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在豫章时,过宗侯贞吉,见米海岳云山一纸幅,上有倪迂题。后复过其人,借观三日又题,予时几得之,盖贞吉欲售急也。索值,不过四两。议定,将遣人往取,而卖骨董吴治踵至,立与五金去矣。”
瓷器部分
▼
Lot 1031
明万历 青花梵文卧足小碗一对
“大明万历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万历本朝
D: 11.3 cm(2)
来源:
马钱特(S.Marchant and Son)旧藏;
香港拍卖会,2002年10月27日,Lot 695;
著录:
《求知雅集珍藏中国古陶瓷展》,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1981年,图79;
《香港求知雅集珍藏中国古陶瓷展》,台北历史博物馆,香港京都念慈菴总厂有限公司赞助,1982年,图79;
展览:
《求知雅集珍藏中国古陶瓷展》,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1981年12月19日-1982年2月18日,编号79;
《香港求知雅集珍藏中国古陶瓷展》,台北历史博物馆,1982年4月20日-5月30日,编号79
瓷器上出现梵文,始自明代,梵文原系古印度一种书面语文字,后用以书写佛经。明代御窑为配合朝廷的佛法活动以及与信奉佛教的藏族上层贵族交往,烧造出了以梵文作纹样的瓷器。本品形制端雅,卧足碗少见,成对更殊为不易,胎釉温润莹白,青花匀净明亮,底青花双圈楷书“大明万历年制”,双行,笔划遒劲,整体以青花梵文作装饰,碗心书一巨大梵文,似为“寿”字。
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精陶韫古》,记载:“足底有楷书大明万历年制款,器中梵书大字,周画梵书小字,质釉纯洁青色匀净,系官局进用之物,与民窑器不同。”由此亦可见乾隆皇帝对于“万历年制青花梵文瓷器”之重视。
▼
Lot 1038
▼
Lot 1035
玉器部分
▼
Lot 1065
明 黄玉螭龙耳羽觞
L: 9.3 cm
羽觞即酒杯,又名耳杯,始见于战国,兴盛于两汉和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古代盛酒器具,颜师古注引孟康曰:“羽觞,爵也,作生爵形,有头尾羽翼。”因其形似爵,两侧有耳,就像鸟的双翼,故名“羽觞”。
本品黄玉质,选料上乘,柔和如脂,细腻温润,杯体呈椭圆形,直口,收腹,两侧各饰浮雕螭龙形耳,造型生动,刀法流畅。器壁内光素无纹,掏膛干净清晰,有古朴简洁之美。沁色自然,包浆亦浓厚,有浑然天成之感。
黄玉为古玉中稀有之品,其色黄正而骄,有皇家气息。东汉文学家王逸《玉论》中载玉之色:“赤如鸡冠,黄如蒸栗,白如截脂,墨如纯漆,谓之玉符。而青玉独无说焉。今青白者常有,黑色时有,而黄赤者绝无”。可见黄玉殊为少有,明人高濂《遵生八笺》中亦言:“玉以甘黄为上,羊脂次之。以黄为中色,且不易得,以白为偏色,时以有之故耳。今人贱黄而贵白,以见少也。”也是黄玉价逾和田羊脂玉。
参考一相类例,黄玉凤纹耳杯,曾售于香港拍卖会2017年5月31日拍卖会,拍品编号2740,以HKD 1,187,500成交,二者玉质、形制、风格相似,唯耳部为凤纹,与本品有异,可兹比较。
参阅:黄玉凤纹耳杯,香港拍卖会2017年5月31日拍卖会,拍品编号2740,以HKD 1,187,500成交
▼
Lot 1061
参阅:
本品以整块青白玉雕琢而成,肌理细腻盈润,略有沁色,富有古意,造型别致严整,工艺娴熟精妙,全器分双方筒、底托三部分,用插榫活轴连接而成。可开合,合则成双筒并立式,毫无缝隙;开则成一字形。筒身满雕兽面纹和勾云纹,代表着清早期御用工匠的最高水准。原配红木几式底座,与花插亦是相得益彰,更显珍贵。
清宫造办处活计文件亦有记载:“雍正三年圆明园来帖内称太监杜寿交,内有一件汉玉合卺花插一件(紫檀木闸一件)”与本品特征颇为吻合,或即本品,可作参考。清宫遗存多件此种玉器,玉色不同,名称亦不同,或称花插,或称规矩首。
▼
Lot 1066
乾隆时期,宫廷碧玉非产自和田,而是产自北疆天山玛纳斯,称“天山碧玉”或“玛纳斯碧玉”。乾隆时设“绿玉厂”以开采碧玉专贡御用。清嘉庆年间的《三州辑略》称:“玛纳斯城百余里,名清水泉。又西百余里,名后沟。又西百余里,名大沟,皆产绿玉。乾隆五十四年(1789)封闭绿玉长,禁止开采。”《新疆图志·实业志》亦载称玛纳斯产碧玉,其色黝碧,有文采,质上乘,旧设绿玉厂。
乾隆二十四年(1759),乾隆皇帝平准战役取得胜利,打通和田玉进入中原地区的通道,碧玉玉贡开始源源不断地运往北京。中国玉器的制作工艺在乾隆朝时期亦臻于顶峰。乾隆皇帝亦曾有:“绿玉稀深绿,斯珍果伟珍”御制诗,盛赞碧玉颜色浓重,色相庄严,弥足珍贵。
本品为砚屏形制,屏心为整块天山碧玉雕琢而成,材质硕大,用料奢靡,玉质润泽,质地细密,肌理黑点如星辰,与浓绿玉色相得益彰,呈现自然之美。
浅浮雕赤壁夜游图,雕工精湛,布局疏密得体,层次分明,江面烟波渺茫,两岸峭壁陡立,山势险峻延绵,山顶崖岸间树木葱茏,江中一舟顺流而下,苏轼作捋须状,泰然而坐,与友人对坐,似在指点江山。而船夫撑篙,顺流而下,童子煮茶,皆生动刻画。背面光素无纹,琢磨光洁,底置原配紫檀屏座,雕刻拐子龙纹、勾云纹等,亦是精致细腻。整器题材富有文人雅逸,而雕工、材质等,无不彰显宫廷贵气,可知应为乾隆时期清宫造办处御制文房之物。
同类作品可见一例,清乾隆 御制碧玉御题诗前后赤壁图双面砚屏,曾售于北京拍卖会2015年6月6日,拍品编号6310,以RMB 4,830,000成交,二者材质、纹饰、工艺均相似,可兹比较。
▼
Lot 1056
参阅:
本品用料硕大,整块白玉雕琢而成,四棱扁瓶形,撇口长颈,两侧对称饰如意双耳,其下施弦纹一周,圆肩饱满,腹部弧收,束胫,圈足外撇;底心阴刻篆书“乾隆年制”四字款,线条遒劲有力,内部掏膛洁净利落。整器玉质细腻,包浆莹厚,线条方圆结合,既有挺拔之势,亦有柔和之美,工艺婉转流动,毫无滞迹,或收或放,为难得清宫佳制。
同类可见一例,清乾隆 白玉光素双活环象耳瓶,售于香港拍卖会2010年5月31日拍卖会,拍品编号1901,以HKD 1,940,000成交,后售于香港拍卖会2013年10月7日拍卖会,拍品编号1517,又以HKD 2,530,000易主,其风格与本品相似,可兹比较。
紫砂部分
▼
Lot 1072
雍正时期内务府造办处载:“雍正十年十一月十一日,司库常保,首领萨木哈来说,太监沧州交宜兴壶四件,外画洋金花纹,传旨,此壶画的款式略蠢些,收小些做好样呈览。”乾隆朝档案中,亦有将紫砂壶作为贡品的记载:“乾隆二十三年十月五日,紫砂织造……,送到……官兴斋四件。”可见清初时期紫砂壶在宫内已作为贡品,殊受青睐。
本品造型繁复精美,集堆贴、凸雕、印戳等多种技法于一体。以亮黄色泥砂为胎,干涩洁净,呈匏瓜形,制作讲究,束腰,腰部一侧为三弯流,另一侧为红山龙形把,盖、身以子母扣合,腹部敞阔,圈足。壶盖上隆作半圆状,中心设覆斗形提钮,盖面凸雕泥绘为饰,壶钮、盖口沿与壶颈部饰连绵不断回纹一周,壶盖饰缠枝花叶纹一周,盖顶、壶肩、束腰处分别堆贴如意云头纹一周。
壶身上段腹部凸雕乾隆御题诗文,诗云:“御制。花港观鱼。锦校不藉无孙掷,练影中堆万簇花。设与水仙作春波,天边风月傲清华”。字体工整遒劲,笔画婉转有力。御制诗文著录于《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二集》中《题西湖十景叠旧作韵》其三《花港观鱼》。
下段腹部凸雕荷塘清趣图,荷叶硕大如华盖,荷花或迎风盛开或含苞待放,荷瓣、荷茎以及叶片上的筋脉亦细腻刻画,又缀以水草摇曳,整幅有夏日荷塘清趣之逸,甚是雅致。足内阳文篆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印章款,清晰整饬,彰显清宫皇家贵气。
可参见两把清宫旧藏御制紫砂壶,其一,清乾隆宜兴窑荷莲寿字壶,其二,清宜兴窑凸雕荷莲纹壶(残),(详见《故宫经典·宜兴紫砂图典》,王健华主编,故宫出版社,2012年,页66,编号26、页74,编号33。)二者纹饰、工艺、风格等方面均与本品如出一辙,可兹比较。
翻阅历年拍卖市场所见,亦有三例与本品为同一首御题诗文,可做比较。其一,清乾隆 御制紫泥御题诗金银彩山水纹方壶,曾售于中国嘉德2011年5月21日,编号3213,以RMB 8,625,000成交。其二,清乾隆 荷塘如意诗文壶,曾售于北京拍卖会2015年6月5日,编号3875,以RMB 3,450,000成交,风格亦与本品类似。其三,清乾隆 邵玉亭制紫泥泥绘御制诗文荷塘三足壶,曾售于中国嘉德2012年10月30日,编号4267,以RMB 2,645,000成交,二者纹饰、装饰风格十分接近,可供参考。
古董珍玩部分
▼
Lot 1083
如意,出现于战国之时,又称“搔杖”,清《事物异名录》记载:“如意者,古之爪杖也”。用以搔痒,可如人意。如意在印度梵语中称“阿娜律”,为佛家持物,讲经问道时用。明清之际,灵芝造型如意象征吉祥驱邪,常作祝贺皇室寿辰之厚礼。此外,清宫婚礼庆典的各个环节、登基大典、馈赠外国使臣等,“如意”亦是必不可缺。
清宫画作中,亦时常可见“如意”,寓之祈福禳安的祝福,如北京故宫博物院藏《乾隆帝元宵行乐图轴》,有乾隆皇帝手持如意的描写,《弘历古装除夕行乐图》《乾隆岁朝图》等,亦有类似描绘。
本品取沉香木料为材,选料上乘,用料硕大,色泽棕黄,沉香脂凝结厚重,虽经历数百年,摩挲中仍散发出幽幽淡香。如意长柄弯曲,柄体几近S形状,曲弧有致,流畅优美。通体以高浅浮雕、阴刻等技法满饰群仙图题材纹饰。沉香木作为一种名贵的材料,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需要数十年甚至上百年才能结成。在中国古代自然采集和进口的条件下显得非常珍贵,材料越大越是难能可贵。上等沉香,木脂凝结厚重,随时间沉淀,其味凝练含蓄,细嗅幽香,持握手中,香气遇温而逸散,清香袭袭。
雕刻亦是极尽工匠之能事,柄身正面满饰精密的卍字不到头纹饰,亦称“万寿锦”,寓意绵长流长和万福万寿不断之意。如意首作海棠式,中心黄杨木嵌饰亦随形隆起浮雕福禄寿三星,周围环绕骨质五蝠,寓意祥瑞;柄部、趾部嵌饰分别浮雕麻姑献寿与东方朔偷桃,刀法沉凝浑厚,仪象雍容有神,饶有古趣;柄身于万寿锦地上浮雕轮、螺、伞、盖、花、罐、鱼、长八吉图案,首部、柄部、趾部三处镶嵌黄杨饰件,承载着清宫帝王祈福长寿的美好祝愿。
▼
Lot 1090
明中期 铜鎏金龙纹如意盘口耳尊
“大明宣德年施”款
H: 27 cm
本品撇口,颈部内敛,圆鼓腹,高圈足外撇,两侧置勾云纹如意活环耳。刻有“大明宣德年施”楷书款,通体鎏金,精铜所铸,风格浑厚,器型自然典雅,挺拔恢宏。盘口外壁及束颈錾刻华丽的卷草纹四圈,中间空挡錾刻仰纤秀莲瓣纹一周。腹部满錾云龙纹饰,两条巨龙腾云而上,鳞发毕现,怒目圆睁,气势凌人,四周祥云遍布,彰显皇家典范。底承二层台高圈足亦是精彩,分别錾刻覆莲瓣纹、卷草纹,亦是精美。
整器器型古雅,工艺精湛,纹饰繁美,又施以錾刻和鎏金工艺,鎏金厚重,契合宫廷华光熠熠的辉煌,冶铸亦精良,巍巍气象呼之欲出,殊为难得。
▼
Lot 1089
清乾隆 铜胎珐琅、白玉狮子组合一对
9.5×15×24 cm×2
本品为铜胎珐琅、白玉狮子组合,集铸铜、掐丝珐琅、玉雕、木雕等工艺于一体,同类器中尚未发现有近例,成对更是不易,或为孤品,甚为可珍。其中,雌雄铜狮子,满施鎏金,造型生动,气势威严,狮鬃盘旋如螺髻,密布于脑后。背部脊柱隆起,两侧鬃毛卷曲铺满后背,海水状长尾卷曲于背后,四肢肌肉健硕,趾爪锋利,胸前均以环带悬垂銮铃及缨穗,富有宫廷之庄严肃穆与吉祥象征。
雄狮脚踏白玉圆雕绣球,绣球两侧亦缀有缎带为饰,寓意掌握社稷;雌狮双爪环抱白玉圆雕幼狮,幼狮前爪亦环抱绣球,一跃而起,足蹬有力,抬首回望,目光活泼热烈,憨态可掬,“太狮少狮”寓意子孙昌盛。铜狮下部设有四方铜胎掐丝珐琅宝座,上披掐丝珐琅菱花锦纹四角巾,座面满施璀璨鎏金。下部配紫檀镂雕缠枝纹方座,披巾与方座呈对角,四巾角垂于方座四面正中,深显皇家气度。
▼
Lot 1086
清乾隆 剔红万字纹多宝柜一对
45×14.5×55 cm×2
传统漆工艺中,剔红制品的制作工序最多,制作周期亦最长,艺术表现力亦突出。雕漆颜色以朱红色为主,鲜红艳丽、喜气洋洋,宫廷陈设中亦常可见。旧时剔红制品亦甚为贵重,《帝京景物略》卷四引燕市漆器歌云:“有物沉沉其名漆……剔红及倭漆,卖买时值十万钱。”高濂《燕闲清赏笺》中亦记:“穆宗(成化)时新安黄平沙,造剔红比果园厂,花果人物之妙,刀法圆活清朗……一合三千文价……”也可证之。
本品为多宝柜形式,以木为胎,柜立式,外朱内黑,髹以纯正大漆,雕工精湛,纹饰吉祥,具有浓重的皇家气派,可谓极尽文思巧艺。四角攒框,并剔红雕连绵不断回字纹,采用榫卯拼接的技法组成柜式多宝阁,形制周正,下起拐子龙四足。上部亮格分为七个参差错落的通透空间,分别装小柜门,柜门间有闩杆,剔雕连绵不断回字纹,柜门框内另设一周甚宽的子框,攒框装透明玻璃心板。
其中五个矩形心板周匝满铺回纹锦地纹,其上缠枝花卉纹与拐子龙纹,居中方形亮格满铺菱花锦地纹,其上装饰“卍”字形图案,轮廓内雕刻缠枝花卉、暗八仙纹饰均匀分布,中心雕拐子龙纹与团寿纹。亮格柜门均铜蝉形吊牌。亮格下设抽屉三具,屉面满铺菱花锦地,其上剔雕缠枝花卉纹,上设有蝙蝠形吊牌,以备开合。
同类可参阅故宫博物院藏有一对剔黑万字纹多宝柜,故109272,高50.4cm。
家具部分
▼
Lot 1091
本品为黄花梨云龙纹柜门一对,尺寸颇大,选料考究,雕工精美,应为清宫造办处所制。黄花梨材质色泽幽深浓郁,包浆润泽,宝光内蕴,呈长方形,攒框起素混面,内侧沿边起圆润的阳线,其上有原装铜鎏金长条合页和面叶。黄花梨心板浮雕巨龙飞腾于云间,身姿劲健,毫发毕现,利爪伸向祥云,若横空出世,大气磅礴。下方另雕刻小龙与苍龙相顾盼,四目相对,呈顺应之势,底部海水纹拉丝细密规整,层层叠叠,如波涛汹涌,有澎湃之感。整作繁而不乱,气势非凡,保存状态良好,应为宫殿正厅的核心陈设,极具皇家风范。
拍品尺寸、形制,与故宫博物院养心殿后寝殿内紫檀云龙纹柜的柜门相近(参见《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明清家具》下册,页296,图249)。据《清宫造办处活计清档》记载,雍正七年正月初三“……请旨收拾南北安设之大柜,照样做花梨木雕龙柜一对……”,拍品应为此类大柜之柜门。但本件拍品从细节特征和整体风格来看,为较典型的康熙时期特征,可能早于养心殿之例。
同类云龙纹饰者,可见一例,清乾隆 黄花梨云龙纹大四件柜,曾售于中国嘉德2015年11月14日,编号4241,以RMB 32,200,000成交。再有,清雍正 黄花梨云龙纹门连方角柜 (一对),曾售于香港拍卖会2021年5月28日,编号3053,以HKD 1,875,000成交。
▼
Lot 1094
官皮箱从宋代镜箱演进而来,打开双门,往往有三、四层抽屉,箱盖放下时可以和门上的子口扣合,使门不易打开。古时候用来盛放梳妆用具及家居实用器物,后也用于承装贵重物品及文房用具。由于携带方便,常用于官员巡视出游之用,故匠师俗称“官皮箱”。
本品以紫檀满彻制成,选料甚精,为典型宫廷做工。盖顶平整,起二层台,转角方中见圆,其上剔地浮雕双体卷龙纹,为典型的仿古玉器纹饰,龙首高昂相对,双目圆睁,阔口利齿,身躯矫健有力,视之威风凛凛。身躯雕琢羽翼纹样,尾卷曲相接,形态威武。盖顶三面矩形开光,内剔地浮雕的犀角、珊瑚、方胜、秋叶、团扇、葫芦杂宝纹,分别以结带缠绕,线条婉转流畅,极富美感。
作为舶来品,紫檀自明代起就已成为尊贵木材的代名词。明代皇家已对这种质地密集,光泽照人的木材十分喜爱。清代对色泽深、质地密、纹理细的紫檀极为推崇,甚至连黄花梨都被染成深色,以达到效仿紫檀之效。康雍乾三朝是紫檀艺术发展的巅峰期。根据清宫造办处的记载,皇宫中紫檀家具的分量最大,且内檐装饰、小件器物均采用紫檀制作。紫檀的“大料”基本都汇聚到了宫廷里面。此件官皮箱以上等紫檀为质,形制硕大,可见其用料之奢华。而各开光纹饰典雅,亦是古朴中透着文人雅意。
常见官皮箱多为素面,不带雕工。翻阅近年拍卖市场所见,同时期带雕工的紫檀官皮箱,可参考两例。一件清乾隆紫檀苍龙教子官皮箱,曾售于北京拍卖会2022年7月28日,编号5657,以RMB 4,485,000成交;另一,清乾隆 紫檀雕花鸟纹官皮箱,曾售于北京拍卖会2016年12月22日,编号584,以RMB 2,817,500成交,可作比较。
书画部分
“湛园·珍藏”书画《缤纷集》Lot 2532-Lot 2537将于第二阶段中国书画部分呈现,作者包括张大千、齐白石、黄胄、关良、黄君璧、刘继卣等,俱是耳熟能详的画坛大家,亦皆无底价起。
Lot2532
关 良 (1900-1986) 拾玉镯
镜心 设色纸本
辛酉(1981年)作
题识:辛酉冬月写拾玉镯图。关良。
钤印:关良、安庐
88.5×47.5 cm. 34 7/8×18 3/4 in. 约3.8平尺
在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上,关良是难以归类的异数,绘画题材、笔墨方式都独具一格。其画通常尺幅不大,逸笔草草,全然不讲比例,乍一看像儿童涂鸦。而若细细揣摩,则那些稚拙的形态恰恰流露出一种纯朴的趣味,是开一代之风的。
关良亦可谓是“水墨戏画”的开山鼻祖,其戏曲人物,得意而忘形,兼具点睛之妙,风神独韵也。其笔下的戏曲人物,不拘泥于对象的解剖、透视和比例,老生端方,小生潇洒,花脸豪迈,丑角灵活,旦角袅娜,笔风简朴精炼,盈尺间三两人物虎步鹰蹦,呼之欲出,演绎着戏剧人生。
是作作于1981年冬,题材取自现代京剧曲目《拾玉镯》,选取剧中孙玉姣拾玉镯,递还傅朋的瞬间进行描绘。画中玉姣娇羞掩口,傅朋则神眼眉凝直,面对女子流露着略显窘迫、紧张的神情,细腻捕捉,二人的心理活动亦跃然于纸。
Lot2533
黄 胄 (1925-1997) 少女牧驴
镜心 设色纸本
戊午(1978年)作
题识:戊午秋月,黄胄写。
钤印:梁、黄胄写意
68.5×46 cm. 26 1/2×18 1/8 in. 约2.8平尺
黄胄的艺术源于赵望云所提倡之“农村写生”和“边陲写生”,其以生动的笔触反映时代生活,笔墨厚重,感情真挚。其更是立足于传统笔墨的技法及情趣,后又超越了传统之羁绊,坚持鲜明风格,可称是国内最早突破蒋徐体系的人物画家,亦开拓了中国绘画新形式,开创了现当代绘画之新面貌。
是作作于1978年秋,画中绘写二驴,其一低头觅食,另一则扭身侧首,其旁站立一个身着少数民族服饰的少女,头戴蓝色碎花发巾,蓝与白黑结合的服饰予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亦令人感受到其内心饱满的热情。而两只驴的笔墨表现层次亦丰富,墨色酣畅淋漓,并以干湿浓淡,聚散隐显的笔墨变化以及不同的站立方向、块面造型等,巧妙地形成了各部分的呼应,亦富有生活气息。黄胄笔下的“驴”与李可染的“牛”、徐悲鸿的“马”、齐白石的“虾”,被称作20世纪“中国水墨四绝”,亦可谓为其代表性的艺术符号。
Lot2534
张大千 (1899-1983) 壬辰山水
镜心 设色纸本
壬辰(1952年)作
题识:壬辰七月,似中孚仁兄法家正之。大千张爰大风堂造。
钤印:张爰、大千玺、昵燕楼
66.5×27 cm. 26 1/8×10 5/8 in. 约1.6平尺
张大千被徐悲鸿誉为“五百年来第一人”。其血战古人,博采诸家,举凡国画中“人物、花鸟、山水”等题材,可谓无所不精。而后又融入西画的色光关系,独创“泼墨泼彩”,打破地域局限,所作奇伟瑰丽,气贯山河,又充满现代气息,极大地丰富了中国传统文人画的艺术面貌。
是作作于1952年,浅绛设色,山石耸峙延绵,却不凸显峭立,云雾缭绕,松柏成林,意境清幽。近景处,一白衣长袍高士,双手背负眺望远山、飞瀑,心境应颇为旷逸,山脚另写一童子抱琴作登山状,丰富构图,亦凸显文人情怀。
上款人“中孚仁兄”即黄中孚(1909-2005),广东梅县人,1928年,黄中孚考入清华大学地质系。1934年,毕业留校任体育助教,次年前往美国专攻体育学,获得体育学士学位。1939年往昆明,应聘西南联大体育主任讲师。抗日战争后期,他曾任军委会战地服务团主办的翻译人员训练班体育教师及该团美军驻华招待所主任。抗战胜利后,任行政院善后救济总署广东分署监察专员。1947年迁居香港从商,在泛美航空公司任空运部经理。
Lot2535
齐白石 (1864-1957) 葡萄
镜心 设色纸本
题识:藜轩先生正。白石。
钤印:木人
17×50 cm. 6 3/4×19 5/8 in. 约0.8平尺
齐白石为近现代画坛巨擘,所创“红花墨叶”一派,粗阔用笔,水墨淋漓的大写意,犹如玉磬相击,又似银盘坠地,直面而来的是烂漫与热烈。是作绘写葡萄,叶片阔大如华盖,用墨粗狂大胆,而紫色葡萄累累簇拥,晶莹剔透,焦墨点脐,令人垂涎欲滴,藤蔓盘曲遒劲,更显自然生动之气。
Lot2536
黄君璧 (1898-1991) 漫看红叶听秋声
镜心 设色纸本
丁巳(1977年)作
题识:策杖山坡无个事,漫看红叶听秋声。丁巳初冬画于白云堂,黄君璧。
钤印:黄君璧、君翁、君翁八十以后作
43×68 cm. 16 7/8×26 3/4 in. 约2.6平尺
黄君璧与张大千、溥儒并称“渡海三家”,享有大名。其中,黄君璧因其父黄仰荀喜爱画画,自幼受父薰陶,见纸即画。此外,其家中富有收藏,故以得天独厚的优势,博览和临摹了大量名家的国画,后亦得李瑶屏指点,从陈旧的国画风气中脱胎换骨,形成了自己的绘画风格。
是作“ 漫看红叶听秋声”,作于1977年,画中老者持杖游山听风观叶,闲情逸致,令人心羡。而清雅的设色,山石峭耸入云,皴法多变,云雾则缭绕其间,故有渴而毛涩,湿而劲力的空濛审美,更透着林泉的宁静之感。
Lot2537
刘继卣 (1918-1983) 竹荫小犬
镜心 设色纸本
己未(1979年)作
题识:良邦同志大雅正之。己未春月,继卣笔。
钤印:继卣
68×44.5 cm. 26 3/4×17 1/2 in. 约2.7平尺
刘继卣(1918~1983),天津市人,杰出的中国画家、连环画艺术大师,新中国连环画奠基人、泰山北斗、连坛第一人。被誉为“当代画圣”“东方的伦勃朗和米盖朗基罗”,是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上卓有成就的动物画、人物画一代宗师。
▲ 同古堂坚持原创
感谢关注并欢迎转发,转载请注明出处
——END——
观书时自得新解,作事便应同古人
文:林妹妹,图:中国嘉德
约稿、合作,请扫描以下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