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商业化,只能有单一解吗?

文化   2024-10-16 07:31   四川  

◎ 好内容是文旅商业走入正向循环的前提。

撰文/Lan&简生

编辑/简生

                                                         

国庆长假的旅游数据变化很有趣,背后可以窥见微妙的消费迁移


比如文博热达到空前高度,热门博物馆一票难求;比如过去一年里已经显现的反向旅游加剧,冷门二线城市爆火;


再比如高铁直达的县城游、微度假、酒店躺等,更佛系的方式开始普及。


不计划、不扎堆、不打卡成为新的流行。


事实是,大家在殊途同归的“错峰”中相遇,车队们整齐划一,在直奔“小众景点”的路上排起长龙。


当小众不再小众,那些起步早、经历过1.0版本商业化的景区们还好吗?


印象中,千篇一律的美食街、掉字儿的霓虹灯店招背后,我们普遍存在这样的设定:大部分旅游景区的发展是逆时序的。


什么意思呢,当一个地方被人为打造、宣传、成为景区,去的人越多,反倒很难进入正向循环。


 丽江白沙古镇

                       总有一些景色保留在记忆中,怕再次触及变了味

                                                    ©图源小红书 秋刀鱼的滋味

    

一来市场导向,会铺满高频效的小餐饮配套,很容易长成一样,吃的一样,玩的也差不太多,一水的流水线式景区


二来铁打的高租金档口,流水的过路客,很难有谁想做好回头客的生意。基本属于笑脸相迎,送罐可乐换个五星好评的交情,从此不相往来。


本质上,我们对“别处的原貌”更渴望了,这也是我们奔赴“小众”的驱动。


在这股浪潮之下,主流景区如何更新自己?如何焕发新的生命力?背后存在多方协作的必要,也离不开市场自发导向。


 我在宁波忍你很久了广告牌 

                                                            ©图源小红书 明月山

                                              

这次去大理,我一反常态选择了随遇而安,不做任何攻略,和上一次相隔十多年,除了意料之中的高楼林立,开发面积已经环湖140km之外,一些不那么“文旅”的商业反倒给了我不少惊喜。


大理 洱海风光

   ©图源小红书 明月山(右)



习惯了连锁酒店

民宿的“人味”会把你拉回人间


在某种程度上,民宿甚至能代表一个景区的标准和发展进程。


的确,开发成熟的景区,对于游客最大的利好,莫过于住宿的全面性,充分竞争带来细分,也带来相对合理的资源分配。


可是就在十多年前,很长时间里,青年旅社曾一度成为旅行的标配,连锁酒店反而显得Boring和不Fancy。


如今青旅之风早已不再,或许是大家越发注重个人空间和安全距离,或许变成了换汤不换药的青年养老院局部存在。


民宿却根据不同的地域文化,迭代出各种版本来,显而易见,民宿也更符合当下大家的需求,有酒店配套×居家氛围,也有人与人、面对面的交流,和自己的情绪茧房破冰。


Lu和他的青年养老院

   ©图源小红书 Lu的日记右)


大理作为云南最早开发的景区之一,民宿业也经历了不止一轮的调改,有政策导向,更多的则是市场汰换。


文艺青年三坑之首,门槛低,上限高,挣钱的是极少的一撮人,即便楼起楼落,也不断有增量涌入


在环洱海一圈找个能看海的民宿不难,运气好的话,遇到老板/主理人亲自在店运营,也有机会体验到“本地人”的生活和餐食,以及与标准化的连锁酒店完全不同的服务质感。


一来有精心打理的小院落,枝繁叶茂,居家感十足;二来一切服务都是出于你有一个好的旅行体验,而非出于娴熟但有些冰冷的流程,像极了时下热度很高的主理人商业。


   半山别墅改造的民宿及院落

                                             

晚上坐在院子里吹吹风,听老板讲讲素人的传奇往事,仿佛也成了旅途中的一个彩蛋。


在大部分民宿老板的脸上,你绝对看不到班味,却能共情到相对自由以及投入当下的快乐。


                 民宿提供的独特体验:换个地方生活但不是去酒店

                                                           ©图源Airbnb爱彼迎


的确,工业社会把个体异化成一个个极其独立的单位,有温度的商业就成了触手可得的“解药”。


这也是Jellycat、野兽派们能持续收割成年买家的主要原因。


一个有人味的民宿,不经意间的链接,被关怀,也能直接提升出行的质感和质量,给被压缩的我们,几多喘息。



同一条街看海的咖啡

仿佛身处不同的时代


景区商业要想持续,同样离不开UGC逻辑。


聊到大理的商业生态,另一个不得不提的,便是咖啡。除了咖啡产地的优势,大理的咖啡店还有个特点,充分借力自然


140km的环湖开发面积,上万家咖啡店,可能有50%都是能看到点海景的,但是身处同一条街,两家店依然能相差十年。


不少店铺保留了景区商业的惯性,大红大紫的装置、拍照用的气球和夸张的店招;也不乏素雅、有民俗风情的民居,和各种不同时代流行的风格。


  心邸咖啡外观

                                                                 

这其中也有极少数外观低调,实则设计非常多巧思,运营也很完整的店铺,比如曝光量上亿的「心邸咖啡」。


它所处的两栋拼接成半围合院落的建筑,除了屋顶的瓦当和一些做旧的原木,通体白色,在这条街显得异常“寡淡”,但也多了几分干净。


在景区做商业,反差可能会成为你的第一道壁垒,而克制和学会做减法,往往是最关键的要素。


心邸咖啡 几乎每天都有线上种草而来的客人

                         

它的绝招不在于外观,三层楼,1200多平米,有2/3的面积专门用来拍照,每一层楼,每一个没有落地玻璃的裸窗框,都是绝佳的取景框,变幻的白云湖海成了最好的背景板。


这是把长板放到最大,适度牺牲经营面积,换来更大的曝光和传播,很聪明的做法。


加上服务员统一的咖色美式着装,不过分溢价的咖啡,及时收拾的运营细节,只要你避开最热门的峰值时期来,体验感都不会差。


如果说大量的咖啡还是在做线下偶得性游客生意,心邸的逻辑更像是做品牌,通过UGC的模式,将内容释放到公域和线上。


没有对错而言,但后者拥有的是更大的流量池,以及持续的经营力。


看似在卖咖啡,实际在卖洱海,也是景区商业值得借鉴的逻辑。



每个有年轻人的城市

就会有创新商业的土壤


不同于其他“古镇”商业的义乌小商品和美食街生态,大理的年轻人,推动了新商业的发生。


旅居客以及常驻的数字游民,带动起以古城人民路为核心的年轻商圈。


以人民路为主轴向支巷延伸,白天属于游客,晚上10点以后,则属于常驻这个城市的年轻荷尔蒙。


                                 大理 环人民路街头的摆摊文化

                                                        ©图源小红书 游牧咖啡


 痛仰乐队的那首《再见杰克》,第一句词就是「雨绵绵地下过古城,人民路有我的好心情」,但相比较声名在外的人民路,支巷广武路显得更野、更有趣一些。


同样是大理历史文化街区之一,南北走向的广武路贯穿了人民路、玉洱路这几条传统的繁华路段,又不至于太过繁华,怎么说呢,少了些千篇一律,多了点仅此才有的小家碧玉。


尺度更小,离主道有点距离,虽然也不缺客流,却显得更安静更好逛,也吸引了不少更容易出现在一二线城市的小店,以及生活在大理的年轻人,常驻之后在此开店。


  银苍路(左)  广武路(右)

©图源小红书  李小爷 

                  

玉洱路与广武路的交叉口往南走,隔不了几步,就会看到右手边的一家主营Brunch的餐厅「Cantine73•食舍」。Marshall的音响周围是花团锦簇,开放式厨房看上去齐列规整,加上工业水泥风的装修,整体给人的感觉就是去油腻、很脱俗,从这里开始,也和主街的喧嚣形成了强烈反差。


餐厅二楼还有露台,夏天的傍晚,坐在露台上吃饭,一边看着月亮,一边吹着晚风,也成为年轻人的乌托邦。


对面院子里的驻唱是「猫非食•马帮火塘」家的歌手,猫非食是这片院子的业主,他们在院子的一侧经营,另一侧则租给了跳海酒馆。


跳海又找了咖啡品牌「Wander」一起做日咖夜酒,拉长营业时间,同时也分摊了这个小铺子的经营成本。


     跳海酒馆大理古城店

                            ©图源小红书  益生菌 

                                                    

第一次走进跳海古城店,就觉得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一棵大树,从店中央拔地而起,店像是绕着树长出来的,树又从店里延伸而上,有一种很微妙的羁绊感。


跳海安定门店同样如此,成都东郊记忆门店旁边也有一棵树,而在千里之外的大理,它显得更加野生,带着一丝独属于亚热带的自然和粗犷。


再看看跳海在各个城市的店,富有跳海底色的同时,还基本都各有特色,拿北京举例,北一跳(跳海后海店)的胡同基因,北四跳(跳海金台路店)的村民广场,北六跳(跳海大钟寺店)的地下空间,都是其与众不同之处。


跳海酒馆 不同城市店铺照片

阿那亚店(左)成都东郊记忆店(右)

      

在北京,跳海利用社群做各种文化活动,做各种满足酒客精神层面需求的事情;而在大理,跳海社群也开始因地制宜,最活跃的一个社群,名字是「跟着跳海去山里」,含氧量不言而喻。


沿着广武路继续往前走,就到了它和护国路的交叉口,它的户外小广场,也是年轻人爱扎堆的活动区域,同样是早C晚A模式的「大青树咖啡」,风格更小清新。


傍晚来,大家会在门口的休闲座椅上排排坐,听上一曲驻唱演奏的Blues,放松、慵懒,这种感觉挺大理的。


 大青树咖啡氛围

 ©图源小红书微醺瓶中鱼


对广武路、人民路,甚至是大理古城的大部分商家而言,客群早就不只是游客。


他们有的是数字游民,有的是厌倦了大城市写字楼格子间生活的原大厂员工,共同特点是见过好东西,喜欢可触及的自由,消费能力也都不低。正是这波人,让这座千年古城越发年轻起来。


 大理的年轻商业氛围

                                                       

后记


大理的商业化很有意思,不乏传统的景区几大件和大量游客,同一条街,转个弯,过个马路,又能偶遇有质感有态度的小店,或是有人味的老板。


或许也可以用“成长式商业化”来形容这种生态。


去一个有好风景的地方,也不能少了好商业,好配套,好内容,这是合理的需求,也是文旅商业走入正向循环的前提。









商业项目/

上海·西岸梦中心GateM/前滩太古里/现所/

INS复兴公园/龙华会/张园/鸿寿坊/合集The Lightbox/

成都·神仙树Village/REGULAR源野/COSMO/CPI/

祠堂街/成都时光里/成都太古里/成都SKP/麓湖文旅/

北京·冇街/北戴河·阿那亚/金山岭·阿那亚/北海·阿萨卡/

杭州·玉鸟集/天目里/湘湖越界/嘉兴西塘·良壤/

天津·智慧山/苏州·仁恒仓街/景德镇·陶溪川/陶阳里/

合肥·大象哆/广州·中大门/郑州·inPARK/洛阳·魏坡新村/

深圳·欢乐海岸/南京·景枫中心/福州·烟台山/

深圳·南头古城/广州·未来社HOUSE/深圳·kaledo/

宁波·槐STAGE/THE PARK by K11 Select/

宁波·Demo Terra带梦陶然/DEMOHOOD带梦胡同/

无锡·运河汇/海口·世纪海角/高兴里/长沙·INPark/

大阪·SEE SEA PARK/东京·Share Lounge/

东京·春日台社区中心/曼谷·The COMMONS/

曼谷·EMSPHERE/


城市观察/

东京商业“吃瓜记”/太古地产在香港/香港“折叠”/

伦敦商业细节/首尔商业美学/北上成商业更新/

泰国商业反思录/泰国商业自定义/上海商业洞察/

成都商业的流变/北京商业冷思考/福州式“慢商业”/

广州商业新与旧/大理社群式商业/深圳商业的未来/

商业创新看曼谷/北京的街与店/巴黎的时尚日常/

西安的商业潜力/武汉商业新格局/成都2024商业更新/


品牌创建/

gaga·forest/蕉下/MEDISN·藥廠/Le Fame/

cottee/跳海/Need!/Standard Nerds Club/

观夏/話梅/BAsdBAN/tazaTe/而意/MEDISN·藥廠/

hAo mArket/Aesop/山海四合/Blue Bottle/

FREITAG/LE LABO/LOOKNOW PARK/


设计解构/

JZ-LAB介止设计·重构商业设计/

太古里的“撇捺之间”/商业空间的情感/

“街盒同体”的新商业/南昌路的诗与风/


创新趋势/

非标商业/衡量非标/小红书/策展式商业/艺术商业/

chatGPT/社群/公共艺术/街区经济/独立品牌选址/

/反消费主义/捡“垃圾”/市集/居民社区更新/

上海和成都的品牌流动/户外生活方式/公园商业/

小店联合/氛围感/松弛感/主理人/在地化/

茶馆/邀请函/杂志报刊/熟年消费/潮流商业/

标准品牌非标表达/孤独者经济/媒体去线下/

快闪空间/性别友好空间/主理人的选址建议/

做新商业打破职能边界/“非商业”的商业场景趋势


观点洞察/

写给年轻商业人的信/Vol.2/在商业的纵深处/Vol.2/

再看主理人/美食广场/包裹消费主义/商业时机/

城市更新盈利?/商业讲故事?/策展式商业?/

“网红”商业的渡劫/商业回到真实/商业艺术/

与独立品牌合作沟通/商业地产的语言困局/更新避坑/

公共性与城市更新/城市更新乐与苦/老街道商业/

成为“六边形”商业人/如何“做死”商业/

招商的尽头是三观一致/招商创新/未来商管走向何方/

放下对标执念/商业创新的需求/在商业的纵深处/

告别网红时代/品牌的基本是对人类的爱/如何破圈招商/

招商是结果不是起点/商业社区感/理解运动消费/







新商业场景研究

New Commercial R&D


新商业媒体内容

New commercial Media Matrix


新品牌线下拓展

New brands Offline consultant


-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合作咨询微信:zoffwalker

或扫码添加「感性城市」企业微信号



感性城市SCity
城市,是最为复杂和旺盛的生命。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