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6.5.4 是否定期开展过程和产品审核?

文摘   2024-11-28 20:08   江苏  

关注后,在账号内回复“VDA6.3”,免费领取VDA6.3P2-P7所有条款的XMind思维导图!

如果你是VDA6.3的小白,希望通过条款内容的学习来对生产现场来一场透彻的诊断;

如果你对VDA6.3的条款还不是很清楚,想要阅读原条款学习;

如果你是VDA6.3的老朋友,但是审核开Finding的时候要花很长时间来找对应的条款;

赶紧回复“VDA6.3”,免费领取福利吧!

老粉可以直接在账号中回复“VDA6.3”,同样可以领取!

最近发现有很多错别字,已经逐一修正,大家可以继续回复“VDA6.3”,获取最新内容!

基于顾客要求和特定风险,制定并落实了产品和过程审核方案

有些朋友会简单地将审核方案理解为审核计划,其实两者有所不同。先说审核计划,通常是审核方案具体实施的详细计划,例如计划的审核日期,首末次会议时间、现场审核的时间点以及持续时间,需要应审的人员等等一些细节信息都会包含在审核计划中。

而审核方案,一般来说内容比较宽泛,可能包含的内容有:组织今年预计开展的审核次数,覆盖的区域,负责的审核员信息等等。

再说说产品和过程审核的区别。

区别很简单,产品审核的重点是关注产品本的尺寸、外观、结构、功能等方面与具体要求的符合性,如图纸、实验测试标准等。

而过生审核,关注的是生产过程要素与要求的符合性,如设备保养、人员培训、来料检验等等。

基于客户要求和特定风险指的是:

有的客户会要求组织至少每年开展一次过程审核和产品审核(也叫requalification即再认证),当客户有这类要求的时候,组织在策划审核方案的时候要满足这类的频次要求。还有比如大众要求过程审核员必须具备VDA6.3官方认证的审核证书,这些也要在审核方案中予以体现。

当然组织还要结合一些特定的风险,适当地增加一些审核场次,如短时间内出现多起客户投诉,过程报废持续攀升等一些反应过程失控的现象出现的时候。

开展的过程和产品审核须适于识别特定风险和薄弱环节

根据组织产品和过程开发的不同阶段,组织可以有侧重点的开展审核活动。如产品和过程处于策划阶段,那审核的重点可以放在P3和P4,如果想考察组织的项目管理过程是否存在明显的偏差,则可以重点审核P2条款的内容。如果组织发现某家供应的供货老是无法满足组织规定的质量要求,则可以重点关注P5供方管理相关的内容。

VDA6.3的一个优点就是既适用于大集团,也适用于小公司,可以针对具体的风险点和薄弱环节灵活地开展审核活动。

审核中发现偏差时,应分析原因,指定纠正措施,监视措施的事实并进行有效性验证

审核过程中发现的任何异常点(finding),需要进行原因分析(如头脑风暴、5Why等),从系统的层面去分析原因,思考:是否有明确的流程和要求?当前定义好的流程和要求是否存在缺陷?是否严格按照了流程和要求进行了执行?然后根据具体的原因策划和实施纠正措施(立即措施和改善措施)。

其中立即措施是指:消除不良现象的措施,强调及时性,一般在审核当天就要完成。

改善措施是指:防止类似的不良现象再次产生和流出的预防和探测措施。

例如,某次现场审核的finding是:XX设备2024/11/27早班的气压点检记录缺失;

这个时候,组织给出的立即措施是:要求员工重新点检并补全记录。然后组织分析记录缺失的失效原因是:员工忘记写了,给出的改善措施是:重新培训员工,点检的内容要及时记录。

这显然无法通过审核员的批准,因为这个原因并太过笼统,不够具体,需要要继续深入分析,是不是严格按照了组织的培训体系进行了人员技能培训,培训内容是否存在纰漏等。

这里我们需要达成一个共识:

就是基于IATF16949的思想,在组织实确定施质量管理体系之初,就已经策划了基于“过程”的质量管理要求,也就是说,体系的运行是基于“过程方法”,同时遵守的底层逻辑是“PDCA”。

什么意思呢?

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是通过各个过程的有机组合实现的,但是也是需要不断完善的,或者说没有一蹴而就或者说完美的体系策划能够确保组织的管理体系是不需要任何改动的。

也就是说,体系运行不是一个闭环,而是有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这就引出了审核的意义,即:

1. 考察组织当前的过程运行是否符合策划的要求;

2. 如果存在偏差,基于这些偏差进行改进,以确保组织的运行持续地满足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话句话说,是发现组织质量管理体系改进的机会。

但是,很多组织会把这样的改进机会当成一种负担,因为很多组织会把审核发现点的数量作为一些部门(特别是质量部门)的KPI,导致审核这项行为会成为组织内部“谈之色变”的活动,有些组织或者组织内的部门会将审核作为“挑衅”的一种行为,继而造成的结果就是:隐瞒、造假、补资料、应付审核等一系列行为的出现。

这种情况绝对不在少数!

还是说回上述的例子:

为什么“员工忘了”不能够作为上述finding的根本原因,因为我们知道,理论上,通过系统的策划(或者说过程的策划),点检过程作为生产过程的一个子过程,是可以从系统层面上杜绝员工“不记录”这种情况出现的。除非,点检过程的流程文件存在某些纰漏,导致在系统化的培训过程中忽略了这个问题。

例如点检过程的流程文件或者作业指导书,会要求员工进行点的时间,频次,记录的内容,员工如果按照此流程文件的要求,是不会出现点检记录缺失的现象的。

组织经过调查监控发现,该员工在进行设备气压点检时,时负责的量一台设备出现了报警,员工处理完报警之后就直接将记录表放回了原位,也就是外界的干扰导致员工分心,从而导致记录缺失。对此事实,组织就可以策划改善措施或者改善方案了,因为组织的标准操作文件中并没内有意识到这种情况的出现。

最终,组织给出的改善措施是,员工技能培训中新增内容:设备点检结束之前不可以处理其他设备报警,同时对此新增内容进行员工培训。

探测措施是:设备点检结束之后需要班组负责人签字之后才能生效,设备才能开机生产。

当然,上述只是一个简单的场景案例,目前随着数字化浪潮的不断推进,很多企业都在设备点检等方面植入了数字化的技术,如设备不点检、点检项目不全、要求拍照的记录没有上传等情况下设备无法开动,就可以很好地解决记录缺失的问题。

若偏差已影响到发运的产品,必须与顾客沟通

如果在审核过程中,审核员发现了明确的产品特性不符合(如产品审核),或者过程审核中出现重大的不符合项,例如使用的卡尺有明显的偏倚,且受影响的产品已经发运至客户,这个时候需要通知客户,以便采取下一步的紧急措施,避免出现重大的质量事故。


关注,不迷路!

如果喜欢,欢迎点赞转发给你身边觉得需要的人!

质量不止你我,质量有你有我!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翻阅更多文章!


闲说质量
分享硬核质量知识,发展更多质量人才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