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DA6.3条款解读—P5供方管理(4)

文摘   2024-08-16 19:43   江苏  

关注后,在账号内回复“VDA6.3”,免费领取VDA6.3P2-P7所有条款的XMind思维导图!

如果你是VDA6.3的小白,希望通过条款内容的学习来对生产现场来一场透彻的诊断;

如果你对VDA6.3的条款还不是很清楚,想要阅读原条款学习;

如果你是VDA6.3的老朋友,但是审核开Finding的时候要花很长时间来找对应的条款;

赶紧回复“VDA6.3”,免费领取福利吧!

老粉可以直接在账号中回复“VDA6.3”,同样可以领取!



P5.4* 针对采购的产品和服务,是否获得了必要的批准放行?

P5.4是带“*”的提问,说明其重要程度在VDA评价体系中占据相对重要的位置,我们一起来看其具体要求。

很多朋友会有疑问,为什么P5.1中要求“在批量生产中,确保仅使用经过批准的供方”,到了P5.4还要再次强调“针对采购的产品和服务,是否获得了必要的批准放行”,要求上是否有所重复?因为两个条款都提到了“批准”。

其实不然!

我们知道,到了量产阶段的供方,一定是经过潜在供方审核P1阶段筛选过的供方,随着项目的不断推进,这些供方肯定需要经过组织的正式的PPAP批准才能获得供货的资格。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没有什么项目是一蹴而就的,换句话说,没有哪个供方在量产初期哪怕是量产中期没有任何关于产品或过程上的变更需求的。

P5.4*的条款,主要就是针对供应商层面关于量产后的一些变更情况的具体要求。

在批量生产中使用新的或更改的产品/生产过程之前,与顾客商定的所有采购的产品和服务都已放行

这里需要说先说明的是,与顾客商定的产品,意思就是已经经历过量产初期充分的DV或PV验证且已经量产的产品,或者说经过PPAP量产批准的产品。

既然已经经过量产批准,意味着从组织层面与客户层面所有的相关PV和DV的验证都已经完成,供方提供的产品能够满足顾客与组织关于产品安全、性能、尺寸、装配、软件功能、可靠性等方面的具体要求。

在此前提下,如果供方提出新的变更申请,就意味着要重启所有的技术评审、验证以及确认过程。所以变更在任何时候,对于供方、组织或者客户来说都是一项非常严肃且复杂的事情,除非有足够的经济收益,或者足够的质量方面的提升,否则客户一般很难同意供方发起的变更申请。

特别是在量产初期,如果有新的变更申请,很可能意味着这是一个“打脸”的行为。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前期项目阶段所有项目阶段的活动的最终目标,都是为了实现组织或者最终客户关于产品和过程有效性的,那么多的环节,那么多的流程、那么多的验证,那么多的人力以及物理资源的投入,结果量产没几天供方就有了新的变更申请,是否意味着供方在项目阶段关于一些关键技术信息有所隐瞒,这些都涉及到非常严肃的商业话题。所以很多OEM或者组织都有明确的要求,量产前期的一段时间以内严禁任何的变更申请。

所以P5.4*的重点是量产后关于供方的变更要求。此要求提及了供方变更的可能的情况,即全新的产品或过程的概念,或者基于原有产品或过程条件下的一些优化或更改。

这些情况下,在正式变更之前,都要经过组织的正式放行,如重新的PPAP审核以及新的PSW的签署。

通常在审核过程中,针对P5.4*,我们通常会关注哪些点呢?

首先就是要关注组织的官方门户网站中是否有关于供方变更的申请记录。如果有供方的变更申请记录,就要关注组织关于供方提交变更的有关的风险以及可行性分析。有了分析结果,组织会给供方关于变更申请的结论,是同意还是拒绝变更。

如果同意变更,组织需要定义该变更PPAP资料的提交等级、样件要求、样件的提交时间、组织关于供方提供样件时间或者进度的监控、样件的验证、PFMEA、MSA、SPC、过程能力、全尺寸检查、材料要求、包装要求等。

同时还要关注组织与自身客户之间关于供方变更的沟通,客户关于组织供方变更方面有哪些具体的要求,例如新的PPAP审核、相关资料的提交等等。

最终的供方的量产交付之前,必须获得了组织签署的PSW文件。

等等。

如果没有门户网站,可以审核组织当前的采购件零部件图纸的版本与PSW签署时候关于供方零部件图纸的版本信息是否一致,以此来判断是否存在供方产品变更的情况以及变更流程的实施情况。

说句实话,很多客户(包括OEM)对于变更申请的要求非常严苛,有些甚至要求组织的一些岗位的人员变动都要提交变更申请,这无疑是大大增加了很多组织或者供方的工作负担,这就造成一些后果,很多供方会私下变更,特别是对于一些二方审核比较松散的组织或者供方。

VDA有关于变更是否需要通知客户、或者判断其是否属于变更的一套完整的要求指南,但是同样需要以客户特殊要求CSR为前提。

其实过程并不复杂,复杂的往往是人心。

为什么这么说呢?很简单一个例子,如果你的变更能够让你自己一年收益颇丰,但是从客户的角度来说,对于产品性能质量或者可靠性并没有什么明显的提升,还要参与到复杂的变更管理过程,承担追溯性的风险,可以说毫无收益可言,这个时候很多客户就会选择直接拒绝你的变更申请。

这个时候如果私自变更,就要面对承担法律责任的风险,保持不变,就要长期忍受高成本运营。对于很多供方或者组织来说,如何在变更过程中让利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

如果是顾客指定的供方(指向性供方),则应考虑接口协议

这里再次提到了顾客指定的供方。

相关的批准要求,例如PPAP资料提交的等级、过程能力的具体要求、MSA的接收水平、变更申请的条件(什么情况下需要向组织提交变更申请)等等情况都需要进行明确的定义。



关注,不迷路!

如果喜欢,欢迎点赞转发给你身边觉得需要的人!

质量不止你我,质量有你有我!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翻阅更多文章!

闲说质量
分享硬核质量知识,发展更多质量人才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