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勤:2025年中国经济与行业展望

文化   2025-01-06 08:00   北京  

经济形势观察

提振内需是首要任务

最近,中国30年期国债收益率跌破2%,2025年中国会面临严重的“日本化”风险吗?对于加征高关税等“特朗普2.0”带来的各种挑战,中国的决策者将如何应对?如果全球贸易面临更大的保护主义和更高关税,最佳的对策是什么?


预计在2025年,中日之间的比较将被讨论更多,因为两者在房地产低迷后都受到内需不足的困扰。内需薄弱可能加剧贸易紧张局势,因为两者都是出口导向的经济体,而中国今天的贸易影响力比30多年前的日本更大。


然而,当前中国面临更严峻的挑战,除了体量更大、影响范围更广之外,逆全球化和与美国双边关系的紧张意味着日本以往的某些政策选项(比如在美国设立工厂)出于地缘政治的考虑对于中国并不可行,中国也难以像日本过去几年那样过度依赖货币贬值来实现再通胀。

图:中国债券收益率大跌令人联想到“日本化”,但中国仍有大量内需待开发

数据来源:Wind


中国应对美国加征关税的最佳政策是什么?更关键的问题是,中国可以采取哪些具体举措来降低高储蓄率、提振内需?


在过去三个月中,投资者普遍认为,中央出台的政策支持基本上可以为高度波动的国内股市托底,但这不足以振兴投资者信心或从根本上解决大多数地方政府面临的财政困境。人们普遍认为政府扩大内需的承诺仍然是缓慢和模糊的。


在这种背景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于2024年12月11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阐述了2025年决策者将如何拉动经济的政策着力点。会议认为,2024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即将顺利完成,意味着经济增速大概率实现“5%左右”的增长目标。然而,在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加深和中国进入“后地产时代”的背景下,需求端的乏力预计将持续成为贯穿中国经济的一个显著特征。因此,2025年国内将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此外,在会议上,稳住楼市股市被提及为近期目标。


不过,市场仍对中央政府关于地方化债的承诺和地方政府实际财政赤字之间的差距表示关注。2025年,财政赤字率肯定会超过3%,但不太可能大幅超过4%。


当几乎所有主权政府,特别是发达国家,近年来都倾向于最大程度的刺激政策,为什么中国政府会采取相对保守的立场呢?主要有三个原因。首先,中国希望避免2008年底 “四万亿”刺激方案的副作用。其次,中国希望保留一些财政弹药以应对关税大幅上涨的情形。最后,决策者不愿给地方政府开空头支票,而这些地方政府曾重度依赖房地产繁荣所带来的额外收入。


更重要的问题是,如果房地产市场在2025年仍然低迷,这些政策能否使经济避免潜在的通缩螺旋?


在我们看来,所有这些探讨都是合情合理,但是面对关税冲击,当务之急是需要迅速起效的应对政策,以防出现道德风险。更大力度的货币宽松政策必须与人民币汇率的实质性调整同步进行;否则,实际利率可能仍旧维持在较高位置。除了降低实际利率来减轻债务利息压力,加强对地方政府的财政扶持也很有必要。这样的举措不仅能巩固财政基础,同时也是稳定房地产市场的直接工具。


实际上,中国很难单纯依赖外部需求和出口作为替代房地产行业的新增长引擎,或借此来缓解产能过剩的问题。特朗普在第二任期内的关税政策与第一任期不同,可能会对所有与美国有显著贸易顺差的经济体实施高关税,包括那些受益于中国转移供应链和投资的国家,但对中国采取的关税措施将更加严厉。


中国有必要为可能出现的最不利情形做好准备:关税的大幅增加几乎等同于中国实际上失去永久正常贸易关系(PNTR)。此外,在2018年贸易战期间,“对等”(reciprocity)原则曾被强调,未来美国可能会更加重视并进一步强化这一概念。


中国将如何应对这种外部冲击?目前有多种再通胀举措,并且还可以形成不同组合的政策包,可能还包括一些对美国进行反制的举措。其中,财政杠杆与人民币汇率仍然扮演核心角色。我们认为中国若推出对美国的反制措施,也更多是象征性的。展望2025年,我们预计人民币汇率将贬值5-7%。


基于这一假设,预计中国2025年的经济增速将维持在4%左右。从长远来看,若要推动居民降低储蓄、增加消费,则需要构建一个更坚实的社会保障体系;同时还需要开放服务业,从而有效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因为制造业容纳的就业岗位有限)。但鉴于居民大部分财富(约占70%)与房地产息息相关,应该实施更大力度的货币宽松。如果人民币汇率由于中美利差扩大而面临持续贬值压力,中国应该尽量避免干预外汇市场。


在过去两年中,亚洲经济体之所以能抵御日元的大幅下跌,主要得益于多数亚洲货币存在被低估的情况,以及大部分经济体的国际收支状况较为强劲。但是,人民币若出现明显的贬值也可能显著增强中国出口的竞争力。实际上,即使人民币保持相对稳定,一些与中国关系友好的国家(例如泰国、巴西和巴基斯坦)也在2024年采取了对华关税措施。


如果由于美国出口市场的收缩,中国被迫将出口重点转向其他市场,再叠加人民币贬值的影响,中国出口也很可能会遭遇强烈的贸易摩擦。因此,缓解潜在保护主义的最有效途径是放宽市场准入。


图:中国企业“抢出口”逐渐抬头

数据来源:Wind


此外,中国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向贸易伙伴释放善意信号?


自2024年12月1日起,中国给予最不发达国家100%税目产品零关税待遇。这一举措可以实现两个目标——探索新市场和挽救多边体系。根据新华社的报道,该计划将覆盖联合国认定的“最不发达国家”并与中国建交的所有经济体。最近,中国又推出一项新措施, 将过境免签外国人在境内停留时间延长为10天。这一举措显然传达了一个明确信号:中国将继续秉持开放态度,欢迎世界各地游客。然而,考虑到中国的主要贸易伙伴大部分是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经济体,要想化解中国与它们之间的贸易摩擦风险,中国有必要改善市场准入。


简而言之,由于中国仍是一个发展中的经济体、尚未像过去的日本那样迈入高收入国家行列,仍有充分的发展空间。但是可预见的是,2025年的政策制定和执行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权衡取舍。


金融服务

宽货币环境下,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2024年11月5日,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并介绍下一阶段金融工作,定调下一年货币、监管和行业领域重点。展望2025年,在偏宽松环境中,金融体系加大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全面监管来临;金融数据挤水分,将更强调高质量发展,银行、证券和保险公司各自迎来一些积极变化和相应的发展机遇。


货币政策重回“适度宽松”,超常规逆周期调节再加力

2024年12月9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定调2025年将实施 “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上一次出现在2009年),并首次提出将“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表明2025年政策力度将显著大于2024年,央行将继续降准和降息,同时加大购买国债和买断式逆回购等超常规货币宽松操作:预计有1-2次降准;降息幅度会视市场情况灵活调整。《央行三季度货币政策报告》强调,进一步降息面临净息差和汇率内外部双重约束,后续降息阻力或加大。为持续提振内需,LPR降幅或小于2024年,并会伴随贷款、存款利率同步下行,推动银行业息差稳定。


图:央行降息带动市场利率下行(%)

数据来源:人民银行


科技金融加力,信贷增速继续减缓 

科技金融是五篇大文章之首,将加大力度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监管着力引导金融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满足科技型企业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融资需求。这意味着:1)金融体系对轻资产科技型企业的风险容忍度放宽,金融机构更应提升风控能力,加强风控评估模型和数字技术应用,防范风险(2023年3月美国硅谷银行破产即是先例);2)更多金融资源导向轻资产的新质生产力领域,直接融资比重有望持续增长,科创企业上市、科创公司债券、科创票据等都是主要业务领域。而传统重资产抵押物(如房地产等)的信贷高速增长时代成过去,2024年信贷增长一路下行,内需修复仍是2025年的重点,信贷增速较2024年仍会下降。


图:直接融资比重增长(%)

图:金融挤水分,信贷增速放缓(%)

数据来源: 人民银行


全面监管来临,金控公司监管更为审慎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健全金融法治,“依法将所有金融活动纳入监管”。金融监管全面化是改革方向 ,2025年或将出台金融法,全面监管来临。


《决定》指出将构建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防火墙”,防止产业资本过度杠杆和投资:这指向产融结合即金控公司监管。自2022年3月监管首次批复、发放金控牌照以来,目前持牌经营的公司共三家:中信金控、北京金控和招商局金控。监管对金控公司的批复较为审慎,对于产业资本进入金融市场的行为监管也更为严格。


银行业息差下行减缓,大行资本韧性增强

2024年三季度末,商业银行息差1.53%,降幅趋缓。2025年降息的紧迫性和幅度有所缓和,银行息差收窄幅度也会小于2024年,预计全年降幅在10bp内。


在整体降息环境下,大型商业银行持续让利加大信贷投放,面临较大的息差压力。2025年,国家将对六家大行增加核心一级资本,夯实其资本充足水平,增强抵御风险能力并缓解息差压力。城商行为代表的中小银行表内已积累一定坏账,其资本韧性的改善或主要依赖地方政府救助。未来需要建立资本补充长效机制,引进合格股东增资,发行优先股、可转债等,或支优质中小银行上市。

图:银行业息差降幅趋缓(%)

数据来源:金监总局


券商业绩改善,并购重组带动行业集中度提升

2022至2023年,证券业利润持续同比负增长。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SFISF)操作启动后,中长期资金入市等增量政策推动资本市场稳定发展,将对证券行业盈利形成正面利好。

资本市场新“国九条”及“建设一流投资银行”政策的改革思路为“支持头部机构通过并购重组、组织创新等方式做优做强”,目标是2035年打造2-3家国际化投资银行 。2024年10月,国泰君安合并海通证券后,总资产全行业第一,国泰君安、中信证券2家头部券商对标国际知名投行,其未来发展空间非常广阔。2025年,在政策推动下,证券业并购重组或更为活跃,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头部券商有望通过增大杠杆与重组扩大资金类业务规模,拓展国际化网络做大做强,中小券商则注重以差异化、精品特色化经营做优做细。


保险资管、商业保险年金发展加快

2024年9月,保险业新“国十条”定调未来中长期高质量发展方向。保险资管和商业保险年金是主要增量业务领域,监管鼓励外资展业,也有助于促进中国保险市场改革和规范经营。


按政策导向,逾30万亿保险资管在股市、创业投资等领域的参与程度更深,需要探索“耐心资本”养成路径。2024年10月,金监总局批复美国保德信保险设立保险资管公司,外资的成熟经验、创新型产品和服务理念可引发“鲇鱼效应”,有望推动中资保险资管树立审慎理念,优化行业生态。


商业保险年金是对保险公司开发的第三支柱产品的统称,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工具,也是中资保险公司的短板。随着个人养老金制度正式推广至全国,中国第三支柱保险进入发展快车道,一些险企已积极布局,学习国际先进的养老金管理经验(如国民养老保险公司增资引入安联作为战略投资者),研发多样化养老保障、财富管理和跨期财务规划产品。


能源

新能源行业在挑战和调整中持续发展

我们对2025年新能源行业保持谨慎乐观的预期。新能源行业发展受多重因素驱动,其中政策支持仍是最关键的推动力。2025年,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信贷环境有望提振中国经济。能源政策持续鼓励清洁能源发展,重点从加快清洁能源生产转向引导清洁能源消费。与此同时,技术进步和原材料价格下降显著降低应用成本,加速市场渗透。


然而,新能源消纳仍面临挑战,严重的弃风弃光将影响市场信心。绿色贸易壁垒下,多国提高进口关税和加强供应链碳足迹监管,对新能源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提出更高要求。


2025年我们认为以下细分赛道的变化值得关注:


太阳能:光伏产品价格趋于稳定,海外布局重点转向中东拉美

预计2025年,受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和出口退税下调等政策引导,光伏产能扩张将有所放缓,产品价格趋于稳定。


全球绿色贸易保护让中国光伏产品出口形势更加严峻。多国相继调高光伏组件进口税率,如巴西在11月15日宣布,将光伏组件的进口税率从原先的9.6%上调至25%。欧洲市场短期内仍有需求,但欧洲对产品环境披露要求和碳足迹披露要求越来越近,限制中国对欧洲出口的增量市场。


中国光伏产业的海外布局重点从东南亚向中东和南美转移。若美国进一步加征东南亚关税或加强反倾销、反补贴措施,将限制中国通过东南亚出口美国的渠道,并影响中国企业在东南亚的投资策略。中东、拉美的能源转型拉开帷幕, 有望成为中国光伏产业海外布局的新机遇。预计2025-2027年间,中东将新增约90GW的光伏装机,2025-2030年间,拉美地区预计将新增超过165GW的光伏装机容量,成为全球光伏市场的重要增量区域。


图:中国光伏组件出口主要目的地变化趋势及主要驱动事件

来源:UN Comtrade; ITC Trade Map, EIU, 德勤研究


大型储能:国内独立储能盈利能力提升,下游系统集成商加速出海

受全球可再生能源快速发展以及储能产业链价格持续下降的推动,全球储能装机规模快速增长。预计2025年,全球储能新增装机261GWh, 同比增长40%。中国储能装机保持高速增长,截至2024年9月底,全国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58.5GW/128GWh,较2023年底增长86%。


储能政策重点从新能源强制配储转向提升储能电站调用效率和市场化参与能力。2024年多项政策提出加强并网调度机制、布局共享储能电站,并完善市场化交易规则,提高储能电站利用和盈利潜力。随着政策落地和电力市场化改革深化,独立储能的峰谷电价套利、电网调频等商业模式逐渐成熟。行业测算显示,到2025年,在部分省份独立储能项目已具备盈利能力。


中国储能产业链优势正推动下游系统集成企业加速出海。截至2024年11月,国内储能企业签约或中标的海外储能项目规模约38GWh。中国企业的优势从上游锂电池延伸至下游系统集成,在全球储能系统集成商排名前五中占据三席,展现强劲的国际竞争力。受国内市场竞争和海外需求增长驱动,头部企业加速布局国际市场,尤其是欧洲。同时,企业需提前应对欧盟即将实施的电池碳排放政策,包括2025年碳排放数据申报和2028年碳足迹限制要求。


绿氢:绿氢产能迎来爆发式增长,交通领域需求有望率先释放

根据国际能源署(IEA),截至2024年10月,全球运营及在建绿氢年产能已突破600万吨,预计2030年将增至每年4900万吨。中国凭借相对低廉的的绿电成本、政策支持以及产业配套优势引领全球,目前运营产能约12万吨,在建及计划产能达176万吨。作为全球60%电解槽产能的拥有者,中国在氢能供应链中也占据重要地位。


图: 绿氢运营及在建产能排名前十国家 (截至2024年10月)

来源:IEA,德勤研究


绿氢需求有望在政策和行业脱碳目标推动下率先在交通领域启动。国际海事组织(IMO)提出2050年航运净零目标。绿色航运走廊在特定贸易航线上试行零排放解决方案。绿色甲醇和绿氨(源自绿氢)因其技术成熟和规模化潜力,成为航运脱碳首选燃料。另外,中国计划到2025年实现氢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约5万辆,但截至2023年底仅约为1.4万辆,增长空间较大。


工业领域,绿氢的应用也取得一定进展,但市场化仍需进一步提高经济性。在钢铁行业,宝武钢铁、河钢集团等企业已启动绿氢炼钢试点项目,探索氢基还原技术以降低碳排放。


与此同时,欧洲、日本和韩国等地区对绿氢进口的需求持续增长。尽管运输成本较高,中国在绿电源资源和规模化生产上的优势显著。欧盟计划到2030年进口1000万吨绿氢,中国的绿氢产业链若能满足碳足迹和技术标准要求,将有望占据重要市场份额。


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变化,新能源行业是中国最具竞争力的产业之一,凭借完整的产业链优势、技术创新能力和政策支持,具备可持续发展的优势。展望2025年,全球能源转型持续深化,尽管面临市场竞争加剧和国际贸易壁垒等挑战,行业将在调整中保持发展。


科技、传媒和电信

外部压力激活科技自主创新

2025年对科技行业最大的影响,将是美国进一步对中国科技行业进行制裁。然而,此举将激发中国加快自主创新和国产替代,强化基础研究和核心技术攻关,推动国内产业升级。因此我们预期2025年科技行业将呈现短期扰动,但长期审慎乐观的态势。其中半导体,人工智能以及新兴科技赛道将会成为重中之重,亦是中国发展新质生产力愈强链补链的关键。


半导体: 极限施压加速国产供应链替代

我们预计特朗普上台后将会推行更加激进的对中科技政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 制裁手段更加多样化:美国可能采取范围更广的出口管制(不仅仅限制人工智能高性能GPU、量子技术等而是扩大到中端芯片)、多边合作(美国与关键供应国通过出口限制,阻止中国获取芯片制造技术)、限制美国企业在中国重点领域的投资等方式。


  • 严控中国资本进入美国市场:进一步加大对中资企业收购美国高科技公司的审查,尤其针对热门前沿领域,阻碍中国资本扩张。


  • 进一步提升关税:未来半导体与相关科技电子产业关税或将进一步提高(特朗普近日表示将对几乎所有来自中国的进口商品加征10%的额外关税),进一步打击中国出口。

图:成熟制程芯片助力中国芯片出口逆势增长

资料来源:海关总署


尽管面临高压的管制措施,但在成熟制程上,中国芯片出口逆势增长,在全球市场尤其是中低端市场占据优势,技术升级迅速,且我国半导体行业伴随着极好的发展机遇:

1


半导体供应链本体化正加速进行:在多轮出口管制落地后,中国半导体设备公司的研发支出快速抬升,以2024年前3季度为例,A股11家市值过百亿的半导体设备厂商的研发费用同比增长50%,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达14%1,预计2025年我国半导体设备自给率将提升到35%2。而在芯片设计方面,国内EDA(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产业国产化进程明显提速,预计EDA国产化率从2018年的6.2%3将提升至2025年的22%4


图: 半导体本地化进程正在加速

资料来源:科创板日报、CSIA、头豹研究院、高盛、泓沣资本

2


政策限制未必能达到预期效果:在多轮出口管制落地后,美国、日本以及荷兰等半导体设备公司在中国业务收入增速不降反升,2024年第一季度仍然有超过40%5的美国半导体设备出口到了中国,而中国市场占据了50%日本所出口的半导体设备6。其主因在于美国半导体公司对中国销售设备越来越依赖从非美国出口,用于避免美国本土的出口管制,反映出中国依然是国际顶尖半导体企业的核心业务伙伴。


人工智能: 持续迭代升级

AI从产业到消费生活都有广泛的应用,且AI技术还在持续迭代升级,我们预计2025年AI更将加速应用:


  • 人工智能代理(AI Agent)应用迎来快速发展: 预计在2025年,全球25%使用生成式AI的企业将启用人工智能代理的试点,到2027年这一比例将增长到50%。而国内互联网巨头均发布了人工智能代理相关战略,使得2025年有望成为中国“AI智能体年”。在应用场景方面,预计人工智能代理将在客户服务(可以处理比当前客服聊天机器人更复杂的查询,并可以自主解决问题)、网络安全(自主检测攻击并生成报告,检测新代码漏洞)、合规(分析法规和公司文件,快速确定公司是否合规)、研发与创新(帮助研发人员进行数据分析,提高研发效率)等多方面落地,推动我国数字化转型和业务模式创新。


  • AI防范深度伪造(Deepfake)构建全面数字安全生态:目前,科技公司通常利用机器学习模型识别深度伪造中的模式和异常。今年9月,国内金融领域首个针对Deepfake检测的技术规范《虚假数字人脸检测金融应用技术规范》的推出,为银行业的身份认证和交易验证场景注入了新的安全屏障。2025年,Deepfake检测技术有望在更多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推动数字安全技术的跨领域标准化与协同合作,成为构建全面数字安全生态的关键力量。


  • 生成式人工智能成为手机差异化亮点: 近年智能手机的微创新未能激起市场的兴趣,对此头部厂家已将生成式AI融入智能手机。2024年全球新一代人工智能手机的出货量将占智能手机市场总量的近15%,而我们预测这一比例在2025年将会超过30%。目前,生成式AI在国内智能手机中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实时语音文本翻译、文档处理、全局搜索、影像修图等领域;未来生成式AI智能手机将引入更多创新功能,如个性化助手、以及更高效的多任务处理能力,进一步推动市场的发展。


"硬科技": 国产自主开拓新赛道

为应对外部环境压力,我们预期以下“新赛道”将得到迅速发展,成为我国科技自立自强的战略支撑:


  • 小芯片技术规模化应用,产业生态更加成熟:小芯片(Chiplet)技术可以整合面积相对小、制造良率相对高的各种小芯片,从而提升芯片性能及其制造良率。中国推出了首个原生小芯片技术标准《小芯片接口总线技术要求》,且将Chiplet视为“弯道超车”的机会。随着技术的进步,我们预计2025年小芯片将在汽车、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移动通信等领域开始规模化应用。


  • 光芯片产业持续增长,具备引领全球发展潜能:随着5G、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对高速、高带宽通信的需求激增,光芯片作为光通信的核心部件,市场需求持续增长,預計2025年中国光芯片市场规模将增长至约170亿元。此外,我国光芯片现有基础与国外差距不大,且不受集成电路先进制程“卡脖子”等因素的影响,具备实现赶超和突破引领行业的可行性。


  • 量子计算企业持续活跃,商业化进程加速:近年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科技部等机构不断加大对量子计算研究的支持力度。据统计,2024年中国的量子科技研发投入已超过百亿元人民币,并且成功实现全球最大规模的第三代自主超导量子计算机。预计2025年国内相关企业将进入发展活跃期,持续在样机研制、软件算法和应用等方面积极布局,推出软硬件产品及量子计算云平台,商业化模式更加清晰。


图: 全球量子信息投资前五国家

资料来源:前瞻产研院


  • 低空经济重点建设基础设施,相关运营服务起步:作为战略新兴产业,低空经济在政策引领和资金支持下发展不断加快,预计2025年我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将达1.5万亿元7。无人机、低空智联网、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等已经成为重要增长极,产业化进程提速。2025年将是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年份,加速推进低空起降设施、通信网络、智能融合低空系统等建设,为低空经济发展夯实基础。


政府及公共服务

立足当下发展新质生产力

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必须统筹好培育新动能和更新旧动能的关系,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继三中全会之后,中央再次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因地制宜”。制造业中的80%是传统产业,传统产业在吸纳就业、稳定产业链供应链等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产业发展方面,2025年地方政府“稳经济”任务依然艰巨,需要在稳住内需、就业的前提下,培育产业新增长点,谋求新旧动能转换。在城市建设方面,更加强调城镇化质量,“韧性城市”建设和提高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将成为今后五年城市基建投资的两条重要主线。


传统制造业企业瞄准高端、智能、绿色、安全四大方向,以设备更新带动产业提档升级。2024年政府对制造业设备更新的补贴成为“扩内需”的主要手段之一。截至目前,全国已累计完成6400多座供水厂、换热站、液化气充装站等设施的设备更新和智能化升级。东吴证券测算,设备更新带来的固定资产投资贡献了2024年五分之一的经济增长。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25年支持设备更新的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将比2024年大幅增加,并且支持的产品范围会有所扩大。石化化工、钢铁、有色、建材等原材料工业,增加值占工业的近30%,是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的重点领域,也是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点领域。通过设备更新推动原材料工业的数字化、绿色化发展,有望成为2025年政府补贴重点。


培育新动能围绕高技术制造业展开,政府引导基金等国有耐心资本的引导作用有望加强。2024年高技术产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一直高于制造业平均水平。政策扶持下,预计制造业投资继续保持强势,高技术制造业引领经济结构升级。为推动政府引导基金成为更有担当的长期资本、耐心资本,国资容错机制正在加速建立。深圳已率先提出“大胆资本”的概念,并对实施路径、完善容错机制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国资容错机制的建立传递出政府正在努力营造一个更加包容的创业环境的积极信号。预计2025年将有更多地方政府出台细化方案,为破除制度障碍探索更多实施路径。


图:2018年-2024年高技术产业和制造业规模以上增加值同比增速(%)

数据来源:Wind


国企和央企提供增量资金来源,助力重点项目投资。一方面,财政部正在采取措施,通过加强地方国有资本收益管理来补充地方财政收入。已披露的地方政府审计报告表明,一些省份发现部分国企没有纳入预算范围,还有一些地方发现国有资本经营收益少缴、未及时缴纳等情形。预计2025年将继续加强对国有资本的预算管理,完善收益上缴机制和支出管理机制。另一方面,通过央企“加杠杆”,为政府投资项目提供配套增量资金。11月,两家央企获批发行的稳增长扩投资专项债总计达5000亿元,用于重点支持“两重”、“两新”项目投资,预示着新一轮的央企“加杠杆”行动启动,2025年很可能会更多央企增量资金用于“稳投资”。


基建投资回升,建设“韧性城市”成为未来五年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主题。11月的地方政府债务置换方案出台后,地方财政压力得到缓解,基建支出增速开始回升。12月国家就“韧性城市”出台专项政策,要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要服务于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深度融合。 “韧性城市”已经成为城市安全发展的新范式。新基建依托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城市提供了更加高效、便捷、安全的基础设施服务,从而增强了城市的承受能力和恢复能力。预计2025年政府建设“韧性城市”将带动一波新基建的投资需求。


实施新一轮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行动,有望持续释放内需潜力。国务院2024年7月印发《深入实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五年行动计划》,把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新型城镇化首要任务,提出到2029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升至70%的目标。据官方估算,城镇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可以拉动约万亿元规模新增投资需求和2000多亿元消费需求。目前,中国仍有1.7亿进城农民工和随迁家属尚未在城镇落户。根据发改委下属研究机构测算,新增城镇人口的人均公共支出成本接近6.39万元,每年从农村迁移至城镇的新城镇人口将需约5000亿元的城市公共预算支出。这需要财政资金在未来数年内提供持续支持。如果农业转移人口能够在城市实现稳定就业和居住,同时政府配齐公共服务,他们的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将会自然提升,有助于扩大内需。


生命科学与医疗

继续向原创性创新发展升级

生命科学与医疗行业在2024年迎来一波政策向好,为2025年创造更为明亮的发展前景。自2024年两会上对科创产业的原创性创新要求进一步提高,创新药被首次纳入新质生产力队列。同年7月,国务院通过了《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实施方案》,从国家最高层级推动全产业全链条的创新升级运动。以北京、上海、广州、珠海、江苏、山东为代表的多个省市陆续出台相关医药产业全链条创新扶持政策,多方发力推动原创性创新升级加速。在国家最高层级的指引下,技术革新与融合、市场准入和资本的角度都纷纷有所响应,加速推动创新转型和落地。


  • 人工智能赋能创新策源能力,加速创新科研成果转化。2024年11月,国家发布《卫生健康行业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参考指引》,推动“人工智能+”在大健康领域的创新应用,指明13个人工智能在大健康领域的利用环节,细化明确智能化发展方向。人工智能新药研发(AIDD)持续受青睐,多家企业加入布局,为创新药行业带来新变革。国家鼓励医疗设备以旧换新,采用搭载智能功能的创新医疗设备,加速医疗机构的智能转型。


  • 医疗支付改革升级,为原创性产品的商业化保驾护航。一方面,2024年7月发布的DRG/DIP付费 2.0版提高了对创新药械产品的发展扶持,如对创新药械提供除外支付的豁免权以及支持医疗机构对最前沿的创新药械合理应用;另一方面,国家积极推动国家医保和商业医疗保险的紧密合作,为高研发成本的前沿创新药械产品提供更加多元的支付来源和结构,助力创新产品的商业化。


  • 外资准入限制松绑,促进中外的创新交流和链接。2024年9月,国家发布多项外资准入新规,在生命科学与医疗领域有多个新突破,如允许外资企业在北上广自贸区和海南自贸港进行人体干细胞、基因诊断与治疗技术的研发;允许在全国9个城市和地区设立外商独资医院等。紧接着在11月末,国家卫健委等4部门又印发《独资医院领域扩大开放试点工作方案》,进一步细化外资在医疗领域的准入细则。这些外资准入新举措对行业整体的高质量发展有积极作用,加速跟全球市场的接轨和流动。


  • 受政策环境和成功出海的刺激,资本市场在2024年下半年初步回暖。受国家政策以及中国药械企业的成功出海的刺激,中国生命科学与医疗资本市场在2024年初步回暖,前三季度总融资交易金额已接近2023年全年金额。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在2024年仍是主要投资赛道,但在交易数量和融资规模皆同比有所下降,轮次也向金额较小的早期轮次转移。整体呈现“投硬、投小”的趋势。



展望2025,中国创新药械企业实力增强,逐渐成为全球生命科学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我们预期生命科学与医疗行业将呈现以下趋势:


  • 出海变得更为重要,模式变得更加多元。2024年中国创新药械企业积极走出中国,出现更多的“出海”行动,例如自主出海、战略合作的联手出海、以及许可交易和收并购为主的借船出海。多家跨国药企与中国生物科技企业达成战略合作,共同开发创新资产;超60个本土研发创新资产在2024年成功授权出海;4家中国本土创新药企业被跨国大药企收购。海外市场对于中国创新资产的认可度持续提高并加速获得中国原创性优质资产,未来预期更多企业积极出海,以寻求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 外资企业持续加大本地化投入建设。在法规松绑和政策激励的双重影响下,外资生命科学与医疗企业近年来持续加大本地化投入建设。从2024年的政策法规变化来看,外资企业的本土化建设将进一步加速,一方面是外资准入限制松绑,另一方面则是鼓励政府采购对本国产品的倾斜,将给予本国产品相对非本国产品20%的价格评审优惠,本地生产的产品能以80%的价格参与采购评审,推动外资企业的生产供应链本土化发展。


2024年主要的几个外资企业本地化建设事件包括

时间

事件

2023年12月

诺华宣布在浙江海盐投资设立放射性药品生产基地,预计投入共6亿元。

2024年2月

阿斯利康宣布上海成为其第五大全球战略中心,并在8月宣布进一步扩大青岛生产供应基地产能。

2024年6月

梅奥诊所宣布在上海开办办事处。

2024年10月

默沙东宣布在北京朝阳区设立研发中国创新合作中心,推动本土创新成果转化加速。

2024年10月

礼来宣布投资约15亿元用于提高苏州工厂的产能,扩大核心产品的全球生产规模。

2024年11月和12月

鹏瑞利集团公布在广州市和天津市的外资独资医院建设计划。


  • 中国本土投融资环境将持续调整,更加看重细分领域价值。一方面受资本市场外部环境影响,另一方面则是行业自身仍处在估值回调期,投资机构对金额较大的投资仍为谨慎,“投早、投小”的趋势将持续,同时变得更加重视退出效率。此外,投资机构也将更加重视投资项目的创新程度和企业的创新实力,对于原创性项目的投资意愿度明显上涨,“投硬”趋势将持续。对于投资机构来说,A轮后被投企业若未能有起色便将及时止损,初创和成长期的企业需要更加提早规划从天使轮和A轮融资后独立成长的路径。


另一方面,在2025年,中国创新药械企业也将面临更大的地缘政治冲击,尤其在进入“特朗普2.0”时期之后。对中国医药产业的企业来说,“美国优先”战略和高关税政策将直接影响医药产品出口美国,对中国原料药企业影响甚大。美国作为中国医药产品的重要出口国,潜在的高关税或导致中国原料药和中间体产品价格优势消失,出口增长可能受到直接冲击。


此外,《生物安全法案》单独立法、美联储降息进程放缓可能性增加对中国CXO行业带来全球化业务发展的挑战。2024年9月,美国众议院通过了拟议《生物安全法》立法草案。虽然没有进入众议院《2025财年国防授权法案》的立法议程,但特朗普当选后,《生物安全法》单独立法可能性增加,草案或更快完成立法程序,意味着中国CXO行业在全球市场或将迎来更严格的限制和监管,进而导致中国CXO企业的海外业务缩减。


中国生命科学企业需要持续关注市场格局变化,并适时调整未来“走出中国”的战略规划。


零售

消费信心能否回暖是消费市场复苏的关键

回看2024年前11个月的消费数据,前三季度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逐季下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自3月以来也在低个位数徘徊。9月末增量政策推出后,市场在以旧换新政策带动下有所回暖。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估算,限额以上汽车、家电、家具、建材类商品销售分别拉动10月、11月社零同比增长1.48和1.76个百分点。消费者信心指数也在连续6个月下滑后在10月出现首次回升,但仍然低于基准线。


当前,消费信心能否回暖是消费市场和国内经济能否复苏的关键。为了进一步提升消费者和市场信心,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提振消费放在科技创新之前。提出开展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推动中低收入群体增收减负,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高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等措施。这些都为市场传递了较为积极的信号。


图: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持续下降

来源:国家统计局


随着人均服务性支出比重逐年扩大,消费结构升级的趋势日趋明显,在此期间消费者的偏好逐渐从追求产品功能性或炫耀式消费转向精神和自我实现的特征。过去三年,主流消费者的消费偏好从初期应激式的极致性价比,逐步过渡到更加理性追求品质和价格优势的“质价比”消费。而2025年将至,当前消费者偏好,特别是年轻一代消费者,逐渐走向情绪价值消费。淘宝天猫数据显示,2024年双十一平台IP周边类娱乐产品成交金额破百亿,同比增超100%。除此之外,为消费者提供“悦己”、“疗愈”和沉浸式体验的消费形式都在持续影响消费者的消费决策,并逐渐渗透到各年龄层级的消费者。


图:中国与美国服务消费比重对比

来源:wind


图:国内居民消费观念逐渐变化


展望2025年,消费者偏好的变化和迭代,增量政策的实施效果、以及居民增收减负和社会保障措施的落地情况都是影响2025年消费市场走势的关键因素。具体到细分市场,未来一段时间将呈现以下趋势:


必选消费品较高增长时期增速收窄,消费韧性持续。酒类消费方面,白酒消费高端化和礼赠需求延续。理性消费趋势下,消费对于白酒消费更加倾向品牌大单品,预计市场份额将继续向头部集中。2024年餐饮端需求疲软致使啤酒即饮类产品业绩下降,并推动酒企加快发展更具“悦己”功能的低度酒、非即饮类产品。随着线下餐饮的回暖和非即饮类产品需求的快速增长,啤酒行业盈利能力将进一步修复。食品行业在社交电商和线下量贩零售渠道红利下快速发展,在情绪价值和休闲需求的推动下预计2025年休闲食品将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


可选消费品向细分赛道寻求增量。2024年虽然服装鞋帽需求端偏弱,但具备社交属性和新兴运动品类等细分市场仍然表现出较强的增长势头。展望2025年,随着鞋服产品的持续升级以及消费信心的逐步恢复,专业类功能性和新兴小众运动品类有望保持经营韧性。化妆品方面,行业竞争日趋加剧,针对化妆品企业的线上增长红利正在消退,在消费者日趋理性和对大牌“祛魅”的偏好变化下,化妆品仍存在国货、功效成分和服务体验升级等结构性机遇。此外,以旧换新有望进一步释放家电消费潜力。作为以旧换新的主要补贴对象,在国补带动下家电行业9月起销售增速已有明显提振。随着中央经济会议继续将“两新”政策作为2025年经济的重要任务,家电、家具和建材等耐用消费品的销售将继续保持景气态势。


精细化运营、业态创新和体验升级成为零售业态发展关键。在消费者对性价比、品类多元化的需求下,电商因其持续创新的模式和高效的履约能力受到消费者的青睐。随着电商流量红利逐步消退,企业亟需精细化运营,并通过开放理性的竞争,推动零售行业技术和业态创新。而对于线下业态,体验感和服务是其区别于线上渠道的关键优势,2025年企业应该关注消费者情绪价值类需求,加快线下业态和产品的改造升级。例如,在ACG文化兴起的当下,北京和上海的老牌零售百货和购物中心正加快引入“二次元”等社交的场景和业态。通过线下场景为爱好者提供身临其境的情绪感受,提升人流和销售。


图:网络购物用户规模及渗透率

来源:CNNIC


未来消费市场的机遇将聚焦在以下几个方面:

  • 下沉市场消费潜力挖掘:下沉市场体量巨大。从体量来看,三线及以下城市占据了全国一半左右的消费占比。根据各地统计局数据估算, 2023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千亿元人民币的地级市达到了82个,占到全国社零的33%。新消费品牌可以加快通过电商和轻量化店型试水潜力市场。与此同时,下沉市场的消费增速和服务消费的增加,体现了其较强的消费升级意愿。根据同程数据显示,24年国庆出境长线游的客源地开始由一线城市向非一线城市转移,在出境长线游消费者中,三线及以下城市居民占比超过40%。


  • 情绪价值释放休闲娱乐消费潜力:随着工作时间的持续增加,消费者对于休闲娱乐和为自己带来情绪价值的消费展现除了较高的付费意愿。加上近期修订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规定2025年增加除夕和五一假期,减少调休,这将有利于刺激居民长假期或多端短途休假的需求。企业需要抓住休闲经济的机遇,借助短途旅游、staycation式消费热点,推出餐饮酒店类产品。


  • 消费品出海成为企业第二增长曲线:茶饮、化妆品、休闲食品、潮玩、运动鞋服、酒旅等诸多细分消费赛道日渐进入存量竞争的当下,开拓海外市场成为许多企业寻求新增量的途径。当前东南亚等新兴市场正处于快速增长阶段,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都在快速提高,具有较大的市场潜力。出海企业需要更多关注本地化战略,搭建本地化供应链和进行本地化运营的精耕细作。


同时,消费零售企业仍然需要关注未来可能出现的风险和挑战:

  • 供应链的复杂性增加:对于对海外原料依存度较高的消费品企业,地缘政治影响下,关税等限制措施造成的原材料的紧张可能导致供应链中断,企业需要寻找更加灵活和可靠的供应链解决方案;


  • 出海企业合规风险:对于出海企业而言,各国对于数据保护、环保等方面的法律法规越来越严格,企业需要不断适应新的法律环境,以确保合规经营;


汽车

增长压力犹存,关注结构性机遇和反内卷出路

回顾2024年,在内需疲软和竞争升级的背景下,中国汽车行业未能摆脱螺旋式的内卷竞争,上半年价格战延续且持续扩大。7月政府加码以旧换新政策,将补贴金额翻番,燃油车和新能源乘用车单车补贴分别达到1.5万和2万元。刺激政策对汽车销量的提振作用明显,乘用车销量自下半年起止跌回升,全年销量有望实现4-5%的同比增长。


展望2025年,本报告认为中国汽车产业将呈现以下几大趋势:

  • 2025年以旧换新政策或延续,但销量边际拉动效用递减:汽车报废更新政策成为2024年汽车销量增长的重要推手,拉动至少100万辆新增销量。展望2025年,以旧换新政策有望延续,但考虑到需求透支或刺激边际递减,价格战有望延续。


  • 中国进入全面电动化,2025年新能源渗透率将突破50%,新能源乘用车将在低线级城市和县域地区大幅普及。 2024年前三季度,中国新能源乘用车销量780万辆,渗透率达到47%。总量增长之外,销量结构也发生较大变化,插混占新能源乘用车的比重从2021年的18%提升至2024年前三季度的45%。随着产品多元化、产品力提升以及政策持续利好等刺激下,插混将延续高增长势头,并成为中短期新能源汽车销量最主要的增量来源。


图:中国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展望(2021-2025)

数据来源:GlobalData


从区域发展看,一线城市的新能源汽车普及率已达 50%以上,二线和三线城市也增至 48%和44%,四线及以下城市的新能源汽车增长较快,但普及率36%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随着财政政策补贴县域城市充换电设施的建设,以及新能源车企产品、渠道和基建设施的下沉,低线级城市将成为未来5-10年新能源销量增长的主要来源。


图: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按不同线级城市

数据来源:上险量


  • 智能化成为汽车行业下半场竞争的最主要胜负手。在需求侧和供给端的共同推动下,智能化技术将从早期采用者(early adopter)阶段进入到早期大众(early mass) 阶段。一方面,智能化功能以及由此带来的高效、科技化体验越来越成为消费者购车的首选因素;另一方面,规模化生产、技术迭代,智能化所需的硬件、传感器等物料成本大幅降低,帮助高速和城市辅助驾驶系统能下探到20万以内的价格区间。同时,AI大模型提升模型开发效率、泛化性和通用性,增强智能驾驶系统的体验和对用户的增益。


图:智能驾驶(L2及以上)在新车销售中的占比预测(2021-2025)

数据来源:灼识咨询、德勤研究


  • 汽车出海进入深水区,国际地缘冲突升级等为出海前景增添多重不确定性。2024 年前三季度中国汽车出口总量增长放缓,主要源于海外需求疲软和欧盟加征关税导致纯电出口由增转负,插混出口的增长弥补了纯电出口下滑,并成为了新的增长点。预计 2025 年中国乘用车出口量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但增速放缓至10%-15%左右。出口持续向好源于几方面因素,包括海外市场的地理拓展、产品扩容和出海模式升级。全球南方市场(包括东南亚、中东、拉丁美洲等)成为中国车企海外出口的主要增长贡献来源。其次,出口产品从燃油车为主导进一步向油车、纯电和插混等多元化动力组合迭代。再次,前期规划的海外工厂将陆续投产,为中国车企海外销量规模再上台阶奠定基础。但海外市场的风险不容小觑,尤其随着国际地缘政治冲突升级、全球投资环境复杂化、监管多元化且监管力度加强,中国汽车出口将面临多重不确定性。


产业高速转型的同时,也呈现出“市场竞争分散、行业增收不增利”的隐忧。例如近几年新兴车企的涌入,使得中国汽车市场竞争碎片化,一定程度降低行业集中度,CR10从2021年的57%降至2024年55%;加上国内需求放缓、行业价格战,使得汽车行业利润持续下滑,2024年前三季度汽车制造业利润率降至4.6%,降至10年来新低。 


面对行业内卷和产业中长期转型压力,汽车制造商可采取以下三大核心举措:


第一,降本增效,增强成本竞争力。车企需要进行主动的成本管理,包括垂直整合、技术降本、零整合作等。例如通过建立从整车到零部件的深度产业链,内部消化成本波动;或是借助技术革新降低成本,聚焦于部件设计与制造过程的优化;抑或是通过与供应商的深度合作,缩短产业链条,实现成本控制。


第二,产品开发和供应模式从自主转向多条腿走路,开放共建、合作共荣。垂直整合成为电动化领域主机厂的主流供应模式,主机厂期望加大对核心零部件的自研自制以掌握技术knowhow和降低成本。但从现实情况看,“垂直整合”并非万金油,尤其进入智能化下半场,随着软件开发复杂性和成本增加,车企越来越倾向于采取多开发模式并举,在自研之外增加外购和合作,缩短新品上市周期。


第三,向海外市场寻求规模化、高溢价和高利润。韩国车企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全球化,截至 2023年,海外市场为韩国车企(现代汽车)提供了83%的销量和70%的收入。韩国车企全球化征程的启示包括:首先,海外区域拓展“有的放矢”,基于不同区域市场和消费者需求,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其次,从产品设计、产品质量、营销,到销售网络和售后服务搭建,重塑品牌形象,提升企业在海外的影响力和消费者口碑;最后,关注产业链协同出海,降低零部件采购和生产成本,强化在海外市场的性价比优势。

物流

降本与出海双轮驱动行业增长

2025年中国物流行业稳定增长,为提振消费提供保障。

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数据,2024年前三季度,全国社会物流总额为258.2万亿元,同比增长5.6%,预计全年将达到360万亿元;社会物流总费用13.4万亿元,同比增长2.3%,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为14.1%。其中受益于消费电商平稳增长,快递业务月均业务量达到140亿件,截至2024年11月17日,中国快递业务量超1500亿件。中国已进入年快递业务量超千亿件、业务收入超万亿元的新阶段。结合12月12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2025年将继续大力提振消费、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物流供应链作为支撑消费新场景的核心元素,仍将持续发展,为提振消费提供质量与效率保障。


图:社会物流总额及增速2014-2024

来源:国家统计局,德勤研究


物流行业发展重点将聚焦于降低成本和推进跨境物流两方面。

  • 推进降本行动,从多式联运提效和智能化深化应用入手。未来两至三年,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将成为行业的发展重点。11月27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行动方案》。该行动方案提出到2027年,社会物流总费用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降至13.5%左右的目标。实现这一目标后,预计可节约社会物流总费用1万亿元以上。在全球范围内,发达国家的社会物流费用与GDP的比重基本维持在8%-12%之间。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第一大货物贸易国,尽管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由2012年的18%,降至当前的14%左右,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物流成本仍有较大下降空间。物流行业一方面可通过提升铁路运输、港水联运以促进效率提升,另一方面需加快高耗能高排放设备报废,提升智能化无人化设备应用,加快物流流转,最终实现物流费用降低目标。


  • 受益对外开放和数字贸易政策,物流出海发展空间广阔。在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政策指导下,我国跨境物流持续迎来发展红利。11月28日,《关于数字贸易改革创新发展的意见》发布,该意见规划了两大战略目标,即到2029年和2035年可数字化交付的服务贸易规模占我国服务贸易总额的比重分别提高到45%以上和50%以上。2024年前三季度,我国可数字化交付的服务进出口2.13万亿元,同比增长5.3%;跨境电商进出口1.88万亿元,同比增长11.5%,均创历史新高,作为支撑数字贸易的跨境物流服务必将迎来广阔的发展空间。


尽管受特朗普政策影响,关税的提升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我国跨境电商物流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但中国正在通过多元贸易、产能转移以及转口贸易等形式不断降低对美出口下降的份额。特别是在当前亚太贸易保持增长势头,区域化合作不断加强的背景下,中国对东盟、中东、拉美的主要贸易伙伴维持着较高的进出口增速,2018-2023年的出口市场基本都达到了10%以上的复合年均增长率,未来针对此新兴市场的跨境物流仍将保持较快增长。


图:2018-2023年中国对主要市场出口总额复合增长率

来源:海关总署统计数据


企业发展机遇:多途径培育现代化物流龙头企业。

  • 统筹多种运输转换效率,加强供应链融合创新。对于物流企业来说,面对降本的目标实现,一方面需要统筹考虑不同运输方式,以及运输、仓储、配送等不同物流环节,提高物流一体化衔接转换效率;另一方面则需要继续深化物流与制造、商贸等主体企业的融合创新,加强供应链融合和效率提升,从而实现降本增效。


  • 推动物流数智化发展,深化人工智能在现代物流的作用。下一步物流企业通过数智化技术应用,打造供应链的敏捷性,让智能决策支持系统成为企业的“智慧大脑”,已成为物流企业的必然选择。特别是深化人工智能赋能现代物流行业,不仅有助于提高运营效率,也有助于推动绿色物流转型。物流企业可通过AI数据分析和预测,准确地定义库存需求和运输安排,降低资源浪费。AI驱动的调度方案能够根据交通、天气等实时信息智能调整运输路线,减少碳排放。


  • 优化海外仓布局,提升跨境服务能力。物流企业可通过两方面来加强全球物流服务能力,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如完善国内外物流网络枢纽链接,优化海外仓布局。目前跨境电商产业园区超1000个,建设海外仓超2500个、面积超3000万平方米。物流企业需要根据跨境发展来通过搭建高效的转运中⼼仓、覆盖广泛的配送路线以及灵活高效的运力资源,实现高效的仓配服务。二是要利用数字科技提升跨境支付系统的安全性和便利性、便利化运输、智慧海关、智能边境等功能,提供一整套运输物流或供应链管理的解决方案。


  • 向国际龙头企业看齐,培育特色竞争优势。对于大型物流企业:可借此机遇扩大运力规模(特别是航空物流企业扩大全货机规模),加强国际竞争力,提升在供应链产业链融合创新中的作用,发展成为全球物流服务的龙头企业。对于中小物流企业:可重点在多式联运、智慧物流、冷链物流、商品车物流等领域培育特色竞争优势,全面提升服务质量、时效和便利度。


注:

1东方财富网

2华泰

3中商产业研究院

4CSIA、浙商证券研究所

5新加坡《联合早报》

6日本财务省

7中国民航局



— END —




财商GQ
提升财富思维,定制商业咨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