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6.6.1 是否根据需要确定产量/生产批量,并且有序的运往下一道生产工序?

文摘   2024-12-03 20:43   江苏  
P6.6 关注的是:过程取得怎样的结果?
我们在P6条款刚开始解读的时候就已经针对生产过程进行了“乌龟图”的分析,紧接着从P6.1过程输入、P6.2过程方法、P6.3人力资源以及P6.4物质资源进行分析和理解,结合所有这些过程要素综合作用下的结果,理论上我们有充分的把握获得想要的,或者说符合特定要求的输出。
之前有不少小伙伴私信我说,韦恩你说的这些都太理想化,我们公司的生产太过强势,领导又之强调及时发货,很多质量层面的概念都只停留在概念层次,根本无法具体实现!
面对这样的困境我只能说很无奈,特别是面对当前风云诡谲的汽车市场环境,很多所谓的传统百年汽车供应链大厂都在打折自身的体系和标准以应对日益内卷的市场行情,但是内卷是无止境的,就像以前大家都在强调质量一样,当市场卷到稳定之后,最终决定胜负的也一定还是质量,并且我坚信这一点。
所以不管是基于成本压力,还是市场舆论,我们永远都不能摒弃质量理念的约束力。换句话说,有些事情我们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决不能该做出决策的时候只有一只眼。
为了避免误解,我们必须再次强调,P6.6关注的过程的输出,但不意味着是很多人理解或者认为的已经到达终检工位的最终成品。假如组织的工艺过程有很多,比如说有冲压、钣金、喷涂、电镀等等过程,那单单一个冲压过程生产出来的冲压件,就可以用P6.6的条款进行考察和约束。那如果冲压件又作为原料送往电镀工序,那此逻辑下又可以通过P6.1条款的内容进行考察。
根据过程的定义,每个过程都会有输入和输出,上一个过的输出可以作为下一个过程的输入,所以一定程度上,P6.1与P6.6的条款在内容上是有所重复的。但是可能是出于逻辑上严谨的考量,VDA6.3还是在P6.6的条款内容上进行了详细的描述。

使用适宜的运输方式将产品送至指定的存储区/保存地点

所谓适宜的运输方式,是指防止产品在转移过程当中出现磕碰、损伤、静电击穿、缺失甚至人员受伤等情况,这个时候,运输环境、工具以及运输方式很重要,如地面平整度、机械手运动轨迹空间充足、装载容器密封、防震情况良好、接地线无缺失、配备符合人体工程的搬运工具等等。

生产现场包括仓储现场一定有明确定义的产品防止区域及其标识,防止产品错误包装、发运、使用等。很多组织会在物料放置区域设置条码,并在产品入库之前与产品信息进行绑定,系统上防止物料的非预期使用和发运,这是一种很可靠的方式。

根据订单的数量/批次大小,将所需数量的产品转移至指定的存储区/保存地点

为了防止出现不必要的浪费,如过多的中间库存,等待等情况的出现,产品的周转或者转移需要按照指定的节拍进行。

当然如果考虑到客户交付,则产品入库数量需要按照客户订单量或者说严格按照排产的工单数量进行。

产品状态(合格品、返工、拒收等)标识清晰(组件、容器)

产品状态需要明确表示(标签信息或者颜色管理来帮助识别产品状态,如正常品、报废品、待判定或者说新产品等),标识要体现在产品上,或者至少在产品的周转或者存储容器上。(有些单批次数量大的产品,如冲压件,如果每个产品上都进行标识是难以实现的,所以对其承载的容器上进行标识是另外一种选择)

清晰标识变更的状态

如果产品有变更,为了区分新旧状态的产品,产品标识上必须体现产品当前的变更状态信息,如变更日期,变更具体内容,参照的图纸版本、软件版本等。其最终目的,还是防止不同状态的或者说新旧状态的产品被发运和使用。

一般情况下,客户会与组织约定好旧状态产品的断点,也就是说,客户在接受最后一个甚至一批 旧状态产品之后,会进行统一的切换,包括硬件和软件。如果这个时候组织跟客户说,内部有几个甚至几批状态不明的产品在断点之后被发运出去,相信没有那个客户会接受,因为管理成本和风险太高。

必须确保只有合格品才会被转移到下一生产工序

所有已经识别到的不合格品都已经标识隔离,且远离生产现场。组织还应基于过程FMEA,策划相关的预防和探测措施,以便有效预防不合格品的产生,或者说即便出现了不合格品,依然有有效的探测措施可以识别出不合格品,并将之剔除正常生产过程(如相机识别+机械手抓取等方式)

制定了返回剩余产品的管理规则,包括数量的记录以及进一步的处理措施

针对生产过程超出订单或者工单数量的零头数量产品的管理,组织要有明确的管理方式,记录相关信息,如生产日期、剩余数量、批次信息、工单信息、变更信息等等,以确保存储和放置以及先进先出符合要求。

关注,不迷路!

如果喜欢,欢迎点赞转发给你身边觉得需要的人!

质量不止你我,质量有你有我!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翻阅更多文章!


闲说质量
分享硬核质量知识,发展更多质量人才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