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实文学】1894:天命——甲午大海战130周年祭 尾声

文摘   2024-11-22 19:27   江苏  
     
      晨钟破晓,霞晖轻抚,刘公岛渐醒。  

     无垠碧海,尽染霞光,恰似锦缎,绚烂铺洒。  

     海风吹来,波涛翻涌,似在低诉着千年情话。  

     迎着曙色,走在岸畔,见沧海如镜,千里波平。

     遥想当年,北洋水师,劲旅凛然,巨舰艨艟,雄姿英发,跨海征虏。

     “铁马金戈入梦深,硝烟散尽忆忠魂。”那威武战舰,曾是民族脊梁,是扞卫尊严的钢铁长城。然而,命运波澜,无情拍岸,战火纷飞,泪洒沧海。

     如今,岁月车轮滚滚而过,刘公岛依静静守望,永伴海疆。  

     光阴转,涛声涌,狂澜舞。  

     礁石、浪花、蓝天、碧海,都铭刻着那段悲壮历史,那是岁月无法磨灭的印记。历史回声,久久回荡,震撼苍茫海疆,似在警醒后人,莫忘血与火、泪与痛。  

     恢宏画卷,悲壮史册,波澜壮阔,虽已渐远,却永刻心间,成为中华民族永恒的记忆。 

 

     沧海横流,奔腾不息,国人从未忘却北洋水师的传奇。  

     那曾经在波涛中奋勇御敌的战舰,虽已沉没于岁月深海中,却如璀璨星辰,在中华民族记忆苍穹中熠熠生辉。  

     国家对北洋水师沉没战舰的铭记,是对那段悲壮历史的敬重,是对英勇先烈的缅怀。那些钢铁巨舰,曾承载着民族希望与尊严,在浩瀚海洋中奏响不屈的战歌。沉没与伤痛,亦是民族精神觉醒的导火索。  

     2015年8月,国家文物局对“丹东一号”进行重点调查和打捞,打捞起一百多件文物。一组瓷器碎片意外出水,经组拼瓷片上中间出现“致远”繁体字样。  

     “丹东一号”就是邓世昌驾驶的“致远”舰。

     历经漫长岁月,深埋于泥下,当年军舰钢板却依旧闪耀银色光泽,仿若那场海战仅在昨日发生。正是上苍眷恋,在等待120年后,“致远”舰重展容颜,恢弘出水。

     脑海里闪烁一幅画面,那是1896 年,日军若林钦大尉绘制的油画:《冲锋的致远》。

     这幅画让我们有幸目睹“致远”冲向敌阵的不死英姿。

     邓世昌在最后关头,率舰勇猛冲向日本舰队,让日本海军官兵极为震撼,他们绘下了致远舰冲锋时真实模样——碧绿海水中,天野苍茫,硝烟弥漫,疾驰中的“致远”舰身躯着火,虽已倾斜,却仍破浪前行,冲向敌舰。  

     在这幅画面上,有一细节,令人落泪,这艘倾斜的战舰上竟无一艘救生艇,所有吊艇钩皆空空如也。  

     《清末海军史料》载:邓世昌在冲向敌舰前,下令将所有救生艇抛入大海,以示决死之战,不胜不归。原来是真实的故事。【1】

      从敌方记录中见到他真实身影,心中潮澜,席卷陡起。 

 

     从2014年“致远”舰遗址发现十年来,“致远”“经远”“定远”“超勇”“扬威”“靖远”“来远”等七艘沉舰遗址被发现,近4000件珍贵文物出水。【2】


      2017年,威海卫海域。  

     一支由历史学者、海洋考古学家及潜水专家组成的考古团队,在威海卫附近海域例行潜水探查。深入海底数十米,发现分散船体残骸与明显船舶构造,疑似重要战舰——“定远”舰。  

     2018年,历经一年,考古队运用先进水下探测技术与潜水设备,精确勘探疑似沉船位置。通过对船体结构细致研究及与历史资料对照,确认此沉船乃清末北洋水师旗舰——“定远”舰。 

     2019年,考古团队与政府部门启动打捞工作。  

     打捞在严格监控与技术指导下进行,运用多种高科技水下设备,确保安全与遗迹完整。打捞第一阶段,将相对小且易移动物品带上岸。物品出水,阳光照耀,围观人群聚集岸边。每件物品如同一扇通往过去的窗、杯子、瓷碗、餐具等生活用品逐一展出,皆带海水痕迹与岁月沧桑。  

     继续打捞,触动人心之景呈现——一具士兵骸骨紧抱船上舵轮,似生命最后一刻,亦未放弃掌控。  

     一件件器物出水,更多遗物上岸,让人心灵怦然而动。更多舰上士兵生活痕迹及他们的恐惧、勇敢与希望的景象呈现出来。  

     考古队员将沉埋水下100多年的遗物带出水面,构成无声的缅怀之音与安魂曲。【3】


      巨舰出水,气势如虹,震撼乾坤。  

     悠悠岁月,打捞巨舰之夙愿,恰似熊熊烈焰,在国人心中长燃不熄。遥想他日,沉眠海底的钢铁战舰破海而出,那锈迹斑驳的铁甲,如岁月之书,默默诉说着峥嵘岁月。

     水下发现“致远”舰加特林机关枪。


     每一处残损,皆为一段荡气回肠的传奇;每一道裂痕,皆是英雄无畏拼搏的见证。  

     当巨舰浮出水面,璀璨阳光倾洒于古老船体,仿若开启时光之门,与百年前的壮烈场景交相辉映。  

    恍惚间,能望见将士们刚毅面容,听到炮火震天轰鸣,体悟到那永不磨灭的满腔赤诚。

 

     一次次行走在旅顺口、威海卫,这两座北洋水师生活的热土上。  

     贴近碧水,凝望海空,与北洋先辈们穿越时空对话。

     北洋水师,一支曾经叱咤海洋的钢铁之师,他们身影虽已远去,但他们精神却如璀璨星辰,照亮前行之路。

     在史海中,打捞沉甸甸的历史精华,似在暗夜中寻找智慧火种。一旦见到历史真相显露,犹如出水文物,伸手能触摸到北洋水师铁甲舰的钢铁质感,能感受到将士们忠勇与不屈。  

     对这段历史研究,是一种炽热情怀,是对先辈英烈的敬仰与缅怀。  

     每一次翻阅,每一次思索,都是一次心灵洗礼,都是一次灵魂升华。

 

     打开电视,一听那首歌,就热泪满眶。  

     听得血都热了,字字句句,撞击胸膛,激荡心房。  

     央视纪录频道播出纪录片《北洋海军兴亡史》,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出品。影片翔实记录北洋海军建立发展经历,在甲午海战后全军覆没的历史。  

     总导演陈红,主题歌由她演唱:甲午海战场,魂不辱国殇。

 

     悲鸣问苍茫,海天同感伤。  

     纵横向大洋,魄动千帆长。  

     浪鼓涌心房,海天同激荡。  

     血火化凤凰,龙腾起沧桑。  

     悠悠中国梦,壮志酬海殇。

 

      此歌激荡,听了就热泪滚滚。  

      血与火交织,如烈烈熔炉,铸就凤凰之涅盘。  

     龙腾九霄,扶摇直上,掀起沧桑之巨澜;龙威浩荡,震撼天地,高吟民族之史诗。悠悠中国梦,是无数先辈壮志豪情凝成,是岁月长河中永不磨灭的信念之光。无数仁人志士,以壮志为帆,以热血为桨,在历史海洋中奋勇前行,只为实现伟大中国梦。歌声激越,如洪钟大吕,奏响强音。

     歌声中,有血与火的洗礼,有龙的咆哮,有梦的呼唤……这其间,一定有丁汝昌、刘步蟾、邓世昌之心声。  


     刘公岛海港,日出如诗。  

     天际处,一抹红晕,染出梦幻色彩。  

     刹那间,红日喷薄而出,光芒万丈,如剑破黑暗。海面波光粼粼,似金色锦缎铺展,船只仿佛从沉睡中苏醒,在晨曦中勾勒出坚毅轮廓。  

     时光烟尘落,甲午波澜荡。  

     走在刘公岛滚烫的热土上,心如潮涌:130 年,破碎梦想如星碎,洒民族记忆之穹;激荡海潮未止息,叩岁月堤岸作响。梦想未逝,涛声不忘,乃历史使命,先辈热血铸就灯塔。感悟生命坚韧、民族力量,风雨困境,信念不屈前行。

     站在新时代潮头,回首往昔,那战火与硝烟虽如惊涛远去,可先辈们呐喊犹在耳畔,拍击胸膛。展望未来,肩负着民族复兴的重任。传承奋斗精神,让那不屈斗志如熊熊烈火,燃烧在我们心间;让那坚定信念如钢铁脊梁,撑起民族希望。  


     风拂过,海浪轻吟,奏响雄浑的乐章。  

     刘公岛沐浴朝晖中,历史韵味与自然壮美交织成一幅画卷。

     在刘公岛码头,再度邂逅那艘气势恢宏的110号导弹驱逐舰。  

     此舰属解放军北海舰队,名为“大连舰”。舰如一座钢铁巨堡,傲然屹立于海面之上。满载排水量3670吨,舰长132米,如蛟龙伸展之躯,尽显威武之姿;宽达12.8米,似巨鹏展翼之阔,散发磅礴之气;吃水4.6米,沉稳而坚定,仿佛扎入深海的巨锚。最大航速可达36节;1座8联装“红旗-7”防空导弹;2座三联装“海鹰”反舰导弹;2座双联装130毫米主炮;4座双联装37mm高炮;2具反潜火箭;120枚火箭深弹。  

     110号导弹驱逐舰,雄浑厚重,承载着国家荣耀与使命。  

     遥想当年,北洋水师之“经远”“来远”号装甲巡洋舰,在排水量与体量上与此舰稍有接近。然时光流转,110 号导弹驱逐舰,以先进军武、强大战力,书写着新时代海上传奇。

     曙色初升,金辉闪耀,将舰身染成金黄色。  

     这战舰犹似“致远”魂归,重新托生。  

     承载着先辈不屈之志,那锐利舰首,能刺破一切阻碍;坚固舰身,恰似钢铁堡垒。每一道线条都蕴含着力量,每一处细节都彰显着威严。  

     海浪拍舰,雄浑回响,那是历史与现实的对话。  

     舰首昂起,如同一柄利剑,扞卫祖国海疆。在朝霞映照下,身影愈发伟岸,光芒四射。此乃勇气之象征,力量之凝聚,国家之脊梁。它带着“致远”荣耀与梦想,在风云际会的大洋上,书写属于自己的壮丽篇章。

     我心如涛撞,心中明白:这是“致远”未死,托魂于此。  

     我听过王瑶卿先生讲过“鬼魂附体”的事。我相信,这一定是“致远”之魂,托付在“大连舰”身上。不死的英魂,必有后续英雄接替。  

     这是历史的千真万确:原有的我死去了,新生的我降生了。  

     从此刻起,我与英雄融为一体,成为一艘民族之舰。  

     心啊,在这一刻,涌如狂澜,原来历史就是如此——那段破碎梦想,那股激荡海潮,其实一直在身边,从未消失,不曾遗忘。  

     这梦想,这涛声,还在延续。  

     一时间,迎着海风,一串泪,跌落沧海。

 

    【文史来源】

    【1】萨苏:致远舰打捞现场报道(上)搜狐网2015年10月12 日

    【2】光明网《甲午沉舰水下考古成果首次集中展出》2024年8月3日

    【3】姜波《“致远”“经远”与“定远”:北洋水师沉舰的水下考古发现与收获》《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2019年第4期




江淮家园
关注社会新闻 解读热点讯息 纵览人文风景 探寻文学天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