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铁论》(40)能言|每日夜读
文化
2025-01-20 19:38
河北
公元前81年(汉昭帝始元六年)旧历二月,朝廷从全国各地召集贤良文学60多人到京城长安,与以御史大夫桑弘羊为首的政府官员共同讨论民生疾苦问题,这次会议史称“盐铁会议”。
会上,双方对盐铁官营、酒类专卖、均输、平准、统一铸币等财经政策,以至屯田戍边、对匈奴和战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展开了激烈争论。这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规模较大的关于国家大政方针的辩论会。
西汉桓宽依据著名的“盐铁会议”,在《盐铁论》中记述了汉昭帝时期这场关于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的大论争。大夫曰:“盲者口能言白黑,而无目以别之;儒者口能言治乱,无能以行之。夫坐言不行,则牧童兼乌获之力,蓬头苞尧、舜之德。大夫说:“盲人能够用口说出黑白,但他们没有眼睛来辨别;儒者能够用口谈论治理国家的道理,但他们却没有能力去实行。如果一个人只是坐着空谈而不去行动,那么就连牧童也会拥有乌获(古代勇士)的力量,蓬头垢面的人也会拥有尧、舜的德行。
贤良曰:“能言而不能行者,国之宝也;能行而不能言者,国之用也。兼此二者,君子也。贤良之士回应说:“能够言说而不能行动的人,是国家的宝贵财富;能够行动而不能言说的人,是国家的实际工具。能够兼具这两者的人,才是真正的君子。今道不举而务小利,慕于不急以乱群意,君子虽贫,勿为可也。药酒,病之利也,正言,治之药也。现在的问题是,我们不去推行大道,却忙于追求小利,对那些不紧迫却扰乱民心的事情感兴趣。作为君子,即使生活贫困,也不应该去做这样的事情。药酒是治疗疾病的良药,正直的言论则是治理国家的良药。
![](/static/gotop.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