彷如水墨画卷,两厢依偎,又若藏头诗韵,沉淀岁月沧桑,透射温暖光芒。 为板凳桥,又称人字桥,村中通道,横跨河上,见证千百年沧桑。 桥,由长板凳连接。此板凳,非家中小凳,乃巨型板凳也。 粗大原木,绑扎凳腿,权作桥桩,支撑桥面,挺立河中。 生于斯,长于斯,自小在河边长大,祖辈栖息于此,桥,便是佐证。 白日,人行过桥,一步一行;夜晚,凉月映桥,一月繁星。 梦中,相伴长桥,拥抱长桥。夜夜有桥相依,梦,便沿着桥,向远方神驰。 每一座板凳桥,即是乡人走出古徽州的通道。千百年来,徽商远行,往来桥上,留下斑驳脚印。 风吹雨打,桥面蚀损;脚步踩踏,木纹残破;岁月磨砺,布满裂痕。 桥若人生,亦有不幸。每逢河汛,桥被冲毁,木凳散架。 即如大山里的孩子,一声新生之啼,便能冲破黑暗,迎来黎明。 水来水往,潮涨潮落。生命轮回,如此往复,周而复始。 于山水间,听风渺渺,伴水滔滔,朗读青山神彩,碧水心思,讲述着沧桑岁月的故事。 峦翠峰叠,碧水绕村。河流环绕村庄,风水极佳之地。行走水墨风景中,人便如画中人。田园牧歌,即如此。而板凳桥,则是此幅画中题款处,钦一枚闲章即可。
任风吹雨打,岁月侵蚀,桥,自岿然不动,威武挺立。桥是乡村的符号,像长长的破折号,将乡村消息、乡里物产、乡人情感铺展向远方。 有生死情人,立于桥头,回眸一笑,芊芊模样。这一笑,便相思绵长,荡尽千年寂寞。曲终人散时,唯见长桥醉夕阳。 远行的,转身回望,桥似亲人,风中抹泪;归来的,桥似孩童,牵扯衣襟。 岁月中,桥已渐老,像一位睿智老人,披满风霜,用宽容拥抱所有子孙,无论你衣锦还乡,还是落魄归来,它都伫立河上,拥抱游子,唤你返家。 似门前紫荆,庭院玉兰,纤苞浓朵,纷红骇绿,只是盛开,不问花落。 桥,不华贵,不闻名,却足够坚固如磐。踏上它,感觉踏实稳固。 桥,更是相思果,能让你想起它的时刻,心中漾满真情,溢满泪水,无法自持。因为,乡人用生命中最美好的感情来敬待它,在心中绽放,似荼靡花开,永不衰败。 桥,似家园祭坛,每一次走过长桥,都有祖训在心中回荡:崇德尚善,耕读不仕。祖训如雷,激荡心灵,就像这故乡山水一般,早已溶在血脉中,炽热如火。 人,就像这桥一样,默默承受岁月风雨,无怨无悔,朴实无华,静默坚强,从不索取,只是无私奉献。 板凳桥,向外向内延伸。村里也有板凳桥。桥虽朴实,却镌刻着村落流年日光,宁静天然,和谐自在,在漫长光阴里,相依日子,护佑平安。
“白云深处仙乡,桃花源里人家。”经岁月洗濯,皖南山水,自然沉淀,有一种古老特质、纯然韵味,这便是自由自在、淳朴天性。 “紫蒲生湿岸,青鸭戏新波。”极目离离,遍地濛濛。霓霞低映,长桥流水,一川平远。柳影人家起炊烟,门外平桥连柳堤,归来晚树黄莺啼。 难忘“板凳桥”,像大河浩荡,拍击心头,激荡起汹涌澎湃的浪花。 这是生命的记忆,梦寻繁花,光染流年,今生来世,魂牵梦绕。 溪水淙淙,紫气烟岚。“乳鸭池塘春水满,秋千院落东风暖。”依偎桥边,聆听长桥故事,心有慰藉。从此岸到彼岸,便是人生超度。其实,人生就是在此岸与彼岸间,不断超度。 青山渐远,碧水近前:河成一直,桥成一横,人成一粒,皆成美景。 这时,河水变换色彩,宛若霞绮,似拉开天地间幕布:由浅至深,渐成湛蓝,再成姹紫,进而嫣红…… 就此,桥似笔锋,饱蘸清溪,挥洒浓墨,以碧水一弯,书写婉约一生。
莫相忧,人的一生中,总有一座桥伴你而行。它默默承载你生命中淡淡时光,陪你走过黑暗,迎来曙光。哪怕你走远了,它还会在原地等你回来。
这一刻,桥,在心中竖立,成心灵之丰碑,镌刻无尽内涵。因为,桥与家园,滋养亲情,幽远绵长,浓郁厚重。 家园之梦,温馨如酒。一幅乡土人文风情之意识流,在心间流淌。色调柔和,如诗如画,且吟且唱,宛若传说。 家园梦,是无数梦中最温馨的梦。梦中有庭院,有良宵;有诗赋,有笔墨;有情爱,有相恋;有山水,也有长桥。桥,便在梦里伸向天边。一梦到天涯,大约即从此桥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