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继续“温故知新”计划。新年重读的第一本书,《华与华方法》。
看得出来,华杉、华楠两兄弟是聪明人,非常注重掌握基本原理。一上来,他们就总结出了一套闭环的企业哲学:
企业是为企业目的而存在的,必须承担某一方面的责任,解决某一个问题。
品牌是对解决该问题的完整的承诺。
承诺越完整,企业的外部交易成本越低。
解决的社会问题越重大,企业价值越大。
企业通过持续创新获取利润。
对应地,华与华的基本理论框架有九大原理,分别是企业、品牌、传播各三大原理。
第一部分,企业的三大原理,包括:
科斯的交易成本原理。
德鲁克的社会职能原理。
熊彼特的创新利润原理。
科斯的交易成本原理,解释了企业的边界问题。当企业膨胀到内部交易成本大于外部交易成本时,就是它的规模上限了。
社会职能原理,则提供了一个看待企业的全新视角。企业的存在,一定是要承担某个社会责任,解决某个社会问题。做企业,不能说“我想要”,而要考虑“社会想要”。
企业的第三大原理,熊彼特的创新利润原理部分,我的感触最深。
第一,“很多东西都是在过程中形成的,创意和战略是在过程里不断涌现出来的,而不是说你在一开始就制订了一个详细的方案,然后按这个去执行。”这鼓励我,有什么新的想法,就要努力向前推进,边做边摸索。
第二,战略就是“一套独特的经营活动”,这套经营活动实现三个效果:独特的价值,总成本领先,竞争对手难以模仿。
第三,“产品结构就是企业战略路线图。”对于企业,最重要的是产品,而且一定要将拳头产品明确出来。
第二部分,品牌的三大原理:
社会监督原理。
品牌成本原理。
品牌资产原理。
品牌存在的意义就是降低成本:降低社会监督成本,降低顾客选择成本,降低企业的营销传播成本。所以产品命名要降低顾客记忆成本,品类要降低客户的选择成本,广告文案中要把消费者需要的决策信息全部给他,品牌标志要降低品牌识别、记忆、传播成本。
品牌资产原理,核心是说:打造品牌,要把它视为投资,而不是烧钱。打广告,除了拉动当期销售,更是建立一项资产,能够不断带来效益。所以,打广告就像吃药——这是华与华打的一个比喻——药不能停,药不能换,药量不能减。
药不能停,是指品牌投资是一件长期的事,绝不能因为大家都知道我了就不再打广告。可口可乐还要继续投广告呢。
药不能换,是指核心的品牌资产不能随便更换。从某种意义上说,投广告就是洗脑,必须要重复、重复、再重复。华与华说,他们一听企业提品牌升级就害怕,因为这往往会导致品牌流失。大部分人都有一种求变的心态,闲不住。业务不好时,想动一动;业务好了,同样的东西看太久,也想动一动,否则怎么体现自己的价值?所以,华与华说,“我们要在过去的、老的东西的基础上,不断地重复去做那些能形成资产、利息,以后还能再拿东西来贴现的事情,以这样的思维去做品牌,时间越长,拉开的差距就越大。”关键词是“不断重复”。
药量不能减,跟药不能停差不多的意思。随着企业的发展,规模越大,在品牌上的投资也要水涨船高。不断投资品牌,才能建起越来越坚固的护城河。
华与华还总结道:品牌资产就是要带来两个效益:一是买我产品,二是传我美名。买我产品要有购买理由,传我美名就需要他记忆、谈论和传送的符号、话语和故事。
在品牌资产的实操方面,分这几步:第一步,品牌资产盘点;第二步,品牌资产排序;第三步,制定品牌资产目标;第四步,品牌资产投资。
任何一个品牌,最核心的品牌资产一定是它的名字。但后面的资产排序就需要仔细考量了。需要注意的是,品牌资产包括视觉形象(比如图片或logo)、口号、核心产品等,这些都应纳入考量。
第三部分,传播的三大原理,包括:
刺激反射原理。
播传原理。
信号能量原理。
在这一章,华与华首先回顾了品牌学的理论基础,“品牌的基础学科是传播学,传播学的基础学科是符号学,符号学的基础学科是心理学。”
然后,他们通过“爱干净,住汉庭”这个例子,描述了怎么通过刺激反射原理写广告语。其实就是填空,但在填空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四个要领。这四个要领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总结的,包括:
普通的道理。
简单的字词。
有节奏的句式,或者押韵。
使人愉悦。
通过两个例子,能使直观的感受什么是上述四个要领。
“累了,困了,喝东鹏特饮”,符合;你的能量超乎你想象”,不符合。
“爱干净,住汉庭”,符合;“净下来,去生活”,不符合。
传播第二大原理,播传原理。做广告,除了要在意到达率,更要在意传达率。传达率的意思,就是要让广告自己传播起来,甲传给乙,乙传给丙,就一传十、十传百了。
如果讲传达率,有一个排序:书面语<口语<顺口溜<歌诀。
为了更高的传达率,华与华特别注重去历史中挖掘宝藏,比如“鹅,鹅,鹅,鹅夫人”(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知识就在得到”(知识就是力量)。
传播第三原理:信号能量原理。本章的内容非常有启发性。传播的基本原理是刺激反射原理,那么,刺激的信号越强,行动的反射越大。广告要有效果,就要给足够的刺激。
刺激要强,有几点:
一是要占据有能量场的媒体。什么叫能量场?说人话就是人人都知道很贵的媒体,比如春晚。贵本身就信号。
二是生理层面的刺激要强:电视广告声音要大,平面广告字体要加粗加大,尽量用对比色,用纯色。如果是做logo,可以考虑交通标志和警示标志的样式,因为它们的信号能量很强。
三是广告要广,要压倒性地投放。华与华反对精准投放。虽然华与华一年只服务几十个客户,却要把广告打遍全中国,为什么?因为华与华看待广告的角度不是支出,而是投资,是品牌投资。
四是重复。华与华比较反对改变,因为改变往往是品牌流失的开始。他们的“超级符号就是超级创意”,在航空杂志上投了十几年,一直没变。同样的东西,重复10年、20年就会成为经典。
本章中,华与华还提出了一个观点:不要投搜索关键词。投关键词,可能见效快,但成本会越来越贵,贵到你赚不到钱。投广告就要投自己的品牌(还是那句话,这是投资)。
此外,“商品自从来到世间,它的每一个毛孔都流着流量的血液,从取名字到包装设计、招牌、店面、每一个物料,都是流量转换的战略工具,销售的全部原理就是流量转换漏斗。”这句话说得太好了,与其想着外面去买流量,不如先用好自身流量。销售,是很多步骤层层转化的结果,如果有5个步骤,每个步骤转化率是0.4,那最终的成交率是1%。如果将转化率提升到0.5,成交率则会上升到3%出头,增长2倍多。
《华与华方法》读完了,没想到读到后记,又受到许多启发。后记,华杉已经开始谈虚的东西了,谈如何做圣人,如何做“圣人公司”。
做圣人,既难也简单。做每件事时,都代入圣人想象一下,按圣人的标准去做,就是圣人了。做企业也一样,“你要对自己的企业,有一种放大的、有益的认识,把自己的企业,当成社会的公器,制订战略计划,去改变世界。”
我由此想到,我做公众号、专栏,到底是为了什么?私心肯定是有的,名誉、成就感甚至是发展副业等等。但心底也有更远大的理想:我通过读书受益很多,靠读书度过了人生低谷。我希望能把经验分享出来,让更多人让爱上阅读,少走弯路。如果更多人能静下心来读书,我们社会也将更加美好。
我还运营了一个“复利读书”专栏
高频:每天更新,200字以上,周末休息
聚焦:书籍以经管/哲学/个人成长类为主
读书是一件能产生复利的事
订阅请扫描下图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