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后,在账号内回复“VDA6.3”,免费领取VDA6.3P2-P7所有条款的XMind思维导图!
如果你是VDA6.3的小白,希望通过条款内容的学习来对生产现场来一场透彻的诊断;
如果你对VDA6.3的条款还不是很清楚,想要阅读原条款学习;
如果你是VDA6.3的老朋友,但是审核开Finding的时候要花很长时间来找对应的条款;
赶紧回复“VDA6.3”,免费领取福利吧!
老粉可以直接在账号中回复“VDA6.3”,同样可以领取!
P5.1 是否确保了只和获得批准的供方开展合作?
随着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已经没有哪一个车企可以实现从车辆的顶层设计到具体的零部件供应都实现自给自足,一是技术上无法实现,二是成本上无法满足。这个时候,不可避免的就需要从供应链中获得相关的技术支持和材料以及零部件的供应。
目前的汽车行业有成熟的供应链体系。大到底盘总成、像是是电车的电机、电控、电池系统,或者是传统油车的变速箱传动系统等,小到例如减震器的金属环(二级甚至三级供应商提供),都是供应链在提供支持。
但是所有的供应前提条件,都是建立在IATF16949质量管理体系的框架下,有些OEM还会有特殊的要求,例如通用的BIQS,大众的FormelQ、VDA6.1等,所有的供方只有符合这些要求之后才有获得与相关客户合作的资格,或者说前提。
P5.1就是针对这样的前提作出的一系列的相关要求。
P5.1强调的是,只和获得批准的供方开展合作,批准的内容可能有哪些呢?IATF16949只是前提,同样的还有PPAP或者VDA MLA的要求。
在批量生产中,确保仅使用经过批准的供方。相关的批准标准已经确定
所有的供方在正式向组织供货之前,一定是需要经过PPAP或者MLA批准的供方,这代表了供方已经在充分识别了组织要求(包括特殊要求)的前提下能够按照既定的节拍提供满足具体要求的产品。
具体的批准标准组织需要明确,例如PPAP的提交等级,全尺寸结果,产品可靠性,过程能力要求,人员资质要求,包装要求等等。
针对不同的PPAP材料提交等级,一般情况下客户会有明确的要求,组织只需要按照客户规定的要求等级进行提交即可。
其中,PSW的签署是PPAP或者说MLA正式批准的关键证据。
换句话说,批量生产阶段所有使用到的BOM里涉及到的供方,都应该有完整的供方提交的PPAP资料以及批准记录。
在选择供方以及评价其质量能力时,根据部件的风险等级,计划并落实了过程审核
我们首先需要明确一点:
在组织资源有限的前提下,不可能所有的供方的选择和管理都采用同一水平的要求。基于供方产品的重要程度、技术水平、过往质量表现等维度,一定会存在有所偏重的供方管理过程。
选择供方之前,组织需要根据供方所提供产品的重要程度,策划不同的潜在供方评价表。如何识别部件的风险等级或者说重要程度呢?组织的设计FMEA会给出足够多的信息。如果采购的零部件直接影响组织产品或者总成的关于安全、环保等法律法规要求符合性的话,此类的供方一定是组织需要重点关注的。这个时候潜在供方审核,供方批准的要求的设定都需要特别注意。针对重要供方,或者说风险等级较高的供方,其质量能力的评价可能就要相对谨慎,例如PPM、CPK或者PPK的评价要求就要相对设置得高一些。
同时针对此类的供方的二方审核也要有所侧重,在供方审核计划中要体现出来。如果说一个组织的二方审核计划中,所有的供方审核计划都是每年一次,那么肯定就没有在关键供方上作出相应资源上的倾斜(比如说依照供方自评的结果适当评价现场审核的必要性)。
已考虑了对现有供方的质量绩效进行评价
不光是针对新供方,现有供方的质量绩效也要进行评价。
所谓的现有供方,是指组织以往供应链中的合作过的供应商,其批准状态已经结束。
针对此类供方的质量绩效的评价,已经约定好相关的评价项目。例如PPM、交付及时率、附加运费等等。评价这类供应商绩效的意义在于,能够确保项目开展、落实以及量产阶段的质量保证。
为什么这么说呢,对于有些项目来说,即便对于现有供方,或者说合作多年的供方,其也有可能是第一次参与到组织的新项目中,对于技术或者生产经验也可能处于空白阶段,所以此类供方并不能免除其对组织产品符合性的有效性评价。
使用适当的措施识别、评价并降低了供应链(内部/外部)中的风险
这里简单解释一下内部和外部供方的区别。
所谓的内部供方,一般指的是集团间不同生产基地之间的物料或者零件供应,其特点是供方与客户同处于一个集团框架。例如某个组织提供的产品是变速箱总成,其内部的零部件(齿轮、摩擦片等)是由其另外一个生产基地的某个产线提供,这样的供应关系成为内部供应商。
与之相对应的就是外部供方,也是市面上不同组织、企业合作的最常见的模式。
如何识别、评价和降低供应链中的风险,一方面是通过组织的FMEA(DFMEA&PFMEA),识别到相关特殊或者关键特性,然后通过特殊特性的管控手段,来增加受控水平。
具体内容可以参考我之前分享的关于特殊特性管理的文章:
从战略层面来看,如何识别和避免供方的断供、毁约等相关风险,例如恶性竞争、自然灾害、当地的法律法规(中美贸易战过程中,很多美国企业面对政府的法律和法规,即便不愿意放弃中国市场,也不得不做出牺牲),这种情况下组织如何处理,都要有明确的处理方案。
如果是顾客指定的供方(指向性供方),则应考虑接口协议
所谓的客户指定的供方,意思是基于客户自身的供方管理系统或者管理方案(涉及到客户自身的放行标准),很多时候很有可能,客户的放行标准或者对供方的批准标准是低于组织自身对供方的要求的。
这个时候,如果客户不采纳组织的放行条件,只接受自身的放行和采购原则,这个时候组织需要与客户针对具体的采购事宜进行明确定义,或者说叫约法三章。
例如具体的质量责任,客户一般会要求组织不能豁免关于指定供方的质量监督的责任,像是组织提交的产品符合性,不能因为其某个零部件是客户指定的供方而不对其提出投诉或者抱怨的活动。
当然,类似的接口协议或者说质量协议还有很多,在合同签订之前一定要仔细甄别,避免因为一些不合理或者野蛮的要求导致组织后面无法满足而引起一些不必要的争端。
点关注,不迷路!
如果喜欢,欢迎点赞,转发给你身边觉得需要的人!
质量不止你我,质量有你有我!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翻阅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