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身体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精密的仪器,由皮肤、肌肉、骨骼、血管、神经、细胞、五脏六腑以及其它身体组织构成,当我们在练习瑜伽的时候,需要更多的感知,更少的用力,用力过多身体会产生紧张感,会阻碍对身体的更多感知,更少的用力可以透过皮肤、肌肉、骨骼等等一层一层的将力渗透到身体的内部,身体会获得更多的感知,练习者也会放松下来。
比如山式练习,有分开脚的练习,也有双脚并拢的练习,对于现代人的生活方式,每天都是坐着伏案工作,或者是躺着,双腿分开的很大,导致盆底肌紧张无力,股骨头也不能很好的与髋臼窝咬合,使得各种不良腿型的出现,由于盆底肌无力不能很好的与膈肌联动,导致卡在吸气位置,膈肌和内脏推不上去,吸气频率增加,更多的启动了交感神经系统,人会不断的处在身心紧张的模式当中。
很多练习者将山式当作调整腿型的一个体式,这当然无可厚非,但是山式最重要的目的是恢复盆底肌的弹性和力量,要达到练习盆底肌的效果就需要双脚并拢的山式,用更少的力将脚后跟挤紧,这种挤紧的力才能沿着大腿内侧往上传导到盆底肌,才能更多的感知到盆底肌有在收紧往上提,用力过猛,力不仅不能很好的传导,还会造成身体的紧张感。对身体而言,放松是最大的收获,日常生活中人们积累了很多紧张感,很多人轻身体,重头脑,在欲望里苦恼,却忽视了身体的真实需求,缺少了向内看,去感知自己。
我们的身体是一个整体,练习的是身体的整体的结构力,如果每一次体式的练习都在关注某块肌肉的发力,身体其实一直是处在一个很紧张、没有空间的状态,身体也会很容易处在代偿的阶段,其实我们的身体被设计出来就是一个很轻盈、很节能的结构,当我们在练习身体的时候,只要找到结构力,然后输入呼吸,用更少的力,更多的感知就可以轻轻撬动身体,在这过程中会感受到身心的放松和舒适,也会进一步提升对身体的感知度。
比如桥式是一个非常经典的体式,但很多初学者会通过使劲的夹紧臀部和收紧腹部将臀部抬起来,导致腰痛,其实桥式只要找到结构力的力线路径,用更少的力就可以将臀部轻轻抬离地面,同时也会获得更多的感知,随着练习时间的积累,当体会到了用更少的力就可以撬动身体,练习者就会越来越想放掉多余的用力,动作幅度会越来越小,因为练习者找到了更多探索感知的乐趣。
当练习者不再做粗大的用力的动作的时候,慢慢的感知到了身体更多的部位,当感知力越来越强的时侯,自然会用更少的力,更少的用力是一个不断渐进的过程,更少的用力和更多的感知是相辅相成的,练习者不断的重复去练习体式,是为了能用更少的力去撬动身体,通过这种高效率的练习方式来获得更多的身心感知。
我们练习身体希望获得更多的感知力,让自己能处在安全的运动模式之中,其实任何事情都需要感知力,感知力就像一个无形的触手,能让心去触碰更多,培养对自己真实清晰的感知力,是真正开启了解自己的第一步,我们终其一生都在创造名为“自己”的艺术品,去真正的感知自己,首先需要身心合一,然后慢慢进入高纬度的天人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