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会有这么一所985的大学,跟青岛会产生这么多的联系,甚至产生这么多的孽缘。百忍老师还能擦个边,八年前得以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那个巨大的校园里住了几天。稍微了解一些基本现实,所以七年前还为这个事写过文章,认为北航的青岛校区不可能成功。2024年11月3日,北航的青岛国际科教中心申请注销登记的公告发布出来,这个所谓的机构,也就是北航青岛校区之梦,就此彻底破灭——如今,事情走到终点,也算一段孽缘的结束,只是无声无息而已。2016年12月8日,青岛市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签署了《青岛市人民政府、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共建北航青岛科教新城的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在青岛蓝谷共建北航青岛科教新城,开展本科及以上全日制学历教育、中外合作办学、学科专业建设、科研平台建设、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国际交流等。2017年1月24日,即墨市温泉街道作出工作要求:加快推进北航青岛校区项目的引进建设。北航青岛校区总占地将达到11078亩,其中建设用地面积为5446亩,号称要入驻航空航天、微电子等8个学院。2017年2月14日,青岛蓝谷管理局与北航签署北航青岛科教新城项目建设合作协议书。北航青岛科教新城分为北航青岛校区、北航科技园两个板块,其中北航青岛校区计划先期入驻启动研究生院和微电子学院,逐步开办7个专业,总规划在校生规模达到万人,研究生比例不低于50%。 当时说是2018年下半年开工建设,2019年迎来第一批新生。后来拖了一拖,但是2019年1月,北航青岛校区还是开工了,说是投资20亿,目标要实现2020年秋季招生。当时蓝色硅谷一片振奋,大小媒体一顿报道。时任青岛蓝谷管理局李杰副局长表示,未来沿青岛地铁11号线,将形成蓝谷“南边山大、北边北航”的985高校布局。后来活干着干着就停工了,剩下一堆烂尾楼,更不用说招生入驻了。再后来,正好教育部出台了不让大学建异地分校的通知,理由就很充分了,就正好停了。只剩下一堆烂尾楼,孤零零停在海边。直到今天的注销通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是百忍老师比较熟悉的一所大学,在知春路那里住过,详细考察过其校区,确实是中国排名在前20名里的一大名校,而且特色鲜明,科研技术力量雄厚。为啥这学校会和青岛的渊源一直比较多呢?对其做了功课后,这样就发现了很多有趣的现象——国家级重点大学里,北航可能是开分校最积极最多的一家。和学院路上大多数学校把主校区都迁到郊区不同,北航因为主校区面积大,依然发挥主要作用,郊区反而有点配角的感觉。在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内学院路的主校区,目前是大三大四学生及研究生们的主校区,而北京郊外昌平区沙河高教园南三街9号的是大一大二学生们的主校区。根据公开资料:两校区总计占地3000亩,总建筑面积170余万平方米;下辖30个学院,开办61个本科专业;有全日制在校生3万多人。当年做了七年半校长的徐惠彬是个关键人物,2015年3月,他开始任北航校长(副部长级)。上任之后一个重点工作就是到处和地方领导谈合作,不辞辛苦开分校,然而大都是虎头蛇尾,不见结果。比如安徽还有一个合肥版的北航分校:合肥市政府与北航签署“北航合肥科学城”项目战略合作协议,准备投资75亿元规划建设占地约3000亩的“北航合肥校区”,分期实施——好像到现在没实现。还有杭州版的北航分校:2016年6月16日,浙江省政府与北航在杭州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时任省长李强会见了校长徐惠彬并见证签约,合作建设北航杭州分校区、航空航天特色小镇等项目。不久,北航又与杭州市滨江区签约,合作共建杭州创新研究院和研究生院。未来将实现在杭学生规模2500人。又继续查资料,发现北航还有个2005年设立的北海学院,居然办不下去了。2013年8月,将学院当年招收的200多名新生全部分流到其它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海学院至此后停止了招生,后期一直忙着处置资产。就在一个月前,很多人看到下列新闻,还以为北航青岛校区要复活呢,实际上是把北航研究院和北航科教新城项目给混了。前不久的10月9日,青岛市人民政府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深化合作协议签约仪式举行。青岛一把手出席签约仪式并会见了北航校长王云鹏一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青岛研究院于2016年5月28日在世园旁边揭牌成立,下设北航歌尔虚拟现实研究院、北航歌尔微电子研究院、北航歌尔精密仪器与光电研究院及北航青岛新材料技术研究院,据说是汇聚了一大批北航及国内顶尖学者和专家团队。因为有歌尔这个山东罕见的研发型企业为依托,据说这个研究院是青岛引进的30个大学研究院里极少数相对能运作的一个组织。当然北航不止青岛这一个研究院,此前的2010年11月12日,北航深圳研究院成立,据说办的还行,毕竟深圳这个城市的氛围和其他城市不同。2017年11月22日,苏州高新区与北航签约,启动共建北航苏州创新研究院和北斗丝路学院,时任苏州周乃翔书记见证。北航的时任领导们,喜欢搞分校和研究院。而青岛的时任领导,也是喜欢,双方自然就容易走在一起,容易互相忽悠。青岛过去十年,尤其是李君羊时期,还搞了哪些研究院呢?大致如下:2013年,西安交通大学青岛研究院,哈尔滨工业大学青岛研究院成立。2015年,天津大学青岛海洋工程研究院,吉林大学青岛汽车研究院,大连理工大学青岛研究院成立。2016年,对外经贸大学青岛研究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青岛研究院,哈尔滨工程大学青岛研究院,复旦大学青岛研究院,四川大学青岛研究院成立。2017年,武汉理工大学青岛研究院,西北工业大学青岛研究院成立。这些所谓的大学研究院,都是无校园、无老师、无学生的三无单位,对这个城市的实际作用都不大。他们的牌子可不白挂,都拿到了费用和补贴,据说夏天来度假的人也不少,但是所谓培养人才和研究成果,几乎见不到。2017年之后,李君羊离青,这事儿就没大有人干了,进入低潮。直到近期,城阳区与哈工大威海分校又搞了一个研究院。本世纪初,青岛利用大学扩招变动的机会,结合自身城市和地理优势,引入了石油大学、山东科技大学、莱阳农学院等高校,受益不小。
而2010之后,高校扩张格局基本确定,再难有这样的机会。决策者没看清这个大趋势,尽管动作不少,除了山大,基本上没什么收获。
从2016年到现在,北航与青岛的各种关系折腾了八年。因为研究院相对务实,有实体企业作为基础,所以得以延续。而所谓校区,无论从费用还是政策,都难以落地和持续,所以到了终点时刻,青岛蓝谷的“南有山大、北有北航”计划,终究无法实现,只留下一张注销公告。而当初的拍板者,早已不见人影,自然也不必担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