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实文学】1894:天命——甲午大海战130周年祭 第七章 第22节

文摘   2024-11-22 17:32   江苏  
 
     此刻,我站在刘公岛东炮台上,头顶艳阳高照。

     这是2024年8月,而眼中却看见血色战场,一片废墟。

     那是1895年初的威海卫、刘公岛战场。

     飞雪飘逝,却掩盖不住战场的血腥气息。

     日军炮火的硝烟依然弥漫在空气中,刺鼻味道让人窒息。

     失陷的东泓炮台。


     曾经雄伟炮台,如今已残破不堪,炮身扭曲变形,仿佛在诉说着战斗的惨烈。岛上建筑在炮火洗礼下,只剩下断壁残垣,瓦砾遍地,如同被狂风肆虐后的荒野。

     日军趾高气扬地开进刘公岛,脸上带着胜利者的傲慢与残忍。军靴踏在地上,发出清脆响声。他们的眼神中透露出贪婪与冷酷,如同饿狼看到猎物。他们挥舞着武器,肆意地在岛上搜刮着一切有价值的东西。

     而北洋水师将士们,脸上写满疲惫与绝望。他们曾经为保卫国家,浴血奋战,如今却不得不面对失败的命运。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不甘与悲愤,看着自己心爱的战舰被敌人占领,看着曾经一起并肩作战的战友们死伤无数,心中的痛苦如刀绞一般。

     海面上,漂浮着残破的战舰残骸和尸体。海水被鲜血染红,仿佛是大地在哭泣。那些曾经威风凛凛的战舰,如今如同被折断翅膀的雄鹰,无助地躺在海面上。北洋水师的旗帜在风中无力地飘动着,仿佛在向世人诉说着这场悲惨的战争。

     丁提督远去了,北洋水师大将们远去了,威武舰队远去了。

     那段历史没有远去,深沉地印在碧海波涛间,一浪一浪地拍击着心头 。

     苍茫海面上,一艘大船驶来,驶进烟台港。

     这是运送北洋将领灵柩的“康济”号练习舰。 

     "康济”舰是被日军释放回来的船。


    2月21日(正月二十七日),丁汝昌等六具遗体和受降之北洋海军官兵乘坐被卸下大炮的“康济”舰到达烟台。

     丁汝昌遗体被停放在烟台广仁堂书院。

     停放期间,各国驻烟台领事及驻烟台各国海军将领们,纷纷前往吊唁,向丁汝昌灵柩致以礼节,表达对这位宁死不降、自杀殉国的海军提督的同情和敬仰。

     而当丁汝昌死讯传至紫禁城,朝廷冷漠至极,不仅不予抚恤,丁汝昌生前所获罪名亦未撤销,反而认为他罪责重大。光绪帝下旨,下旨“其既降而死,朝旨褫职,籍没家产。”并将丁汝昌棺材捆上三道铜箍,意为枷锁,昭示棺主有罪,全然忽视他为国捐躯、壮烈牺牲。

 

     2月22日(正月二十八日)晚,刘含芳、牛昶昞、马复恒三人在烟台致电李鸿章报告北洋海军官兵情况:初九日戴道宗骞、十七日刘镇步蟾、十八日丁军门、张镇文宣,二十日护左翼总兵杨用霖,均先后殉难。水陆阵亡者2000余人,受伤能医者300余人,生还者水师约3000余人、陆队约1670人,百姓约3000人,护军营官袁雨春、李春庭、余发恩、水师管驾官叶祖珪、邱宝仁、林国祥、李和、林颖启、萨镇冰、程壁光、蓝建枢、吕文经、黄鸣球、陈镇培、林文彬、潘兆培及大、二副、正、副管轮、精练后营营官刘学礼、学堂委员李继纲、机器厂委员张尔梅、杨作宾皆同来。陆路现未到齐,逃亡尚未查清。水陆民船来者,风浪击破淹冻而死者,200百人。昨“康济”装烟(台)兵、民1000余,忠柩六具,内丁、戴、刘、杨及已恤之“济远”大副沈寿昌(牙山阵亡)、未恤之“广丙”大副、蓝翎尽先都司、广东大鹏协右营守备黄祖莲,于正月初五日奋勇御敌,中炮阵亡,应请附奏。惟张镇文宣忠柩,该营差弁,不听分说,强用民船,不上“康济”,至今未到。现派差分投迎探,风大尚未寻着。已到之柩,均安停书院,外国提督、领事均来吊慰。【1】

      3月4日(二月初八日),已故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的小儿子丁代禧(葆翼)赶至烟台,做好棺材,装殓其父遗体(此前也有丁汝昌临死前曾命六位木匠打造棺材之说)。待舰船维修好后,搭乘“康济”舰扶榇还乡。

    “康济”号在烟台滞留一月后,重新启程,驶往上海。

     同时,日军在威海卫利用俘虏的“镇东”舰号蚊子船来载运清军投降官兵遣散回籍。


     据《日清战争实纪》:3月23日(二月二十七日),曾经被日军缴获并被卸除武备而放还的“康济”号,经过维修后,在新任管带程璧光管驾下,载运着丁汝昌及其他12具灵柩,和84位下级军官、96名士卒,自烟台出发,往上海。在鸡鸣岛附近海面,“康济”被日舰“天龙”号拦截,带往刘公岛。经程壁光说明情况,次日被放行。

     此时,丁汝昌小儿子丁代禧(葆翼)赶至烟台,做好棺材,装殓父亲遗体。

     有说法,称“丁汝昌服毒前,曾命6名木匠在刘公岛为其赶制棺材,并亲自躺进去试大小。”此言不实,属空穴来风。

     对丁汝昌的弹劾、中伤,直至他死后,依然炽烈。

 

     3月6日(二月初十日),吏部掌印给事中余联沅奏丁汝昌等死情形可疑,奏请饬山东巡抚李秉衡确实查明:闻刘公岛失后,倭人将丁汝昌等五框并兵民四千余人送至烟台,“镇远”铁甲以及鱼雷各舰共九只均为倭掳去。夫兵败死馁,苛求之似近于刻矣,然如此情节支离,而臣不能无疑焉。对垒于惊涛骇浪之中,肉搏于枪林弹雨之下,或颖于水,或毙于地、众人耳目所属,必确有所见。乃诸将之死,未奏其因何而阵亡,此其可疑者一也。

     丁汝昌畏葸成性,虽不能奋勇杀贼,岂不知乘隙逃遁?况自坐镇远,并辅以鱼雷各艇,若溃围疾走,亦可以冒险而出。乃以狡诈无行之人,而株待马革裹尸之惨,此其可疑者二也。

     古人败衄之余,至手无寸兵,并士卒伤亡殆尽,或陷阵而捐躯,或刎颈而报国,还尸归元,昭然共睹。未闻有船械完全而不毁,兵卒众多而不伤,主将拼死于舟中,盖棺从容于敌国,此其可疑者三也。

     有此多疑,未敢深信。窃恐其势穷力屈,以船为费,拱手降敌,而敌遂借送棺以愚我。赝鼎不得而知,水滨亦无从问。恐事平之后,阿附之徒,必有为该员等邀恩请恤者。此而不察其真伪,必致贻笑于四方。【2】

     于联沅,时任清廷吏科掌印给事中,是清流党骨干。

     他在1894年清廷内部战和之争过程中,曾数次弹劾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

     当天,军机处寄下谕旨:“丁汝昌等死事情形,李秉衡相距较近,见闻必确。即着详细查明,据实具奏。”


     这位“刚烈名臣”“良吏”“伟人”最不人道的是,丁汝昌自杀、北洋舰队覆灭后,他向朝廷递奏折《山东巡抚李秉衡奏查明丁汝昌死事情形折》,更将丁汝昌“自杀成仁”说成“率部投降”“先降后死”。

     三月三日(3月28日),李秉衡复奏称:据东海关道刘含芳及北洋营务处候选道牛昶、马复恒禀称……十七日,倭雷艇又从两口分进,并南岸炮台三面环攻。丁汝昌欲率各舰冲击,奈口岸倭舰、雷艇布满,兼以各舰行钝,无法冲出;而居民及水陆兵勇万人又哀求活命,丁汝昌乃与马格禄面商,函告倭水师提督伊东云:本意至船尽人没而后止,因不忍贻害军民万人之性命,属倭军入岛后,中外官兵民人等不得伤害,均应放回乡里等语,派广丙管驾程璧光送往倭提督船。程璧光开船之时,丁汝昌与张文宣先后仰药,至晚而死。惟丁汝昌以旅顺失事,奉旨革职,拿交刑部,其历次罪案已在圣明洞鉴之中。战败死绥,仅足相抵。倘日后有以请恤之说进者,朝廷必力斥其非,无俟臣下鳃鳃过虑。至降倭之说,臣愚以为事即不虚,而敌方构兵,既难责以归还,即无从加之以罪。若果死事属实,只可宽其既往之愆。此外固亦无庸深论,是否有当,伏侯圣明采择。【3】

      他把丁汝昌说成是“先降后死”,造成“丁汝昌率部投降”的假象;在毫无实据情况下,提出若丁汝昌确已身死,则不应给予抚恤,甚至怀疑可能叛逃至日本,建议不必追究。  

     李秉衡奏折成为清廷最后下达圣旨、严惩丁汝昌的重要依据。

 

     此前,署理北洋大臣王文韶亦将刘含芳、牛昶昞、马复恒报告北洋水师最后战斗情况转奏朝廷,亦称“丁汝昌致函倭水师提督伊东祐亨,因不忍贻害军民万人之性命,倭军入岛后,中外官兵民人等不得伤害等语。并派“广丙”舰管驾程璧光送往倭船。程璧光开船之际,丁汝昌与张文宣先后仰药,至晚而死。”

     这两份奏折,造成丁汝昌“先降后死”“畏罪自杀”的假象,让不明真相的朝廷信以为真。

     王文韶于1895年初,被朝廷任命帮办北洋事务大臣。2月,李鸿章被召入京,担任赴日谈判头等全权大使。王文韶被诏署理直隶总督、北洋大臣。

 

     4月9日(三月十五日),内阁奉上谕:李秉衡奏,查明威海失守死事各员情形一折,海军右翼总兵刘步蟾、记名总兵张文宣、护理海军左翼总兵杨用霖、尽先都司广东大鹏协右营守备黄祖莲,均能见危授命,忠烈可嘉,著照军营阵亡例从优议恤。至已革海军提督丁汝昌,总统海军始终偾事,前经降旨拿问,获咎甚重,虽此次战败死绥,仍著毋庸议恤。该部知道。钦此。【4】其余人皆是有功之臣,惟丁汝昌“获咎甚重”。别人皆可“从优议恤”,而丁汝昌则“毋庸议恤”。因为“其既降而死”,所以“朝旨褫职,籍没家产”,其意“为大清而死,死了白死”。  

    光绪帝对丁汝昌至死皆耿耿于怀,严惩不饶。

 

     刘公岛一役,弹尽援绝。

     降敌则可保全生命,殉国以全大节。

     前有邓世昌、刘步蟾、林泰曾、丁汝昌、张文宣,其死虽不同,但男儿有志,钢骨不弯,铮铮硬气,令敌手胆寒,仰视钦佩。

     丁汝昌在敌手日本人眼中,是“一代英雄”。  

     战后,日本联合舰队司令官伊东祐亨对丁汝昌不失气度军人礼遇行为,深表赞赏,“丁提督为清国海军名将,其任职北洋水师苦心经营,十年如一日。此次战争以来,观其所为,绝非可以轻侮者。”

      他为丁提督而想到中国明朝战事,引用纪昀一首诗:


      一代英雄付逝波,壮怀空握鲁阳戈。

      庙堂有策军书急,天地无情战骨多。

      故垒春滋新草木,幽魂夜见旧山河。

      陈涛十郡良家子,杜老酸吟意如何?【5】


     说得是明将孙传庭的遭遇——崇祯十五年(1642),明陕西三边总督孙传庭率军出潼关,入河南。李自成西行迎击,战于郏县。结果官军大败,副将孙枝秀等被击毙,士卒伤亡数千,孙传庭率军退回陕西。是役中,官军粮草不继,士卒采青柿为食,时称“柿园之役”。这一战,足智多谋、带兵有方的孙传庭本不该败。纪晓岚替孙传庭鸣不平:“柿园之役,败于中旨(指崇祯瞎指挥)之促战,罪不在(孙)公。”纪晓岚以鬼神附体托言的形式,借战败将军孙传庭之口,赋诗一首。

      伊东祐亨借以此诗,讽刺清廷中枢无能。


      丁汝昌之死,在日本引起强烈反响。

     日本东京《每日新闻》称:“平壤之战二万清兵逃走,致坚城一日陷落。天下嘲笑清军之怯惰,而此间独有一人曰左宝贵,知耻能为国殉。大日本帝国遂以军人之礼葬之,竖墓标以悯其死节。盖尽忠所事,彼此无别。人生各膺重任,吾人之颂左宝贵之忠死也,又孰非对日本军人义侠气风之叹美耶!此番威海激战,丁汝昌已知胜负定数,然能以一己之死免残部之殉难,于蠢尔清将中,可谓万绿丛中一点红矣!传其为礼葬左宝贵之日本军义侠之气洒一掬清泪也,信然!”

     日本《国民新闻》载德富苏峰文称:“对丁汝昌,吾人不禁深表同情。虽敌人也,亦无法不感佩系之。敌我者一时之事,感佩者恒久之情。其能荣誉地防卫,也能荣誉地降服,更能荣誉地自杀!依丁氏之逻辑,自杀乃荣誉二字下的自觉。”

      日本《朝野新闻》称:“呜呼,丁汝昌果然自杀矣!余辈岂可因其为敌而忍没其义烈之精神耶!呜呼,丁汝昌实殉国之烈士也!”

战时杂志《日清战争实纪》称:“二万皇军拥后,数十舰艇迫前,坚垒尽陷,巨舰皆沉,孤城无援,弹尽食乏,提督之致舰纳炮台,一死以全清国。”

     《日本新闻》以“英雄之泪”为题写道:“倘有所谓天下之痛,则国是未定、庙算未固、出师万里、后援无继、将军力尽、寨外困死者,岂非天下一至痛耶!吾辈于清国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氏之所见者,即今日之至痛事也。”“吾辈窃以为,丁提督之武也足多矣,况于刘公岛之败也,为兵民乞降而独以死全其节乎!吾辈深为丁氏之志也悲惜!”同情之泪,仿若沾襟。然而,其话锋随即一转,竟谓“人者,非爱国者也,唯贪利禄而事朝廷者也。文臣爱钱,武臣惜死”,而“能脱人之本色而保全武臣之颜面者,以吾辈所见,于其陆军为左宝贵,于海军则丁汝昌也”!【6】


     美国人亦在威海卫观战,对于丁汝昌至死与北洋舰队之败,表达敬意。           

     《纽约时报》报道:“三名中国海军将领——北洋舰队司令丁汝昌、右翼总兵兼“定远”舰舰长刘步蟾及张文宣,于战火中尽显超卓爱国精神与高尚民族气节,实乃国人之傲。他们以令人哀伤的悲剧方式——自杀,彰显可贵品质。虽战败,却不苟且偷生,留书上司后殉国,其信虽引人注目,然恐难公之于众。不论他们平日之实,至少在展现中国人爱国精神上贡献非凡,向世人昭告:四万万中国人中,至少有三位视他物重于生命。”【7】


      洋员马吉芬。

      北洋水师洋员、美国人马吉芬感慨道:震撼东亚之中国舰队,今也已成过去。彼等将士忠勇,遭际不遇,一误于腐败政府,再误于陆上官僚,与其所爱之军槛,同散殉国之花。”证以当时事实,确非虚言。【8】

   北洋舰队战败前后,清流党大肆抨击李鸿章和北洋舰队称“定远主炮晾衣”“军纪废弛”。“主炮晾衣”说,有多个事实证实乃日本海军军官东乡平八郎捏造。            

      “定远”铁甲舰排水量高达7600吨,两座主炮炮塔位于舷侧,很高大,主炮口径305毫米,炮管外径有400多毫米,而且炮管表面涂油,根本不适合晾衣服。且在军舰后部甲板上晾晒衣物,是各国海军惯例,连欧洲各国海军也不例外。根本没有必要爬到很高的炮管上晾衣。     

     晒满衣服的日本“夕风”舰。


    针对北洋水师“军纪废弛”,前任北洋舰队总教习、英人琅威理大为不服,北洋水师毕竟经西式操练,训练严苛,从数次海战交战实情看,可见北洋水师海战不弱实力。琅威理曾与人言:“中国海军之势力,仆所深知,日本不敢战则已,如曰战也,大非中国之敌……中国实有不能轻视者,其操阵也甚精,其演炮也极准,营规亦殊严肃,士卒矧皆用命,倘与日术海军较,中国未尝或逊……华人聪颖异常,海军虽练习未久,然于演放炮位,施放水雷等事,无不异常纯熟……故余于中国海军诚不胜其敬慕也,彼诽谤中国海军多所废弛者,皆凭空臆说也。”【9】

      北洋舰队总教习琅威理。


      英国远东海军提督斐利曼特,非常了解中国海军,他说:“至于北洋之船,实可资其利用,故虽琅君去三年不返,传言威严渐失,规模渐弛,并疑应战之具亦殊不足,然其驰船之法,甚合机宜,操演阵势仍纯熟而兼能变化,水师每打海靶,多能命中,或谓水雷亦颇不弱。其发炮号令之旗,皆用英文,各弁皆能一目了然。”【10】


      一直有人说北洋水师打靶,“船动靶不动”,讥笑水师“技艺不精”。这些英国人一直驻扎在远东,与北洋水师近在咫尺。从北洋舰队训练到战场交火,他们作为忠实观察员,一直静在一旁观看,并在大东沟战场仔细观察;威海卫战斗最危急时,英国水师提督两次进刘公岛与丁汝昌会晤,英国军舰就停泊在威海卫外海上,是威海卫战场最接近的外国军舰。还数次到烟台为北洋水师传话。斐利曼特提督认为:即便琅威理走后三年,依然“操演阵势仍纯熟而兼能变化,水师每打海靶,多能命中,或谓水雷亦颇不弱。”

       以同行眼光看到北洋水师,如北洋水师打靶“船动靶不得”,怎么会把日本联合舰队打得狼狈不堪呢?英国人定然不会一边倒地替北洋水师说好话。

     清流之人与追随者,是对丁汝昌、刘步蟾、邓世昌等北洋英雄最大的诬陷。

       北洋之败,其实并非败在海战,而是陆战。


       当李鸿章在大东沟海战之后下令北洋各舰退入威海卫“保船”时,北洋舰队实际上已经丧失海上机动的自由,成为守口的水砲台,而清朝陆军与砲台守兵怯战脱逃,更让日本陆军两面包抄威海卫,使北洋水师最后据点威海卫后路沦陷,轻易佔领威海卫四周制高点的砲台,并调转炮口,轰击港内北洋各舰,这才是北洋舰队覆亡主因。

      大清海军之败,不败于海军本身,清廷腐朽政治集团主政,北洋大臣与海军衙门对海军的钳制和束缚,是海军最终覆没的根源所在。

     北洋海军是受北洋大臣与海军衙门钳制,即归李鸿章管辖,李视北洋海军为囊中私物和个人政治资本,亟不愿“以北洋一隅之力,搏倭人全国之师”。甲午海战,实是大清以北洋水师舰队之力,与日本全国之力相搏。

     李鸿章一味强调“海上交锋,恐非胜算。”【11】因此放弃制海权,听任日舰纵横海上,而令北洋舰队株守口内,所谓“作猛虎在山之势”。结果造成“我军端坐,拱手以待倭人之围攻”【12】的局面。北洋海军的失败便是李鸿章“保船制敌”失败主义造成的。


      北洋水师帮办、德国人汉纳根。

      汉纳根言:“迨至中国陆军败于日,己有责北洋海军之不出者,不知此不能为海军咎,亦不能为丁汝昌咎也,有钳制海军者(如饬令毋得失船之类),丁汝昌不能专主也。”【13】           

       在“论丁军门掣肘贲恨事”,他道:“泰西各国军制,海军提督实总战舰之成,令乃临之以北洋大臣,更临之以海军衙门,一国三公,吾谁适从,何权之杂而不专也。”【14】

      这样的大清之溃烂,无可救药。

      李鸿章,从战争一开始就担负对日作战全部指挥权。

      被称为中国“俾斯麦”的李鸿章,在甲午海战中,军事能力上缺乏远见和魄力,只会一味“保船避战”,龟缩港口,失去许多歼敌良机。


      即便这样,在战争过程中,光绪帝还是不断削弱李鸿章兵权。

     战争初起时,因李鸿章“措置之失”,使战事失利,光绪以“实亦无人可代此任者”,对他并未处理。平壤、黄海海战失败后,光绪才给他“拔去三眼花翎,褫去黄马褂”的处分,派宋庆帮办北洋军务。李鸿章对此甚为不满,以“请特简重臣督办”相要挟。慈禧立即出面大加抚慰,称“办理军务为难情节,早在深宫洞鉴之中”,要他保重身体,“毋负朝廷委任之意”【5】。

      李鸿章因此有恃无恐,对光绪谕旨竟敢旬日“不见一字覆奏”,光绪多次要他派海军出海“防剿”,他根本置之不理。


     旅顺、大连陷后,主战派官员纷纷要求调湘军接替淮军,光绪随下令将李鸿章被职留任,起用刘坤一为钦差大臣,节制关内外各军,又命王文韶充帮办北洋军务大臣,削弱了李鸿章部分军事指挥担。

     李鸿章缺乏全盘战局理念、战略谋划能力,一心求和,见难就躲,见好就收,无论如何不是一位称职的军事指挥者。

     李鸿章之后那些指挥者,皆无力收拾残局,只能望洋兴叹。

     纵观整个战争流程,大清缺乏像“山县有朋”那样杀伐果断、勇毅坚定的主帅之才。

     清流党主战官僚们,并不知日本与大清军力之差距,只管一味喊战。


    日清战争爆发前夕,日本海军拥舰31艘,鱼雷艇24艘,排水量达61733吨;而中国则拥有军舰82艘,鱼雷艇25艘,计85000吨。舰数量虽多,然真正可出洋作战者,仅北洋舰队20余艘军舰,大东沟海战只有10艘军舰参战。

     中日开战之际,日本陆军基干野战兵力已达7个师12万人之规模,中国陆军步兵192个营共30万人。但清军在装备、训练与士气方面皆逊于日军。清廷主战官僚满怀自信。

     他们相信正义属于中国,胜利属于中国:“此次用兵,彼逆我顺,彼曲我直,彼吞噬小邦,以残暴逞,我救属国,由仁义行”,唯其如此,“胜之理惟我得之,则胜之权当亦必可自我操也。”【15】

     他们想当然,认为只要“以固守要隘,悉力持久为战。”就能获胜。

      赫德向伦敦报告:“现在中国除了千分之一的极少数人以外,其余999人都相信大中国可以打垮小日本。”【16】。


      1894 年 9 月中旬,平壤战役与黄海海战相继发生,皆以日胜清负告终,让主战派震惊,这才得知:清军一触即溃,土崩瓦解之根源在于己方薄弱,倭人强势。

       决战中的“定远”舰。如果清军都有“定远”舰那种视死如归、血战到底的精神,甲午之战到底谁败,还难说。


      第一、清军武备松懈,训练落后。清军受挫,“其故在数载承平,晏安久处,武备不无懈弛,一旦大敌碎临,岂弗仓皇失措”,清军平时“将不选择,兵不训练,是以闻炮声则胆裂,出洋面则心惊,望影辄逃,遇败莫救。”平壤之战,日军仅以伤700人就夺取平壤;清军整个伤亡2000多人,其中在逃跑路上被击毙者达1500多人,并有683人被俘。   

      第二、清军战术落后。“倭以大队猛攻而胜,我以散兵失势而败”,于兵力分散,使得我军“兵力似厚而实单,兵势似萃而实涣,以故望风逃溃者,比比皆是。”

      第三、清军武器落后。“前敌各军开仗多不得手,实以军火器械均不如倭人精利且足所致。”“倭奴之所恃以制胜者,枪炮之利耳”。【17】

      这些根源之背后,是帝后两党争斗、长期掣肘之结果。

      大清户部尚书翁同龢因与李鸿章有矛盾,“奏定15年之内不得添置一枪一炮”,以“窘李”。(黄濬《花随人圣摭忆•甲午战败之因》)

     翁同龢门生王伯恭《蜷庐随笔》称:甲午战云密布,翁同龢一力主战,王伯恭担忧道:日军海陆军实力远强于李鸿章嫡系淮军,一旦开战,则凶多吉少。

      没想到,翁同龢居然语出惊人:“吾正欲试其良楛,以为整顿地也”。

      国难当头,翁师傅却要釜底抽薪,暗中内斗。


      清军陆军军力孱弱,临阵脱逃,已成惯例。       

     《日清战争实记》写道:“大将身形高大、力气超群,貌似可指挥三军,然一旦开战就变成弱虫一条,尚未听到枪声就已逃之夭夭,甚至披上妇女衣装,企图蒙混过关。”【18】

     日军记者山本忠辅描绘成欢、牙山之战中堪称精锐部队的李鸿章旗下“练军”之丑态:清将聂士成仅次于清军副将叶志超,是李鸿章总督旗下名将,欧美人无不知其姓名者。聂之狼狈真是徒有虚名,当我军围攻聂营发起猛攻时,聂迅即弃营而逃,还脱掉军服,连大将寸刻不能离手的文书包也弃之不管……清兵逃跑时,军服靴帽扔得到处都是,钻进农家,抢走朝鲜人衣服,改装而逃。到牙山一看,他们竟然丢下几十万发弹丸、六七百袋军粮逃跑了……呜呼,凭此等羸弱之兵,还欲在弱肉强食之世界夸耀独立,妄想将朝鲜作为属邦,与我国一争高下,实在是愚昧之极,令人忍俊不禁。【19】

       清军参加平壤之战。


      《东京朝日新闻》报道:在金州之战中,清十营“新募兵一听到我军进攻金州城的炮声便落魄而逃”。【20】

      大连之战中,清军在日军“枪剑尚未进逼到壁垒时就已逃遁”,大连炮台“兵不血刃”为日军所获。该炮台“系用洋式近代筑城法建筑,壁垒坚固,大炮、弹药完备”“清军所据炮台如此坚固,且具备各种口径大炮,却不能顽强防御而以逃跑为事,着实令人震惊”。【21】

      督战威海期间,李鸿章曾发电称:“半载以来,淮将守台、守营者毫无布置,遇敌则败,败即逃去,实天下后世大耻辱事。汝等稍有天良,须争一口气,舍一条命,于死中求生,荣莫大焉。”【22】


      大清官员腐败也被日本民众尽知。        

      《日本》(周刊)载:“淮军一将卫汝贵身率十余营于平壤,而私囊营兵粮饷奉银十余万两不发,将之密送于上海,托于外国银行汇兑,转至家乡以为家计。营兵愤懑由内而溃……又有天津道台盛宣怀负责从德国购买三十万挺小枪及附属弹药,却买来废旧与粗劣弹药充数,私囊二百万弗。事败露,李鸿章怒而掌其颊……却终不纠其罪。”【23】

     小室重弘在《自由党党报》中称:清国将帅“并不把战争视为国家忧患,而是为自家营利的大好时机,仅带二、三千兵却声称一、二万,虚报兵数,狡狯地私囊银给,榨取国帑……实为国家蠹虫”。【24】

      1895 年 1 月 20 日至 2 月上旬,威海卫之战,如烽火连天,拉开帷幕。

      日本各大报纸以“头条新闻”连日刊载,将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消息传至民众。

     北洋舰队覆灭后,日本对中国再无敬畏之心,要求进攻北京之呼声愈发激昂。日本报刊登载日军蚕食中国失地漫画,北京亦在其中,且鼓动日军驱使占领地中国人攻向北京。第一军参谋福岛安正致书山县有朋,言北京守军虽号称十八万,堪称劲旅者不及四五万,故日军“以三个师团之力即可轻取北京”。【25】

      随着战争频频告捷,日本人自信渐增,至旅顺沦陷之际,陆奥宗光写道:“平壤、黄海战胜之前,暗自担忧战局胜败之国民,现今已毫不怀疑战争之胜利,转而关注我国旭日军旗何时插于北京城头。众人皆满怀雄心壮志,沉浸于快乐狂欢之中,骄傲高慢之态尽显,迷醉于欢声凯歌之内,对于将来之欲望急剧膨胀。”【26】

      在“日军每战必胜、中国每战必败”宣传下,日本民众“对中国转为极其蔑视之心态”。黄海海战后,儿童于玩耍奔跑竞赛、相扑游戏之时,辱骂失败者为“”。【27】在一种名叫“面子”的游戏中,“兵投降图”“我国骑兵蹂躏豚军图”“黄海击沉清舰图”等面具风靡一时。即便在成年人之间,撒谎者亦会被谩骂为“政府”,吹牛者则会被嘲讽为“李鸿章”。

      庆祝日军胜利国民大会,更是遍布各地,热闹非凡。【28】


      并非所有日本人都鄙视中国人,也有敬佩者。

     丁汝昌自杀殉国后,日本兵部大丞、海军大辅、伯爵胜海舟大为震惊和悲伤。得知自己的“海外一知已”自杀身亡”,极为伤悼,他写下:二月十七日,闻旧知清国水师提督丁汝昌自杀之报,,我深惑君之心中果决无私,亦嘉从容不惧其死期,叹数时,作芜诗以慰其魂:


         忆昨访吾庐,一剑表心里。

         委命甚诚忠,懦者闻之起。

         闻君识量洪,万卒皆遁死。

         心血溅渤海,美名照青史。【29】


    胜海舟在接受日本《国民新闻》记者采访时,追忆与丁汝昌真诚交往:“思及此事,老夫胸中如同碎成千片。”


     许多日本人对丁汝昌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之举表示敬仰,甚为仰视。

    在“高千穗”舰服役、参加过黄海大东沟海战的日本海军大尉、子爵小笠原长生


      甲午战后,日本海军大尉、子爵小笠原长生发表《日清战争中的丁汝昌)的演说,对丁汝昌英勇作战行为给予充分肯定,在日本军队中引发很大反响。小笠原是日本海军著名评论家,他的观点颇能代表日本军人对丁汝昌的评价。这次演说稿被日本川崎三郎收录在《日清战史》第4卷中。【30】              

     日本海军演讲会,是激励将士的军中措施,类似我们今天“红色故事会”一样。将敌方将领作为英雄人物讲述,用于励志鼓气,日人有极大格局与胸怀。


     近来人们常提到丁汝昌,据我所知,他和其他中国将帅略有不同,我觉得他是一位具有古代豪杰风度的人物。他竭尽全力之后,最终自杀以救部下,表现出日本武士精神。

     旅顺口陷落后,这期间,对方建议当日军于荣成湾登陆时,如果以鱼雷艇袭击,一定能成功。丁汝昌采纳了这个意见,但无人敢于承担这项任务,结果这个计划落空。从那以后,丁汝昌最费心血的就是中国陆军不可靠。因为平时既未进行充分彻底的操练,而且几乎二三个月也不发给士兵一次津贴,士兵不肯效力。甚至有的士兵对其长官说,我不能为你而打仗。这样,丁汝昌担心如果日军攻来,全部炮台将被日军夺取,因此莫如现在由海军掌握为好。但交涉结果,陆军坚决不同意,只按照丁汝昌的意见,让把自己的武器弹药搬走。但同时又向上级报告说,丁汝昌无理没收武器。因此,中国朝廷认为丁汝昌蛮横无理,并命令把武器返还。结果又把武器弹药从镇远运回炮台,为此浪费了宝贵的时间。这样,丁汝昌的计谋完全被陆军将军所阻挠。这期间,日军仅以半天左右的战斗,便把炮台全部占领,只有鹿角嘴炮台被丁汝昌部下一个士兵爆破炸毁。

     该士兵五十余岁,他到丁汝昌前面说,请让我一个人去把它炸毁。

     丁汝昌大喜并约定说:“你死后用你自己的功禄养育你的妻儿。”正当日军攻占炮台的瞬间,这位老年士兵手持线香,冲进火药库,和火药库一起粉身碎骨。这炮台则全部被日军占领,结果形成了自己的炮台从四面八方轰击自己军舰的局面。但敌军防守甚严、日军把二十余艘军舰编成五队,先派出游击队,接着是本队。依次交替放从海上以海军猛烈攻击。与此同时,陆军又从炮台不断炮击,敌军四面八方受敌,而且不能轮换。最后一边放炮,一边打瞌睡。有时三十人集体就义,有时五十人集体就义,士兵越来越少。有人报告说,舰队中有人想要造反,因为迟早难免一死,莫如造反夺取军舰逃走。

     丁汝昌闻后向大家说:“炮弹并不是挑人打,不会因为你是士兵就打你,是提督就不打你。”他首先以身示范,自己站在日本炮弹打来的地如果被方,以此来激励士兵。但是人员越来越少,剩下的人也都精疲力竭,无能为力。于是丁汝昌向平素为他效力的外国人和周围的士兵说:“请给我点香烟和葡萄酒。”然后从容就义。据敌人报道,丁汝昌死日前后,他的投降书据说是别人写的。按照丁汝昌的想法,到最后不能再战时,先捣毁炮台,破坏军舰,然后投降。但丁汝昌死后有些西洋人说,如若那样,日本人脾气暴躁,不知会遭到什么样的虐待。因此,据说才写了丁汝昌的名字,送上投降书。有的西洋人对此非常愤慨,把这件事向报馆投稿,指出这实在是万不应该的做法,太可怜了。他既是那样的铮铮勇士,到死后名字却受到如此玷污,丁汝昌决不会作那种投降。他是抱着炸毁全部军舰,破坏所有炮台,拼自己一死以挽救士兵生命的想法而进行殊死防御的。丁汝昌对敌人也非常重义的,如所周知,二月五日晚,我鱼雷艇击沉了敌军旗舰定远号,当时丁汝昌正坐乘该舰,我鱼雷艇在离八百米的距离,不断遭到炮击,鱼雷艇蒸汽机被击中,舵手全部战死。由于炮火越来越激烈,于是其他由海船员便把尸体扔掉,自己逃走。以后打捞尸体时,丁汝昌说:“这虽是敌人但系忠义之士,应该以礼相葬。”并说:“中国陆军残酷,也许对这些尸体加以污辱。”因此特派海军士兵随同守卫。如果若是其他中国人,不知会对这些击沉定远号的最可恨的敌军士兵如何残忍对待。

     我想这些事实正是重义的做法。对敌人竭尽防御之策,危急关头率左右先士卒,最后从容就义。如前所述,这实在是具有古代豪杰风度的人物,这一点是我所深信的。关于威海卫的故事虽然还有许多可讲,但人谈得太多了,先对丁汝昌的事迹暂且谈到这里,其他方面有机会再讲。【31】 


      一位敌方海军大尉,把自己敌手事迹当英雄故事讲,借此激励日本海军士气。

     今天,我们谁敢做“小笠原长生”?!

     且小笠原长生所讲细节,在我方史料中鲜有记录。如按照长官命令来回搬武器浪费大量时间、那位50余岁舍身点燃火药库的战士、丁汝昌不让侮辱日军尸体的故事。


     铁血将士,追随丁汝昌共赴患难。            

     还有一群在战火边缘看似微渺的身影,也如将士们慷慨悲壮,她们是北洋官兵们的妻子。夫君战死沙场,噩耗传至故乡,伴着那承载无尽悲痛的灵柩,这些战士的妻子们纷纷踏上殉夫之路。

     福州,曾是“近代海军军官摇篮”,也是冰心幼年生活之地,却成为令冰心一家恐惧深渊。在这里,冰心母亲险些殉情,冰心命运差点改写。虽与主战场千里相隔,但甲午战火让福州众多海军军官捐躯,军属成烈属。烈士遗骸归乡,福州城被悲恸笼罩,披麻戴孝,哭声震天。

     当时,谁在门上贴着白对联,就是报死讯。              

     只见街道上许多家门楣都贴着白对联。冰心家人惊觉,未得确切死讯时,冰心母亲已暗藏鸦片,决心闻夫死讯即自尽。冰心父亲谢葆璋任“来远”舰大副,侥幸存活,才使冰心母亲未践殉夫之举,否则冰心童年命运将改写。在历史长河中,一个个坚强女性,壮烈殉夫,她们柔弱外表下有一颗坚如磐石的心,心意决绝,无人可阻。

     北洋水师烈士之妻中,丁汝昌妻子魏夫人最感人。

     魏氏生于 1850年,出自湖北安陆府钟祥县书香门第,是一位聪慧且贤惠的女子。她与丁汝昌缘分深厚,虽为继配,然二人关系甚笃。丁汝昌原配钱氏早逝,年仅三十四岁,而后魏氏在与丁汝昌婚姻生活中,以聪慧与善解人意,成为丁汝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在丁汝昌殉国后,却成了清朝统治者眼中北洋海军全军覆没的罪魁祸首,光绪帝不仅没收了他的全部家产,还下旨命他死后穿上黑色囚衣,棺材漆成黑色将其棺木加上3道铁链,十余年不准下葬以。

     清廷如此对待丁汝昌,深深刺痛了魏夫人的心。               

     她见证与丈夫相濡以沫三十年,二人情深意笃。丈夫不幸遭遇以及国家冷酷无情,让她陷入绝望之境。1896年1月14日(光绪二十一年十一月三十日),魏夫人吞金自尽,终结自己生命,以此深切表达对丈夫的忠诚与爱恋。这一悲举,宛如一曲哀歌,其情之深,其志之坚,穿越时空,震撼着人们心灵,亦让后人对历史中人情冷暖、家国大义有了更为深刻的思索与感悟。

    丁汝昌夫妻墓,二人合葬于安徽无为小鸡山。


     安徽巢县高林乡郎中村。

     一片荒草丛里,有一片夫妻合葬墓地。

    每块墓碑上,男人去世日子皆为1894年农历8月18日(公历9月17日),死因皆为血战身亡,而他们妻子去世的日子都是两个月以后。

     这就意味着,得知丁提督殉国消息后,北洋水师下级官兵妻子们,选择同一条路——自杀殉节。


     1959年,在那特殊岁月里,丁汝昌与魏夫人墓遭遇横祸。

     村书记竟带领着十几名村民,以炸药炸开丁汝昌墓穴。

     墓穴开启,穴内里静静摆放着一黑一红两口棺材,随后村民们竟燃起一把无情之火,将那丁汝昌与魏夫人遗体付之一炬,而后更将棺材制成几只板凳,剩余边角料被做成切菜案板……

     如今,丁汝昌与魏夫人合葬墓静卧故地安徽无为县严桥镇。

 

     1897年2月11日,大洋彼岸美利坚国匹兹堡附近小华盛顿镇。

     一声枪响,震惊了整个镇医院。

     在这里住院的马吉芬,在护士离开房间后,拿出藏于公文箱中的左轮手枪,对准自己太阳穴,扣动扳机,终结了37岁的生命。

     两年前,正是此日,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他的好战友、“镇远”舰管带杨用霖以身殉国。

     两年间,他被伤痛折磨,近似丧失理智,被人疑为精神病。

     甲午战前,马吉芬放弃度假,来华参战,为正义献身中国。被大清任命为“镇远”舰副舰长。

     北洋水师战败后,西方诸国普遍认定中国海军军人素质低下,统帅指挥无方。而对日本海军,却给予极高赞誉,视其训练有素、英勇善战。马吉芬闻知此事,怒不可遏。身为北洋水师之一员,他亲身历经此战,深知实情绝非如此。

     甲午海战时,马吉芬任“镇远舰大副,图为他在“镇远”舰上负伤。

      马吉芬带回的怀表和北洋海军旧照。

     马吉芬在北洋水师时的军服。

      马吉芬带回美国的经远舰龙旗。

 

     那些英勇作战、悍不畏死的袍泽,不应遭受如此不公评判。他决意要为中国海军正名。为此,马吉芬踏上四处演讲之路,力求扭转美国人对中国海军之偏见,让世界知晓真实的甲午战争究竟为何模样,让世人明白,中国海军绝非怯懦之辈。他特意着书《鸭绿江外的海战》。

     然而,周遭之人对此视而不见,一厢情愿地认定马吉芬乃受刺激过度,精神失常。他的病例如是记载:“右眼视神经损伤,耳鼓膜损伤,肋部、臀部仍残留弹片。”

     他在“黄海海战报告”中,对丁汝昌深切哀悼,他亦如老英雄般,将美好时光与生命献于异国之民。“其中如提督丁汝昌,我不能不向其深切沉痛哀悼。他既是勇敢的武士,又是温和的绅士,他迫于滥命和强敌作战而一败涂地。及见大势已去,尽毕生最后的职责,为了麾下将士的生命而与敌签约。这是他自己的决定。他曾期望活着,但他知道祖国的不仁,对他的冷酷待遇将要超过不共戴天的敌国。在夜半孤灯之下,左思右想,饮鸩而逝。老英雄当时的感情究竟如何?”

 

     马吉芬并不知道丁汝昌生前并未与日本人签约投降,而在是他死后被人冒名降敌的。

      想到丁汝昌之结局,马吉芬深感绝望,精神几乎崩溃,他被战争逼至绝境。

     两年时光悄然流逝,马吉芬深感为中国海军复名无望,生活亦失去希望之光。于是,在丁汝昌逝世两周年之日,马吉芬含恨自尽。

     依其遗嘱,马吉芬下葬时身着北洋水师军服,棺木覆盖黄龙旗——那曾高悬于“镇远号”之上的中国军旗。离开中国之际,马吉芬宁可舍弃一切,也要带上这面军旗。

     小镇墓园里,一座墓碑上刻着:菲罗?诺顿?马吉芬,生于1860年12月13日,卒于1897年2月11日,曾为大东沟海战“镇远”号指挥官。谨立此碑,纪念这位深爱祖国却献命异国旗帜的勇士。

     墓碑背面,镌刻两面国旗,一面美国国旗,一面中国国旗。

     这是甲午海战中最后一位壮烈牺牲的北洋水师将士。

 

     1895年2月13,清廷发布上谕:李鸿章著赏还翎顶,开复革留处分,并赏还黄马褂,作为头等全权大臣前往日本议和。

     此前,清廷派往日本议和使臣张荫桓、邵友镰、天津税务司德国人德璀琳均遭到日本拒绝,要求另派十足全权、曾办大事、名位最尊、素有声望的人为谈判代表。

     慈禧决定派遣李鸿章前去日本。

     甲午战败,清廷不得不派李鸿章赴日谈判,1895年3月,李鸿章离京赴日。


     这时,李鸿章因甲午战败,已被光绪帝拔去三眼花翎,被去黄马褂,革职留任。

     一月十八日,慈禧面谕军机大臣,“即著伊去,一切开复,即令来京请训。”

     奕诉说:“上意不令来京,如此,恐与早间所奉谕旨不符。”

     慈禧一听,勃然大怒道:“我自面商,既请旨,我可作一半主张也。”【32】


     1895年3月16日,日本大本营决定成立“征清大都督府”。

     以参谋总长小松宫彰仁亲王为大总督,海军军令部部长桦山资纪、参谋本部次长川上操六、野战卫生长官石墨忠惠、野战监督长官野田豁通及将校数十人从之,谋划进驻旅顺,以对清政府进一步施加军事压力,为和谈获取更多筹码做好铺垫。  

     重压之下,清廷必降。

 

     1895年4月17日,天低云暗,苍茫重霾。

     预示着大清国运艰难与悲哀。

     这一天,李鸿章与日本伊藤博文签订《马关条约》。

      大清国与日本国签订《马关条约》。

     主要内容有:1、承认日本对朝鲜的控制。2、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以及所有附属岛屿与澎湖列岛。3、赔偿军费白银二万万两。4、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四个通商口岸,日船可沿内河驶入以上各口。


     《马关条约》丧权辱国,遭到全国人民反对,举人康有为等1300多人上书光绪,要求废约拒和,并发出改良政治,挽救危亡的强烈、呼吁。

     外部压力深重,宫中钳制巨甚。

     光绪帝心中煎熬,无法自持。

     慈禧知道,批准条约,必将受到天下人唾骂。

     当光绪要奕励和军机大臣请见皇太后面陈和战事宜时,慈禧令内监传靓旨:“今日偶感冒,不能见,一切请皇帝旨办理。”

     第二天,又传旨:“和战重大,两者皆有弊,不能断,令枢臣妥商一策以闻。”

     到四月五日,慈禧“犹持前说,而指有所归。”

    初八日,光绪才“蟠然有批准之谕”,但是,“书斋入侍,君臣相顾挥涕。”

     此间,内幕懿旨与苦痛煎熬,唯有24岁的光绪帝自己最清楚。 

     光绪皇帝痛心疾首,却无能为力。

     当在条约上钦上玉玺时,光绪沉痛地对军机大臣们说:“台割,则天下人心皆去,联何以为天下主!”【33】“忍看图画移颜色,肯使江山付劫灰。”

     光绪“宵旰旁徨,临朝痛哭”,身边一干大臣,皆垂泪涕下。

     禧对和战的态度,直接影响中日甲午战争进程。

 

     “旅顺蒙难日,山河尽悲戚。”

     旅顺惨遭日军侵占之际,日本政府自本土遣派二百五十名文武官员,他们自佐世保港扬帆启程,旋即于旅顺口登岸,强势接管旅顺。《马关条约》落定之后,日本征清大总督府在旅顺口傲然成立,其府邸竟设于丁汝昌昔日办公之所——海军公所。

     四月后,征清大总督小松宫彰仁亲王,引领一大队随从自日本宇品港浩荡出发,途经威海卫,终抵旅顺口。

     至此,日军全面占据旅顺与威海卫,其势汹汹,山河同泣。

 

     1895年(明治二十八年),清国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割让辽东半岛和台湾给日本。沙皇俄国对清国东北地区素有野心,伙同德意志帝国、法国干预,明治天皇只好下诏放弃对辽东半岛永久占领。【34】

     清日两国间签订《马关条约》,清朝把台湾割让与日本,日本随即以割让领土名义出兵台湾,实施了一场凶暴的掠夺作战。台湾作为清朝领土被抛弃,清朝不再履行国家义务,台湾民众为保护家园奋起自卫。1895年12月下旬至翌年1月,北部岛民以台北为中心,在各地掀起抗日高潮。图为台北城头日军守备兵惊恐应战的情景。


     日本放弃辽东半岛,“卧薪尝胆”式报仇意识蔓延。

     日俄战争中,日本先发制人,重创旅顺俄舰队,掌握初期制海权,后期全歼俄增援舰队,完全控制日本海、黄海制海权,迫使沙俄战败求和。【35】

      日本此役胜利跻身世界八大强国之列,《朴茨茅斯条约》签订后重新划分远东势力范围对其有利。日本利用时机推行对西方列强外交,改善与沙俄关系,签订密约划分在华势力范围。【36】

      1911年,日本与英国签订第三次日英同盟条约,反映其国际地位获西方认可,成为东洋霸主,明治天皇亦成“东亚霸主”。【37】

      甲午战争与日俄战争胜利,使明治天皇确立至高无上地位。【38】


      甲午海战,是中日两国分水岭。

     这场战争,撼动了东亚千年政治格局,改变了两个民族的历史走向,开启了两个国家命缘转圜的百年较量。

     中日甲午战争结果是,‚日本获得胜利,并率先拉开了列强瓜分中国序幕——以致德国强占胶州湾、沙皇俄国占据旅大、法国占据广州湾、英国占据威海卫、九龙半岛。

 

     甲午一役,日本如黑马崛起,跃升亚洲强国之列,彻底摆脱半殖民之境。

     役,日本成亚洲暴发户,获赔款二亿三千万两库平银,舰艇等战利品价值逾一亿日元。彼时,日政府年度财政收入仅八千万日元。日外务大臣陆奥宗光狂喜:“未料赔款竟达数亿元,此前全部收入仅八千万。今三亿五千万元滚滚而来,政府与私人皆觉无比富裕。”占领朝鲜、台湾后,日本对东北、华东构成直接威胁,成进攻中国大陆之跳板。

      首次尝得侵略甜头,极大刺激其扩张领土之欲望。

     日本走入快速发展道路,不但获得巨额赔偿,而且通过《马关条约》,获得了企图已久的朝鲜半岛,为入侵中国打开跳板。

     甲午战争后,日本向海外移民。1885年,日本政府放开对移民的限制,允许本土居民移民海外,于是大量日本人移居夏威夷。


     此时,日本已经初步完成近代化、工业化。在1886年以后、甲午战前8年中,日本工业化投资几乎呈几何增长。日本工业化固定资本投资总量8.6亿美元,是中国0.77亿美元的11倍。在制造业产值、铁路公里数、纺织业纱锭数、钢铁产量、电话机台数、电报发报份数、中小学生占人口比例等,几乎所有可有数据比较项目上,中国与日本的差距都在10倍左右。

    工业化投资规模,最终决定基本国力,决定军事工业和扩军备战规模。日本甲午战前《八年军备计划》,是在工业化进程中突飞猛进完成的。

 

   而中国,一个农业大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基本靠农业、海关税收、官商企业、官督商办企业获得。

     一个农业大国与一个工业化国家的战争,是一场农民与现代军人的较量,你即有三头六臂,也无法打赢这场战争。

     这是鸡蛋碰石头——因为打仗打得是真金白银。

     甲午战争的惨败,早在战争之前就注定了。

     甲午战前1875年—1894年19年间,中国军费总支出按4600万两,另国家军用工业企业总投资4281.6万两(其中83.7%来源于海关,中央和地方拨款仅约10.2%)。日本1890年后8年间,含战争债券的国家军费约白银4.63亿两,是1894年以前清廷19年军备支出约0.88亿两的5.2倍。

     一个国家军事实力,最终决定于国力——经济实力和政府财力。即便清廷当时也和日本一样咬牙推行军备计划,也会因国库空虚而中止,因为政府没钱。

     由于国库空虚,清廷从1888年后,大幅裁减北洋水师军费,每年200万两拨款至少消减了一半(200万两不过是财政岁出约1%)。

     南洋大臣沈葆桢。


    1875年,两江总督、南洋大臣沈葆桢,主动向李鸿章提出:400万两分建北洋、南洋两军太少,且过于分散,愿将组建南洋水师200万两白银,全数建北洋。这才有后来的北洋水师。200万两白银,仅能购买售价360万两的“定远级”战舰半艘,清廷经费严重紧缺可见一斑。【39】

      甲午黄海战前6个月,北洋舰队申请紧急换装部分速射炮并补充弹药,为给慈禧太后寿诞筹措经费,光绪帝下令“停购船械”。大战前,“定远”、“镇远”两舰主炮实战用弹仅存3枚,唯练习弹“库藏尚丰”。此前1年,李鸿章知道情况后“令制巨弹,备战斗舰用”,却一直无法落实。黄海大战中击中日舰没有爆炸的炮弹,居然是法国产的中国陆上要塞炮用弹,打进敌舰后根本不会爆炸。

     清军战斗力,不论是北洋水师还是新式陆军,最终都与日常军费开支规模紧密相关。虽大清帝国拼尽国力,购买洋枪洋炮,凑齐北洋水师和新式陆军,但最后还是“买得起马,配不起鞍”。

     1888年后,清政府对北洋水师拨款骤减,让北洋水师连维持良好战备状态水平的钱都没有。实弹演习和远洋航行基本没有,以致在黄海海战中,日舰火炮命中率高出北洋舰队9倍以上(战后英国《布雷盖海军年鉴》统计称,北洋水师炮弹命中率高于对手)。【40】

     甲午战败后,中国工业投资绝对弱势,让财富积累减速,国家财政收入随之枯萎,形成工业化与税收恶性循环。加上对国防和军队的怠慢,让清国在对外战争中一再战败、接二连三地赔款——晚清政权跌入了“集权弱化”加剧的漩涡。

     中国国际地位骤降,财富大量外流,国势萎靡。向来被轻视的“倭寇”,竟全歼北洋水师,勒索巨款,割占国土,朝野上下,自信心荡然无存。

     清朝独立财政自此破产,靠向西方大国举债维生。


     中华帝国,悠悠几千年农耕文化,宛如古老参天巨树,深深扎根于社会沃壤,塑造出别具一格的社会风貌与价值取向。农耕生产方式,追寻首要目标乃是天下太平,只需有饭可食、有衣能穿,便觉心满意足。此般文化视角,恰似内敛花蕊,向着内部凝聚,而非向外绽放拓展。清廷内部斗争激烈,亦是这农耕文化衍生的产物。

     北洋水师,便诞生于农耕文化土壤之上。虽拥有世界上最为先进的铁甲舰,却奉行着长期防御性战略,仿若一个谨慎的守财奴,更侧重于守护本土,而非经略广袤大洋。它是一支浸染着浓厚农耕色彩的海军,其使命被无形地束缚在守护本土安宁这一狭隘范畴之上。

     从国际格局宏观视角审视,明治维新后的日本,积极向西方学习,毅然踏上资本主义扩张之路,对资源与市场的炽热渴望,驱使它将锐利目光投向周边国家。而此时中国,虽在洋务运动中进行一定程度近代化尝试,然封建体制沉重桎梏,依旧如枷锁般难以挣脱。日本渴望凭借一场战争,打破东亚原有秩序格局,确立自身霸权地位,贪婪地获取更多利益与资源。

     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犹如静谧湖泊,强调中庸、和谐与稳定,这在一定程度上,如朦胧雾气,影响人们对于战争清晰认知与充分准备。而日本在明治维新进程中,如海绵吸水,吸收西方竞争意识与冒险精神,国民思想逐步转向对外扩张与征服远方。这种思想观念的显着差异,在战争中鲜明地表现为日本积极进攻,如汹涌海浪;中国被动防御,似沉默礁石。

     甲午战败后,1896年,李鸿章访美,接受《纽约时报》采访。这位曾经的外交雄才,此时亦是自嘲和无奈。大国雄风不再,只得任凭西人嘲笑。


     甲午战争绝非仅仅是一场军事上激烈较量,更像是两种不同文明的猛烈碰撞,似流星撞击;两种社会制度激烈竞争,如江河奔腾;亦是两种国家发展模式巅峰对决,像山峰对峙。它深刻地揭示了在时代变革的汹涌浪潮中,一个国家若不能敏锐地感知并及时适应新的形势,进行全面而深入的改革,即便拥有先进的武器装备,也宛如无根之木,难以在国际竞争的广袤丛林中屹立不倒。

 

     战败后,国人反对签订《马关条约》声浪愈发高涨。

     此时,天津塘沽正好发生一次大海啸,清廷经过操作,便在京津一带传出“海啸是天和”的说法。“签订合约,乃是天意!”说“天意若此,宜巫批换合约。”【41】

     清朝统治者舍不得花钱建设海军,致使海防薄弱,甲午之战一败涂地,赔偿日本白银23150万两(包括“赎辽经费”3千万两,威海“日军守备”经费155万两),另外被日本掠夺的“战利品”约合1亿多两。

     如果当初,能拿出3亿两白银,武装北洋舰队,甲午之败属谁呢?

     令人想起马江海战时,左宗棠曾言:与其赔款,不如拿赔款作战费。

     清廷不是没有教训,只愿为一个人六十大寿花费巨额银两,而不愿为国家武装增添一艘军舰。

     其根源不在于船坚炮利,而在于那个可恶的当政者和迂腐的政治体制。

 

     甲午战败,李鸿章成万矢之的,身无完肤,人皆言杀。

      梁启超是用“手术刀”给大清体制和文化背景解剖的第一人。


     梁启超列出李鸿章之罪“十二咎”:误劝朝鲜与日本立约;出兵赴朝,授人口实;不察先机,只为调停;聂士成请战,直捣韩城未准;高升号事前,丁汝昌请先鏖敌舰为准,任敌坐大;经武二十年,畏敌惧战;叶志超、卫汝贵克扣军粮、盗掠民妇;弹不对枪,药不随械,言军械局人廉明,谁信?平壤之役,军无统帅;坐待敌攻,无法制敌;海军不知用快船快炮;旅顺天险,称三年不能破,主官却闻风先遁。此皆可为李鸿章之罪。(梁启超《李鸿章传》)

     这些罪孽,李确实要担当,如一味求和,呆取守势,寄托列强调停,以夷制夷;用人不当,主官腐朽;枪械不对,无以御敌。但“海军不知快船快炮”,就无法怪罪到姓李的头上。他可是多次呼吁“引进快船快炮”,一是朝廷缺钱,家底陋薄;二是户部掣肘,“八年未购一舰。”

     实不知,日本30年卧薪尝胆,刻意经营,上下一心,以敢死之劲旅,向大清孤注一掷,虚弱老朽大清岂能有防备、有抵抗之力?!

     西方有媒体记者称:日本非与中国战,实与李鸿章一人战耳。(梁启超《李鸿章传》)各省大吏,画疆自守,兵为将有,皆成私产,岂有为甲午之战筹一饷、出一旅之说?朝廷调拨,甚是费力,各处搪塞,能躲即躲,毫不关己,诚是实言。

     李鸿章抽调驻守旅顺宋庆部上前线时,宋庆以“允许扩军”为条件才答应出兵。李鸿章原想调驻守威海北洋所属绥、巩军前去辽东参战,却遭到统领戴宗骞拒绝。

     连北洋自己的军队都调不动,他有何法呢?

     有一可笑之例:北洋海军刘公岛全军覆没时,“广丙”舰管带程璧光,向日军递交投降书时称,此舰属广东,与北洋水师无干,应放还广东。  

     各国闻者,莫不笑之。  

     梁启超笑言:真是日本与李鸿章一人战也!合肥,合肥,虽败亦豪哉!

 

     李鸿章一生经营军队,倚重军队。

     甲午战争,淮军朝鲜之败、辽东望风披靡、北洋水师大黄沟之败、旅顺之败、威海卫全军覆没,使得李鸿章声誉扫地。四十年所经营淮军、二十年所倾力打造北洋舰队,就此灰飞烟灭,李鸿章政治生涯就此走向末路。

     梁启超言:李鸿章最大弊端在——不识国民之原理,不通世界之大势,不知政治之本道,当此十九世纪竞争进化之世,而惟弥缝补苴,偷一时之安,不务扩养国民实力、置其国于威德完盛之域,而仅摭拾泰西皮毛,汲流忘源,遂乃自足,更挟小智小术,欲与地球著名之大政治家相角,让其大者,而争其小者,非不尽瘁,庸有济乎?

     已近80高年,久经患难,抑郁积劳,肝疾增剧,时有盛怒,或如病狂。

     今当垂暮,拊心呕血;英雄末路,杳杳西去。

 

     1901年11月,京师贤良寺,李鸿章躺在病榻上,气若游丝。

     回想一生中一共签了30多个合约,大多都是不平等条约,是在列强船坚炮利威逼之下、是在老佛爷和皇帝的懿旨和圣喻下签订的,这些条约让他背上千古骂名。

     在弥留之际,李鸿章留下一首绝命诗:


     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

     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

     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

     海外尘氛犹未息,诸君莫作等闲看。

 

    病榻之上,他记得二十岁进京赶考时,写下一首诗《入都》:

      

    丈夫只手把吴钩,意气高于百尺楼。

    一万年来谁著史,八千里外欲封侯。

    定将捷足随途骥,哪有闲情逐水鸥。

    笑指泸沟桥畔月,几人从此到瀛洲。

 

     那时,是何等意气奋发。如今,只能苟延残喘,犹如他伺候的那个朝廷。

     1895年3月,甲午战败,清政府被迫向日本屈膝求和,决定派李鸿章为头等全权大臣赴日谈判。李鸿章深知此行艰难与危险,请求翁同酥和他一同前往。但翁氏大要滑头,称“若余曾办过洋务,此行必不辞,今以生手办重事,胡可哉?”【42】巧妙加以拒绝。

     结果,李鸿章因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遭举世唾骂;而翁氏却因未直接参与,显得清清白白,甚至因反对签约,赢得不少赞誉。

     李鸿章说:“十年以来,文娱武嬉,酿成此变。平日讲求武备,辄以铺张靡费为疑,至以购械购船为厉紧。一旦有事,明知兵力不敌而淆于群哄,轻于一掷,遂至一发不可复收……知我罪我,付掷千载。”并称:“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事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不揭破尤可敷衍一时。如一间破屋,由裱糊匠东补西贴,居然成一净室。虽明知纸片糊襟,然究竟决不定里面是何等材料。即由小小风雨,打成几个窟窿,随时补葺,亦可支吾对付。乃必欲爽手扯破,又未预备何种修葺材料,何种改造方式,自然真相败露不可收拾。”

     李鸿章一生,驰骋官场,仕途辉煌,圆滑有余,老谋深算,却晚年凄凉,背负骂名,这无疑是他个人命运之悲剧,更是国家命运之悲剧。

 

     1901年11月7日(光绪二十七年九月廿七日),李鸿章在京师贤良寺与世长辞。

     据载,他在九月十九日自俄馆归家后,即呕血不止。

     临终前1小时,俄国公使到访并强行与他签订条约。

     此条约为李鸿章出访俄国时,秉承慈禧太后默许,为抗衡日本出卖东三省权利、求得沙俄保护而与俄国达成秘密协议,俄国公使还到李鸿章病榻前,逼请李鸿章签署画押《中俄秘约》。

     李鸿章在身体极端虚弱情况下,不断吐血直至离世。

     享年七十九岁。  

     一代风云人物,竟随北洋舰队、津防练勇,长辞此世界此国民。


     梁启超撰挽联,以祭之:


     太息斯人去,萧条徐泗空,莽莽长淮,起陆龙蛇安在耶?

     回首山河非,只有夕阳好,哀哀浩劫,归辽神鹤竟何之?

 

     李鸿章死后,对他多有争论。

     争论焦点聚焦于——李鸿章究竟是误国、还是卖国?

     李鸿章“误国之说”由来已久,当年张謇参奏他“主和误国”,“非特败战,并且败和”之语广为传诵。【43】

      洪棄生撰《中东战纪》亦言:“清师之败,李鸿章有三误焉:一误于望和;二误于待和;三误于求和也……误国深矣!”【44】


     有无卖国之举?有人称他受俄国人巨额贿赂?

     根据历史学家鲍里斯·;罗曼诺夫《俄国人在满洲》载:1896年,为使李鸿章放弃清政府自造铁路的方针,这条铁路就是著名的“中东铁路”。沙皇批准,以300万卢布贿赂李鸿章。为解除李鸿章害怕得不到这笔贿赂款的顾虑,俄国财政大臣维特授权乌赫托姆斯基亲王、罗斯坦和罗曼诺夫三人签署一项《议定书》,以保证这笔款绝对落到李鸿章手中。议定书在给李鸿章过目后,立即被俄财政部收藏起来。【45】

      中东铁路,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沙皇俄国为攫取中国东北资源,称霸远东地区而修建的一条“丁”字形铁路。十月革命后,北段为中苏合办。1896年(光绪二十二年),清政府特使李鸿章赴俄祝贺沙皇加冕典礼,与沙俄签订《中俄御敌互相援助条约》(称《中俄密约》),允许俄国修筑东清铁路。

     为使清政府放弃自修铁路,俄国人采取收买李鸿章的做法,让他出卖国家利益。  

     俄国财政大臣维特称“李鸿章受贿”,但无他证材料,仅俄方孤证。【46】俄国档案记载清晰,一般人却不敢信以为真。

     俄国《维特伯爵回忆录》(又见《红档杂志有关中国交涉史料选译》),恐非孤证。何况后者多次记述,对贿赂过程详细交代。【47】

      俄国驻北京官员寄回莫斯科之两则密电:其一称,“昨晚极秘密地将李鸿章请来我处,通过璞科第告他,若与我国成立借款……当酬他银五十万两,作为办理此事必需之秘密开支,李鸿章同意竭力协助;假使我国能按十足数借款,他保证大致可以成功。”

     其二称,“今天我付给李鸿章五十万两(按北京习惯所用市平银重量),计值四十八万六千五百万两(按银行所用公砝两重量折算);李鸿章甚为满意。”【48】这些密电断非虚构。

     李鸿章受贿数额不是三百万卢布,而是五十万两白银。时间是1898年3月28日(俄历16日)。因为那三百万不是李鸿章不要,而是俄国人没给。为此,李鸿章至死都对俄国人耿耿于怀。【49】

      时任俄罗斯陆军大臣库罗帕特金说:谢尔盖·维特收买了卑鄙的李鸿章,他接受了这一横暴行为,为此中国将永远不会饶恕俄国。中国将永远力争将横贯满洲的铁路干线变为本国的铁路,而不是俄国的铁路。【50】这些证据都指向李鸿章为受贿而出卖国家利益问题。

     如果此点属实,那李鸿章就成为清王朝最大的内奸和民族罪人。

     清流党对他贪腐的指控,就不是空穴来风了。如此利欲熏心,不惜出卖国家利益,就不难理解在甲午战争中李鸿章种种表象背后的缘由了。

      “镇远”舰被日军俘虏至日本长崎港。

 

     1895年2月17日,北洋舰队於威海卫向日军投降。

     “来远”、“靖远”、练习舰“威远”被日本鱼雷艇击沉。

    1895年2月,日本随军记者拍摄于刘公岛码头,远处是北洋水师被俘军舰。


    剩下舱底刮伤的“镇远”舰、声名狼藉的“济远”舰、质量不佳的“广丙”舰、“平远”舰及六艘蚊子船,以及一些后勤船只。这些船只除运输舰“康济”因载运丁汝昌等灵柩和投降官兵回籍遣散被释放外,其余全部被日军俘虏。

     曾经是“世界第八强”的北洋水师灰飞烟灭。

     日军占领刘公岛后,1896年,派人前往打捞定远舰残骸。

     他们将打捞出水的“定远”残骸运回日本,在北九洲大宰府建起一座“定远馆”,陈列展出,作为战果炫耀。

     另一艘铁甲巨舰“镇远”号负伤后被日军俘获,修理后被编入日海军舰队服役,日人竟连舰名也不改。此舰参加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1904年日俄战争,直到1912年因舰体陈旧,才被当成废船出售,随后在横滨解体。

     包括“镇远舰”在内的北洋水师剩余舰船,并入日本联合舰队,极大提升日本海军战力。因为在当时,日本联合舰队是以速度而不是吨位致胜的,黄海海战时旗舰松岛号,排水量只有4千多吨,此规格不能称其为“战列舰”,也就是个高配的巡洋舰。而“镇远舰”入列日本海军后,等于给他们送来一艘排水量7670吨、装甲356毫米的“大块头”,倭寇捡个大便宜。而直到1896年,日本海军才有排水量12000多吨的富士级战列舰。

     1896年11月25日,本海军在横须贺举行海上阅兵式,明治天皇所乘坐旗舰,正是被编入日本海军的“镇远”舰。

     有了“镇远”舰,日本才算是拥有第一艘近代意义上的战列舰。

     1912年,“镇远舰”被拆解。

  

   为纪念甲午之役胜利,日本将“镇远”舰、“靖远”舰的铁锚拆解下来,陈列于东京上野公园。铁锚四周,分散摆开“镇远”舰主炮弹头10枚,弹头之间,又焊上“镇远”舰锚链20寻,用以环绕隔离整个陈列场地。

    “镇远舰”舰钟,在神奈川小田原。

    “致远舰”格林机枪炮,在横须贺三笠舰纪念公园。

    “镇远舰”右铁锚,在日本冈山县一家神社中,作为形似“牛头”的神器而供奉。

    “靖远”舰妈祖神龛,在日本福冈元寇博物馆。

    “平远”舰炮弹,在日本冈山福田海神社。

   “定远舰”沉海残余舰材,钢板、木料、内饰家具等,在九州福冈太宰府市太宰府天满宫境内建一别墅,名为“定远馆”。

     “定远”舰轮舵被改成咖啡桌。


    “定远舰”浴室和卫生间,被整体搬移到“定远馆”公寓内;“定远”管带刘步蟾办公桌在日本光明禅寺,成为放置香火钱的供桌……“定远舰”305毫米开花弹,立在九州岛佐世保基地日本海军墓地;用定远舰材料建造“定远馆”、从镇远舰拆下铁锚和锚链,是中国人心里永远的痛!

 

     1945年抗战胜利,中国成为战胜国。

     国民政府多次交涉,要求收回北洋水师遗物.

     当时麦克阿瑟将军主政日本,屡次敷衍拖延。

     同时,日本海军部精品陈设被美军缴获,运回美利坚保存,其中就包括“镇远舰”的指挥舱陈设炮、北洋水师随舰的大清海疆图、日本海军部关于甲午海战的珍贵图片和文本档案等,统统收藏于美国亚洲文化学院历史博物馆。  

     直到1947年2月,海军少校钟汉波受命担任国民政府驻日代表团海军参谋,出发之前,海军总司令桂永清专门向他交代,“镇远舰”铁锚至今还陈列在东京上野公园,是为国耻,务必要收回。经过钟汉波不懈努力,几经交涉,驻日盟军总部终于同意,向中国归还北洋水师遗物。

     1947年5月,钟汉波参加在东京芝浦码头的签字接收仪式,20寻、53米长的锚链和10枚炮弹弹头,运往上海;“镇远”舰、“靖远”舰铁锚,运往青岛海军军官学校。中国海关缉私船“飞星”号、“隆顺”号分别接受这两路运送任务,将“镇远舰”遗物护送回国。

     “镇远舰”遗物在日本尚能在公园展览,回到国统区,三百多吨铁锚、铁链,竟然被人当作废铁卖掉了,太让人寒心。

     1959年,“镇远舰”铁锚落户中国军事博物馆,展陈在兵器馆西广场。

     至今仍陈列在日本横须贺三笠舰公园的北洋水师“致远”舰格林机关炮等物品,令人难忘那场悲壮战争。


     战胜大清后第二年,1896年1月1日。

     新年伊始,明治天皇没按照惯例操持新年仪式。他已经四十五岁了。

     日本赢得“日清战争”,日本与清国关系上取得了称心如意的进展。这让天皇喜悦之情,难以抑制。

    在皇宫举行的新年度第一次诗会上,他创作一首诗歌,抒发豪情:俯视苍穹下普天繁华乐盛时万姓献歌笑盈盈欢声入山尽洋洋酣乐使路开【51】日本作家描绘着东京新景象,热忱地写道,“一团团黑烟从这些建筑物高大烟囱中排出,电报线如蛛网般,汽车往来八方,路上的电灯宛如白昼。”【52】

     这一年,天皇最愉快的经历是在大阪地区观摩大规模演习。

     他在给军队欶语中提醒说,“时运日新,决不可有瞬时之偷安,益励精以期他日之功。”【53】

     明治天皇与日本民众眼中的岛国,是“充满光明的”。

 

     那一年,在日本千代田皇宫前,我凝视着这座日本人心中的“圣殿”。

     一下子想起1894年那个仲夏之夜,那个8月1日,日本对“清朝宣战”的时刻。天皇向军队颁布敕令,鞭策他们“于陆上海面对清国交战,努力达国家之目的”。天皇鼓励军队“尽一切手段”赢取胜利。【54】凝望着皇宫,心中涌动着复杂心澜。

     在大清眼中的“蕞尔小国”,怎么能把泱泱大清国掀翻了呢?那可是拥有“亚洲第一巨舰”的舰队啊!这可不是纸糊的!

     大清是不是输在制海权上?输在人祸上?是不是对手太强大了?!

     这些揪心之问,一直盘桓在心。

     假使明治天皇还在的话,我想当面问问他:《明治天皇传》上说,阁下在1894年向清朝宣战时,你表示反对,这话真是吗?如果是真的,那么丰岛偷袭、甲午海战、旅顺大登陆又是怎么来的呢?如果是真的,“炮起硝烟漫,将士征虏不畏苦,血海满尸山,誓破雄关虎阚垒,使我千军得胜还。”【55】

      这首诗又是谁写的呢?说你“得知旅顺大捷时,第一反应不是喜极而泣,而是下令妥善对待敌军将领”,那么,旅顺大屠杀又是哪来的?你不会也向东条英机那样回复“南京大屠杀”:那是手下人干的,我不知道?!

     只能用一句中国话回复阁下:既当婊子,就不要立牌坊了!

     那牌坊会遭雷劈,是要塌的!

 

     曾为写抗战史,到过不少日军侵华战场实地采访,也阅读过许多中日战争著作。仔细端详着日本这个近邻。

     沧海岛国,一抹曙光,照亮东瀛之境。明治维新恰似春风拂来,唤醒沉睡之岛国,引燃内心深处壮志豪情。明治天皇,以坚毅之态,引领日本挣脱封闭落后之枷锁,阔步迈向现代化强国征程。政治之上,果敢决断,如利刃破竹;经济之间,锐意进取,似汹涌波涛;军事之域,雄心勃勃,若雄鹰展翅;文化之所,兼收并蓄,犹海纳百川。诸般合力,铸就日本崛起之传奇华章。

     自明治维新起,日本全盘西化,奋力追逐工业化之路。数十载岁月,构建完整教育体系,培育成熟高素质产业工人。此乃日本工业发展之坚厚基石,使其劳动技能臻至世界一流之境。明治维新,这场震撼心魄之变革,既重塑国内格局,又将目光投向广袤外部世界,开启一段满含野心与冒险之对外扩张征途。军国主义,遂成明治日本之基本国策,富国强兵与脱亚入欧,化为日本矢志不渝之追求目标。

 

     晚清之际大清,宛如一位垂暮老者,在历史风雨中步履蹒跚。

     在漫长历史进程中,人民与国家概念极其淡漠,国不知有民,民不知有国。国家即皇上,人民即奴隶。口称万岁,三拜九叩。人民不被尊重,活着没有尊严,贫穷至极,饿殍遍野,到了生不如死的地方。“一盘散沙,无力回天”,你能指望这样的人民为朝廷去卖命、去慷慨捐躯吗?!日本有本侮辱中国人的书叫《论》,称中国人“似蚯蚓这种低级动物,把一段身子给切断了,其他部分没有感觉,仍能继续活着”。没有国家、人民概念的国度,连蚯蚓也不如。  

     甲午战败,剜心之痛的事实是——赔偿日本,能拿出两万万两白银;筹措北洋海军、添购军舰,却拿不出一两银子来。

     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近代变革,虽如暗夜星火,试图照亮前行之路,却未能如日本明治维新那般迅速成就国家之强大。虽有变革之渴望,犹如暗夜萤火,闪烁微芒。却无奈困于封建专制沉重桎梏,如深陷泥沼,难以自拔。保守势力似坚不可摧之壁垒,横亘在前,阻碍变革,使四万万同胞强国夙愿毁于一旦。  

     大清在动荡岁月里,屡屡受挫,列强虎视眈眈,如群狼环伺,山河破碎,民生凋敝。中日两国实力陡变,日本对中国态度发生重大转变。曾经敬仰化为鄙夷,强霸之念在日本心中滋生。吞并大清、朝鲜、琉球,进而伸展至东亚,日本野心如熊熊烈火,烧遍东亚与太平洋。


     日本甲午之胜,犹如一记重锤,砸在古老中国心头。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明治维新与晚清中国故事,如两面镜子,映照出兴衰成败的深刻道理。

     甲午之败,是国家失败、体制之败,是一个东方古老大国整体上的失利,绝非一两个优秀将领就能改变战局。甲午战争惊醒了亿万国人,呼唤国家锐意改革,这是国家民族进步的阶梯。许多甲午前辈用鲜血和生命为后人铺出了一条通向民族解放与人性自由的台阶。

     大清败了,当政者罪可当诛。

     有人愤然写下楹联:今日幸颐和,明日幸北海,何日再幸古长安。亿万民膏血全枯,只为一人歌庆有;五十割交趾,六十割台湾,七十更割东三省,廿余省版图渐蹙,预期万寿祝疆无。

 

     晚清举子梁启超悲愤莫名,写下《水调歌·甲午》

 

     拍碎双玉斗,慷慨一何多。满腔都是血泪,无处着悲歌。三百年来王气,满目山河依旧,人事竟如何?百户尚牛酒,四塞已干戈。

     千金剑,万言策,两蹉跎。醉中呵壁自语,醒后一滂沱。不恨年华去也,只恐少年心事,强半为销磨。愿替众生病,稽首礼维摩。

                                              (源自《梁启超文选》)


    梁启超言: “唤起吾国四千年之大梦,实自甲午一役始也。吾国之大患,由国家视其民为奴隶。积之既久,民之自视。……故非受巨创负深痛,固不足以震动之。昔日本当安政间,受浦贺米舰一言之挫辱,而国民蜂起,遂成维新。吾国则一经庚申圆明园之变,再经甲申圆明园之变,再经马江之变,而十八行省之民,犹不知痛痒,未学稍改其顽固嚣张之习。直待台湾既割,二百兆之债款既输,而鼾睡之声,乃渐惊起,此亦事之无如何者也。”【56】


      仪鸾殿中,一个孤独背影在徘徊。

     甲午硝烟渐渐散去,历经风风雨雨、战火洗礼的慈禧太后,身心俱疲地伫立在那雕栏玉砌的宫殿之中。

     她,这位曾经掌控着庞大帝国命运的女性,此刻面容上写满了沧桑与凝重。

     曾经的她,曾有过意气风发,在宫廷斗争中纵横捭阖。然而,甲午一战,如同一记沉重耳光,狠狠地扇在了这个已然摇摇欲坠的王朝脸上,也让她深刻地感受到命运无常与残酷。朝她的眼眸中,闪过一丝悔恨,一丝对往昔决策的反思。但更多的是对未来的迷茫与忧虑。那华丽宫装,也失去往日光彩,变得沉重而压抑。

     岁月痕迹,刻在脸上,留下深深纹路,每一道皱纹都诉说着那段充满战火硝烟的历史。她的内心,如同汹涌大海,波涛起伏,却又无从宣泄。

     在这寂静宫殿里,她独自承受着战争失败的痛苦与压力。曾经的荣耀与辉煌,在这一刻都已化为泡影。她深知,这个国家已经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之中,而她,作为这个王朝掌舵者,却显得如此无力。然而,即便身心疲惫,她依然不得不强打起精神,继续面对那纷繁复杂的宫廷事务和国家局势。因为她明白,她的每一个决定,都可能影响着这个国家的命运走向。

     其实,老佛爷并不迂腐,毕竟执掌国政数十年,大是大非还是看得清的。

     在六十寿诞祝寿时,并没有只顾自己,还是想到前方将士,特拿出三百万两白银,慰劳将士。

     懿旨称:讵意自六月后,倭人肇衅,变乱藩封,寻复毁我舟船,不得已兴师致讨。刻下干戈未戢,征调频烦,两国生灵,均罹锋镝,每一思及,悯悼何穷?前因念士卒战阵之苦,特颁内帑三百万金,俾资腾饱。(1894年9月24日农历八月二十六日懿旨《清代皇帝传略之慈禧》)

 

      有两件事,看出慈禧老佛爷的心态与禀赋。

     第一件,据瑾妃身边太监回忆,在乘“永和”号小火轮游颐和园昆明湖时,太监技术欠佳,一下子把小火轮开上了浅滩,太监吓坏了。慈禧并没有发怒,平静地下船,只是让太监写一个报告,说明怎么把船开上了浅滩。

     第二件,驻英公使郭嵩焘赴英前,对慈禧发牢骚,说自己去英国,总会被人骂作汉奸的,所以不愿去。慈禧劝他:像英法联军烧我们圆明园这样的事,此仇何能一日忘记,但要慢慢自强起来,断非杀一人烧一屋就算报了仇。

     在建设北洋水师上,慈禧是积极支持的。

     福州船政大臣裴荫森上书,申请福州船政自造一艘铁甲巡洋舰。李鸿章等一些朝臣均反对,认为中国不具备造船能力,必不成功,且会减少北洋军费。慈禧表示赞成自造,说此船造坏了也不要紧,就当中国技术人员练习了。

     这就是后来的“平远”舰。

     洋务运动中,慈禧不再以“祖制”开道,开始接受西方事物,让女官德龄替翻译西方报纸,建造宫殿参用西制,宫中陈设也“悉用西式”。

     西风渐进,大势所趋;天外有天,山外有山。

     她开始抬眼看世界了。


     夜间,我做梦了。

     我梦见自己面前坐着一位白发老太太。

     这面容太熟悉了。定睛一看,竟然是慈禧老佛爷。

     她慈眉善目地看着我,并不像在朝堂之上那般威严,也没有诛杀八大臣那般凶煞。

      也许是老了,也许是时过境迁,她不说话,只是怔怔地看着我。

     我壮着胆,跟她说话,她不开口,只是在静听——我说,太后老佛爷,说了您不必生气,历史都是后人写的。他们怎么说你,你也听不见,他们姑且说,你姑且听,你就当是李莲英在您耳边絮叨一样。打个盹,就过去了。我真喜欢你修园子,要不是您修园子,我们今天哪能见到这么漂亮的颐和园呢?可惜啊,你老人家当年修小了——

     此话一说,老太太眼珠子瞪圆了。

     修小了?

     是的,真是小了。

     当年不是说,“师夷之长技以制夷”么,学了外国的技术,船坚炮利,就不怕洋人打进来,这“夷之技”啊,就是一道墙,把墙筑高了,自然就国泰民安了。修墙就是修园子啊!可惜您给弄颠倒了,你得先修外面的大围墙,然后再去修您的园子就对了!北洋水师就是我们的大园子!日本人就是这么修园子、筑围墙的,可恨是的他把围墙和园子都修到咱们家了,还杀人放火。

     你和李中堂老想和日本人讲和,还借助列强帮忙,你不了解日本人啊,更不了解日本明治天皇,他们血脉里、骨子里,流淌的是“武士之血”,只认军刀雪亮,从来就没有一个“和”字啊,这世界不是你想“和”就“和”的。

 “和”是打出来的——不信,你去看看丰岛、平壤、大东沟、旅顺口、威海卫,哪里来个“和”字,那是多少将士的血海啊!

     说到此,我的心怦然紧缩。

     泪,就流出来了。


     【文史来源

      【1】顾廷龙、叶亚廉主编《李鸿章全集)(三)第 448-449页

     【2】中国史学会主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中日战争》(三)第503-504页

      【3】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中日战争》第3册第503-505、580-581页

      【4】中国史学会主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中日战争》(三)第584页

      【5】参见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全译》(卷七)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第148页

      【6】【7】韩东育《史料所见丁汝昌自尽诸家说及相应价值误判》《东北师范大学学报》2024年第5期

      【8】(美)马吉芬《黄海海战之述评》

    【9】(英)琅威理语录《中东战记本末卷》(七)  

      【10】(英)斐利曼特语录《中东战记本末卷》(七)  

      【11】李鸿章《奏爰海军统将折》  

      【12】翰林院侍读学士文廷式等参李鸿章奏引自阿英《近代外祸史》第143页

      【13】【14】汉纳根语录《中东战记本末卷》(七)

      【15】《主事裕级条陈时务呈文》续刊(一)第141页

      【16】中国近代经济史资料丛刊编辑委员会《中国海关与中日战争》中华书局1983年8月版第63、50页

      【17】《笔贴式汇派条陈时务呈文》续刊(二)第346、345页《大理寺卿徐致祥为请严军律振作士气绝和议而扬国威折》续刊(二)第101页《广西道监察御史高燮曾条陈军务折》见中国史学会主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中日战争)第三册《黑龙江将军依克唐阿奏请暗出奇兵进剿日军以资取胜片》续刊(一)第228一229页《户科给事中洪良品奏陈御敌方略折》续刊(二)第502页

      【18】(日)《の大株》《日清戰争実記》第3編1894年9月19日第95-96页

      【19】(日)山本忠輔《成欢激戰の実況》《東京朝日新聞》1894年8月9日第1版

      【20】(日)山本忠輔《第二軍随従記》第7《東京朝日新聞》1894年11月22日第2版。  

      【21】(日)山本忠輔《第二軍随従記》第6《東京朝日新聞》1894年11月25日第1版

       【22】顾廷龙、戴逸主编《李鸿章全集》第25卷第203页

      【23】(日)孤憤子《隣に視れば笑ふ可し、自ら省みなだ奈何》《日本》1895年1月5日“社說”第1版

      【24】(日)小室重弘《の愛国者》,《自由党党報》第70号1894年10月10日“社說”第11页

      【25】(日)尚友俱楽部山果有朋関係文書編纂委員会《山県有朋関係文書》(3)東京山川出版社2008年第156页

      【26】(日)陸奥宗光《蹇蹇錄》,東京岩波書店1977年第145页

      【27】(日)藤村道生《日本アヅア観の变遷》上智大学史学会《上智史学》第22巻1977年第29页

      【28】(日)《東京朝日新聞》1894年10月7日第3版

      【29】大连近代史研究所、旅顺日俄监狱旧址博物馆编《大连近代史研究》第9卷辽宁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5页

      【30】这篇文章由胡玉铮翻译、孙克复校对,收录在戚其章先生主编的《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续编·中日战争》一书中

       【31】戚其章主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续编·中日战争》第7册中华书局1996年版第266-270页‘’  

       【32】《翁同龢日记》光绪二十一年一月十八日

       【33】《翁同龢日记》光绪二十一年四月初八日

      【34】《环球人物》“打开侵略战争之门的明治天皇”2014年11月第34页

      【35】(日)海军省教育局编《海军军事讲话》《东京兵用图书株式会社》1936年版第 55-60页

      【36】蒋立峰、汤重南《日本军国主义论》(下)河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882页

      【37】米庆余《日本近现代外交史》《世界知识出版社》2010 年第144页

      【38】《明治天皇:傀儡还是英雄?》《和讯新闻》2014年8月1日

      【39】网易《从战前中日投资规模对比,来看甲午惨败》2018年9月26日

      【40】萨苏《血火考场——甲午原来如此》第29页人民东方出版传媒东方出版社2014年9月版

      【41】(清)王文韶《王文韶》日记袁英光、胡逢祥整理《中华书局》1989年

      【42】《中日战争》(四)新知识出版社1956年版第8页

      【43】黄浚《花随人圣盦摭忆》上海古籍书店影印本1984年第447-448页

      【44】《中日战争》(续编)12册第378-380页

      【45】张文木《破解李鸿章受贿疑云》《社会观察》2011年第4期

      【46】《李鸿章与中国近代化》第4页

      【47】从俄国文献看,此事既见于《维特伯爵回忆录》(商务印书馆1976)第四章《我与李鸿章的交涉》又见于《红档杂志有关中国交涉史料选译》(三联书店1957)第四篇《关于收买中国大臣李鸿章和张荫桓的电稿》恐怕很难说是孤证。

      【48】《红档杂志有关中国交涉史料选择》第204-205、209-210页

      【49】张文木《破解李鸿章受贿疑云》《社会观察》2011年第4期

      【50】(苏俄)国家中央档案馆编《日俄战争》(库罗巴特金、利涅维奇日记摘编)商务印书馆1976年版第15页

      【51】《明治天皇紀》第9卷第11页

      【52】(美)唐纳德·基恩《西方的黎明》第1卷第90页

      【53】《明治天皇紀》第9卷第548页

      【54】《明治天皇紀》第8卷第473页

     【55】明治天皇为日军登陆旅顺口所作两首诗之一。这首诗被收入《新輯明治天皇御集》第一卷第252页

      【56】梁启超《戊戌政变记》第113页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




江淮家园
关注社会新闻 解读热点讯息 纵览人文风景 探寻文学天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