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想到,这部60万字的《名利场》我竟读了3个月。主要原因是这本书年代久远,讲述也是19世纪初的浮华故事,跟现实生活有相当的距离。不过,当读到全书结尾处的“啊!名利场,名利场,万事无非虚空一场!”时,内心仍然唏嘘不已。这就是文学的力量。
这部小说的主要情节很简单,讲述了同一所学校毕业的少女,走上的两条不同人生道路。一个机智狡黠、逢场作戏;另一个天性善良、单纯可爱。前者一无所有,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后者锦衣玉食,但只能靠他人的保护才能转危为安。前者苦心钻营,努力往上流社会攀登(差点成功了);后者心思简单,唯一的寄托就是对丈夫和孩子的爱(却是错付了)。四分之一个世纪过去,浮浮沉沉,两者将迎来怎样的结局?
初读《名利场》时,会有一种奇妙的感觉。仿佛不是在读小说,而是在听评书,因为威廉·萨克雷无时无刻不在提醒读者,我在这里。例如,“所以我要提请对我‘怀着善意的朋友们’注意,我打算讲一个关于坏事和罪行的故事,坏事令人恼恨,罪行则错综复杂,但我相信能扣人心弦。”
19世纪早期的小说,很多都有类似风格。大仲马的《基督山伯爵》,也随处可见作者的身影。他们就像导游,领着读者参观游览,不时大叫一声,“嘿读者朋友,请看这里,一定要瞧仔细,原因我后面再说。”《名利场》更是如此,夹叙夹议,其中不乏大段的作者的评论。这些评论可精彩了,这也是译者所说,此小说难以影视化的地方。
本书弥漫着轻松、幽默、讽刺的氛围,萨克雷常费大段笔墨,去描绘上流社会的种种滑稽的细节。但译者说这是“作者吸引受众关注严肃主题的手段,而绝非纯粹为搞笑而大耍贫嘴之目的本身。”有一定道理。作者经常现身说法,并不是为了刷存在感,而是为了对善恶进行褒贬——不是直接的,通过幽默或讽刺。
为了突出主题,萨克雷还喜欢通过塑造相反的人物,来形成道德上的对比。爱米莉亚和瑞蓓卡是一对,铎炳和乔治是一对,焦斯·塞德立和罗登·克劳利是一对,甚至小罗登和小乔治也是一对。
应该说,《名利场》是一部没有英雄的小说,但它刻画了一群鲜活的人物。萨克雷的功力很深厚。
另外,不得不提一下本书的翻译。我读的是上海译文出版社,荣如德的译本。荣如德的用词非常讲究,多用古旧的词,但又不生涩。我是第一次读某本外国小说,感觉到翻译的用词精确地契合了故事发生的年代。这个译本的翻译是加分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