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瓶自2021开始建立了瓶市集频道,至今已成为国内威士忌爱好者间交易的主要平台,而基于瓶市集积累的大量流通数据推出的威士忌价格指数服务BP100可以视作威士忌二级市场的晴雨表。
延续每月一期的更新节奏,本文将对2024年5-10月的瓶市集数据进行交易行情分析,为买卖双方提供交易指引。
在上游的一级市场,进口数据往往能预测后续洋酒消费数据的走势。从10月海关总署公布的最新数据可以看到洋酒整体进口收缩的趋势仍在继续,但相关趋势有所放缓,量/额/价同比变化相对9月时候都有相应改善,而环比9月更是随着酒水消费进入旺季而全部转正。
值得注意的是占近6成进口额的白兰地在政策公布后有较大增幅,应为政策于11月15日生效的应对行为所致,占进口额超2成的威士忌同样实现5.7%的环比进口额增长,政策对干邑以及威士忌的影响预计会延迟产生。
不过整体而言,进口酒水仍表现出低价化的趋势,同样有着自身风味并价格以低廉酒款为主的杜松子酒、利口酒、朗姆酒的同比进口额和进口量均逆势迎来大幅提升,其中进口量跑赢进口额。
这些品类的酒款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消费寒冬下,有饮酒需求的消费人群相对于干邑、威士忌的平替。可见饮酒需求不会消失,但会随消费信心变化而发生转移。
威士忌全球二级市场也受到整体消费环境的影响,历史成交量top500的威士忌成交均价在连续三个月的上涨后在10月下跌4.3%,日本威士忌价格指数更是直接触底到达今年最低水平。成交价格的下调也带来了好消息,10月的交易威士忌数量环比上涨23%,几乎达到8月交易量的2倍,威士忌的价值仍受到相当一部分投资群体的认可。
从10月瓶市集的数据看,经历9月短暂成交回暖的变化后,10月的挂牌量与成交量都重新回到下跌走势,这与一级市场OB酒款定价在免税、电商等多个渠道的下调有关,其中提前在10月中旬便开始预售/现货的双11大促更是将主流的动销酒款价格做到很低的水平,这对以相对性价比定位的IB来说形成了较大挑战,在二级市场尤为如此。
OB表现则较为稳定,在最近的6个月中无论是成交还是交易额都呈现出小幅波动,10月挂牌持续下行,交易额维持了9月的规模。如果说威士忌二级市场的交易,短期看需求,中期看供给,那么长期就是看消费(饮用),在去库存周期下,挂牌的供应趋势上会回归到与成交一致。
分价格带观测,尽管各个价格带的挂牌量都有所下滑,但再进一步观察回发现下滑严重的主要为3000元以上的高价IB区间,这也是在整体威士忌行情冲击下受影响最大的区间,一旦高端OB启动降价,IB的一大优势便被抵消,剩下只能依靠酒款本身的稀缺性来吸引买家。
OB酒款在不同价格带的挂牌变化相当一致,下行的幅度也差异不大,一级市场的传导同样影响了在售酒款销售的节奏并进一步影响了新酒款的上架。
OB的交易方面,0-2000元的中低价格区间作为交易主体维持了6个月以来的稳定,2000-4000的酒款交易出现较明显回升,基本回到了7、8月的交易水位,4000元以上的高端酒款则维持环比不变或下行。结合整体OB交易环比不变的背景,可基本判断基本盘的中低端酒款交易稳定的情况下,中高端和高端酒款各自交易额的起伏互相抵消。
从威士忌不同品类看酒款的上架供应可以发现除黑麦威士忌外,壶式蒸馏、谷物这两类相对小众的威士忌以及主流的麦芽、波本威士忌在本月的挂牌下滑相对稳定在了近6个月的波动区间内,其中麦芽、波本属于对应8月、9月各自到达供应高点后交易未等量跟上的回调,黑麦除9月有一次上升外在半年的周期内一路下行,这一品类较小的受众量以及较少的酒款数使其很难形成正向的流通循环。
进一步来看分品类交易,麦芽、波本、调和这三个主流品类的交易持续稳定,其他品类中壶式在10月表现为供应下降但交易上升,谷物的情况不容乐观,无论供应还是交易均环比下滑。
较为特殊的是调和威士忌,作为威士忌饮用场景的核心类别,其在瓶市集的供应在最近的两个月出现大幅下挫,而关联的成交趋势中可以发现调和威士忌的交易却稳定许多,预计调和威士忌将会在后续的时间内随着库存消化到位回归供应与销售的平衡。
产区视角下,在整体10月挂牌供应环比下滑的背景下,各主要产区的供应量都不同程度向下。9月出现大幅下滑的中国、日本两个产区在10月的供应量仍进一步缩减供应,如果我们后面去观察品牌榜单会发现代表了两个产区销售主体的嘎玛兰、山崎、白州、响这几个品牌都存在高搜索得分与低销售得分的处境,这意味着这两个产区不缺热度,但在销售转化上不及苏格兰这类开瓶率更高的产区。
黑麦威士忌高度挂钩的加拿大产区在近6个月的成交走势和黑麦几乎一致。苏格兰和爱尔兰这两个经典产区在交易方面表现出韧性,在近6个月的周期中维持小幅波动,并双双于10月迎来交易环比回升。
10月的品牌榜单我们分三部分评价,分别是以挂牌量和交易量进行排序的品牌榜单,以及自然月版本综合品牌得分榜单。
麦卡伦无论是搜索热度还是持有规模目前看都在领先同行的第一名,交易量则维持了与9月一致的第五名。
波摩在本期榜单中有亮眼的表现,其挂牌量为第二名,销量排行第一,这或许与其在免税渠道的中高端酒款的大幅促销有一定关系,该渠道释出的酒款转化了一部分对精品艾雷岛威士忌有需求的群体,同时其18年双雪莉桶酒款也随着促销为潜在买家提供了高性价比的选择。
在综合榜单我们可以继续关注两类不同的上榜品牌,一类是以日威品牌为代表的高热度低转化型,其价格往往是中高端威士忌价格指数的重要参考,但也往往意味着品牌本身催生了一定的泡沫;
一类是以艾伦、格兰菲迪、尊尼获加为代表的低搜索高转化型,尽管这类威士忌缺少关注与搜索热度,但可以推测它们是很多场合被拿来开瓶饮用的酒款,相对泡沫较小,无论行情如何变化,其日常的饮用需求长期表现稳定。
对比9月能看到范温克这类高端波本或8月上榜如康法摩尔和轻井泽这类消失的酒厂,10月的头部大酒榜单整体上都是大家认知中熟悉的大牌常客。
其中克里尼利基和布朗拉着两个同门酒厂分别以星星标和RMS这两个高年份珍惜系列酒款拿下了榜单的冠亚军,这两个代表了酒厂内核在不停阶段演变的酒款在巅峰相遇颇有点传奇色彩,而如今布朗拉重启运营则让其关停之前的产品又增加了一个可以比较的对象——只要你舍得打开它的话。
雅伯作为高端酒款榜单的常客,本期同样不例外,三支上榜酒款分别是1998-2011的较早版本岛节、2008超新星会员版、2003版乌干达,可以发现雅伯当年在限定款上的布局在今天都收获了不错的成果,老版酒款在今天的成交来看是相当不错的一笔投资。
云顶、波摩与乐加维林分别获得两席,尽管基础款的云顶产品正迎来价格的回归,但其高端款在藏家眼里仍是稀缺的高价值之选。高端系列中,星星标本次上榜2个(克里尼利基与乐加维林),可见该系列产品在国内收藏市场上有较高的认可度。
本期我们重点关注占威士忌线上销售主体的淘宝天猫数据,通过本期以及往期烈酒进口数据我们可以得知威士忌进口近期同比为负,可见线上销售仍保持着不错的增长,而线下渠道基本可判断在持续收缩。
在整体电商大盘维持稳定的情况下,威士忌的消费往线上转移的趋势仍在持续,淘宝天猫的销售额同环比变化均录得正值。
其中有着平价高动销产品的品牌在本次榜单中表现出色,而麦卡伦、响、山崎这类整体客单价较高的中高端品牌在本轮消费趋势往低端化、平替化转换的过程中面临较大的负面影响,均交出了同比负值的成绩单。
百龄坛和苏格登这两个主打高性价比酒款的品牌表现相对其他竞品有较大差距,也出现了同比为负的局面。除此以外,榜单头部的几大品牌和靠后的品牌之间的差距正在进一步拉大。
再将整个淘宝天猫威士忌大盘数据汇总后按交易价格区间进行拆解,从各价格带的贡献比例可以发现威士忌的销售结构呈沙漏形状,其中0-1000元的中低档区间的同比增幅较大,1500元以上的高档酒款同比也有所增长,唯独1000-1500元区间同比为负。
从这里大概能看出一些威士忌消费的趋势:威士忌的饮用和收藏的场景正在逐渐分离,千元以下的口粮酒款在饮用场景中的占有率持续上升,而另一些针对高端酒款的消费也在增长,但这或许和投资有更紧密的关系。
从最近几期的威士忌二级市场行情来看,当下的威士忌消费仍处在消化库存的下行周期中,这个判断同样也能在最近几个月的一级市场进口与销售数据上得到相应论证。
从威士忌交易在主流动销品牌和价格带的趋势上看,消费者们开瓶饮用的酒款也有往平替款转移的迹象。
当然在这样的环境下,有一部分坚定看多威士忌价值的藏家活跃在瓶市集的高端酒款贴中,并在价格下探到合适区间果断出手,期待时间会给到他们想要的答案。
-点击下方小程序 立即了解百瓶数据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