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铁论》(53)论邹|每日夜读

文化   2025-02-02 21:19   北京  

公元前81年(汉昭帝始元六年)旧历二月,朝廷从全国各地召集贤良文学60多人到京城长安,与以御史大夫桑弘羊为首的政府官员共同讨论民生疾苦问题,这次会议史称“盐铁会议”。

会上,双方对盐铁官营、酒类专卖、均输、平准、统一铸币等财经政策,以至屯田戍边、对匈奴和战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展开了激烈争论。这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规模较大的关于国家大政方针的辩论会。

西汉桓宽依据著名的“盐铁会议”,在《盐铁论》中记述了汉昭帝时期这场关于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的大论争。

记录一些点滴感悟。

第五十三篇 论邹

原文1
大夫曰:“邹子疾晚世之儒墨,不知天地之弘,昭旷之道,将一曲而欲道九折,守一隅而欲知万方,犹无准平而欲知高下,无规矩而欲知方圆也。”

译文1
大夫说:“邹衍先生对晚世的儒墨学者感到不满,认为他们不了解天地的广阔和大道的深远,却试图用片面的见解去解释复杂多变的世界,就像没有水准器却想测量高低,没有圆规和直尺却想画出方圆一样。”

原文2
所谓中国者,天下八十一分之一,名曰赤县神州,而分为九州。绝陵陆不通,乃为一洲,有大瀛海圜其外。此所谓八极,而天下际焉。《禹贡》亦著山川高下原隰,而不知大道之径。故秦欲达九州而方瀛海,牧胡而朝万国。诸生守畦亩之虑,闾巷之固,未知天下之义也。

译文2
所谓的‘中国’,其实只是天下八十一分之一的地方,名为赤县神州,而它又进一步被划分为九州。这些州之间有高山大川阻隔,不相连通,各自成为独立的一洲。而在这九州之外,还有广阔无垠的大海环绕着。这就是所谓的‘八极’,是天下边际的所在。《禹贡》一书中虽然也记载了山川的高低起伏和原野的分布情况,但却没有揭示出大道的所在。因此,秦朝想要通达九州,连接四海,统治胡人,使万国来朝。而那些儒墨学者,却像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一样,固步自封,无法理解天下的大义。

原文3
孔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近者不达,焉能知瀛海?故无补于用者,君子不为;无益于治者,君子不由。三王信经道,而德光于四海,战国信嘉言,破亡而泥山。

译文3
孔子曾说:‘如果不能侍奉好活人,又怎能去侍奉鬼神呢?’同样地,如果不能理解身边的事物,又怎能知道瀛海之远呢?因此,对于那些对实际用途没有帮助的事情,君子是不会去做的;对于那些对治理国家没有益处的方法,君子也是不会去采用的。三王之所以能够德光四海,是因为他们信奉的是正道;而战国时期的诸侯们虽然口头上信奉嘉言,但实际上却因为背离正道而走向破亡。


      



财商GQ
财富和商业那些事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