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会通,梅周并寿——纪念梅兰芳、周信芳诞辰130周年

文摘   文化   2024-11-06 13:01   北京  

龚和德

京剧是我国流行最广、国际影响力最大的戏曲剧种。梅兰芳和周信芳是20世纪京剧的杰出代表。我从少年时起爱好京剧,有幸多次观摩两位大师的精彩演出。又因在戏曲研究单位工作,也有机会参与对大师的纪念。今逢两位大师诞辰130周年,以《南北会通,梅周并寿》为题,说点感想。

1955年4月,文化部、中国文联、中国剧协联合举办梅兰芳、周信芳舞台生活五十年纪念会,梅兰芳、周信芳在会上

1955年4月,文化部、中国文联、中国剧协联合举办梅兰芳、周信芳舞台生活五十年纪念会,梅兰芳、周信芳在会上

京剧形成于19世纪40年代,当时称“黄腔”或“时尚黄腔”,1867年到了上海,“沪人初见,趋之若狂”。1876年《申报》称它为“京剧”,沿用至今。京剧进上海后,就“以上海为根本”,“上至汉口,内及苏杭,远去闽粤”,成为全国性大剧种。在这个过程中,它的艺术形态也有变化和丰富,反映在上海的演出市场上,“顿分三派,鼎足而峙,竞求精进”。这三派就是:北派又称“京朝派”,是京剧正宗;南派指南方不少徽班、梆子班艺人改唱京剧后仍留有徽、梆的某些路子,亦称“乡土派”;海派是受商业竞争推动与中外新文化影响而从南派中分化出来的新潮派,又称“海洋派”。在过去,“海洋派是常被人骂的,乡土派是常被人笑的”,只有京朝派“是受信仰的”。梅兰芳与周信芳甲午同庚,一旦一生,就在这种舆论氛围中“竞求精进”,能取得卓越成就,当同他们正确处理京剧的南北关系密切有关。

1951年4月3日,中国戏曲研究院成立,梅兰芳与众人合影

1955年,中国戏曲研究院于颐和园听鹂馆欢迎周信芳就任副院长,周信芳与其他三位副院长程砚秋、张庚、罗合如合影

梅兰芳的艺术根基是北派,但他1913年(19岁)第一次到上海演出,就感到所见所闻对他大有启发,是他“一生在戏剧方面发展的一个关键”,回京后“有了排新戏的企图”。他的新戏以服装区分有三类:穿老戏服装的新戏、穿时装的新戏、穿新式古装的新戏。最受欢迎的是他1915年开始创制的新式古装的新戏,载歌载舞,如《嫦娥奔月》《黛玉葬花》等。1921年7月《申报》发文称:“近来海上,一惟梅派之剧是宗。”“梅派”名声渐次响起。1922年推出的《霸王别姬》,更是古装新戏中享有盛名、久演不衰的杰作。梅勇于创新,又重视继承,不但不断加工从前辈那里学来的传统戏,使之经典化,还学演昆曲,推动京剧在更高层次上实现南北花雅的综合。周信芳自幼在江南流转中习艺,起点是南派,但他1907年(虚龄13岁)就到北京喜连成搭班唱戏,合作者中就有梅兰芳。更为难得的是1912年11月至1913年1月间,与谭鑫培在上海新新舞台同台演出40天,深入观摩谭艺,且亲聆过谭的教诲。周的艺术经历可谓“磨蝎重重”,遭受过“文字上的讽刺和言语中的嘲笑”,然观众支持、热爱,“百口皆称萧相国,万人争看薛将军”,“麒派”终于成为南方京剧唯一流传至今的老生流派。由于梅、周等名家的共同努力,北派与南派既各有优势,又逐渐从对峙走向融通,使京剧更规范,更富有活力,更灿烂多姿。

1956年,梅兰芳在江西南昌的座谈会上介绍表演经验

1961年,周信芳(左一)与弟子李少春(右二)、李和曾(右一)、徐敏初(左二)谈戏

梅、周都是真善美的热烈追求者。他们为人、为艺最大的“善”就是爱国。梅兰芳为躲避被日寇利用装点“共荣”、麻痹民心,“九·一八”后由北京去了上海,演出《抗金兵》。“八·一三”后去了香港,香港沦陷,返回上海。蓄须明志,拒绝演出,以卖画维持生计。周信芳则在多地演出《明末遗恨》《徽钦二帝》,“歌台深处筑心防”。他们艺术上的“善”,更多地表现为演出剧目中对善良的同情、对压迫者反抗的颂扬,具有丰富的人民性。从两人的表演风格来说,梅在真善美的和谐统一中突出的是“美”,周则突出“真”。梅兰芳塑造的赵艳容、杨玉环、虞姬、杜丽娘、李桂枝等形象,不仅鲜明生动,还贯穿着独有的美——华丽而不失简约,细致入微又无雕琢痕迹,高雅清新,自然大方。他晚年创作演出的“我不挂帅谁挂帅,我不领兵谁领兵”的穆桂英,由优美而进入壮美了。周信芳表演的“真”,吸取了话剧的心理技术,而整个表演又是建立在全面掌握传统技艺的基础之上的。他所塑造的宋士杰、宋江、萧何、萧恩、张元秀等形象,都以性格之鲜明、技巧之纯熟把观众深深吸引,有掌声、笑声,也有泪珠滚滚。他嗓音沙哑,却善于运用,韵味独特,演出时一唱众和,成为麒派戏特有的剧场效果。

《贵妃醉酒》,梅兰芳饰杨贵妃

《四进士》,周信芳饰宋士杰

戏曲是前辈典范型文化。前辈典范不可复制,却可以学习。纪念梅、周二位前辈,会激励我们做好三件事。一件事是把他们的拿手好戏,尽可能多地传承下来,如梅派名剧《宇宙锋》《贵妃醉酒》《洛神》等等,麒派名剧《四进士》《乌龙院》《清风亭》等等,继续征服观众。我们还要深入开掘,在现有基础上扩大传承,由于主客观条件的种种变化,传承不是照搬,必然会有选择性和创造性。另一件事,还可以在新创作中发挥梅、周的艺术精神以至艺术风格。就我观摩所及,如梅派青衣李奕洁主演的《花蕊》《青衣》,麒派老生陈少云主演的《成败萧何》《金缕曲》,都是这方面的优秀成果。《曹操与杨修》的主演尚长荣、言兴朋都不是麒派,但该剧导演马科说:“整个舞台的韵律、风貌,是麒派”,“实际上是周信芳道路的胜利”。可见传承又可以跨越流派,道路宽广。我们要格外珍惜新创造,让它们成为新时代的新传统。第三件事,就是要从理论上探讨和总结梅、周的艺术道路、艺术作品、艺术思想。近些年对梅的研究较多,对周的研究较少,深化对梅、周的研究,可以成为我们创建戏曲美学的有机部分。我相信,梅、周的艺术遗产会与戏曲命运结合在一起,历久弥新,永放光彩!

1955年4月11日,文化部授予梅兰芳的荣誉奖状

1955年4月11日,文化部授予周信芳的荣誉奖状


编校:张   静

排版:王金武

审稿:谢雍君


往期回顾


 
郭汉城评传
程砚秋评传
梅兰芳评传
张庚评传
《元刊杂剧三十种》版本问题新论——兼及“三十种”的分类和分期
京剧基本特性论——从“戏剧的基本是舞蹈”说起

戏曲声腔流变与剧种研究

参与与沉浸:抖音平台的越剧传播

吹腔《百花赠剑》在徽班、昆班的传承与演变

从“中州韵”到“方言”:20世纪戏曲舞台语言观之转向

《薛旦的九龙池》辨正

清代戏仿类剧作“窃戏”考论

唐傀儡戏起源说“木女解围”故事的形成

从“半山羊”戏看民营白字戏剧团剧目革新的困境与对策

清代内府五色套印本《劝善金科》成书考

梅兰芳访粤的话语争锋探析——基于诗词、报刊与公文的考察



欢迎投稿、联系邮箱:

xiquyanjiu@sina.com


欢迎关注中华戏剧学刊联盟刊物公众号



《戏曲研究》


中央戏剧学院学报《戏剧》


上海戏剧学院学报《戏剧艺术》


中国戏曲学院学报《戏曲艺术》


《戏曲与俗文学》


《中华戏曲》



戏曲研究
聚焦戏曲现状,关注理论发展,助力非遗保护,推介戏曲研究所、《戏曲研究》杂志和戏剧戏曲学重要研究成果、学术动态和会议资讯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