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青岛的人口问题

楼市   2024-07-19 16:29   山东  
今天来说说青岛的人口增长问题。

城市人口增长问题的本质,实际上是个城市化和生育率的问题。

城市化吸收的是农村的增量,让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市,从而使城市的人口增加。

这个过程在本国已经完成的差不多了,现在剩下农村的更多是底层,甚至是老弱病残,很难再进入城市,或者说数量有限。

至于人口生育率的问题,本国这两年也已经进入了东亚生育魔咒阶段。

所谓的东亚人口魔咒,是指东亚的国家崛起之后,人口生育率会暴跌,成为全世界生育率最低的地方。

从已经实现了工业化和进入发达国家的一些国家和地区来看,没有一个能逃出这个魔咒。

无论是日本还是韩国,也无论是台湾还是香港甚至新加坡,都成了全球生育率的锅底。

西亚还有一个发达国家叫以色列,也很富,但还是很能生。

很多人认为,东亚魔咒最重要的原因是内卷太过厉害,无论是教育内卷,还是就业内卷,都是全球之最,最终导致生育率,也是全球最低。

青岛也不例外,因为他本就是北方的一个城市。

本国这些年的教育内卷,很多家长们都有深刻体会。即便对教辅行业进行了有力的打压,也没有改变多少。

而随着经济增速的放缓,本国的就业内卷又来了,青年就业率的高低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现在已经不发布了,也看不到数据了。

从山东来看,整体上负增长,无非就是用14个地级市的人口来填两个副省级城市的人。

而青岛和济南也就分别增加了2万多人,远远不够。

这恐怕也是最后一年的增长了,从2024年开始,这两座城市的人口大概率进入负增长阶段,而且一去不回头。

所以青岛的人口不要说达到1100万,就是1050万,也是一个遥远的目标了。

因为一件事到达拐点之后,大趋势之下,再努力就没有意义了。

青岛在2020年和2021年,每年都增长超过15万人,这是得益于那次人口普查,把前些年积累的在那两年给加了出来。

2022年,青岛增加8万多人,可能才是个正常数。但也是强弩之末了,因为那一年,本国的人口转折点到了,开始进入负增长。

覆巢之下,没有什么完卵。所以,青岛的人口,2024年也会到达顶点

只不过青岛人口的内部分配还是有点意思的,可以简单分析一下。

去年青岛增加的2.94万人口中,西海岸增加1.43万人,城阳区增加1.37万人,李沧区增加1.08万人,这三个刚需集中的地方是增长的主力。

胶州还增加了0.77万人,很难解释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因为流失的主力区市几乎都在郊区,平度减少了0.69万人,莱西减少了0.42万人,即墨也减少了0.22万人。

市区有个特例,就是崂山,减少了0.35万人,这个数字其实有点少,因为张村河的大拆迁,应该是走了好几万常驻人口,以底层的打工人群为主。他们有的人去了郊区,还有很多甚至离开了青岛。

2024年,我们站在青岛人口的转折点上。很多人说,人口红利没了。其实没必要恐慌,因为东亚国家都没了,人家依靠技术和人口素质提升的红利,不是照样发展。

最重要的是东亚的内卷是由于人口过多造成的,减少一点,减少内卷不是坏事。

烂尾楼之后,现在已经出现烂尾娃,众多家长在无数次鸡娃之后,把孩子练废了,哪怕大学毕业之后,也只会躺在家里啃老,根本不出去工作。

更何况,从2023年开始,人类进入人工智能时代,大量原来需要人工作的岗位,都会被淘汰。萝卜快跑不是已经展示了这方面的能力了吗?所以少生点,会减轻内卷,是一种历史的规律。

新的例子是,城阳有关会议审议通过了《青岛市城阳区部分行政区划变更组织实施总体方案》,可能会对高新区做一些调整。

这就对了,因为它的人口本来就不多,没必要那么大一个架子。

青岛机场为什么那么遥远?为什么又要花400亿修一个地铁8号线?就是因为青岛当年的规划是按照红岛经济区2030年达到70万人的标准来的,这当然可以确定的是,美梦已经成空。

所以人口对于一个城市,尤其是对青岛这样一个在过去20年间到处铺摊子建新城的城市,最大的启示就是:
赶紧收缩吧,实事求是接地气的规划这个城市的未来,不要再到处摊大饼了。

本地人不生了,外来人也不来了,这些大饼根本无法消化。
具体来看,无论是市区还是郊区,尽管还有个此消彼长的因素,但是大部分的区市都到达了转折点,不会有太多人口的增加。

所有的规划,所有的配套,不要再贪大求洋了。

落实到房地产领域,自然就是刚需大大减少,主要依赖现有人口的改善为主,所以市场规模大大缩小,小户型也基本上在新房市场消失了。

也就是说,原来是靠增量,现在是靠存量,和人口规律的变化是一样的。

想了解更多楼市和城市问题,请扫码入问房圈提问:


百忍说
人这一生,总要说几句实话,说几句自己的话。世事洞明皆学问,不做人云亦云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