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深山老林,北国边地,沿途所见所闻,皆新鲜、深刻,如刀斧般深深镌刻进记忆。 沿着嫩江,一路走来,苍茫波涛间,隐藏多少历史细节、多少慷慨故事。 荒原上,偶有一两四脚小兽驰过,留下一阵急促蹄声。当地人说,不穿皮大衣,在荒原上行走,夜里能冻死。 嫩江县,清代称墨尔根城,是齐齐哈尔以北重要重镇、军事战略要地。 黑省第一部地方志《龙沙纪略》称:盖自奉天过开原,出威远,堡关而郡县尽。外有七镇:曰稽林乌喇;曰宁古塔;曰新城;曰伊兰哈喇,属宁古塔将军辖,由新城之白都纳渡诺尼江而北;曰卜魁;曰墨尔根;曰艾浑,属黑龙江将军辖,皆在奉天府东北。① 宁古塔距离墨尔根八百多公里,同属北地。“宁古塔四時皆如冬,七月露,露冷而白,如米汁。流露之数日即霜,霜則百卉皆萎。八月雪,其常也,一雪地即冻,至来年三月方释。”②宁古塔,素为罪犯流放之地,其酷寒可以想见。而墨尔根尚在宁古塔以北八百公里之外,苦寒冰冻,更不可想象。 墨尔根,处边塞绝域,苦寒之地,生存环境,无比艰辛。 《清稗类钞》称:“四时皆寒,五月始脱裘,六月昼热十数日,与京师略同。夜仍不能却重衾,七月江即冰,不复知有暑也。七月则衣棉矣。立冬后,朔气砭肌骨,立户外呼吸,顷须眉俱冰。出必勤以掌温耳鼻,少懈,则鼻准死,耳轮作裂竹声,痛如割。” 自齐齐哈尔出,沿富裕、依安、北安、五大连池、讷河,溯嫩江而上。 夜宿小镇炕头,端一碗“嫩江春”白酒,听当地人讲风土人情故事。 人夜宿,听窗外寒风呼啸,情状益烈,即闭门上炕。睡炕,必定烧大炉,炉火熊熊,方能驱寒。这等边塞之地,只能以通夜之火,抗击严寒。但是,人虽近火炉,一旦柴火燃尽,则寒气入室,无法安睡,只得惊起添柴。柴尽再添,反复往来,折腾消磨,天已大亮。 此地,七月下雪,已是寻常景色。雪,不是鹅毛大雪,而类似雾霾,蒙蒙细雨状,称为“霰”,晴日亦飞霰。人,已有经验,善于观天:凡当晚一轮皎月,无翳云遮盖,第二天晨起,必定大雪封门。 清人作《秋雪赋》:“九关欲黯,千里无色,魚云断山,雁沙鸣磧。天瀁漭以将低,日晻曖而如沒。瞀埃霭于遥空,积风威于广隰。霰瞥屑而稍飞,云翻飏而遙集。”真是“龙沙雪色秋如此,肠断高楼旧寄衣。”③ 苍茫北国,雪压莽原;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于苍茫雪国中,俯瞰嫩江,别有一番风韵。这是大自然之手酿造的奇景、奇俗,让人眼如雪亮。
嫩江,发源于小兴安岭伊勒呼里山,于深山峡谷间,蜿蜒奔流。 满族起源两千多年前肃慎人,及后来挹娄、勿吉、靺鞨和女真人,是关东最早居民之一,生活在于长白山以北、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以狩猎游牧为主,擅骑射,性勇猛。 墨尔根为“边外七镇”之一。“北负群山,南临沃野,江河襟带,上下要枢。”④其名由来,一说为“善射”之人;一说源自嫩江城东墨尔根河;一说为清代挖井,偶得一石,刻有“莫来耕”,后相传音讹“墨尔根”。清开国元勋多尔衮被封为“墨尔根代青”(睿亲王),此称呼为庶民必称,不称者男人被摘掉刀箭,女人被罚当众脱掉裙子。 踏上北国荒原,见天际一线,彤云之下,水美草丰,有马匹奔驰,羊群漫步。风中,有凛冽寒气扑来,眼目顿觉清新。 走到江边,静看嫩江。斜阳下,江水碧绿,一川激浪,浩浩泱泱。如岁月卷走光阴一般,能留下的,皆是纯净之波。 清顺治七年(1650年)沙俄强占雅克萨,修筑城堡,不断向黑龙江深入,清廷决心收复失地。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2月),康熙帝令都统彭春统兵,水陆两路进取雅克萨,围城歼敌,击败沙俄援兵,平毁雅克萨,撤回瑷珲城。不久,俄军卷土重来,重建雅克萨城。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3月),康熙帝令萨布素将军再度收复雅克萨城,史称“雅克萨之战”。沙俄惨败,派员求和。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9月),签订《中俄尼布楚议界条约》。 时年60岁的萨布素将军,手扶军刀,勒马站立在外贝加尔尼布楚城下。 冷风劲吹,掀动军衣,胡须飘然,目光如炬,直射沙俄军官。 雅克萨大战中,萨布素将军以墨尔根为后勤补给运转基地,并作为奏捷驿路起点,从墨尔根到雅克萨之间,有500名蒙古兵传递军情。收复雅克萨城后,传递军情,从此地出发,仅用11天时间,就将捷报送达康熙帝手里。 清廷为抗击沙俄,决定“永戍黑龙江”,在墨尔根设驿站。康熙二十五年后,黑龙江将军衙门驻节墨尔根城,建墨尔根八旗,拥水师营、满洲兵五百人,课税、建仓、演武、守城,扼守嫩江航道。 此地民风淳厚,人性朴实。遂招募土著男人为兵士,土著妇女炊饪、浣汲、舂谷。旗营、屯站,结茅为舍,栅木为墙。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墨尔根城安居乐业达二百年。 黑龙江将军、墨尔根副都统,负国防守土、巡边查界之责。 萨布素将军在此屯垦戍边,开蒙教化,抗击沙俄。他开创东北行政疆域,将盛京(辽宁)、吉林、黑龙江,划为三个行政区。他肩负重任,戍守黑龙江流域,整饬边防,筹画屯田,造船备炮,构筑土墙,挖掘深壕,使之成为抗击沙俄的坚强防线。 每年五月巡边,是件大事。黑龙江将军、墨尔根副都统必亲自巡边。 巡边路上,必渡诺尼江,过兴安岭。逢山则伐树开路,渡河则折木为筏,马凫水以过。至中俄界碑,举行祭告山川仪式后,取走去年留存标记,并新作巡视标记。 山路无迹,野狼穿行,需选大树,去皮为记,以知归路。 山中有草蜢,四五寸长,尖嘴入肉,可吸血染病,致人于死地。此物雨后麇集,急如雨状,扑面而来,黑压压一片,叮螫人和马牛,使之全身流血,身股尽赤。军士和牲畜被草蜢蛰得痛不欲生。因往返百余日,需补给粮食,辎重较多,便将粮袋挂在树上,或埋于地下。诗曰:“五月巡边草茁亥,西行轻骑抵河涯。无皮树下堆高冢,归路餱粮去日埋。”⑤ 戍边巡边,卫国忠魂,这筚路蓝缕,慷慨出征,便是见证。 于雪海苍茫中征战杀伐,捍卫疆域,个个都是英雄好汉。融入落雪时分,厮守白山黑水,寻找生命情怀,愿与雪原相拥相思,相伴永久。这便是初心不泯,家国情怀。
江水匆匆流过,有点去意不返。太阳鸟在江面上掠过,快如箭镞,洒下一串鸣叫。远处客轮,划破江面,行驶在碧如美玉的江面上,巨大波纹,如华丽裙裾,渐次荡开。轮船拉响汽笛,向松嫩大平原问候致意。 墨尔根,为北国“黄金之路”起点。有一人功名,不可忘却,此人名李金镛。人称“民族实业家”,实为清光绪年官员,光绪十三年(1887年),受李鸿章推荐,修桥筑路,北至漠河,筹建金矿,始创“黄金之路”,开中国官督商办金矿之先例。 1888年10月,李金镛带数十人探路,由墨尔根旧驿道,披荆斩棘,伐木以进,跋涉“深林密箐,陡壁恶溪,行无人之地”,雪深数尺,地冻两丈,途经40多天,艰辛万状,始达漠河。后修筑一条设33个驿站、长达近二千里的驿道。1889年始,金矿每年为清廷送黄金3万余两,1895年获黄金5万两。一锭锭黄金运往京城,为晚清王朝贡献财力。 老金沟河沙纯金含量达87.5%。最初发现金矿,日、俄淘金者纷至沓来。李不甘中国黄金落入外人之手,遂向李鸿章举荐,受命调往黑龙江,筹建漠河金矿。开金矿,筑驿道,并非易事。他奔走于天津、上海、烟台等地,募集资金,招聘矿师,购买机器,筹运粮食、军火、招募矿丁。 此北地气候严寒,恍若天边,“地邻北极,严冬则雪高盈丈,马死人僵;夏秋多虫,塞耳盈鼻,起居服食,无一不难,无一不苦……”⑥但李决心已下,立足漠河,创办金矿,下设三金厂,精心创业,并操练军队,收复被俄人占据金矿。万里筹边,肩承基业;报国有心,忠勇勤毅。 漠河金矿名字迅速传遍东北和内地,许多人奔向漠河,金矿一时激增到万余人。一时间,人才济济,有不少人来自江南鱼米之乡。 为留住大批采金者,李金镛在胭脂沟开设妓院,从上海、苏杭等地招来大批妓女。时称“胭脂沟有妓院百余家”,是清末规模最大的“红灯区”,其中日本妓院27家,俄国妓院24家,中国妓院66家,且随采金点绵延百里,青楼随处飘香。 金矿侧畔,一山溪奔流,碧水清澈,每于清晨,上千名妓女前来洗漱,脸上脂粉,跌落溪间,遂称“胭脂沟”。 红楼玉手招摇,脂粉香气飘散,老金沟精神为之一振。满身臭汗的淘金矿工,被胭脂气薰得生龙活虎,顿觉手中金子都是香的。 采金者一挨出矿,即奔红楼。男人们均爱日妓,日妓比俄妓干净,身上无味,她们每天都洗澡。 有一日妓,名阿育桑,年逾三十,秀色妩媚,胜过妙龄少女。她心善温柔,为人厚道,口碑甚好。一宿良宵,妇人为母,男人为子,皆是佳话,可解百年之忧。 兴安杜鹃红,花开满山野,倒映山溪,宛如艳霞。斗转星移间,女人们把青春和柔情献给了采金男。她们中有些人再也无法回到故乡,只得把生命托付给这片苍苍莽林。 妓女去世后,漠河金矿为她们特设一块地,安葬家山万里、远离亲人的“胭脂女”,有500多中外妓女长眠于此。这是世间少有的“妓女坟”,令人想起电影《望乡》中山打根的那片坟茔。 金矿建成第二年,李金镛因积劳成疾,吐血数升,于1890年9月14日,在漠河去世,享年55岁,赠内阁学士衔。 墨尔根、漠河、老金沟,这些苍凉的名字令人敬畏。以生命开拓驿道,用血肉捍卫疆土,把黄金献给国家,无论他们有怎样的经历,这样的铁血历史,都值得铭记与缅怀,包括长眠胭脂沟的那些“胭脂女”。
嫩江连着松花江,松花江连着甘河、讷谟尔河、乌裕尔河、诺敏河、阿伦河、音河、雅鲁河、绰尔河、洮儿河,连着北国众多群山,也连着深邃沉重的历史,连着那“荒草战马鸣,松江晚浪生”的血战岁月。 1938年,东北抗联进入最艰苦时期,日本关东军发动多次大“讨伐”,实行“坚壁清野”,设置集团部落、集村并屯,压缩抗联生存空间。为此,中共北满临时省委决定:组织抗联三、六、九、十一军第二次西征,冲出日军包围,向松嫩平原转移,开辟新的游击区。 寒风呼啸,暴雪席卷。抗联三路军一支队冒着大雪,进入嫩江松木山,即被200多名日伪军包围,损失严重,部队撤出战斗,经过爱辉与嫩江交界处,得到当地群众掩护,用马爬犁拉上伤员,将他们连夜送过黑龙江,退入苏联境内。 雪原苍茫,天寒地冻。抗联六军二师坚守在嫩江,与“讨伐”的日军周旋。部队决定:捣毁嫩江日军飞机场。1939年7月,抗联70多人长途奔袭日军嫩江一号飞机场,炸毁飞机7架,击毙飞行员及守备日军30余人,缴获大量物资,无一伤亡,使嫩江一号机场彻底瘫痪。 犹如星星之火,抗联于嫩江两岸,处处出击,打击日寇。多少抗联将士,枪弹无援,衣食无助,绝地孤悬,洒尽热血。 抗联第三路军第三支队长王明贵、政委赵敬夫,带领部队转战在嫩江平原,纵横荒野,采取游击战术,多次夜袭伪警察署,伪军军营、自卫团、“满拓青年训练所”,捕杀日本警察官,袭击火车站,缴获大批日军装备,并策动伪警察分队起义。 进入苏联的抗联部队,经过短期整训,又返回松嫩平原,继续战斗。抗联在1938年至1941年间,多次转战嫩江平原,与日寇浴血奋战,血染嫩江大地,留下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 在嫩江采访时,还听到数万名解放军复员官兵开发“北大荒”的故事。 “北大荒”原指三江平原、黑龙江沿河平原、嫩江流域大片荒芜地域。“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实是浪漫景致,但这里荒野茫茫、荆棘丛生、沼泽遍布、风雪肆虐、野兽成群,生存条件极苦。 在松嫩大平原上建起52个驻军农场,犹如当年抗联洒下火种一般。 当金黄麦浪漫向天际,成熟气息席卷大平原,肥沃黑土地奉献出惊人的成果,人们感恩铁血军人的血汗付出。每一块黑土地、每一条河川都不会忘记他们:铁流滚滚,叩醒春天;蒿丛没膝,血汗透衫;炊烟万缕,荒原初晓;抵御酷寒,迎来曙光…… 雪原皑皑,寒风呼啸。严寒三四十度,且要血战敌寇、战天斗地,能活下去就是奇迹。每一个肉身都是钢铁般坚毅,唯有坚定信念,顽强活下去,才有胜利与硕果。
伫立嫩江边,看晚霞燃烧,炽热如火,听江水流淌,文静如诗。 江风浩荡,霞飞潮涌,大江晚霞,如瑰丽之梦,温熟一个个稚嫩的童年。远除,一匹枣红马,快乐甩尾,去嚼草丛里野果子吃。那是林子里熟透的山楂、香榛、山核桃之类的果子,被风一吹,就滚落了。一抹霞光,将赭红色抹上马背,染红迎风飘扬的鬃毛,使它成为晚霞中最具典型意义的象征品。 用心感悟,落霞大江,整个江面,灿烂极乐,似焰火一样燃烧起来。 火红色、金黄色、墨绿色、橙黄色、柠檬色的火焰,组成火树银花,火花四溅,劈啪有声。悠悠历史,随江水流去,不再回头。但深刻印记,却镌刻在这千顷碧波之上,使人无法忘却。 只有身临其境,亲历北方豪情,才能深刻体会嫩江之爱。历经生命风雪,实为精神升华。不只是寒冷刺骨,不只是雪原飞瀑,更多在于敞开胸襟,领略圣洁,感悟北国风,领略大草原,在震撼的心灵中,贮存一份深沉的生命感动。体验过北国情,便不再惧寒冷,顿感心灵清新靓丽,仿若一杯“北大荒酒”,灌入胸膛,滚烫热辣,经年醇香,值得品味芬芳,永远铭记。 从春花满地,到白雪入怀,所有奇珍的故事,都在心底珍藏。 暮色如瀑卷来,大地景色,模糊混沌起来,像落日余辉调虚了镜头。 唯有嫩江不暗,流水江面,依然泛青,粼粼波光,如碎银万点,跳跃,闪烁,像一幅画。 传奇嫩江,青春苍茫。时光静逝,岁月如歌。或温暖,或苦涩,历史的光影,都在苍茫间留下无数故事。去解读,去领悟,去感受那茫茫雪海传来的消息,内心会如嫩江一般,波涛汹涌,经久不息……
① 《龙沙纪略》风土地理类笔记,清方式济撰,成书于康熙年间。 ② 《清稗类钞》徐珂著,仿清人潘永因《宋稗类钞》,编辑而成。 ③ 《秋笳集》吳兆騫,(1631-1684)清初诗人,吴江松陵镇人,少有才名。顺治十四年科场案,无辜遭累,遣戍宁古塔二十三年,后经纳兰性德父明珠营救,得以赎还。归后三年卒。诗作慷慨悲凉,独奏边音,因有“边塞诗人”之誉。 ⑥ 《北徼纪游》宋小濂,时任漠河金厂提调,为李金镛继任者,著有《北徼纪游》《抚东政略》《会勘中俄水陆边界图说》《呼伦贝尔边务调查报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