赓续前海传统,引领戏曲文化——戏曲研究所学者代表性学术成果分享会纪要

文摘   文化   2024-03-25 00:18   北京  

2024年3月12日、3月19日,按照我院工作部署,戏曲研究所以“赓续前海传统,引领戏曲文化”为主题,组织本所在职的16位学者举行两场学术分享会,分享会由戏曲研究所所长王馗研究员主持,喻静副院长全程出席。喻静副院长在分享会正式开始前介绍了举办全院学者代表性成果分享会的缘起和目的,希望以此为开端,更好地推动全院学者展示个人在相关学术领域的研究心得,探索艺术学研究前沿,加强艺术学科之间的交流研讨,更加有效地推动艺术学“三大体系”建设。中国艺术研究院周庆富院长、各艺术研究机构的科研人员、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以及本院研究生参加了分享会。




现将相关学者学术成果分享按发言顺序择要发布如下。



郑雷研究员《昆曲的表演》:

明代家班和职业班社的演出水准代表着明代昆曲的表演水平。文人士大夫在昆曲发展过程中为功至巨。昆曲各行当的表演技术也由粗陋走向专精,心理体验是整个昆曲表导演体系中至为关键的一环。清代中叶折子戏以及通俗的昆曲小戏、昆曲武戏盛行,《梨园原》和《审音鉴古录》以及身段谱显示出昆曲表演走向成熟,昆曲表演既不是单一精英文化的结晶,也不是单一民间文化和市民文化的产物,其中宫廷文化、文人文化、民间文化、市民文化纠结缠绕,构成了中国传统艺术中一个独特的文化景观。近代以来,昆曲表演到“传”字辈前后,呈现出新的态势。现代昆曲的表演应当继续在“传”字辈的基础上发展,在昆曲的根源上酝酿出适合现代表演的更多技法。


毛小雨研究员《新疆出土戏剧文献考论》:

中国戏剧的起源诸说杂陈,以许地山为代表的学者则认为中国戏剧与古代印度梵剧有瓜葛。随着不少戏剧文献在新疆的发现,对中国戏剧的起源与形成有了可供思考与研究的新的着力点。《舍利弗传》是梵剧中最早的剧本,后来还出土了《弥勒会见记》多个版本的剧本,可见,印度戏剧对新疆的影响是巨大的,其三个指标:(1)有nataka这个词;(2)有舞台术语;(3)有丑角,当为成熟的戏剧。通过上述介绍可知,为什么中国戏剧在创始之初与佛教宣讲有千丝万缕的关联,为什么文献说到比较成熟的戏剧形式时,即有“目连救母杂剧”。这说明,新疆发现的佛教戏剧印证了这一地区在中原与西域戏剧文化交流方面有着不可忽略的作用,是一个重要的节点。


孔培培研究员《现代戏音乐创作中的现代性表达》:

中国戏曲在走向更具现代性表达的探索道路上,现代戏是最具引领性的阵地和最富成效的体现形式。现代戏表现的是1911年辛亥革命以来中国人民的斗争与生活,尤以红色革命题材和现实题材为主要内容。现代性关涉的则是现代戏曲发展的美学追求、价值取向和文化品质等一系列深层次的艺术实践与理论思考。现代戏音乐创作的现代性表达具体体现为逐步建立起重视剧目音乐整体架构、重视戏剧情境营造的“整一性”音乐结构模式,以及“典型化”音乐形象创作观念的不断实践与强化。在创作者努力追求现代性表达的过程中,也带来一系列有别于传统戏曲的新问题,如“唱”与“腔”创作主体的分离,引发出唱腔新流派将如何产生的理论思考。


李志远研究员《新世纪以来戏曲学科发展综述》:

采用定量定性及成果影响的多维评价方法,认为新世纪以来戏曲学科建设取得长足进展,从戏曲学位授权点的增多、学术成果的数量及获得奖项、受到国家科研基金支持的项目、期刊和学术组织等方面予以阐释。戏曲学科建设的突出特点表现在厚实戏曲学科史料基础、戏曲理论宏观体系建构、强化戏曲理论范畴研究、重构戏曲学科体系、关注戏曲当下问题、戏曲跨学科研究、重视戏曲教育研究并取得丰硕成果等方面,但还存在一些不足。今后,戏曲学科发展趋势主要表现为戏曲教育研究的拓展与深化、戏曲学科学者队伍的新变、关注戏曲当下问题、跨学科研究、戏曲传播研究和戏曲学的三大体系研究将进一步增强。


谢拥军研究员《关于京剧研究的思考》:

新世纪以来,京剧研究视野更加开阔,研究方法更加多元,京剧的文化、社会学、非遗、传播等研究得到更多的关注,呈现出立体化、多方位的文献整理研究新思维,文本、舞台兼顾的传承与保护研究模式,京剧图像学研究新趋势,向上、向下、向外研究并举等研究特点。但很多领域尚有待加强,如京剧人类学研究、京剧跨学科研究、京剧海外传播研究、京剧表演理论研究等。有三种研究视角值得关注:一是将京剧视作剧种的研究视角,深化京剧艺术的传承和传播研究;二是与实践相联的研究视角,加强京剧舞台艺术和艺术家表演经验的理论总结;三是“向内”的研究视角,强化京剧本体研究,持续推进对京剧文学、京剧表演流派、京剧质的规定性等方面的研究。


张静副研究员《从梅兰芳昆腔曲谱谈起》:

《梅兰芳昆腔曲谱》以贴旦戏的经典曲目为主体,从该曲谱出发,可考察梅兰芳等名伶作为艺术积累的习曲与舞台表演昆曲剧目存在区别和关联,亦可追索梅兰芳曾追随习曲的名曲家赵子敬,还可以探求梅兰芳在京剧创编和表演上以“旦”入“贴”,化“旦”为“贴”,虽然演近于花旦路数的戏,但蕴涵青衣之精神命脉的意义。参加《昆曲艺术大典》、《昆曲口述史》等本院主持的重要课题,关注昆戏画、昆曲剧目以及以傅惜华为代表的研究者在民国时期对昆曲的全方位倡导、扶持等问题给予我的思考主要有:昆戏画是具有特殊价值的图像文献,但要谨慎处理戏画对应舞台的诉求;昆曲剧目的研究,要注意其在徽剧、汉剧、京剧、川剧、湘剧等皮黄腔系剧种、高腔剧种中的流变。


李玲副研究员《从新近公演的歌舞妓舞蹈剧观察日本艺能的多维度传承》:

《从新近公演的歌舞伎舞蹈剧观察日本艺能的多维度传承》一文,分析了2023年12月东京歌舞伎座上演的歌舞伎舞蹈剧《爪王》并分享演出视频。歌舞伎传承400多年,虽为古典戏剧,却以相当成功的商业戏剧姿态占据现代戏剧舞台一席之地。从舞蹈剧的角度来观察,歌舞伎舞蹈技术并不仅仅传承于演员身上,其音乐团队(唱腔、乐师)与编舞职业(叫作“振付”)均各有家门,各有深厚的家系传承;歌舞伎舞蹈是日本舞踊的一个分支,其音乐舞蹈不仅是歌舞伎演员幼年学艺的“四功五法”之一,也是所有传统艺能表演者的必修技能和艺术土壤,因此其受众广泛,其传承具有多维度。这也是《爪王》在40年后原样复演,并由新一代演员传承的原因。


王馗研究员《山西上党赛社演出中的行业变迁与演剧形态》:

上党传统戏曲行会及其碑刻文献提供了透视戏曲成熟、发展和变化的重要视角,《增建咽喉祠志》、《五聚堂纪德碑序》、《重修开元宫庙碑记》、《重修三圣神庙碑》四块碑刻,展现了该地区演艺群体的身份变化和职业流变。从乐户到戏曲艺人,从官班到民间职业班社,从祭祀演出到娱乐演出,显示了戏曲在政策、信仰和行业的转变细节,这在以贾村赛社演出为中心的赛社民俗空间中得到了生动再现。对该课题的研究,文献学和人类学的结合,能够细腻揭示历史变迁中的人、事和社会心理,带来对社区戏曲文化的充分认知,呈现戏曲文化空间的丰富生动。研究需要打通活态艺术与静态文字的界限,在活的生活中发现历史文化的底蕴;在死的文字中挖掘精神信仰的命脉。



孙红侠研究员《“京昆”与京剧中的昆曲遗留》:

讲座认为找到京昆剧目的曲牌应用与京剧中的昆曲遗留,就找到中国戏曲表演体系的深层规律是如何通过昆曲进入京剧的。对相关问题的关注、论述与学术推进,构成此项研究的核心意义。文献工作做了:一、“京昆”剧目整理:1,做综述;2,在朱家溍与穆凡中先生的基础上,从61出增补到83出;3,更正中山大学博士曾凡安教授一处错漏。二、整理京昆剧目中的昆曲曲牌31出戏,167个曲牌。三、整理京剧中的昆曲曲牌41出,传统戏中如何应用昆曲曲牌,包括曲牌的来源、京剧中的剧目应用,论文最终结论:京剧对昆曲的继承形态;两个观念的更新:徽汉合流与花雅之争;从中国戏曲表演体系建构的理论角度看京昆的意义。


王静波副研究员《雅俗并存:地方小戏发展的二元结构——以赣南采茶戏为例》:

赣南采茶戏是赣南客家族群的一种脚色少、情节简单,反映农民日常生活的小戏。它的表演方式有与灯彩民俗相结合的自乐班表演和有盈利性质的三脚班表演两类,具有俚俗特质。1949年以后,国家剧团成为重要演出主体,演出内容和形态经历了由“俗”而“雅”的过程。80年代以来,形成国营剧团与草台班子等民间力量并存的格局,二者是赣南采茶戏的主要演出团体。通过田野调查,笔者发现其表演呈现二元结构:前者面向城市精英群体,向“精致化”的大戏、现代戏、歌舞剧的方向发展;后者面对乡村,仍以表演传统戏为主,保持其简陋形态和俚俗趣味。这种“雅”“俗”并存,有所差异而又相互补充的演出现象不只存在于赣南采茶戏,也存在于其他不少地方小戏中。


李小菊研究员《生态、创作与传播——21世纪新论》:

拙著《生态、创作与传播——21世纪戏曲新论》2019年由北京时代华文出版社出版,收录了笔者自2006年至2019年所撰学术论文36篇,是笔者对21世纪以来中国戏曲发展面临的新现象、新问题的思考与研究,也是笔者发挥文学研究和文献研究的学术背景和治学方法、学习和发扬前海学派治学传统和治学方法的成果体现,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理论联系实际,坚持田野考察,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论指引下的中国戏曲剧种生态研究;二,密切关注创作现状,以戏曲评论与作家作品研究见证当代戏曲历史,总结个人研究兴趣特点,即历史剧研究、女性戏曲研究和小剧场戏曲;三,对新世纪以来异军突起的戏曲网络传播传播问题进行持续的关注和研究。


张之薇研究员《新中国戏曲批评史》:

《新中国戏曲批评史(1949-2000)》认为:戏剧批评是戏剧接受活动的一种高级理论形态,是批评家从特定的史和理论出发,在戏剧鉴赏的基础上,对以剧本、舞台为主的戏剧创作进行的评价,不仅融汇了戏剧的风格、戏剧的思潮,也包括社会的思潮和时代的审美。张庚先生将资料、志、史、论、评论作为艺术研究的几个层次,并将评论看做最重要的文艺表现形式,这是理论联系实践的观念使然。本书力图坚持理论联系实践,打通资料、志、史、论四个层面,遵循在历史跨度内找寻不同时期戏剧观念,并以此来分期,对不同时代的戏曲批评做出总结、归纳,找到观念变化的动因。通过对这50年的戏曲批评与今天的戏曲批评相互参照,让批评成为我学术指向当下的一种方法。


王学锋副研究员《浅谈张庚的调查研究》:

张庚对调查研究很重视,体现出较为独特的调查研究理念和方法。这一理念方法可能较多受到毛泽东的调查研究理念(譬如“走马观花”“驻马观花”“下马观花”等独特表达)的影响,具有强烈的实践性、实践感,与一般化、体制化了的“田野调查”有所不同。张庚注重利用调查研究资料进行志、史、论研究,拓展了戏曲学的研究基础和范围;注重通过调查研究认识中国社会,建构某种具有充分的“社会”视域和关怀的戏曲学;他倡导和群众、演员一起做研究,通过知识、情感的互动交流,达到双方互为主体、共建主体的效果。张庚以调查研究推动戏曲学建构、推动戏曲学中国化的努力,应得到充分理解阐发,这是戏曲学获得新发展的动力之一。


辛雪峰研究员《制度变迁与文化调适——20世纪秦腔改革的三大模式》:

通过对易俗社、三意社及陕西省戏曲研究院深入调查研究,从制度变迁与文化调适的视角入手,借鉴民族音乐学、人类学相关理论与方法,对20世纪秦腔改革进行了较完整的梳理和论述。本书将近现代秦腔改革分为四个时期,分析秦腔音乐改革的路径及型态特征;重点以陕西三大秦腔院团为载体,以制度变迁为主线,分析院团管理体制、剧目创作、创腔机制、音乐改革等环节的冲突和调适过程。本书认为,20世纪秦腔改革是在政治力量的强力推动下,结合自身的艺术特点不断调适而进行的,制度选择文化是改革的社会背景;制度变迁是改革的外因;剧目主题和创腔方式的变化是秦腔音乐改革的内因。本课题可以给班社及戏曲音乐研究提供些许启示和参照。


殷娇助理研究员《曾昭娟表演艺术记录整理发微》:

我的汇报主要分为三个部分:曾昭娟评剧旦角表演艺术的记录整理;曾昭娟评剧旦角表演艺术的理论总结;曾昭娟评剧旦角表演艺术的延伸思考。通过曾昭娟口述、整理小组整理的方式,将曾昭娟6部新编剧目作为重点口述内容,对其新编剧目的创排过程、演出概况及表演方法进行记录、整理、总结。我主要采取“结构式访谈与开放式访谈”相结合的方法,总结了记录整理的实践过程中由于戏曲专业特殊性而产生的重点与难点。在整理记录以及统筹工作完成后,我从创作理念、表演艺术特征、表演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总结阐述,形成了一篇论文。通过对曾昭娟个人表演艺术经验的梳理,形成对其传承、创作规律的阐释与探讨,乃至对当代评剧表演艺术的探讨。


王岩副研究馆员清代宫廷地方声腔演剧史述要》:

本书的上编以清代入关以来各朝先后为据探讨地方声腔在宫廷传播和演出的历程,其中又将宫廷演剧分为前中后三个发展阶段:即弋腔变腔演出史、侉戏演出史和乱弹戏演出史,采用的是历史学的分类、分期的研究方法。中编以宫廷地方声腔相关的档案和剧本为研究对象,重点探讨三个时期内不同腔调的代表性剧目,使用的是文学研究方法中的文本对比法,同时也用历史学的方法将档案与剧本相互参照。下编侧重编演关系研究,重点探讨针对地方声腔的戏剧禁毁政策和宫廷演剧对皮黄戏的影响,借鉴了戏曲观众学和观演关系理论的研究方法。


编校:张    静

排版:王金武

审稿:谢雍君


往期回顾


 

陕西碗碗腔影戏民间抄本形态考察

北京天桥地区演剧空间的生成与消亡

从延安文艺的形式探索看 “新歌剧”与“民间小戏”的观念交响

《搬场拐妻》声腔解析

传奇入画苑:《桃花扇》的两画师与双桃源

梅兰芳1934年开封义演及影响

中国京剧选本之“选”与比较研究(1880—1949)

家班聚散:福建南派布袋戏微观察

“他者”与“路径”:现代剧学体系本土化建构中的“民间立场”



欢迎投稿、联系邮箱:

xiquyanjiu@sina.com


欢迎关注中华戏剧学刊联盟刊物公众号



《戏曲研究》


中央戏剧学院学报《戏剧》


上海戏剧学院学报《戏剧艺术》


中国戏曲学院学报《戏曲艺术》


《戏曲与俗文学》


《中华戏曲》


戏曲研究
聚焦戏曲现状,关注理论发展,助力非遗保护,推介戏曲研究所、《戏曲研究》杂志和戏剧戏曲学重要研究成果、学术动态和会议资讯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