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DA6.3条款解读—P5供方管理(7)P5.7 针对具体的任务,相关人员是否定义了职责并具备了资质?

文摘   2024-08-27 19:31   江苏  

关注后,在账号内回复“VDA6.3”,免费领取VDA6.3P2-P7所有条款的XMind思维导图!

如果你是VDA6.3的小白,希望通过条款内容的学习来对生产现场来一场透彻的诊断;

如果你对VDA6.3的条款还不是很清楚,想要阅读原条款学习;

如果你是VDA6.3的老朋友,但是审核开Finding的时候要花很长时间来找对应的条款;

赶紧回复“VDA6.3”,免费领取福利吧!

老粉可以直接在账号中回复“VDA6.3”,同样可以领取!

P5.7 针对具体的任务,相关人员是否定义了职责并具备了资质?

P5.7针对供方管理相关的具体任务提出了有关资质方面的要求。

职责与资质之间其实是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的。就像教师资格一样,如果你是交数学的,就需要获得数学教资认证,如果是交体育的,就要获得体育相关教资的认证。有了认证,才能证明其具备了在相关领域进行教育的前提。

我们首先需要明确在供方管理这个环节当中需要履行的职责有哪些。

我曾经与VDA6.3的官方培训老师进行过沟通,咨询了此条款所提及的有关供方管理方面的职责有哪些,很多时候大家觉得此条款更多是倾向于供方来料确认方面的职责,例如尺寸、材料等方面的确认。培训老师也倾向于此。

我个人认为P5.7关于职责的定义应该不光针对具体的来料放行人员的职责要求,还应包括供方管理相关的职责。

例如:潜在供方审核、供方PPAP审核及批准、特殊工艺审核及其批准、8D报告的审核、供方质量管理体系能力的提升等等职责。

与之对应的资质要求,可能包括二方或者三方审核员资质、CQI系列审核员资质、IATF16949内审员资质、五大工具的培训及其认证资质等等。

这里我个人强调的是,并不是说获得了相关资质的认证就等同于获得了相应的能力。有些时候,临时性的资质的认证容易,但是实际的能力的实现却是有一定的差异,就是说需要有相应的工作年限的限制。

为什么这么说呢?

这么说可能会引起很多认证机构的不满:一个刚入行的质量人经过IATF16949的培训之后,很容易获得一个内审员的证书,但是距离其真正了解并且能够灵活评价组织关于体系有效性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实践的差距。

所以说如果真正出于风险的角度考虑组织的需要达到的绩效表现,条款永远是最低要求。条款太少不成方圆,条款太多反成累赘。

规定了员工在其相关工作领域的职责、任务和权限

供方管理的工作需要进行细化,针对每一个环节都要有具体的职责和任务描述。

例如SQE的职责是负责潜在供方的审核,涉及到的具体任务是提供供方自查评价表,收集供方自查评价信息,根据提供的自查评价信息安排现场审核,参与现场审核以及进行潜在供方评价等。

权限也要有明确说明,即有基于现场供方的审核表现进行审核中断的权限,以及提供基于审核结果终止进一步合作的反馈权限等等。

如果是针对来料检查,同样需要对相关的职责、任务和权限进行明确定义:例如员工的职责是进行来料尺寸的确认,任务是利用三坐标、粗糙度仪、平面度仪对来料按照检测计划进行检查,权限则是一旦发现来料尺寸不符合图纸有权停止材料的入库甚至直接退货。

具体的职责和权限以及相关的权限,通常会在员工的JD(Job Description)中进行明确的描述

员工根据其岗位要求进行资质认证

如果需要进行潜在供方审核、供方PPAP评审、PSW签署、供方量产阶段绩效评价、变更管理、来料检查、样件管理等工作,可能的认证包括五大工具的培训及认证、IATF16949的培训和认证、VDA6.3的培训和认证、互换性和测量技术(GD&T)的培训和认证以及特定工艺例如CQI相关审核条款的培训及认证,也有可能包括特定测量设备使用的培训和认证等。

资质认证的方式有很多,例如基于以往的工作经验,参与过的培训考核和所获得的相关的证书,加上组织在招聘过程中安排的面试环节,都是保证岗位需要的基本资质得到保证。

入职之后,组织会针对不同的岗位进行不同内容的培训,员工需要通过培训考核之后才能够获得相应的上岗资质,例如岗位资质证书,或者员工技能资质矩阵中的半圆(独立上岗评价)。

有些组织甚至安排了入职考试,包括智商测试,英文字母的默写、基本数学运算等相关认证环节。

根据任务确定资质要求,并相应地计划和落实资格

对于有些岗位的技能,很难在短时间内招聘到合适的人员,或者说随着组织新业务的发展,当前的个别人员的资质水平已经无法满足新业务相关技能的资质要求,这个时候,组织就需要策划相关人员在正式执行组织赋予的任务之前确保其能够获得充分的资质。

如果员工无法在短时间内获得组织认可的资质要求,组织需要对相关人员的资质认证进行合理地规划,例如安排相关的培训包括外部培训,以保证在该员工在正式参与组织的生产活动之前获得相关的资质认可。

当前,越来越多的组织选择成立自身的质量学院或者技术学院,利用组织内部充足的技术资源,安排特定的技术知识或者质量知识的培训,在确保员工获得足够知识的基础上减少培训成本,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

要理解之前发生的针对采购的产品和服务的投诉(包括纠正措施)

不管是参与供方管理的人员还是需要进行供方来料检查的人员都要清楚地了解关于所面对的供方之前发生过的关于其提供产品的质量问题而造成的组织关于供方或者客户关于组织的正式投诉或者抱怨。以此保证客户要求准确及时地传达到组织的整个供方管理过程当中。

出现过什么样的质量问题,因为什么原因导致的,对此的预防和探测措施是什么,都要有明确的传达或者培训记录,例如:quality notice(质量警报或者质量通知)。



关注,不迷路!

如果喜欢,欢迎点赞转发给你身边觉得需要的人!

质量不止你我,质量有你有我!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翻阅更多文章!

闲说质量
分享硬核质量知识,发展更多质量人才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