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铁论》(37)崇礼|每日夜读
文化
2025-01-17 20:58
河北
公元前81年(汉昭帝始元六年)旧历二月,朝廷从全国各地召集贤良文学60多人到京城长安,与以御史大夫桑弘羊为首的政府官员共同讨论民生疾苦问题,这次会议史称“盐铁会议”。
会上,双方对盐铁官营、酒类专卖、均输、平准、统一铸币等财经政策,以至屯田戍边、对匈奴和战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展开了激烈争论。这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规模较大的关于国家大政方针的辩论会。
西汉桓宽依据著名的“盐铁会议”,在《盐铁论》中记述了汉昭帝时期这场关于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的大论争。大夫曰:“饰几杖,修樽俎,为宾,非为主也。炫耀奇怪,所以陈四夷,非为民也。夫家人有客,尚有倡优奇变之乐,而况县官乎?大夫说:“装饰几案和手杖,修整酒器和食具,是为了款待宾客,而非为了主人自己。炫耀奇珍异宝和怪力乱神,是为了展示给四方夷狄看,而非为了民众。就像家庭中有客人来访时,还会表演歌舞和奇技淫巧来娱乐客人,更何况是官府呢?
今贵人之所贱,珍人之所饶,非所以厚中国,明盛德也。隋、和之名宝也,而不能安危存亡。故喻德示威,惟贤臣良相,不在犬马珍怪。是以圣王以贤为宝,不以珠玉为宝。昔晏子修之樽俎之间,而折冲乎千里;不能者,虽隋、和满箧,无益于存亡。现在,我们把贵人所轻视的、外国人所富有的东西当作珍宝来炫耀,这并不能彰显中国的强盛和德行。隋侯之珠和和氏之璧虽然是名贵的宝物,但它们并不能决定国家的安危存亡。因此,要展示德行和威严,关键在于贤臣良相,而非犬马珍怪。圣明的君主把贤才视为珍宝,而不是把珠玉视为珍宝。故春秋曰:‘山有虎豹,藜藿为之不采;国有贤士,边境为之不害’也。《春秋》上说:‘山中有虎豹,人们就不敢去采摘那里的野菜;国家有贤士,边境就不会遭到侵犯。’
![](/static/gotop.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