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节,DeepSeek无疑是现象级的存在。在国人狂欢东方终于诞生一款能与西方OpenAI对垒的开放平台声浪中,许多对话弹框生成的截图扑面而来,为博眼球,更有甚者号称令人惊艳的“写作算力"可以创收月入**万。
当一种所谓的颠覆式“写作赚钱方式”横空出世,其商业逻辑和人文精神不得不让人发出灵魂拷问:DeepSeek,我为什么 要你帮我写作?
文如其人。
我们以前从故事结构和文笔风格里,可以轻松找到与自己脾性相符的作家和书籍。武侠看金庸,唐诗读李白。
有人说,现在我们可以用AI模仿知名作家的写作笔法“生产”任何一种文体。网络上有很多贴图,大家可以去看,比如:用鲁迅笔法写一篇上市公司股票行情分析;用诗经体写一篇中国2025年楼市价格预测......
笔者很好奇大V六神磊磊读金庸会怎么写春节档影评,于是亲测了一下,输入:用六神磊磊读金庸的笔法写一篇《射雕英雄传 侠之大者》的影评,结果如下:
有点惨不忍睹。
看来,每月想借AI完成写作收入过万的目标有点难。
为什么有点难?
“人工智能之父”马文·明斯基对天才的定义是不受同辈压力左右,永远记得探索问题本质,并且拥有多种表达事物方法的人。
历史上那些科学家、艺术家、商业天才等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正是因为他们具备了从多个角度高维思考问题的能力。
对于科学家,如果只对一个因素进行分析,就无法发现问题的深层本质;对于艺术家,如果不从多个角度观察事物,就不可能发现惊世之美;对于商业天才,如果不跨越圈层挖掘赛道,就不会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商机。
有没有发现,AI的创作起源是模型,所有的计算模型搭建都来自于已有经验。在那些输出的字里行间里,无一例外都有非常清晰的逻辑结构和首尾呼应的标志性言辞,但是总让人觉得缺少一些情感的温度。
03
AI与人的最大区别在于它拥有绝对的理智,没有情感。任何个人情感都不可能对它造成影响,数据分析是AI相对于人类分析的优势。
有位经济学家奥雷·阿森费尔特为葡萄酒设计了一个回归方程,运用这一方程,只要知道葡萄产地的降雨量和气温,就可以推算出葡萄酒的质量和价值。相比于人类专家,这一方程计算的葡萄酒价值更加准确。
以此类推,任何一种可以列出标准化评价规则的活动,比如根据咖啡的产地、烘焙时间等设计出一个方程式,以此来计算咖啡的价值,AI一定优于人类专家。
但是,世上最难被分析的生物就是人。
人是复杂的动物,不同年龄性别不同阅历背景,对待同一种事物有不同评判。
正如,电影作品的艺术价值没有可以量化的评分标准。是写一篇2025年春节档Top5票房预测分析,还是写一篇有深度且饱含金庸原著味儿的武侠影评,AI一定是首选前者。
04
学生时代读三毛散文集《送你一匹马》,其中有一篇文章《看这个人》是1982年三毛在台湾,听完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索尔仁尼琴的演讲,结合当时青年人的思想认知写下的。
文末的这段文字印象深刻——
"......但愿你心里有一点被刺痛的感觉,他如此的看重每一个珍爱自由的灵魂,我们不应当轻视自己,更不能将这份卫护自由的使命交在他人的手里,而忘了自己也是一份力量。"
不谈政治,只论创作,真正的自由除了财富馈赠的时间自由,还有思想创造的精神自由,这种自由不是无数叠加的对话框背后以亿兆单位计算的数字代码,而是在灵魂深处星辰大海中闪烁思想自由的点点微光。
谢谢你DeepSeek,我想为我思想自由的微光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