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宫旧藏 金石永年”专题
“南吴北齐”专题
“亚洲重要私人珍藏”专题
小石山房
1719
汪关刻 “风棂月牖一壶冰”青田石印章
印文:风棂月牖一壶冰。
边跋:是承清馆中尹子原石,五百年间若有神护信矣,学山堂主人千印之藏,今珍何如。子建。
出版:1.《学山堂印谱》卷五,P51,张灏辑,1634 年钤印本。
2.《传经堂收藏印谱》第一册,P13,刘运龄辑,1818 年钤印本。
3.《小石山房印苑》第三册,P18,顾崇福辑,1904 年钤印本。
4.《小石山房印苑》第三册,P9, 顾湘、顾浩辑,1925 年重辑本。
5.《小石山房印存》第一册,P13,顾允元辑,1985 年钤印本。
6.《学山堂印谱》P215,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1991 年。
7.《中国图书馆藏珍稀印谱丛刊·上海图书馆卷·学山堂印谱》第七册,P25, 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2016 年。
8.《上海博物馆集刊》第十三期,学山堂遗印考存,P100,上海博物馆编,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2022 年。
9.《小石山房旧藏明清名家篆刻原石遗珍》P54,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2024 年。
3.4×3.1×2.8 cm.
RMB: 200,000-300,000
1721
汪泓刻 “龙虎谢鞭策,鹓鸾不司晨”青田石印章
印文:龙虎谢鞭策,鹓鸾不司晨。
边款:弘。
出版:1.《学山堂印谱》卷七,P56,张灏辑,1634 年钤印本。
2.《小石山房印苑》第七册,P3,顾崇福辑,1904 年钤印本。
3.《小石山房印苑》第七册,P2, 顾湘、顾浩辑,1925 年重辑本。
4.《小石山房印存》第一册,P21,顾允元辑,1985 年钤印本。
5.《学山堂印谱》P147,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1991 年。
6.《中国图书馆藏珍稀印谱丛刊·上海图书馆卷·学山堂印谱》第四册,P29, 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2016 年。
7.《上海博物馆集刊》第十三期,学山堂遗印考存,P107,上海博物馆编,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2022 年。
8.《小石山房旧藏明清名家篆刻原石遗珍》P72,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2024 年。
3.6×3.5×2.1 cm.
RMB: 200,000-300,000
1723
归昌世刻 “为善而急人知,即种恶根”青田石印章
印文:为善而急人知,即种恶根。
边跋:学山主人旧存,归文休笔,今为凤毛麟角,其恬淡精微,信有知止之欣云。四百年后,子建拜记。
出版:1.《学山堂印谱》卷二,P44,张灏辑,1634 年钤印本。
2.《传经堂收藏印谱》第一册,P20,刘运龄辑,1818 年钤印本。
3.《小石山房印苑》第四册,P17,顾崇福辑,1904 年钤印本。
4.《小石山房印苑》第四册,P9, 顾湘、顾浩辑,1925 年重辑本。
5.《小石山房印存》第一册,P16,顾允元辑,1985 年钤印本。
6.《学山堂印谱》P140,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1991 年。
7.《上海博物馆集刊》第十三期,学山堂遗印考存,P100,上海博物馆编,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2022 年。
8.《小石山房旧藏明清名家篆刻原石遗珍》P42,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2024 年。
3.7×3.7×3.5 cm.
RMB: 200,000-300,000
归昌世为归有光嫡孙,归庄之父。诗文书画印俱佳,与王志坚、李流芳时称三才子,与潘澄、龚贤等十三位昆山画家组织画社,史称“玉山高隐十三家”,有《假庵诗草》行世。
1724
何震刻 “柴门深处”青田石印章
印文:柴门深处。
边款:1. 何震制。2. 周氏珍藏。
边跋:士人刀施石上,得未曾有之趣,新奇可喜,开一时之风气,今则应以版画名视此。吴子建拜记,乙未,四百三十余年之后。
出版:1.《小石山房印苑》第一册,P19,顾崇福辑,1904 年钤印本。
2.《小石山房印苑》第一册,P19,顾湘、顾浩辑,1925 年重辑本。
3.《明清名人篆刻选—小石山房藏印》P7, 顾允元辑,1985 年钤印本。
4.《小石山房印存》第一册,P4,顾允元辑,1985 年钤印本。
5.《印学史》,P107,沙孟海著,西泠印社出版社出版,1999 年。
6.《印里印外—明清名家篆刻丛谈》P15,孙慰祖、俞丰编,上海书店出版社出版,2001 年。
7.《明代流派印赏析 100 例》P18,李刚田编,江西美术出版社出版,2015 年。
8.《小石山房旧藏明清名家篆刻原石遗珍》P22,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2024 年。
5.5×5.4×7 cm.
RMB: 1,500,000-2,500,000
1727
沈野刻 “怀古醉余觞”青田石印章
印文:怀古醉余觞。
边款:从先。
出版:1.《学山堂印谱》卷七,P13,张灏辑,1634 年钤印本。
2.《小石山房印苑》第五册,P25,顾崇福辑,1904 年钤印本。
3.《小石山房印苑》第五册,P25, 顾湘、顾浩辑,1925年重辑本。
4.《明清名人篆刻选—小石山房藏印》P18, 顾允元辑,1985 年钤印本。
5.《小石山房印存》第一册,P20,顾允元辑,1985 年钤印本。
6.《学山堂印谱》P356,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1991 年。
7.《上海博物馆集刊》第十三期,学山堂遗印考存,P109,上海博物馆编,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2022 年。
8.《小石山房旧藏明清名家篆刻原石遗珍》P34,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2024 年。
2.8×2.2×4.9 cm.
RMB: 100,000-200,000
沈野,字从先,今江苏苏州人,约活动于明万历年间。工诗文,善治印。创作态度谨严不苟,每作一印必斟酌再三,待胸有成竹后,方乘兴奏刀。尝论印说:“印虽下技,须是静坐读书,凡百技艺,未有不静坐读书而能入室者。”存世有《卧雪集》、《闭门集》、《榕城集》、《印谈》。
是印语出李白《陪宋中丞武昌夜饮怀古》,印文结体端严,方平正真,有浑厚之意。沈野亦曾言:“每作一印,不即动手,以章法、字法往复至眉睫间隐隐见之,宛然是一古印,然后乘兴下刀,庶几少有得意处。”也可见其精于篆刻,所作亦有章法,得古色。
南吴北齐
“寄萍老人远凡胎,老缶衰年别有才”。齐白石、吴昌硕二人皆艺林巨擘,一南一北,双雄并峙,灿烂艺林。以绘事而言,齐白石融合民间艺术的元素,所创红花墨叶一派,赋予了中国画新的生机。而吴昌硕以篆籀之笔入画,俱足“金石味”,被誉为文人画最后的高峰。
二人篆刻亦是宗师人物,难分伯仲。其中,齐白石的篆刻,单刀直入,胆敢独造,开一代之新风。其在吴昌硕、黄士陵等笼罩印坛之时,独树一帜,颠覆传统的篆刻审美,有着时代的超前之功。吴昌硕从“浙派”入手,而后专攻汉印,又融诸家之长,将印学推至新高峰,亦可谓极尽篆刻之能事。
1736
齐白石刻 “书画癖”青田石印章
印文:书画癖。
边款:西先生数千里寄石索刻,用意求工,反不可得,齐璜记。
出版:1.《白石印草》,齐白石辑, 民国钤印本。
2.《齐白石印影》续集,P137,荣宝斋出版社出版,1991 年。
3.《齐白石篆刻作品集》P68,广西美术出版社出版,2000 年。
2.7×2.6×4.3 cm.
RMB: 1,500,000-2,500,000
齐白石治印“横动刀法”挥洒自如,如同其木匠雕花,横平竖直,意趣自然。其刻印又如同写字一样,写字不重描,刻印一刀下去,绝不回刀,充满着大开大合的阳刚之气。
是印”书画癖“,单刀线条酣畅冼练,结构则较方正,疏密布局得宜,长边款云及“用意求工,反不可得”亦可见其治印讲究率意利落。上款人“西先生”为日本文化商社驻沈代表西哲太郎,其曾通过齐白石入室弟子周铁衡请白石翁治印多方。
1735
齐白石刻 “金石奇缘”昌化鸡血石印章
印文:金石奇缘。
边款:白石。
出版:1.《齐白石印影》续集,荣宝斋出版社出版,1991 年。
2.《齐白石篆刻作品集》P269,广西美术出版社出版,2000 年。
2.3×1.4×4.3 cm.
RMB: 60,000-100,000
齐白石曾言:“吾人欲致力刻印,首宜临摹古代文字,然后弃去帖本,自行书写。帖本所有者,固能一挥而就,帖本所无者,亦须信手写出,如此用功,始能挥洒自如,不然必为帖本所限矣。”
观其所作,确受《祀三公山碑》《天发神谶碑》等影响诸多,刀法、笔法结合,形成大巧不工的艺术特点。是印“金石奇缘”,线条如劈石砍山般,单刀侧锋直冲,又放而能收,大有匠心。印材为昌化鸡血石,软底,血色艳丽,随形雕刻猴、猪形象,寓意“诸侯”,其中灵猴手拿寿桃,俏色雕就。
1750
吴昌硕刻 “简庐”寿山芙蓉石印章
印文:简庐。
边款:苦铁道人。
出版:1.《吴昌硕印存手卷》钤拓本,方去疾辑,1950 年。
2.《苦铁印选》卷三,P98,方节盦辑,1950 年钤印本。
3.《晚清四大家印谱》第四册,P46,方节盫辑,宣和印社刊行,1951 年。
4.《苦铁印选》P206,文史哲出版社刊行,1980 年。
5.《中国篆刻丛刊》第三十四卷,P19,小林斗盦辑,日本二玄社刊行,1981 年。
6.《吴昌硕印谱》P80,上海书画出版社编,1985 年。
7.《吴昌硕作品集》P53,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1989 年。
8.《缶翁印痕》P117,扶桑印社刊行,2001 年。
9.《篆刻全集》第八册,P107,日本二玄社刊行,2001 年。
10.《西泠印社百年》P16,扶桑印社刊行,2003 年。
11.《苦铁印选稿本》第二册,P99,陈康健辑,2003 年。
1.9×1.8×2.2 cm.
RMB: 150,000-250,000
吴昌硕曾为简庐刻“宗藩长寿”(边款:简庐先生属,吴俊)、“简庐”(朱文,边款:苦铁道人)、“简庐”(白文,边款:苦铁)等印,应是作于同一时期。据“吴俊”落款可知当是中年所作。《吴昌硕谈艺录》中载有《简庐老兄过谈,赋此请正》《画赠简庐》等。
吴昌硕在苏州时期曾有好友鲍源濬,字简庐,诗文书画往来颇是密切,缶翁亦尝于顾麟士为简庐先生绘《山水图》题画跋“穹窿岩壑崔嵬抱,石壁藤萝窈窕攀。游兴更饶双蜡屐,鹤庐云日简庐山。……钦佩钦佩。简庐主人何修得此。丙申六月几望,昌硕吴俊卿”可作参考。
1751
吴昌硕刻 高邕用青田石印章
印文:高聋公留真迹与人间垂千古。
边款:老缶。
出版:1.《苦铁印选》卷一,P25,方节盦辑,1950 年钤印本。
2.《中国篆刻丛刊》第三十五卷,P57,小林斗盦辑,日本二玄社刊行,1981 年。
3.《篆刻 —临时增刊六》P23,北川博邦编,日本东京堂刊行,1987 年。
4.《续印史留遗》第三册,P46,现代中国艺术中心刊行,1996 年。
5.《履盦藏印选》P67,江成之辑,王北岳石玺斋刊行,1997 年。
6.《篆刻全集》第八册,P155,日本二玄社刊行,2001 年。
7.《苦铁印选稿本》第三册,P25,陈康健辑,2003 年。
8.《 吴昌硕印举》P93,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2014 年。
3.6×3.6×6.3 cm.
RMB: 350,000-550,000
此为吴昌硕为友人高邕所作,二人交往颇密。1872年,缶翁负笈杭城,从俞樾学艺,次年游苏沪杭嘉湖等地,结识高邕、陆心源、胡公寿等师友。而后又与钱慧安、高邕等在上海创办“豫园书画善会”。是作十二字白文印,每列四字布局,结字方圆结合,疏密对比强烈,可称缶翁经典佳制。
高邕(1850-1921),字邕之,号李盦、苦李、赤岸山民、孟悔,室名泰山残石楼,今杭州人,寓上海。工书,好李邕法,能以草书作画。画宗八大、石涛,山水花卉,神味冷隽,兼善篆刻。为近代六十名家之一。
1752
吴昌硕铭 沈石友题
甲寅七夕秋叶砚
题识:此砚为三百年前端溪老坑石,用久不滑,琢工雅有画意,文房佳品也,以之填词写诗札亦相称。甲寅涂月,石友记。
砚铭:1. 不知多少秋声。2. 新秋叶落秋风清,秋堂人静秋月明。墨磨秋水写秋声,秋心一点通仙灵。甲寅七夕,石友属,昌硕。缶。
钤印:白沙村庄。
出版:1.《沈氏砚林》,沈石友辑,民国原拓本。
2.《鸣坚白斋砚谱》第四册,第十四砚,虹隐楼藏,民国时期拓本。
3.《吴昌硕砚铭》,日本红白社,1958 年。
4.《砚林》第六十六砚,松丸东鱼编辑,日本白红社,1970 年。
5.《沈氏研林》第六十三砚,日本二玄社,1981 年。
6.《沈氏研林》第 63 砚,上海书店出版社,1993 年。
7.《中华砚文化汇典·砚谱卷·沈氏砚林砚谱新编》第 63 砚,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砚文化工作委员会主编,人民美术出版社,2021 年 4 月。
19×8.3×1.3 cm.
RMB: 2,000,000-3,000,000
砚台收藏中,《西清砚谱》与《沈氏砚林》二谱比肩,前者以一国之力,钦命编纂,显见皇室长物无所不包,后者则尽得文人格调逸趣,个中所录,亦绝非凡品,被誉为文人砚的高峰。
据悉,《沈氏砚林》为收藏大家沈石友殁后六年,其子沈若怀将父所藏佳砚编拓而成,共计一百五十八方。而吴昌硕与沈石友交契甚深,曾有诗曰:“石友介于右,镌肝淘俗尘。”彼此金石之谊,始于壬午岁,而后唱和三十余载。因此,《沈氏砚林》中多达一百二十余方,多由沈石友撰写诗文,吴昌硕亲书砚铭,可谓一砚千金,为藏家所珍。
此秋叶砚即《沈氏砚林》中著录之品,砚形仿秋叶,正面为砚池,背面刻叶脉,雕刻造型写实之余亦不乏文思雅逸之趣。古人观秋,总有诸多感慨,或以秋寄离愁,或以秋叹萧瑟,亦或是秋日凉爽,为宁心静气的好时节,亦有表达见微而知著的哲学思想,如《淮南子·说山》中“以小明大,见一落叶而知岁之将暮”等。
本品缶翁题铭文辞紧扣秋字,心寄秋声、秋水,作于甲寅七夕(1914),一片淡然心境。七夕亦是鹊桥之日,而吴昌硕以砚石寄情,窥其与沈石友的”金石之缘“亦是深厚也。同年十二月,沈石友将此砚再次拿出赏玩,又亲笔题识,并称其为三百年前端溪老坑石,用久不滑,琢工雅有画意,是难得的文房佳品。
沈石友去世后,家道中落,沈氏后人将《沈氏砚林》中藏砚悉数释出,皆为日本人桥本关雪购携东去。此后,桥本关雪又精选最为钟爱之二十方砚自留,每方朱题砚盖,并钤有钱瘦铁所刻“白沙村庄”朱文隶书印,余者散藏各地。是作砚匣内侧有桥本关雪“白沙村庄”印款,亦可证其流传,殊为可珍。
亚洲重要私人珍藏
1809
吴让之刻 “王思俨癸亥以后所得书”寿山芙蓉石兽钮印章
印文:王思俨癸亥以后所得书。
边款:吟轩仁兄法家削正。让之。
出版:1.《中国玺印源流》P127,钱君匋、叶潞渊辑,上海书局出版社出版,1963 年。
2.《中国玺印流源》P127,华联出版社出版,林秀英、钱君匋、叶潞渊,1972 年。
3.《中国玺印源流·篆刻历史鉴赏》P173,钱君匋、叶潞渊辑,1982 年。
4.《中国篆刻丛刊》第二五卷,P135,小林斗盦辑,日本二玄社刊行,1983 年。
5.《中国玺印流源 补近代人の篆刻》P135,梅舒适、钱君匋、叶潞渊辑,耳木社刊行,1984 年。
6.《玺印源流》P170,北京出版社出版,1998 年。
3.5×3.4×5.8 cm.
RMB: 1,200,000-2,200,000
1808
吴让之刻 “淩毓瑞印信富贵长寿”寿山黄芙蓉石兽钮印章
印文:淩毓瑞印信富贵长寿。
边款:咸丰元年六月十一日,熙载。
旧款:迂道人吴春。
出版:1.《丁丑劫余印存》第十六册,P15,丁辅之、高络园、俞序文、葛昌楹辑,1937 年钤印本。
2.《中国篆刻丛刊》第二十三卷,P65,小林斗盦辑,日本二玄社刊行,1983 年。
3.《篆刻全集》第六册,P77,日本二玄社刊行,2001 年。
4.《中国历代篆刻集粹·七·邓石如·吴讓之》P75,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2007 年。
5.《新见吴让之印谱两种》守研斋藏吴让之印存,P165,西泠印社出版社出版,2022 年。
2.6×2.5×5.9 cm.
RMB: 500,000-800,000
1800
王壮为刻 “乐石斋”董沧门制钮寿山石鱼钮印章
印文:乐石斋。
边款:壮为。
款识:沧门。
3.8×1.5×3.7 cm.
RMB: 50,000-80,000
董沧门,康熙年间福建侯官人,擅写松竹,精制砚,工篆刻,与同时代雕刻大师杨玉璇、魏汝奋等齐名,盛极一时,多有作品进贡朝廷,开清早期砚石、寿山雕刻一时之貌。其雕刻艺术深为黄任所赏识,曾被黄任聘于府中制砚印多年,其作品传世甚少。
董沧门刻恭亲王龙凤田黄对章,堪称名品。而是作刻鱼钮跃于浪上,形态生动,另有一鱼半隐于水中,有相濡以沫之感,而浪花开丝细密,甚见造诣。王壮为刻“乐石斋”,白文印亦是朴拙。印材为黄寿山,质地亦是莹润。
1807
陈融刻 何香凝、廖仲恺用寿山石印章一组四件
印文:1. 南海何氏。2. 何香凝书画印。3. 双清。4. 如此江山。
边款:1. 香凝先生正之,民国十年八月,协之刻。2. 何香凝书画印,颙盦。3.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能始。仲恺兄正,协之作。4. 如此江山。协之作。
2.9×2.9×7.9 cm.×2/2.2×2.2×7 cm./2.5×2.5×6.2 cm.
RMB: 15,000-25,000
陈融(1876-1955),字协之,号颙庵,别署松斋、颙园、秋山。广东番禺人。早年肄业于菊坡精舍,攻词章之学,富收藏,书法、篆刻、藏书俱负时誉,篆刻与冯康侯先后师从刘庆崧。1904年入日本东京法政大学速成科,翌年加入同盟会,1911年参加黄花岗之役。后历任广东省高等法院院长、行政院政务处处长等职。
何香凝(1878-1972),原名谏,又名瑞谏,别号双清楼主。广东南海人,生于香港。中国国画家,中国民主革命家。廖仲恺(1877-1925),原名恩煦,改名夷白,字仲恺,以字行,广东归善人。1905年加入同盟会,任总部外务部干事,被选为中国留日学生会会长。武昌起义后返回广东,任省军政府总参议、总统府财政部长兼广东省财政厅厅长。
1814
清 汪士元用昌化老坑鸡血石印章
印文:麓云楼书画记。
出版:《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P485,第 18 号,上海博物馆编,文物出版社出版,1987 年。
钤印:1. 明 沈周 《仿黄公望富春山居》,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2. 元 倪瓒《静寄轩诗文轴》,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2.5×2.5×7.9 cm.
RMB: 280,000-380,000
汪士元(1877-1935)江苏省盱眙县人,字向叔,斋号麓云楼,因其藏有宋徽宗画《晴麓横云图》立轴而得名;又号玉带砚斋、清净瑜迦馆。清光绪三十年甲辰恩科,殿试第二甲第六十六名进士,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次科举考试中取得进士称号的人之一,为近代著名收藏家、书画家,著有《麓云楼书画记略》。
是印为其书画收藏章,曾钤印于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沈周《仿黄公望富春山居》”以及“倪瓒《静寄轩诗文轴》”等名画。材质为老坑昌化鸡血石,正方,血色丰富艳丽,软底,可称大红袍,仅以印材而言,亦是价值不菲。
1819
清 寿山田黄石古兽钮方章
印文:孙梴。
2.7×1.7×4.2 cm; 44.8g
RMB: 120,000-180,000
田黄石贵为石帝,以克论价,裁制为章,价值陡升,然因田黄切章,极易漏白或出现杂质、裂格等诸多不确定因素,因此此举风险极大。一枚田黄印章,如若色泽浓黄均匀,萝卜丝纹细腻,质地尚可,则价值或可数十倍于同等重量田黄。是印质地冻透润泽,萝卜丝纹清晰绵密,通体呈黄金黄色,浓郁纯正,幽然古朴发发出灿灿葆光,是田黄石中的佳品。所刻狮钮作回首状亦是体形舒展,甚具憨态。
1820
清中期 寿山田黄石古兽钮方章
出版:1.《中国雅趣品录·印石选》P174,鸿禧美术馆出版,1990 年。
2.《鸿禧集珍—九九六年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P120,鸿禧艺术文教基金会刊行,1996 年。
3.1×3×5.1 cm; 85.9g
RMB: 500,000-800,000
此寿山田黄兽钮方章,材质硕大,重达85.9克,通体色呈金黄,包浆莹润,古光可照。质地凝结,萝卜丝纹缕缕散布于印身,红筋格可见。印钮雕刻亦是传神,古兽回首矗立,四足粗壮,线条劲健圆润,造型古拙饱满,鬃毛与尾毛刻画精巧,开丝匀整细密,可谓工料俱佳。
1821
黄易刻 “乐此不疲”寿山田黄石狻猊钮椭圆章
印文:乐此不疲。
边款:小松
款识:天鹿。
出版:《田黄赋》P154,台湾历史博物馆出版,2011 年。
3.3×1.5×5.1 cm; 36.1g
RMB: 200,000-300,000
黄易(1744-1802)字大易,号小松、秋盦,官济宁同知。其与丁敬、蒋仁、奚冈称“西泠四家”,又与陈豫钟、陈鸿寿、赵之琛、钱松等合称“西泠八家”。此外,黄易与丁敬亦有“丁黄”之誉,可见其金石篆刻备受推崇。
是作材质为寿山田黄石,整体近枇杷黄,椭圆章,质地温润晶莹,旧制盈两,为田黄石之至佳者。雕狻猊为钮,昂首卧踞,造型生动,肌肉线条雕琢有力,毛发开丝细微精致,造型朴拙,苍劲有力,狻猊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兽,象征着吉祥和威严。印文“乐此不疲”。
1822
王云刻 “寻思起从头翻悔”寿山田黄石方章
印文:寻思起从头翻悔。
边款:纳兰容若词句,秋花盦主人属,同治癸亥春正月既望,石香王云。
出版:《田黄赋》P208,中国台湾历史博物馆出版,2011 年。
2.3×2.2×4 cm; 44.7g
RMB: 300,000-500,000
1823
于硕刻 寿山田黄石云龙纹椭圆章
印文:旌德、吕氏伯子。
边款:甲寅首夏,忆园先生正之,于硕。
出版:《田黄赋》P150,台湾历史博物馆出版,2011 年。
3.6×1.9×4.9 cm; 65.7g
RMB: 500,000-800,000
于硕(1873-1957)清末民初,字啸轩、亦作啸仙,江都市塘头人。中国近现代著名微雕大师,被称为“牙雕一粒米”。据说能在一指宽的扇骨上刻三十行字,方寸之间能刻万字,且无一败笔。有“南于北吴(吴南愚)”之称。1915年于硕微雕《赤壁夜游》获得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
1824
王福厂刻 “日耕心田”寿山田黄石螭龙献财钮方章
印文:日耕心田。
边款:福厂。
款识:祥雄。
出版:《田黄赋》P128,台湾历史博物馆出版,2011 年。
2.4×2.3×6.9 cm; 78.2g
RMB: 800,000-1,200,000
是作近于方章,取材寿山田黄石,重78.2克,体量不小,石质温润,萝卜丝纹,细腻无匹,红筋格如血缕,依石赋形,雕刻螭龙钮,作攀爬状,又辅以阳刻古钱币,龙鳞层层可见,整作技法精湛,线条流畅。寓意亦佳,有螭龙献财或盘踞生财之意,象征富贵吉祥。附郭祥雄款。
王福庵刻“日耕心田”,有修身养性之哲思,白居易《狂吟七言十四韵》有诗云:“性海澄渟平少浪,心田洒扫净无尘。”亦是平淡胸怀的追求。篆刻则朱文,田字格,厚边框,布局匀称,线条亦是细劲,印风典雅工稳。
1825
清 寿山田黄石印章一组三件
印文:1、文星阁。(1/3)
4.3×2.3×6.6 cm; 113.2g/2.5×2.5×3.5 cm; 46.1g/3.1×1.7×3.3 cm; 29.7g
RMB: 800,000-1,200,000
此寿山田黄石章一组三件,质地温润凝结,细腻通灵,色泽金黄,通透明媚,可见萝卜丝纹。大者重达113.2克,体量甚大,雕刻亦精湛,云气缭绕,巨龙盘旋,动态十足,栩栩如生。而较小之二石,匠人运用浮雕技法,将秋日瓜果展现得淋漓尽致,葡萄之藤蔓缠绕、果实累累之态,仿似果香四溢;另一则梅香雀鸟,有文人雅逸之趣,技艺亦是不俗。
清宫遗珍,金石永年
“清宫遗珍,金石永年”专题
乾隆十四年(1749),乾隆皇帝敕命梁诗正、蒋溥、汪由敦等大臣率翰林仿宋宣和年编制的《博古图》样式,编纂《西清古鉴》。是书历时六年而成,将内府庋藏的鼎、尊、彝等青铜器分门别类,蔚为大观。
书中“以内府所藏古鼎彝尊罍之属案器为图,因图系说,详其方圆围径之制,高广轻重之等,并钩勒款识,各为释文。摹绘精审,毫厘不失,则非往之图谱所能及。”所录之品,世所罕见,堪称瑰宝。
1826
清宫旧藏
明 铜错金银周乙公尊
铭文:乙公作万寿。
著录:《西清古鉴》,清梁诗正、蒋溥等奉敕编纂,清乾隆二十年(1755),卷八,第十八。
H:16.8 cm; 1053.9g
RMB: 300,000-500,000
著录:《西清古鉴》,清梁诗正、蒋溥等奉敕编纂,清乾隆二十年(1755),卷八,第十八。
此器侈口,束颈,弧腹及底内收,下承二层台式高圈足,颈部与圈足置对称出戟。通体以铜错金银为饰,自上到下共分四层,腹部主体饰错金银饕餮纹,极富装饰性,内铭文“乙公作万寿”五字。整器金银错嵌严密,包浆淳厚,装饰古拙。
清乾隆十四年,大臣梁诗正等人奉敕据皇室收藏的铜器撰集而成《西清古鉴》,卷八第十八为“周乙公尊一”,所绘图示之器型、纹饰均与此器相似,所铸铭文亦为“乙公作万寿”,说明文字中载其“高五寸二分”,按清代度量换算为 16.6 厘米,亦与此器相合。又载其“金银错”,装饰技法亦相同。由此可知,此器为《西清古鉴》著录之“周乙公尊一”。
1827
清宫旧藏
明 铜饕餮纹方彝
铭文:绍兴二年,大宁厂臣苏汉臣监督,姜氏铸,至德坛用。
黄签:1. 乾字四十七号。
2. 御二千二百六十七号。
12×10×18 cm; 1269g
RMB: 250,000-350,000
此铜方彝以三代青铜彝为原型,长方形器身,斜直壁,斜坡屋顶式盖,八出扉棱,圈足保留半月形缺口。通体饰饕餮纹与蟠螭纹,以失蜡法铸成,庄重华丽。底部精铸小篆二十字铭,记录制作年代、匠人及使用地点。方彝是古代盛酒器,盛行于商晚期至西周中期。彝本是青铜礼器的通称,宋人始称这类器物为方彝。
器身内壁贴黄签,应为清宫典藏编号及存放地点位置编号。
据曹锦炎《姜娘子铜炉辨伪》载,现知姜氏铜炉最早确切记录为王士祯康熙间所撰《居易录》,其“过国子博士孔东塘尚任,观宋方炉款识云:‘绍兴二年大宁厂臣苏汉臣监督姜氏铸至德坛用’,凡二十字,小篆,姜氏即姜娘子。”明初曹昭《格古要论》、晚明高濂《遵生八笺》亦有载,今人或据曹、高之说,以姜氏铜炉为元代仿作。
1828
清宫旧藏
商晚期至西周早期 青铜汱盉盖
铭文:汱作父乙尊彝。 口册。
著录:1. 梁诗正等奉敕纂修,《西清古鉴》卷三十一,周虢盉,乾隆二十年(1755 年)。
2. 王国维、罗福颐,《三代秦汉金文著录表》,P320,民国二十二年(1933 年)。
3. 安徽省博物院藏,清《黄牧甫钟彝钩本册》。
4. 步黟堂藏,清《商汱盉拓本》立轴。
5. 王辰,《续殷文存》下卷 73.6, 1935 年。
6. 严一萍,《金文总集》4428,台北艺文印书馆,1983 年。
7.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周金文集成》,编号 9421,北京,1984 年。
8. 刘雨,《乾隆四鉴综理表》,P112,中华书局,1989 年。
9. 吴镇烽,《商周青铜器铭文暨图像集成》14742,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年。
10. 孟繁放编译,《西清古鉴疏》,二四二页,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11 年。
来源:1. 清宫旧藏。
2. 欧阳务耘旧藏。
D:12.2 cm; 276g
RMB: 800,000-1,200,000
据韦心滢发表于故宫学刊《清宫藏青铜器谱录—“乾隆四鉴”相关问题探析》载,盉,为水器或盛酒器,也可作调和酒与水浓淡的器具。王国维《说盉》曰:“盉之为用,在受尊中之酒与玄酒而和之,而注之于爵。”盉一般是圆口,深腹,有盖,前有流,后有鋬,下有三足或四足,盖和鋬之间有链相连接。盉出现于商代早期,盛行于商代晚期至西周。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文物号 新00142901,盉身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文物号 新00142901,盉身铭文
清 黄士陵《商汱盉拓本》立轴
汱盉盖传承极佳,曾为乾隆皇帝御藏,珍存于紫禁城内,为内府所藏吉金重器。从安徽省博物院藏《黄牧甫钟彝钩本册》以及黄士陵光绪辛卯年(1891)《商汱盉拓本》的题跋可知,彼时该盉盖已流落至广东地区欧阳务耘处。
另据台湾史语所藏潘祖荫(1830-1890)“豚乍父乙盉拓本”,至少该盉于 1890年以前已流落宫外。由清宫流出后,器身曾由金石大家潘祖荫收藏,现存北京故宫博物院。器盖则被欧阳务耘庋藏多年,并由黄士陵多次摹写,而至今面世。若盖、身合璧,当可谓一段金石佳话。
1829
黄伯川旧藏
商晚期 青铜丙爵
来源:1. 出自河南安阳殷墟。
2. 黄伯川旧藏,得自于 1944 年之前。
3. 意大利藏家弗朗科·马里诺蒂(Franco Marinotti,1891-1966)旧藏。
著录:1.《邺中片羽》第三集卷上第 45 页,黄浚编著,1944年印行。
2.《殷周金文集成》7663 号,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中华书局出版,1984-1994 年。
15.2×9.2×18.8 cm; 667.4g
RMB: 500,000-800,000
丙爵,出自于河南殷墟。民国时期著名收藏家,古董商黄伯川之旧藏,著录于其金石学重要著录《邺中片羽》第三集中。其型圆腹,流宽而尾尖,下承三足,柄端铸以立体牛首。爵身兽面纹狞厉,铸造精细。鋬下单字族徽“丙”。
著录:《邺中片羽》第三集卷上第45页
黄伯川(1880-1952)名浚,以字行。北京琉璃厂古玩商人。通晓德、英、法三国语言。其经营金石、陶瓷、古玉等古物长达四十年,过手精品不计其数,同端方、宝熙、溥儒等清室王公贵族颇有生意往来,与张樾丞、韩少慈并称琉璃厂“三大财主”。著有《尊古斋古钟集林》《邺中片羽》等。
弗朗科·马里诺蒂先生(Franco Marinotti,1891-1966)商人,亦是慈善家,并热衷于对文物的收藏与保护工作,对于中国古代青铜器与玉器亦是殊为喜爱。
1830
吴大澂旧藏 古驵琮
楠木匣刻铭:古驵琮。《考工记·玉人》云,大琮十有二寸,射四寸,厚寸。是谓内镇,宗后守之。郑注云,如王之镇圭也。《周礼·典瑞》驵琮注,郑司农云,驵外有捷卢也。贾疏云,捷卢若锯牙然。是琮刻文棱,棱如锯齿,即周之驵琮。合周尺十有三寸,意必有尊于天子之后者,故其制特异。臣吴大澂恭进。
来源:1. 吴大澂旧藏。
2. 美国威廉·S·阿内特(William S. Arnett)旧藏。
传拓:清 王文心旧藏《吴大澂拓注金石各器屏》朱拓,“驵琮”拓片。
展览:1. 美国亚特兰大高等艺术博物馆(High Museum of Art, Atlanta, Georgia),1973-1980 年。
2. 美国埃默里大学迈克尔·卡洛斯博物馆(Michael C. Carlos Museum, Emory University, Atlanta, Georgia),1993 年。
7.1×7.1×28.5 cm.
RMB: 3,500,000-5,500,000
吴大澂所藏古物,往往配有特制囊匣,此古驵琮亦配以珍贵的楠木锦盒。据楠木盒盖铭文:“合周尺十有三寸,意必有尊于天子之后者,故其制特异。”又查《周礼》《考工记·玉人》载:“大琮,十有二寸,射四寸,厚寸,是谓内镇,宗后守之… 瑑琮八寸,诸侯以享夫人”;“驵琮五寸,宗后以为权。”可知此古驵琮或为敬呈天子或太后御贡之物,即其恭进慈禧太后或光绪皇帝。
王文心旧藏《吴大澂拓注金石各器屏》朱拓四条屏中,“组琮”拓片,与此件形制一致。驵琮青绿色,皮壳成熟,包浆厚实,精工雕琢,与诸多出土与传世古玉琮相比,亦知其当为传世精品。另据资料所载,此玉琮曾为美国收藏家威廉·S·阿内特(WilliamS.Arnett)旧藏。
王文心旧藏《吴大澂拓注金石各器屏》朱拓四条屏
局部
实物与拓片对比
王北岳旧藏
“王北岳旧藏名家篆刻”专题
1691
桂馥刻 “瓦研斋”青田石印章
印文:瓦研斋。
边款:1. 仿汉人刻玉法,非元朱文也,戊申长至前二日,寿君篆。2. 未谷为长卿作。
出版:1.《中国篆刻丛刊》第二十卷,P47,小林斗盦辑,日本二玄社刊行,1983 年。
2.《王北岳藏历代闲章展览图录》P31,麋研笔墨有限公司刊行,2003 年。
2.2×2.2×4.7 cm.
RMB: 200,000-300,000
桂馥(1736-1805)字未谷,为清中金石名家,长于经学、小篆、金石考据,精碑版鉴赏,亦工篆刻。其隶书与伊秉绶齐名,梁章钜曾言:“直至伊墨卿、桂未谷出,始遥接汉隶真传。墨卿能拓汉隶而大之,愈大愈壮。未谷能缩汉隶而小之,愈小愈精。”可见推重。
此桂馥为长卿作斋号印“瓦研斋”,朱文,印文线条与边框粗细大体一致,略作残破,仿汉人刻玉法,以古雅取胜,内容亦可见彼时金石风尚。隶书边款以篆势入隶,有朴实之美。
1681
沙孟海刻 “彊村老民”朱祖谋用寿山石印章
印文:彊村老民。
边款:彊丈教正,文若,丁卯十二月。
旧款:巏山民制,壬子岁。
出版:《沙孟海篆刻集》P64,荣宝斋出版社刊行,1994 年。
2.4×1.3×3.6 cm.
RMB: 30,000-50,000
1673
邓散木刻 “万类霜天竞自由”寿山石印章
印文:万类霜天竞自由。
边款:毛主席《长沙》词句,一九五七年三月,散木于北京。
2×1.9×4.1 cm.
RMB: 15,000-25,000
1667
吴朴堂刻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青田石印章
印文: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边款: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毛主席《长征》诗,一九五七年三月卅日,朴堂将有陇西之行,倚装作此。
2.3×2.3×3.5 cm.
RMB: 20,000-30,000
1664
韩登安刻 “长生草堂”寿山芙蓉石兽钮印章
印文:长生草堂。
边款:辛丑夏,登安刻。
2×1.9×2.2 cm.
RMB: 10,000-20,000
林乾良旧藏
1782
吴朴堂刻 寿山石梅花钮印章
印文:语溪宋望字渭侠别署古屋畸人珍藏金石书画印
边款:壬午冬日,刻奉渭侠世丈鉴正,厚庵吴朴。
2.7×1.5×4.6 cm.
RMB: 20,000-30,000
1783
方介堪刻 叶浅予用青田石印章
印文:叶浅予印。
边款:浅予吾兄指谬,以为春节,方介堪篆。
出版:1.《方介堪印选》P22,上海书店出版社出版,1986 年。
2.《方介堪与中国文化名人》P152,西泠印社出版,2010 年。
3.《中国篆刻聚珍》第二十八卷,P182,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2016 年。
1.6×1.6×7.4 cm.
RMB: 50,000-80,000
此方介堪为叶浅予作自用印,鸟虫篆,线条纤细有力,盘曲婉畅,韵满流美,可见用心。潘伯鹰《方介堪刻印绝技》一文称鸟虫篆印:“在现代中国,精通这种技巧的,只有方介堪先生一人”。
叶浅予(1907-1995),浙江桐庐人,中国艺术家、中国漫画和生活速写的奠基人。曾任中国美协副主席、中国文联委员、中国画研究院副院长、中央美院教授。
1784
俞中理刻 “澹泊闲居”青田石印章
印文:澹泊闲居。
边款:己丑八月四日,仿丁钝丁笔意,以应文泉先生雅属即求正之,睡山俞中理。
出版:1.《丁丑劫余印存》第十册,P58,丁辅之、高络园、俞序文、葛昌楹辑,1937 年钤印本。
2.《中国篆刻丛刊》第二十卷,P145,小林斗盦辑,日本二玄社刊行,1983 年。
4.4×4.4×4.4 cm.
RMB: 30,000-50,000
印谱
1922
苏晓、黄宸辑 《酣古集印谱》
明代钤拓本
四册稿本
27.5×17 cm.×4
RMB: 50,000-80,000
《酣古集印谱》又名《酣古集》,由苏晓、黄宸辑自刻印而成。版框龙纹雕花,书口署“酣古集”,下端另署“承启堂”字样。首册为苏晓印作,二至四册录黄宸印作。其每页钤拓四至六印,页背有释文,总见五百零八印。有方期、汪其度序。是为明末文人篆刻之留存。原印五百余方于明末流入台湾,后日本人全数持归日本,现原印石存日本。
1917
郭伟勣辑 《松筠桐荫馆印谱》
清乾隆 43 年钤拓本
一函四册
25×14 cm.×4
RMB: 30,000-50,000
郭伟勣辑《松筠桐荫馆印谱》一书,卷一、二,自刻印及家藏旧印;卷三名人旧印。版框蓝刷,书口有『松筠桐荫馆印谱』字样。郑板桥题首页,有臧梦元、李观澜、陈之枫、尹可传序及郭伟勣自序,另附《百岁纪年》一册。
郭伟勣(1710-1791),一作伟绩,字熙虞,号芸亭、柏园、松筠道人。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钦赐举人 , 五十五年钦赐翰林,斋堂为松筠桐荫馆。书法擅长篆隶,精于制印,与侄儿郭风举都以治印名嗓一时。师法安丘篆刻名家张卯君,所作温润秀雅,超凡脱俗。曾以书画为媒,广交名士,为郑板桥推重。
1911
何昆玉辑 《吉金斋古铜印谱》
1869 年钤拓本
一函六册
20×13 cm.×6
RMB: 30,000-50,000
是谱所录皆潘毅堂旧藏,曾拓为《看篆楼印谱》,后归何昆玉。版框墨线,书口署“吉金斋古铜印谱”字样。每页钤拓二至四印,共收录一千二百六十六印,内官印一百零四方。首册有程瑶田旧序《看篆楼古铜印谱叙》及何昆玉自序。
何昆玉(1828-1896),字伯瑜,斋堂百举斋、吉金斋、乐石斋,广东高要人。清代篆刻家,存世有《吉金斋古铜印谱》《乐石斋印谱》《端州何昆玉印谱》等。
其他
1706
黄士陵刻 “五十以学、己未翰林”昌化鸡血石对章
印文:1. 五十以学。2. 己未翰林。
边款:1. 邓完白为包慎伯镌石甚多,有“包氏慎伯”四字朱文,圆浑似汉铸,推直似宋人切玉,锋芒显露,近丁、黄。魏稼孙谓赵撝叔合南北两宗而自树一帜者,其来有自。士陵。2. 邓完白朱文有“白门倦游阁”一印,识者谓为包慎伯作。圆匀秀劲,无美不臻,置之宋元印薮中,直若据太华而頫临焉,今犹忆之,因仿佛效之。癸未九月,黄士陵并志。
出版:1.《黟山人黄牧甫先生印存》第一册,P22,黄少牧辑,上海西泠印社刊行,1935 年。(五十以学)
2.《增选黄牧父印存上下集》P48,曾绍杰辑,1977 年。(五十以学)
3.《黄牧甫印影》上集,P37,戴山青编,荣宝斋出版社出版,1996 年。(五十以学)
2.4×2.4×7.1 cm.×2
RMB: 150,000-250,000
1847
清 顾二娘制 端石多子多福砚
砚铭 : 吴门顾二娘造。
20.7×14.2×5.1 cm.
RMB: 200,000-300,000
顾二娘为清代制砚名家中传奇人物,平生制砚不多,历代为人所宝。其曾言:砚为一石琢成,必圆活而肥润,方见镌琢之妙。若呆板瘦硬,乃石之本来面目,琢磨何为 ? 此随形荔枝纹多子多福端砚为端溪佳石所制,随形,借石之斑驳石皮雕成荔枝纹,枝叶如生,天然而得圆活肥润之妙,为传世顾砚中之上品。配红木砚盒。
童衍方 砚拓
1846
清乾隆 高凤翰铭澄泥夔龙纹长方砚
砚铭:澄泥朴砚。乾隆丙辰。我拙尔同,尔拙我容,庶几乎太古之风,吾与尔乎始终南泉成进士年甚少,故为铭之如此,凤翰。
出版:《古砚美の鉴赏》,井上源太辑,东京坂上书院刊行,1936 年。
21.3×13.6×4.3 cm.
RMB: 100,000-200,000
砚为澄泥质,色呈蟹壳青。高凤翰琢砚于澄泥一属自有偏爱,其《砚史》著录的一百六十五方砚中有“通州澄泥”“泰州澄泥”等澄泥佳作,2015年及2018年翦淞阁拍卖的“高凤翰雕龙绣虎五云池澄泥砚”与“高凤翰自制赠子澄泥缾砚”皆是澄泥砚。
砚为长方淌池式,砚形方正、规矩朴实,厚重大气,包浆古穆。砚岗处饱满自然,是素砚中虽然常见但是显功力的一种形式。砚额与两侧围绕着砚堂刻夔龙纹,以极细腻的刀工浅浮雕对称的纹样,有典雅、素净之感。
童衍方 砚拓
按照砚铭,砚作于乾隆丙辰(1736),乾隆丙辰,高凤翰 54 岁。据《砚史》古青石砚铭:‘丙辰十一月二十二日,臂痛力疾书’,与丙辰左手作书画册,可知高凤翰废右手前的情况。胶州有传说,高本有左右开弓之技”。
是砚著录于日人井上源太著《古砚美的鉴赏》之第五八图。井上源太,明治大正时期著名的中国美术品收藏家,收藏范围广泛,如中国书画、文房四宝、佛像古玩。
1845
王福厂铭 “半规月色”端石砚
匣铭:半规月色。宋红丝砚斋主人见贻,福厂制匣珍藏。
12×8.3×1.6 cm.
RMB: 120,000-180,000
砚呈半璧形,又如古代学宫前半月形的泮池,亦如月衔半规之形。端石成研,石质细润,可见石眼、青花、火捺等石品。砚面淌池式,砚额正上恰有一眼,如明月高悬,砚背平整。配以木匣,匣面王福厂镌砚铭,字口爽利,文人之气韵。砚铭记录此砚为宋红丝砚斋主人赠予王福厂,福厂喜爱特镌砚铭珍藏。
1700
王福厂刻 “伯褧六十以后作”寿山芙蓉石兽钮印章
印文:伯褧六十以后作。
边款:福厂作于沪上四明村舍。
出版:1.《福厂印稿》,民国钤印本。
2.《近百年书画名人印鉴》,荣宝斋出版社出版,2001 年。
3.《福庵印缀》P142,周建国编,中国艺术家出版社刊行,2010 年。
4.《秋水斋金石丛刊:福厂印稿》贞字本,西泠印社出版社出版,2019 年。
2.8×2.8×5.4 cm.
RMB: 20,000-30,000
邵章(1872-1953),近现代藏书家、版本目录学家、书法家。字伯炯、伯䌹,一作伯褧,号倬盦、倬安。今杭州人。邵懿辰长孙,清光绪二十八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奉天提学使。富收藏,精研碑帖,工书法。擅长行楷书、榜书、行草。
1703
邓尔雅刻 “邓万岁”寿山石兽钮自用印章
印文:邓万岁。
边款:尔疋。
出版:1.《邓斋印赏》P82,黄小庚辑,岭南美术出版社出版,1988 年。
2.《近百年书画名人印鉴》P361,于连成编,荣宝斋出版社出版,2001 年。
3.《中国鉴藏家印鉴大全》上,钟银兰编,江西美术出版社出版,2008 年。
1.7×1.7×6.5 cm.
RMB: 5,000-8,000
1714
童大年刻 张钧衡用寿山石兽钮印章
印文:吴兴张钧衡石铭氏收藏旧椠名钞之记。
边款:适园主人鉴家正篆,癸丑长夏,童大年仿曼生刀法。
出版:1.《醉石风流海上藏印集》P84,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2016 年。
2.《童大年印举》P119,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2013 年。
3.《书法月刊》杂志,上海书画出版社发行,2018 年 4 月。
4.8×4.8×7.9 cm.
RMB: 60,000-100,000
张石铭(1871-1928),名钧衡,字石铭,号适园主人,浙江湖州南浔人。清光绪二十年举人,授兵部车驾司郎中。南浔“四象”之一张颂贤的长房长孙,张宝庆的独生子,继承了张家大房的全部遗产。酷爱收藏古籍、金石碑刻和玩赏奇石、名砚。筑适园,藏书十余万卷。为南浔清末民初四大藏书家之一。
1858
清 寿山芙蓉石雕持卷观音立像
H: 23.5 cm.
RMB: 50,000-80,000
此件观音像以寿山芙蓉石雕成,石润色雅,大气舒展。观音赤脚持卷而立,高挽发髻,饰头披,开脸圆润,双月下视,巧鼻小嘴,长垂双耳,面容安详,身披天衣,双手交叠于腰间,右手持经卷,左手持念珠,裙角露双足。观音背部衣袍浅雕缠枝花卉与云纹,雕工精致,繁复秀美,典雅端方,似有传统人物画之韵致。
1859
清中期 寿山芙蓉石雕观音坐像
H:17 cm.( 带座 )
RMB: 60,000-100,000
寿山芙蓉石雕观音坐像,石质凝结脂润。观音持卷而坐,面庞饱满,眉若新月,双目微合,浅含微笑,如沐春风,发髻高扎,头批落于其上垂至双肩,右手持经搭在右手上,左手持手串倚于左腿上,姿态自然,神情舒展,手持佛珠,刀工精湛,衣袍生动,如流水潺潺,顺势而下,是以静为美,以质为雅。
1865
清 寿山田黄石凤钮印章
边款:孤往山人。
2.5×2.4×4.6 cm; 58.3g
RMB: 280,000-380,000
“黄金易得,田黄难求”田黄石因质佳色浓,稀少难得,古有“一两田黄三两金”之说。而凤鸟是华夏民族最重要的图腾之一。《尚书·虞书·益稷》记载:“箫韶九成,凤皇来仪。”
1866
清 寿山田黄石素方章
印文:醉卧不知天地秋。
来源:1980 年代购自于寒舍。
1.8×1.8×5.8 cm; 53g
RMB: 200,000-300,000
田黄六面平素方章,端庄方正,章体优雅纤长,大雅无工,润色含光,可细赏田黄之独特肌理。石表石金淡雅,石色如秋日桂花,幽香沁人心脾,或枇杷之嫩果,清新多汁,是为文人之所尚。
1868
清中期 寿山田黄石古兽钮方章
来源:东亚艺术馆旧藏,德国柏林。
Museum Fur Asiatische Kunst, Saatliche Museen zu Berlin.
2.5×2.5×5.8 cm; 66.8g
RMB: 300,000-500,000
寿山田黄方钮章,质地莹润,石质通透,形材方正。狮钮造型古拙,坐于章头,回头探望,面部似虎,怒目张口,颈部刻出细密的鬃毛,领下长须下垂,猎毛张扬,威风凛凛,栩栩如生,吉祥美寓,古韵生辉。
1869
清 寿山田黄石象钮印章
印文:金石同寿,翰墨一时。
边款:古人曰刀法者,运刀之法,宜心手相应,自各得奇妙也,使刀如用笔也,己卯十月,喜得此田黄古章,其工精石美,兴之所至以记之。鹤然居士。
3.7×3.1×5.5 cm; 128g
RMB: 1,000,000-1,500,000
寿山田黄印章,色泽浓郁,包浆润泽,形制典雅,印台方正。象钮身材墩实,呈卧姿,头部左转,象鼻弯卷,意态庄重威严,其雕工细致入微,分毫毕现,生动可玩,确为精心之作。
1872
清 寿山田黄石薄意椭圆章
来源:文房清玩·近现代名家篆刻专场,Lot290,2008 年杭州秋拍。
2×1.2×4.7 cm; 20g
RMB: 60,000-100,000
寿山田黄石章,椭圆形,石色金黄,石质细润莹亮,隐约可见萝卜丝纹。薄意浅雕秋意菊花,昂然盛放,枝叶舒展,傲然挺立,可见秋华,雕工细致,生机勃勃。有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之趣味。
1898
昌化鸡血石博古钮方章一组两件
1.7×1.7×5.6 cm./1.8×1.8×6 cm.
RMB: 50,000-80,000
昌化鸡血为材,鸡血色泽浓艳,满布章体,其中层次亦有所区分,颇有实中透虚之美感。两章视之如佳人之浓妆,明丽照人。二者皆浅琢博古文为钮,双螭交颈而绕,古雅别致。
▲ 同古堂坚持原创
感谢关注并欢迎转发,转载请注明出处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