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绒玩具、二次元和杂货,可能是一回事

文化   2024-09-29 07:30   广东  


◎本质上潮玩、玩梗、表情包IP都是一样的,他们带给消费者“花小钱,大乐趣”的成瘾行为。

撰文/显微镜

 编辑/Zoff 73


最近呢,消费者都在刷屏Jellycat,潮玩杂货品牌都在孵化和抢IP,招商都在摸排潮玩和二次元......


商业的风一阵阵,真的很新鲜吗?


人们总是说经济不好的时候,小商品物美价廉就会很火,难道真就这么简单?所有杂货铺和小商品都能起飞了吗?


©图源小红书鹿果儿


为什么现在的IP不需要故事,只需要一些梗、一些表情包,就可以大火特火?


似乎,故事和精神内核已经不再那么重要?大家对未来的期盼越来越近,越来越短。


是否情绪消费变成了刚需?


不创造实际价值的无用之用,只能做快闪还是也有机会走向持续的销售?


我们到底享受的是购买的商品,还是购买的过程?


今天就和大家聊一下时下这些围绕潮玩杂货二次元,以及情绪消费的话题。



治愈感的形象,

和补偿性消费。


最近很火的Jellycat限时餐厅,卖玩具也卖过程和情绪价值


这里,更想聊的是限时模式。


为什么不是永恒的,因为它的情绪不来自于产品本身,不是蛋糕,每一次出炉都飘香四溢,都能让消费者拿到手里吃,它们的本质并不一样。


©Jellycat组图 图源小红书


其实这个英国老牌一直都很坚挺,就像三宅一生这样的品牌,一阵一阵,迎接不同的人追起来,前面的人又开心炫耀,你看,我早就买过了。


本质上,毛绒玩具和猫狗一样,首先是触觉手感产生的治愈感,响应了时代的需求。


以前睡衣都要真丝奢华,现在都是毛茸茸触感, 核心是要治愈,要安慰。


©Jellycat 图源小红书


但这不够,Jellycat除了治愈,为什么能脱引而出,还有两点:


贵、花样多。


这个是宠物和毛绒玩具的本质,猫的品种追求,从银渐层到金渐层到豹猫到德文......宠物的功能需求不变,变的是价格和情绪价值,不掉毛、或矫健或娇气,但贵的猫,好像也更可爱了。

 

©宠物和宠物消费 图源小红书


如果是平价毛绒玩具,去玩一场模拟游戏,有人买单吗?我想可能悬。


为什么Jellycat就可以?


首先是


就有空间去表演和支付成本,就排除了蛋糕和毛绒玩具的选择题;


然后是花样多


品牌就不断地出了不同的系列。动物园、水果园、菜园...像极了参考着人们的酒吧游戏,编排的产品线。


这样的玩法会爆火,但不一定长久,所以只能是限时店,然后城市循环,结束。


©Linefriends 图源小红书


IP是一个道理。


20年前Line friends在国内大火,我们消费的不占少数,也开过红极一时的主题店大卖,在这个至今不能使用LINE的地区,虽然它已经不火了,但我们也学会了这个招数。


比如Chikawa,比如Loopy,通过微信表情去塑造的IP现在越来越多,火的越来越快。


©Chikawa&Zanmeng Loopy 图源小红书


但归根结底,没有新鲜玩法,但是有新鲜的形象和渠道。


从前孵化IP需要动画片,需要场景和故事,但是从毛绒绒的玲娜贝尔开始就不一样了,大家不要故事,卖萌和拟人感到位就可以,表情包传递了自己内心就可以。


再加上互联网社群的传播速度,以及供应链的成熟应对。


©玲娜贝儿 图源小红书


这些IP操作能够产生的价值和方式越来越多,越来越爆炸。



现代人的隐忍都需要出口,

找到宣泄口,就是商机。


是的,现在炒作一个东西的方式不同了。


比如表情包,从来不只是I人的社交工具,而是所有人情感表达的必需品。


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现在的年轻人线上激情澎湃,各种词汇泪目、哭死;线下真实世界的接触却淡定麻木,克制隐忍。


情绪丰富,情感麻木,怕被看穿,是有被害妄想症,也是失望症候群。


怎么达成和解?找个“替身”。


©带着玩偶旅行 图源小红书


比如这几年逐步兴起的,大家带玩偶出行,给它们摆拍想要的画面和动作,表达自己想说的文字,这就是替身。


因为比起真实复杂的自己,这些玩具们多么的可爱阳光又天真无邪呀,永远微笑快乐面对这个世界,和一切无能为力。

 

所以才有了POPMART、有了小青蛙、有了玲娜贝尔和他的朋友们。


©图源小红书POPMART


当然,替身文学的最大问题,是会审美和情绪疲劳,迭代才能有持续生机。


最近POPMART整新活儿了——烘培快闪“泡泡萌粒”。


不也是和Jelly菜场一样的戏精路线吗?


模拟面包店的情绪拉满,既然盲盒开多了刺激不够,那么就凑一凑“戏精”的风潮。


©图源小红书


这一波搪胶POPBEAN操作背后,不再是以前做快闪试水销售额,然后生产转规模正式店铺的逻辑,而是越来越市场化,营销化的浪潮玩法。


是成本降低和销量拉高,重新让你想要凑一套,买一罐。


再看看这两年火的梗:“小猫咪能有什么坏心思呢”、“古希腊掌管松弛感的神”、“City不City”......


背后依然是敢想不敢做,敢吐槽不敢当面吐槽的现代都市人无奈。


©POP BEAN泡泡萌粒 图源小红书


大家都懂,但大家都忍着。


忍,就需要出口,出口处不就是商机?


曾经卖不出去的绿香蕉就是命运选中的商机。


到了2024年,它依然是不能吃的品种,却能卖到脱销了。


为什么?因为大家都很焦虑。


©蕉绿 图源小红书一个猛子


特别是自发性的社交媒体扩大玩法。


比如,办公室每个人认领一个蕉绿等它慢慢变好。


不知道卖绿辣椒的人怎么想,会不会责怪要是绿色的辣椒不能吃就好了。


©办公桌的禁止蕉绿、放青松 图源小红书


这不就是补偿性消费吗?说自己焦虑是负能量,买一串绿香蕉是卖萌。


所以“蕉绿的香蕉”过去了,还会有新的内容孵出来。


本质上潮玩、玩梗、表情包IP都是一样的,它们带给消费者“花小钱,大乐趣”的成瘾行为。



二次元、潮玩和杂货铺,

本质上都是一种玩法。


刚刚提到这些IP潮玩的玩法,其实和二次元的营销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直到今天,对于大部分人来说。


我们都不太能分清楚二次元、谷子店和潮玩店......因为本质上的玩法是雷同的,甚至是很多品牌游走在这一群人之间。


©上海鬼灭之刃主题餐厅 图源小红书



比如卡游的产品其实toptoy早就有了;


比如微店park也不需要那么垂的氛围;


甚至高档如湖滨路的无限极荟,也可以在gaga旁边开一家鬼灭之刃主题餐厅。


©商场里的微店小卡、鬼灭之刃主题餐厅 图源小红书


其实“垂与不垂”的氛围,可以分成“聚集效应”和“连带效应”去看。


我们想一想,为什么这些产品不在线上发布销售?直观看,二次元和追星族们买的就是货。


但其实,这些店,这些品牌在线下卖的不只是货品,还有排队和预约,还有焦急情绪的互相传染,还有路人围观的二次传播。


©排队的人 图源小红书


这家店怎么那么多人排队,“卖什么的呀?总有要去看一眼”;


排着队的人看着前面的人出来,看着正在更新,刷到的宣传帖子,期待着“等会我进去的时候一定要买个够,才对得起我排队的两个小时”;


预约制的人精心安排的下下周的一餐,数着日子考虑那一天压迫点什么菜,“看看有没有特别款预定供我拍照"。


©TNT特攻队盲盒首次发售(左)&嘉里排Jellycat限定(右)

图源小红书


你看,这些明明可以卖货的品牌,却跑来卖感觉卖体验。


发售限量的本质,是情绪拉扯,是过山车缓缓上升,再释放的刺激感,是把欲望充到最大


潮牌也这样玩,还有蛋糕、冰淇淋和咖啡都在这样玩。


回头看KUMOKUMO这一类的蛋糕,叮当一声的仪式感,热气腾腾端出来,不紧不慢的一个个盖章。


这些流程的背后,是暗暗膨胀的期待值和购买欲,消费者眼巴巴看着,更想要了。


©KUMOKUMO戳章蛋糕(左)&瑞可老爷爷芝士蛋糕(右)

 图源小红书


其实这并不新鲜。


在没有小红书微博的年代,20年前台湾的夜市里,就已经有排队等老爷爷盖章的蛋糕在排队,嗅觉、视觉、味觉,最后拉升了感觉。


蛋糕到手那一刻比实际上好吃太多,因为加了期待添加剂。



©无印良品、Tokyuhands、诚品生活等日系杂货店

图源小红书


故事讲到这里,是想说商业不新鲜,商业手段也不会新鲜,新鲜的是一代代消费者更接受的形象和渠道。


从潮玩二次元到烘培蛋糕,最后,我们回到大杂货店的范畴再讲一讲。


传统意义上,杂货店是卖货逻辑,是便利服务为核心的,直到无印良品的出现,算是一个突破。


同样是在卖生活日用品,但它用设计和现场陈列以及货品选择,传递了自己高于货品本身的生活理念。


也是从MUJI开始,我们说起杂货,说起日杂不再说刚需卖货,而是一种情绪和感受的购买。


©酷乐潮玩IP 卡皮巴拉(左)&KKV加菲猫主题店(右)

图源小红书


看回到国内,一轮轮学习的进化,不管是诚品生活、还是OCE、KKV这样不断迭代的杂货店,还是调色师、WOWCOLOR这样的美妆店,有的做的好,有的生命力波动。


本质上都是结合了时代工具的情绪杂货营销。


改变的是互联网时代,工具赋予供应链的能力,以及能支持到响应C端变化的速度。


不变的,依然是我们提到的,花样多。


为什么到杂货就不说贵了?不是因为消费降级。


本质上还是因为需求大,店铺开的多,开的大,自然就贵不起来了。



后记


或许到今天,无用之用也是一种刚需。


买东西也可以是买一种约会体验的过程。


就像大部分人,在没有遇见恋人之前,你问他们有什么具体要求,很多人会说就是一种感觉。


这种需求,可能会导致你结不了婚,但一定不会影响你找到爱情和心跳。


相反的,有目的消费的四平八稳条条框框,并且执行的,都是找到了好搭子。


©拼多多&好特卖HotMax 图源小红书


这是什么呢?


这是拼多多和杂货铺的区别、是最初京东和淘宝的分别,是好特卖和俄货市场的区别。


我们需要的是一种治愈,被治愈的可能是无聊、可能是焦虑、可能是不自信、可能是复杂厌恶。


而品牌和空间经营的色彩、气味、陈列、文字、触感,都会最后形成一种情绪解决一部分人的问题。


©图源小红书


想起小王子的一句话:


仪式感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刻与其他时刻不同。










商业项目/

上海·西岸梦中心GateM/前滩太古里/现所/

INS复兴公园/龙华会/张园/鸿寿坊/合集The Lightbox/

成都·神仙树Village/REGULAR源野/COSMO/CPI/

祠堂街/成都时光里/成都太古里/成都SKP/麓湖文旅/

北京·冇街/北戴河·阿那亚/金山岭·阿那亚/北海·阿萨卡/

杭州·玉鸟集/天目里/湘湖越界/嘉兴西塘·良壤/

天津·智慧山/苏州·仁恒仓街/景德镇·陶溪川/陶阳里/

合肥·大象哆/广州·中大门/郑州·inPARK/洛阳·魏坡新村/

深圳·欢乐海岸/南京·景枫中心/福州·烟台山/

深圳·南头古城/广州·未来社HOUSE/深圳·kaledo/

宁波·槐STAGE/THE PARK by K11 Select/

宁波·Demo Terra带梦陶然/DEMOHOOD带梦胡同/

无锡·运河汇/海口·世纪海角/高兴里/长沙·INPark/

大阪·SEE SEA PARK/东京·Share Lounge/

东京·春日台社区中心/曼谷·The COMMONS/

曼谷·EMSPHERE/


城市观察/

东京商业“吃瓜记”/太古地产在香港/香港“折叠”/

伦敦商业细节/首尔商业美学/北上成商业更新/

泰国商业反思录/泰国商业自定义/上海商业洞察/

成都商业的流变/北京商业冷思考/福州式“慢商业”/

广州商业新与旧/大理社群式商业/深圳商业的未来/

商业创新看曼谷/北京的街与店/巴黎的时尚日常/

西安的商业潜力/武汉商业新格局/成都2024商业更新/


品牌创建/

gaga·forest/蕉下/MEDISN·藥廠/Le Fame/

cottee/跳海/Need!/Standard Nerds Club/

观夏/話梅/BAsdBAN/tazaTe/而意/MEDISN·藥廠/

hAo mArket/Aesop/山海四合/Blue Bottle/

FREITAG/LE LABO/LOOKNOW PARK/


设计解构/

JZ-LAB介止设计·重构商业设计/

太古里的“撇捺之间”/商业空间的情感/

“街盒同体”的新商业/南昌路的诗与风/


创新趋势/

非标商业/衡量非标/小红书/策展式商业/艺术商业/

chatGPT/社群/公共艺术/街区经济/独立品牌选址/

/反消费主义/捡“垃圾”/市集/居民社区更新/

上海和成都的品牌流动/户外生活方式/公园商业/

小店联合/氛围感/松弛感/主理人/在地化/

茶馆/邀请函/杂志报刊/熟年消费/潮流商业/

标准品牌非标表达/孤独者经济/媒体去线下/

快闪空间/性别友好空间/主理人的选址建议/

做新商业打破职能边界/“非商业”的商业场景趋势


观点洞察/

写给年轻商业人的信/Vol.2/在商业的纵深处/Vol.2/

再看主理人/美食广场/包裹消费主义/商业时机/

城市更新盈利?/商业讲故事?/策展式商业?/

“网红”商业的渡劫/商业回到真实/商业艺术/

与独立品牌合作沟通/商业地产的语言困局/更新避坑/

公共性与城市更新/城市更新乐与苦/老街道商业/

成为“六边形”商业人/如何“做死”商业/

招商的尽头是三观一致/招商创新/未来商管走向何方/

放下对标执念/商业创新的需求/在商业的纵深处/

告别网红时代/品牌的基本是对人类的爱/如何破圈招商/

招商是结果不是起点/商业社区感/理解运动消费/







新商业场景研究

New Commercial R&D


新商业媒体内容

New commercial Media Matrix


新品牌线下拓展

New brands Offline consultant


-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合作咨询微信:zoffwalker

或扫码添加「感性城市」企业微信号




感性城市SCity
城市,是最为复杂和旺盛的生命。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