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Dong's Fine Art of Taste
四时俱可喜,最好新秋时,此时适合见面。
见一碗热乎儿的北京炸酱面。
大董先生说它是北京人的面子。
心尖尖上的面子。这面的香气,穿过京华烟云,四九城,飘进朱门、胡同,今天也飘进了山姆全国商店。
大董北京炸面全国山姆热乎上新
中国有好几个地方都有炸酱面,北京最有名。
京城首善之区,天时地利人和,得天独厚。
网络图如侵删
酱良、肉好,火候足,有美食家群体,再卖膀子力气,抻出“小把面”,北京炸酱面,出了名。
这一碗
梁实秋小说里能起死回生的面
汪曾祺小说里可以和肘子势均力敌的面
电视剧《大前门》里朱亚文放不下筷的面
刘心武到了美国唐人街满大街找的面
更是热情的北京人请外地朋友必吃的一碗面
皇城根下的老味道,王的炸酱面。
它注定不是一碗没有故事的碳水化合物,北京的烟火气,精气神。像先有鸡还是先有鸡蛋没有答案,北京人好面有了北京人好面,还是北京人好面助长了北京人好面,也没有答案。
炸酱面的灵魂,就在于炸酱, 尽藏着北京人的分寸感,规矩、局气。
大董先生说:北京炸酱给猪肉立了牌坊。好的炸酱,去皮精五花,不带说, 1厘米切丁,色子大,就是局气。肉和酱的比例,酱多肉少,透着小气,会被说成“酱炒盐”,伤害性不大,侮辱性极强。一般来说肉酱至少1:1配齐,大董甚至做过3:1的豪华配比。
接着就是地道的小碗干炸,酱各有各家的绝活。
大董先生这样做炸酱:我做炸酱,用五花肉,切骰子丁。我的炒法是:宽油、放八角;微香放肉丁,姜末;出香味,放酱。干炸,就是将酱炸熟,酱变赫色(黄色是没熟透),酱泡细碎,酱香浓郁,这碗酱色泽金红,油光铮亮,肉丁透泽、酱香油香。
“小碗干炸”还有个标准:炸好的酱放在碗里,用筷子从中间划开,缝不粘合,这才是一碗好酱。这炸酱和面条组CP,焦不离孟孟不离焦,有了帝都炸酱面;拌米饭,汪曾祺说吃得春分十里,让人硬控10秒的是的大肉丁,太局气了。
面条被炸酱这样拌来拌去,每一口都让人销魂,酱香肉香面香。
帝都的炸酱面,要气势要讲究,就像豆汁儿必须配焦圈。
面码儿随着季节变换,而且要七碟八碗。看这气势,如千里江山图。春天没那么多菜码,就用豆儿凑:五香黄豆嘴儿,盐水黑豆,清水绿豆嘴儿,掐菜,黑豆芽,扁豆丝。
为啥要讲究呢,北京人好面儿, 要有面码儿陪衬,这样好有面子。一碗炸酱面,气象万千,可挥斥方遒,有里有面儿,才是王的炸酱面。
帝都的炸酱面,面特别讲究。大户人家吃抻面,百姓人家吃切面。闲时吃手擀面,忙时吃一把挂面。到底是皇城根下,看惯了朝代更迭,总透着一种波澜不惊,随遇而安的智慧。
但面要较真儿,吃劲道儿。大老爷们儿必须吃有劲道的面。吃一碗没劲道儿的面,让人鄙视,怀疑你的道行儿,软面是面软,道行不深。
话说回来,大董炸酱面,都是手擀式的拉面,面劲顺滑,不断不粘,看裹满炸酱的面,一口,必然一口哧溜溜,滑的很。
北京人有多好(hào)面儿。
这面就是桃花源、乌托邦,世上就没有比吃炸酱面更大的事。
事已至此,先吃碗面吧。这种想得开,乐呵劲,松弛感,是北京人的面儿。
北京人也有应季的浪漫,冬天吃“锅挑儿”,吃一个热乎劲。夏天吃过凉,更劲道儿。
听说和北京人交情深不深,就是会不会做炸酱面给你吃。
时间淘洗一切。但这碗面,从远古走来,又相伴未来。
是北京人的面儿。
是北京人的精气神。
2020年的那句:炸酱面加油!
至今都让人热泪盈眶。
更是新老北京人的童年。
从来不忘昨天的来处。
大董北京炸酱面等你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