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11月15日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净投放1871亿,呵护资金面态度明显,大行资金融出规模先降后升,周度均值4.05万亿(前值4.64万亿),周五收至4.26万亿,货基日均融出规模增长至1.66万亿(前值1.52万亿)。资金利率整体上行,周五DR001、DR007分别收至1.48%和1.72%。11月18日-11月22日逆回购到期18014亿,政府债净缴款规模3811.78亿元(前值1006.16亿),资金面或承压。
11月11日至11月15日,十年期国债估值收益率较上周下行1.19BP,周五收至2.0948%,一年期国债估值收益率下行1.87BP至1.3875%;两年期国债期货上涨0.02元至102.642元,十年期国债期货上涨0.24元至106.71元;10Y-1Y期限利差70.73BP,较前一周走扩0.68BP;10年美债收益率收至4.43%,中美利差倒挂幅度收至-233.52BP。
重点关注:
1)资金面方面,本周央行净投放1871亿元,其中逆回购投放18014亿元,到期843亿元,国库现金定存到期800亿元,MLF到期14500亿元。下周临近税期,叠加大额逆回购到期,同时新一轮化债地方债加速发行,关注其对资金面扰动情况。
2)基本面方面,①金融数据方面,10月新增人民币贷款5000亿,预期6093亿,去年同期7384亿,新增社融1.4万亿,预期1.44万亿,去年同期1.84万亿,存量社融增速7.8%,前值8%。10月信贷社融规模低于预期、也低于季节性,但结构明显好转,尤其是居民贷款时隔8个月再度转为同比多增,居民短贷和长贷均是2022年以来同期高点,可能与股市和房地产市场转好、存量房贷利率下调后提前还贷规模下降等因素有关。M2同比增长7.5%,预期7.0%,前值6.8%,连续2个月回升。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随着近期出台一揽子增量金融政策,有效改善经济预期,市场信心提振,债市和理财资金开始向存款回流;二是随着支持资本市场稳定发展两项工具正式推出落地,银行向证券、基金等非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融资增加;三是财政支出加快,财政存款更多转化为企业存款。M1同比下降6.1%,前值为-7.4%。这是今年以来M1首次增速回升。既反映出增量政策加快推进的背景下,经济活动企稳向好,社会信心有所改善,也受益于金融市场上投资者风险偏好提升。②生产方面,工业生产保持高增长。10月,工业增加值同比5.3%,较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略低于市场预期5.6%,但仍旧保持较高增速;分三大门类看,10月份,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6%,制造业增长5.4%,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5.4%。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6%,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4%,分别快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3和4.1个百分点。服务业明显加快。10月,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6.3%,比上月加快1.2个百分点。③消费方面,在“以旧换新”政策推动下,消费明显改善。10月,社零同比4.8%,大幅超市场预期3.93%,较前值增加1.6个百分点。在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带动下,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5.0%,增速比上月加快1.7个百分点,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文化办公用品类、家具类、汽车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39.2%、18.0%、7.4%、3.7%,比上月分别加快18.7、8.0、7.0、3.3个百分点。④投资方面,1-10月,固定资产投资3.4%,连续3个月持平;分项来看,制造业投资保持高韧性。前10个月制造业投资9.3%,基本与市场预期9.25%相符,前值9.2%。一方面受到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及产业升级发展的带动,今年前10个月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6.1%,明显快于全部投资的增长,此外装备制造业以及消费品制造业等产业升级相关行业的投资增速较快,同比分别增长9.1%、15%。另一方面各地对于新质生产力的积极培育也增强了高基数产业的投资活力。前10个月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明显快于全部投资增长。随着“两重”建设持续发力,专项债相关项目的实物工作量陆续形成,基建投资增速明显改善。1-10月基建投资同比增长9.35%,比前值加快0.1个百分点。房地产投资仍是经济拖累项。1-10月房地产投资增速为-10.3%,不及市场预期-10.05%,前值-10.1%。整体上,除消费外,10月经济数据并未有其他亮眼表现,反映出当前经济基本面底色仍然偏弱的现实尚未改变,国内有效需求偏弱,经济持续回升基础仍待巩固。
11月11日至11月17日产业债发行846亿元,净融资37亿元,发行量、净融资均环比明显上升;2024年上半年产业债发行量27563亿元,净融资5667亿元,同比明显增长;公用事业、建筑装饰和采掘产业债发行量位居前三,公用事业、商业贸易和建筑装饰产业债区间净融资位居前三。利差方面,截至2024年11月15日,房地产行业利最大,高达92BP;医药生物、钢铁和休闲服务也是信用利差较高的行业,当前信用利差分别为74BP、68BP和68BP;交通运输、公用事业和食品饮料等行业信用利差较低。
截至2024年11月15日,非银金融行业利差中位数为47.77BP,较上周11月08日下降2.18BP。同期,非银金融行业利差中位数历史近三年分位数水平位于28.40%。
近日,大连市地方金融管理局发布《关于部分融资租赁公司、商业保理公司退出相关行业的公告》,133家融资租赁公司退出行业。日前,中债资信评估有限责任公司发布公告,表示自2024年11月13日起,终止对华宝都鼎(上海)融资租赁有限公司的委托主体信用评级,此项信用等级不再更新。
本周城投债收益率偏离中债估值成交共1058笔,其中低估值偏离17笔,高估值偏离成交1041笔,低估值偏离成交主要集中在贵州区域,高估值偏离成交主要集中在山东区域;各等级城投债信用利差均有所收窄;各期限城投债信用利差均有所收窄。10万亿规模的化债政策出台后,城投债受市场热捧。
近期,城投债收益率整体下行,信用利差修复,化债被认为是城投行情走高的核心动力。本次化债一方面缓释了城投债务压力,另一方面有助于地方政府腾挪出更多精力发展经济,从而实现城投经营的良性循环。
表1:11月11日-11月15日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净投放1871亿
图1:资金利率整体上行,周五DR001、DR007分别收至1.48%和1.72%(%)
数据来源:中国货币网,交易所,首创证券资管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注:资金利率采用加权均价。
图2:大行资金融出规模先降后升(亿元)
数据来源:外汇交易中心,首创证券资管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注:净融出=逆回购金额-正回购金额;其他银行包括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
数据来源:央行,首创证券资管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注:标红日期为预计资金面偏紧时点
数据来源:CFETS,中债估值中心,首创证券整理
注:上图表示10年期国债活跃券走势。
数据来源:中债估值中心,首创证券整理
注:分位数采用2016年以来的数据进行计算。
数据来源:中债估值中心,首创证券整理
数据来源:CFETS,中债估值中心,美联储,首创证券整理
表3:今年上半年产业债发行量超两万七千亿、净融资超五千亿(亿元)
图9:非银金融行业利差中位数有所修复(单位: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