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学习更多管理知识和体系
为什么听过很多道理却依旧过不好这一生?
答案很简单,因为你缺乏实干,你明明知道做这件事情对未来有好处,但你总在犹犹豫豫,在做与不做之间反复纠结,最后啥也没干成。
其实,100次的犹豫不决,不如一次的果断行动。很多事情总是困于想而破于行。
凡事先搞起来,就能解决80%的问题。
01.计划重要,还是行动重要?
先问你一个问题:遇到事情,是应该做足计划再开始,还是要先搞起来?
先给你讲个故事:美国有一家报社,有个小记者叫琼斯。一天,上司让他去采访大法官布兰德斯。
想,都是问题;做,才有答案。很多时候,你之所以被问题所困扰,不是因为问题本身有多么复杂,而是你在思考和犹豫中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当你面对一个新的项目、一项艰巨的任务或者一个改变生活的决定时,脑海中往往会涌现出无数个 “如果” 和 “但是”。
你担心自己准备不足,害怕失败的后果,于是在原地徘徊,迟迟不敢迈出第一步。但实际上,这种过度的思考和犹豫本身就是问题的一部分。
以创业为例,许多有抱负的创业者在有了一个商业想法后,不是立即行动,而是花费数月甚至数年的时间去做市场调研、制定完美的商业计划、等待最佳的时机。
然而,市场是瞬息万变的,机会稍纵即逝。在他们犹豫不决的过程中,可能已经有其他更果敢的创业者先行一步,抢占了市场先机。
如果他们能先搞起来,在实践中去验证自己的想法,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策略,那么很多在前期看似棘手的问题,如目标客户的精准定位、产品的优化方向等,都能在行动的过程中逐渐明晰。
即使在这个过程中遭遇失败,所获得的经验教训也远比纸上谈兵有价值得多。
是的,行动,永远比正确的行动更重要。做错,比没做胜过100倍。
所以,先搞起来,先上车,再调整姿势。
02.想都是问题,做才有答案
事情是做出来的,不是想出来的,不是你能看到结果才去做,而是做了之后才会有结果。
那么,如何提升你的行动力?给你3个建议:
1.停止灾难化的想象
为什么你犹豫不决,不敢行动?大多数时候,是因为源于一种思维陷阱——“灾难化想象”。
这是一种认知扭曲,有这种思维的人,遇到事情时,通常会假想事情最糟糕的可能性,将后果灾难化,甚至脑补不可能的事情,自己吓自己。
比如,负责一个项目策划,还没开始做,就开始联想在策划过程中遇到无数难以解决的问题,比如市场调研数据收集不全面,竞争对手的信息分析错误,进而想象项目失败,自己被问责。
但这些担忧和顾虑,真的发生了吗?90%都是从来没有发生的。
真正让你忧虑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你的认知,是你头脑里的“灾难化思维”。
所以,你要停止“灾难化想象”,把镜头拉远,调整自己的视角,用更积极乐观的心态看待当下的问题,你永远要相信办法总比困难多,没有什么是解决不了的。
当你这么看待问题的时候,你就不会放大你的焦虑情绪,而是会专注在事情上。
2. 先行动,再反馈,再优化
不要苛求一个完美的开始,在行动中去获取用户反馈,找出问题,再不断的调整优化。
作家彼得·西姆斯在《小赌注》描述了这样一件事。
有个团队在做一款软件中,他们起了分歧。瓦尼尔曾认为应该把软件做得更完美更强大再发布。
斯莱默认为一次性写出完美代码几乎不可能,现在就应该推出去,接受市场的考验。
最后公司决策采用了斯莱默的建议,边做边更新迭代。
结果没想到因为投入市场及时,用户增加很快,反馈很多,他们不断的改善缺陷,受此启发,他们的设计思路也越来越广,进而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你看,不要怕准备不充分,边做边学,边学边做,逐步解决问题。
埃里克·莱斯在《精益创业》中,提出了“最小可用品”的概念,指的是“能满足最基本功能的产品”。先发布“最小可用品”,然后不断接受用户反馈,快速迭代,直到打磨成真正符合市场需求的好产品。
先搞起来,在复盘和迭代中,从而找到正确的路。
3.从小行动开始,让行动清晰具体
目标太大,会让人望而却步。所以,你要会拆分目标,把目标分解成一个个阶段性的小目标。
当你付诸行动的时候,一开始不要给自己设定挑战很高的任务,从5%的改变开始,坚持微小的行动,去达成每一个小目标。
一开始的成功很重要,当你取得每一个阶段性的小胜利时,你就会有更大的动力和热情去迎接下一场胜利,从而形成积极循环。
这就好像减肥一样,如果你在前一周每天都在健康饮食,坚持去健身房锻炼身体,你的体重降了两公斤,那之后就不太容易倒退回去。因为,你会考虑到沉没成本,你不想浪费已经投入的行为产生的收益。
做好规划,坚持下去,微小的行动,也会带来巨大的改变。
最后,总结一下:凡事先搞起来,能解决人生80%的问题。积极主动的人总是看到问题背后的答案,瞻前顾后的人总是看到答案中的问题。
end
▼▼少毅老师直播预约▼▼
管理是个技术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