行了。
但四年级的时候,换了一个语文老师。他就迫切想把孩子们的阅读理解平均分,再上一个台阶,天天一道阅读理解题,然后讲解,让孩子品读。我一看,那也好啊,省去了校外报名阅读理解课的事。但基础和作文,我们就针对性抓了转。
数学和英语,道理相同。我们多听听孩子讲他们是如何上课的,老师布置的作业,偏向性是那个方面。比如,有些老师很爱抓计算,孩子在学校都大量练习了,孩子计算也不差的话,我们在家里就别重复折腾了。不要因为我们只会抓计算,就折腾孩子啊。
针对学校的教学,针对咱家孩子的情况,家庭里,查漏补缺原则,互补原则,别忘了。


育儿daybyday
鸡娃先鸡自己,因材施教,点滴浇灌,孩子一本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