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保利 | 清风裁月,平生壮观,这才是金笺扇面之“白眉”

文化   2024-05-22 19:42   福建  
仇英《桐阴鼓瑟图》,局部,明十二家金扇集册(十二开)

艺术自媒体/ 同古堂、 撰稿人/ 林妹妹、图/ 北京保利




光绪十三年(乙亥,1887),翰林潘宝鐄分别从吴氏、卢氏购回明代画家仇英《桐阴鼓瑟图》、吴振《秋林水榭图》及高阳《溪山深秀图》金笺扇面各一帧。回到家中,潘宝鐄又为每帧扇面行楷题跋,详述画家小传和画作的流传,原来此三帧新近极力搜求的金笺扇面是其祖父潘正祎“听帆楼”旧藏,因由散落他处。辗转多年,终又重归潘氏。

光绪十五年(己丑,1889),潘宝鐄又题跋新获祖父旧藏的吴彬《夏云野含图》,以志欢喜。约莫同一时期,潘宝鐄将其余所搜集亦为祖父旧藏的“沈周《柳溪春眺图》、唐寅《秋林晚泊图》、文徵明《烟波渔隐图》、陆治《溪山幽居图 》”五帧,并补入新增“姚允在、陈焕、魏之克、王綦”四帧,每帧亦对开题跋,辑为“明十二家金笺扇集册”,计十二开,诚煌煌巨制,非经年累月蒐集之力不可得。

徵明《烟波渔隐图》,局部

寅《秋林晚泊图》,局部

是册每帧或淡雅设色,或沉雄水墨,画面多为秀润南方山水或静谧田园小景,意境清幽,绘事甚为精湛,富有文人情趣。其中“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代表着中国传统文人画的主流审美,影响不啻“百代宗师”,尤其难得。而吴彬、陆治亦是画坛大家,为后世画家追法、藏家宝爱,余者各有千秋,亦管领风骚,诸家墨迹集于一册,实堪称金笺扇面之白眉,殊为可珍。

另据册中每帧鉴藏印及题跋内容,可知本册曾经刘恕(1759-1816)、杨偕时(1760-1813)、郭香垣(清)、潘正祎(1791-1850)、潘仕成(1804-1878)、伍元蕙(1824-1865)、潘宝鐄(1853-1892)等收藏大家珍藏,后归王季迁(1906-2003)所有,成为其“宝五堂”极重要藏品之一。因缘际会,此极尽搜求之功乃成的“明十二家金扇集册”即将于北京保利2024春拍现身,备受瞩目。


「明十二家金扇集册」
北京保利2024春拍



沈周(1427-1509)、文徵明(1470-1559)、唐寅(1470-1524)、仇英(约1494-1552)、陆治(1496-1576)、姚允在(16-17世纪)、吴彬(16-17世纪)、魏之克(16-17世纪)、高阳(16-17世纪)、陈焕(16-17世纪)、王綦(16-17世纪)、吴振(16-17世纪)

明十二名家金扇集册

水墨、设色金笺 册页

尺寸不一


展览:

1.“宝五堂——海外华人重要书画珍藏展”,首都博物馆,2009年11月10日至11月29日。

2.“宋元明清——中国古代书画大展(二)”,辽宁省博物馆、保利艺术博物馆,2010年9月18日至10月6日。


出版:

1.首都博物馆编《宝五堂——海外华人重要书画珍藏展》,第92至99页,北京燕山出版社,2009年。

2.《宋元明清——中国古代书画选集(二)》,第285至288页,保利艺术博物馆,2010年。


著录:

1.沈周一开见潘正祎撰《听帆楼书画记》卷三,“明沈石田山水扇册,第三幅柳溪春眺”,道光二十九年(1849)刊本。

2.文徵明一开见潘正祎撰《听帆楼书画记》卷四,“集明人书画扇册,第六幅文待诏山水”,道光二十九年(1849)刊本。

3.唐寅一开见潘正祎撰《听帆楼书画记》卷三,“明唐六如山水花卉扇册,第五幅秋林晚泊”,道光二十九年(1849)刊本。

4.仇英一开见潘正祎撰《听帆楼书画记》卷三,“明仇十洲人物山水扇册,第七幅桐阴鼓瑟”,道光二十九年(1849)刊本。

5.吴振一开见潘正祎撰《听帆楼书画记》卷四,“集明人山水扇册,第十一幅吴振秋林水榭”,道光二十九年(1849)刊本。

6.高阳一开见潘正祎撰《听帆楼书画记》卷四,“集明人山水扇册,第十九幅高阳仿古山水”,道光二十九年(1849)刊本。


说明:

1.刘恕、杨偕时、郭香垣、潘正祎、潘仕成、伍元蕙、潘宝鐄、王季迁旧藏。

2.潘宝鐄题跋。其中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吴彬、陆治、高阳、吴振八开原为潘正炜听帆楼所藏,因由散落,其中有归伍元蕙者。而后潘正炜之孙潘宝鐄极力搜求,汇集祖父旧物八开,又增魏之克、陈焕、姚允在、王綦四开,合为此《明十二名家金扇集册》,共计十二开。

3.“含青楼”为刘恕藏印。刘恕(1759-1816),字行之,号蓉峰。他与父亲刘金省均雅爱风物,收藏书画碑刻颇富。刘恕旧居东山岱心湾,后移家至苏州城西花步里,自筑寒碧庄,刻《刘园集帖》传世,后世取“刘”字谐音,称为“留园”,饶泉石花木之胜,所以又号寒碧主人、花步散人。传经堂与含青楼为寒碧庄中收藏善本、碑帖、书画之所。

4.“倚树吟轩”为杨偕时藏印。杨偕时(1760-1813),苏州人,喜藏书,与黄丕烈为好友。

5.潘正炜(1791-1850),字榆庭,号季彤,又号听帆楼主人。广东十三行巨贾潘有度四子。热衷于书画、金石、古玩收藏,精鉴别,著有《听帆楼诗钞》《听帆楼书画记》。

6.伍元蕙(1824-1865),广东南海人,字良谋,号俪荃,别署南雪道人,以海外贸易成巨富,笃好金石书画,精于鉴别,刻有《南雪斋藏真帖》《澄观阁摹古帖》。

7.“子韶审定”为潘仕成藏印。潘仕成(1804-1878),字德畲,祖籍福建,世居广东番禺。官至两广盐运使,以盐业起家。仕成承家业,在广州经营盐务并承办海防和军工,遂成当时巨商。经商之余好藏书,筑“海山仙馆”。所藏金石书画多而精,被誉为“南粤之冠”,辑刊有《海山仙馆丛帖》等。

8.宝鐄(1853-1892),字凤锵,号椒堂,斋号望琼仙馆,广东番禹人。潘正祎之孙。光绪二年进士,散馆授编修,光绪五年任广西副考官,旋告归,主讲粤秀书院,禹山书院,名士多出其门下,喜画墨梅,师汤贻芬,并工牡丹,富书画收藏。著有《望琼仙馆诗抄》。

9.王季迁(1906-2003),又名季铨,字选青,别署己千。苏州人,东吴大学毕业,善山水,从顾西津,吴湖帆游,以“四王”为宗,尤精鉴赏,海内大家。其收藏之富,为华人魁首,在海内外皆有极大的影响。



宋人张邦基《墨庄漫录》有记载:“江南李后主尝于黄罗扇上书赐宫人庆奴云:‘……风情渐老见春羞,到处芳魂感旧游。多谢长条似相识,强垂烟穗拂人头。’想见其风流也。扇至今传在贵人家。”是关于“扇面”的较早记载。

再往前,则如唐代崔道融《题班婕妤》云:“宠极辞同辇,恩深弃后宫。自题秋扇后,不敢怨春风”,亦或王维《赠张諲》云:“药阑花径衡门里,时复据梧聊隐几。屏风误点惑孙郎,团扇草书惊内史”,可见扇面风流,迄今久远。

 沈周《 柳溪春眺图》,局部

吴彬《夏云野含图》,局部

扇面种类亦繁多,当中有一名贵者曰“金笺扇面”,是以泥金屑饰扇地面,观之富丽堂皇,素为文人遣兴抒怀所喜。清人阮葵生《茶馀客话》即云:“明人皆尚金扇。”尤是吴中一带,金笺扇面更是蔚为风尚,如谢肇淛《五杂俎》又记:“吴中泥金最宜书画,不胫而走四方。”

不过,以金笺扇面行书作画,远比普通扇面更难,如胡佩衡所言:“金笺扇于粉拭后,再以大绒遍拭之,用笔不可重描,描则金易脱落。故于皴山极感困难,稍不留意,有重复之笔,或皴法太乱,纵为装饰,立即模糊,无论如何补不能美观矣。”因此,传世的金笺扇面精品者并不多见。而如本册“明十二家金扇集册”,集中呈现明代顶级文人的闲情逸趣,则几可谓凤毛麟角也。

王季迁题签条

出版:首都博物馆编《宝五堂——海外华人重要书画珍藏展》



吴门四家,百代宗师



沈周(1427-1509)

沈周 柳溪春眺图

水墨纸本 金笺扇面


题识:两旬方一出,门外事纷拏。鱼跃春波浅,鸟争林日斜。老夫倾竹叶,穉子捉杨花。独坐聊乘兴,犹堪感物华。弘治辛酉春三月,偶过邻家,留以小饮,归而作此。沈周。
钤印:启南
题跋:此便面为先祖听颿楼集石田扇册十幅之一。吴荷屋前辈跋云:册中宏治辛酉一帧是其至者。即此帧也。《池北偶谈》记吴匏庵尝蓄一铜雀瓦砚,为某公拔剑击碎。时石田在座,乃援笔于便面作《击砚图》。崇祯间,有都司胡琳者,游吴中以十金得之,珍惜甚,至以为殉。此扇虽未若《击砚图》之知名,而着墨无多,一种苍古浑厚之气,自不可及。实近日鉴藏家中所罕覯者。宝鐄。

钤印:潘宝鐄印、菽堂
鉴藏印:季彤心赏、归弆望琼楼、季迁珍藏


潘宝鐄题跋(一)

此帧《柳溪春眺图》,作于弘治十四年(1501)春三月,著录于潘正祎撰《听帆楼书画记》卷三“明沈石田山水扇册,第三幅柳溪春眺”。沈周题诗著录于《石田诗选》及《沈周集》,题为《晚出过邻家小酌》。


潘正祎撰《听帆楼书画记》卷三

沈周《石田诗选》卷六《晚出过邻家小酌》
沈周(1427-1509)是“吴门画派”创始人,亦是“文人画”画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其性情温和,终身未入仕途,隐于朝市,虽颇少远涉,却胸有丘壑,吴中山水或林园,常落笔端。其所筑“有竹居”,窗外清川一曲,高竹千竿,别有文人雅逸。其所作山水胜景,亦是老树葱葱,群山连连,云雾氤氲。而笔墨则苍中带秀,刚中有柔,构图造境,也是辉宏胸阔,呈卧游之趣。

此幅扇面,画面舒朗,近景处林木葱郁,枝繁叶茂,墨色错落,无萧瑟之感,屋舍掩于其间,中景则留白作江水,平波无痕,颇有倪云林“一河两岸”的画意构图。高士策杖,立于溪畔远眺,一株柳树枝条垂落,寓之春景。远景高山连绵,峰峦渐隐,浓墨点苔,与古木之繁密形成对比,亦见渺远之情状,更得清幽。

沈周《柳溪春眺图》落款

潘宝鐄题跋称汪士慎《池北偶谈》记载沈周曾为吴宽作《击砚图》扇面,崇祯间,都司胡琳以“十金得之”,由于太过喜爱,差点随殉。而《柳溪春眺图》着墨不多,然苍古浑厚的气韵,亦难有及者。潘宝鐄亦慨叹“实近日鉴藏家中所罕覯者”。

美国堪萨斯城纳尔逊·阿特金斯艺术博物馆藏“沈周《山水册》”其中一开《杖藜远眺》,亦钤印“启南”,题诗“独倚杖藜舒眺望,欲因鸣涧答吹箫”,笔墨、形式、技法、线条、点苔、人物、山石、树木等几乎如出一辙。


参阅:沈周《山水册》之《杖藜远眺》,美国堪萨斯城纳尔逊·阿特金斯艺术博物馆藏


文徵明(1470-1559)

文徵明 烟波渔隐图

设色纸本 金笺扇面


题识:西塞山前张志和,扁舟来往逐烟波。江湖满地元无主,输与高人占独多。徵明。
钤印:徵、明
题跋:此画扇为先祖听颿楼集明人画书扇册二十四幅之一。其平远闲逸之趣,多出蹊径外,实得力于赵承旨,而点法苍苍莽莽,尤能参以吴仲圭气韵。较他作仿赵千里燕穆之辈,尤觉高浑者。宝鐄。
钤印:宝鐄印信
鉴藏印:潘氏鉴藏、香垣鉴古、伍氏俪荃平生真赏、宝鐄


潘宝鐄题跋(二)

此帧《烟波渔隐图》,著录于潘正祎撰《听帆楼书画记》卷四,“集明人书画扇册,第六幅文待诏山水”。


潘正祎撰《听帆楼书画记》卷四
文徵明(1470-1559)为“吴门画派”领军人物,诗文书画无一不精,谓之“四绝”。以其为核心的“文氏一门”,文采风流,冠绝三吴,主盟画坛数百年,余绪及今犹闻。而与其如星辰璀璨的艺术声名相反的是,文徵明的仕途却黯然失色,九次乡试均不中。嘉靖二年(癸未,1523),时年已五十四岁的文徵明,才以“岁贡生”身份,授翰林院待诏。居官三年中,其亦郁郁不得志,故数次上疏乞归,嘉靖五年(1526)终得致仕。

因此,文徵明笔下常可见表达“隐逸”的作品,而“钓舟”所蕴含的人文中,饱有“归隐”心迹。本幅《烟波渔隐图》,小青绿设色,构图饱满,画中树石占据大幅,而小小“扁舟”却构成山水之境的中心,题画诗又以“张志和”、“扁舟”、“江湖”等衬景,寄托人生叹谓。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中有载:“(张志和)性高迈,不拘检,自称烟波钓徒。著《玄真子》十卷,书迹狂逸,自为《渔歌》便画之,甚有逸思。”亦可见文徵明渔隐的画意。


文徵明《烟波渔隐》自题
文徵明另有其余“渔隐”诗,如“扁舟自有江湖兴,眼底何人得此闲”亦或“道人悟取原来性,满目风烟一钓舟”等。潘宝鐄题跋称文徵明的绘事取法赵孟頫,而点法苍茫,又参以吴镇的气韵,令观者尤觉高浑。

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文徵明《古木寒鸦图》”亦绘两翁泛舟,坐于船头闲谈的闲逸画面,笔墨、技法相近,题诗“两翁晏坐心无事,静看芦花隔岸生”,亦有高士“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的渔隐之逸。


参阅:文徵明《古木寒鸦图》,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唐寅(1470-1524)

唐寅 秋林晚泊图

设色纸本 金笺扇面


题识:花瓣随波汩汩流,震方新凿自然幽。浣花风景只如此,恠底先生惯放舟。吴郡唐寅为口口先生画。
钤印:禅仙、唐寅、南京解元
题跋:此便面为先祖听颿楼集六如山水花卉扇册十二幅之一。树石效李唐,而舟中人物则仿公麟,于沈郁中露奇峭,于沈厚处见清旷。书法虽宗吴兴,而有褚河南神韵。此册旧有吴荷屋前辈题云:如此才终老,乾坤亦怆神。吾庐双病鬓,芳草一闲身。四海风尘大,三冬笔砚亲。可怜遗墨在,余事仅诗人。并称此册为子畏绝作,出文、沈上。洵不虚也。恨不携此扇诣(其墓)桃花庵,酹其墓,狂歌:君不见五陵豪杰墓。无酒无花锄作田。二语,瞪目大叫曰:桃花仙人何在?使六如有知,亦当以枝山、张灵辈视我也。潘宝鐄。
钤印:潘宝鐄、菽堂
鉴藏印:听颿楼藏、锡塘真赏、季迁珍藏、宝鐄


潘宝鐄题跋(三)

此帧“唐寅《秋林晚泊图》”,著录于潘正祎撰《听帆楼书画记》卷三,“明唐六如山水花卉扇册,第五幅秋林晚泊”。根据著录可知,扇面中脱漏上款为“衡仙先生”。


潘正祎撰《听帆楼书画记》卷三
唐寅(1470-1524)才华超绝,吴湖帆曾激赏道:“六如居士画,昔人论曰‘远攻李唐、足任偏师’,而不知其疏宕处得力于夏禹玉甚深。又能以南宋之韵表北宋之骨,正所谓运百炼钢若绕指柔者,发千古画苑奇格,不独与沈(周)、文(徵明)角胜一时也。”

本幅为“衡仙先生”画取溪山一角,绘高士泛舟的寂寥心境。画中千嶂远横,若隐似现,遥带暮烟,山石峭劲坚硬,似钉头、刮铁,笔墨粗简,肌理略作皴擦,又绿树浓覆,坡泥湿翠,溪水湍流,高士舟中倚橹斜躺,作饮茶放歌状,衣纹简劲爽利,神态生动,其后童子煮茶,茶炉亦细腻刻画。

仅以绘事而言,唐寅“取法南北”,似乎更在文徵明、沈周之上。其因卷入“科场舞弊案”而仕途尽毁,幸而得同乡前辈王鳌的鼓励与接济,又重整旗鼓,潜心于诗画之中,亦成为“人间清醒”。“不见五陵豪杰墓,无酒无花锄作田”,此逃隐淡泊的闲适,一如此《秋林晚泊图》中放荡不羁的高士,亦难免流露着些许愤世嫉俗、孤独寂寞之意气。

唐寅《秋林晚泊图》自题

潘宝鐄题跋称是作树石仿李唐,人物仿李公麟,于沈郁中露奇峭,于沈厚处见清旷,而书法有褚遂良神韵,可谓评点入木三分。其又言原册前有吴荣光跋,盛赞此为唐寅精绝之作,并慨言“出文(徵明)、沈(周)上。洵不虚也”。

根据著录,“唐寅《秋林晚泊图》”为原册第五幅,其后第六幅“唐寅《枯木寒鸦图》”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钤有“香垣审定”,而文徵明《烟波渔隐图》鉴藏印“香垣鉴古”,可互为印证。台北故宫博物院亦藏有“文徵明、沈周、唐寅、仇英扇面合装册(四开)”,亦原为潘正祎旧藏,可见其收藏质素之高。


参阅:唐寅《枯木寒鸦图》,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仇英(约1494-1552)

仇英 桐阴鼓瑟图

设色纸本 金笺扇面


题识:仇英实父为怀梅先生制。
钤印:十州仙史、实父、仇、英
题跋:实父画向以发翠毫金,丝丹缕素取胜。此扇特出以古雅闲澹,两美人大有梁武祠画像遗意,其余衬景亦草草若不经意。平日杰作如《九歌》、《山鬼图》,《洛神图》谅不能如是之高妙。扇为先祖听颿楼集十洲人物山水册十幅之一。丁亥夏始从吴氏购回。宝鐄识。
钤印:菽堂氏
鉴藏印:倚树吟轩、季彤鉴定珍藏、宝鐄、季迁珍藏


潘宝鐄题跋(四)

此帧《桐阴鼓瑟图》著录于潘正祎撰《听帆楼书画记》卷三“明仇十洲人物山水扇册,第七幅桐阴鼓瑟”。


潘正祎撰《听帆楼书画记》卷三
仇英(约1494-1552)经文徵明引荐,拜入周臣门下,居住在桃花坞附近,系统学习绘画,与唐寅系出同门。而后,仇英又得到文徵明的点拨教诲,画艺再度精进,声名亦鹊起吴中。董其昌曾赞言:“十洲为近代高手第一。赵伯驹后身,即文(徵明)、沈(周)亦未尽其法。”

本幅绘仕女身着及地长裙,体态婀娜,发饰精美,鹅蛋脸,容貌娇美,三白脸绘法,站立鼓瑟,有闺秀风范,身旁一装束高古的男子,头戴软脚璞头帽,目光微垂,坐在描金漆椅上,为其击铁伴奏,另有侍女手捧三角乐器侧身随侍左右,亦形神兼备。背景写梧桐树、湖石、花卉、殿宇、山坡等,或隐或现,略参透视法,设色淡雅,粉白、胭红、浅青、石绿诸色晕染,一派闲逸景致,亦富有层次,同时得写意、工笔之妙。

上款人“怀梅先生”应为丁衮,丁宾之父,史料对其记载甚少,王世贞《弇州山人四部稿》卷一百五有《封文林郎句容令怀梅丁翁墓志铭》记:“余乃曰吾故闻丁君贤而其父尤长者,何敢辞志,曰丁翁者讳衮,字龙卿,父曰梅隐公,乾母计夫人,其先五三公自宋理宗季而显,数传为黄州府判长,如又四传为梅隐公.....”。知其父名丁衮,字龙卿,号梅隐、怀梅。《明人室名别称字号索引下》载:“丁衮,嘉善人,字龙卿,号怀梅”。

仇英《桐阴鼓瑟图》落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文徵明小楷《韩柳文》亦有题:“怀梅所藏名笔甚富,……乙卯八月七日徵明识。”

文徵明《韩柳文》,局部,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明代时期,人物画逐渐隐退山林,多是以“文人雅集”作为点缀出现,而仇英一反常规,以表现人物活动为主。其人物在师法南宋院体画的基础上,又融诸家之长,并结合界画、山水等题材之种种臻妙,殊为传神。明姜绍书《无声诗史》亦称:“(仇英)人物画‘发翠毫金,丝丹缕素,静丽艳逸,无惭古人’,仕女画‘神采生动,虽昉复起,未能过也。’”亦可谓推崇倍至。

潘宝鐄题跋称是作古雅闲澹,两美人亦有梁武祠画像遗意,仇英平日杰作亦不如此高超精妙。上海博物馆藏仇英《修竹仕女图》亦写仕女二人,衣纹线条、褶皱等同样明显可见融入铁线描技法。“倚树吟轩”为杨偕时藏印,黄丕烈幼时读书处即于同郡杨氏倚树吟轩。


参阅:仇英《修竹仕女图》,局部,上海博物馆藏



陆治、吴彬,画坛大家



陆治(1496-1576)

陆治 溪山幽居图

设色纸本 金笺扇面


题识:包山陆治。
钤印:包山子
题跋:包山山水务出其胸中奇,以与古人角,(奇)雄伟秀拔,自成一家。此扇写碧山红树,正弇州山人所谓“秋骨秀削者”。其妙处上逼李营邱,马、夏而下无论矣。公种菊,支硎山、赵晋斋常为吴荷屋前辈述吴人言:公故宅中每清风皓月,公之神时来游其地,人或见之。观此画,恍睹公簪履于支硎山云气间也。望琼仙馆主人。
钤印:宝鐄私印
鉴藏印:听颿楼藏、含青楼、潘宝鐄、菽堂审定神品、香垣鉴古、俪荃秘玩、季迁珍藏


潘宝鐄题跋(五)

陆治(1496-1576)因居包山,自号包山。倜傥嗜义,以孝友称。其不应科举,终生布衣,师从文徵明、祝允明、沈周等学习诗书画,为“吴门画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亦与陈淳、周之冕同称“吴门画派”花鸟画三大家。王世贞论陆治画:“山水喜仿宋人而时出以己意,风骨峻削,遐思涌叠,而不免露蹊径。写生得徐(熙)、黄(筌)遗意,不若道复之妙而不真也。”

本幅浅绛设色,绘溪山之中高士幽居的场景,山岩危峻,以卧笔勾勒皴擦,墨色苍劲,又略带干笔飞白,占据画幅大部画面,古木挺秀,叶片率意点染,水阁筑于两山坡之间,高士悠然独坐,留白作溪面,虚实明豁,使满密的画面透出空灵之气,又三面环山,景色奇险,更凸显一派安宁雅静气象。

陆治《溪山幽居》,局部

陆治曾有诗云:“不烦更觅庐山隐,日日潺湲几席中”,亦见其恬适淡泊的生活情趣。潘宝鐄题跋称陆治笔下的山水雄伟秀拔,自成一家,本幅即殊为契合王世贞所言“秋骨秀削者”,精妙处直逼李成,更胜马远、夏圭。

以绘事而言,是作山石用笔劲峭,层层堆叠,刻意地运用倪瓒的折带皴,转折处明显呈现尖角状,与美国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藏“陆治《水仙梅石图》”山石技法如出一辙。“含青楼”为刘恕藏印。“俪荃秘玩”为伍元蕙鉴藏印。


参阅:陆治《水仙梅石图》,美国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藏
吴彬(16-17世纪)

吴彬 《夏云野含图》

水墨纸本 金笺扇面


题识:野含时雨润,山杂夏云多。庚子四月八日为六虚阁主人写,枝隐阁头陀吴彬。
钤印:吴彬之印、文中子
题跋:吴彬字文中,莆田人。明神宗朝以能画授中书舍人,历工曹。《画史会要》称其山水布置绝不摹古,最为出奇,盖北派也。文中每见魏珰擅权之旨,则批评而訾议之,被逻者所侦,逮絷削夺。与公家怀贤注、杨忠烈疏者同一奇节。何吴氏之多清流也。余尝见其桃源(长)图长卷,与此扇用笔正同。曾为长歌以纪之,附录于此:当头委鬼持太阿,十三君子遭织罗。黄芝璀璨出牢狴,天启奇酷逾秦苛。采虹桥客古奇士,欲锄奸阉无斧柯。手批伪旨褫逆魄,发指眦裂恣诋诃。余将怒笔寄绘事,避秦仙境图渔蓑。熹宗童昏擅削墨,安有楼阁同嵯峨。生祠义子遍宇内,武陵何处逃风波。茄花满地惨红血,仙源路绝对薜萝。丰碑骈俪瑞图笔,千秋唾詈何足多。杨左吉光数行墨,永与此画劫不磨。慈仁庙市客氏刺,一钱不值谁摩挲。己丑孟春潘宝鐄识。
钤印:潘宝鐄印、菽堂
鉴藏印:伍元蕙俪荃氏、听颿楼藏、宝鐄、季迁珍藏


潘宝鐄题跋(六)


吴彬(16-17世纪)字文中,又字文仲,号枝隐头陀,精于绘事,山水怪伟奇崛,独树一帜,人物造型生动,尤工佛像,所作庄严古穆。谢肇淛称其人物画:“迨近日吴文中始从顾、陆探讨中得来,百年坛坫,当属此生矣。”周亮工亦言:“画家工佛像者近当以丁南羽、吴文中为第一,两君像一触目便觉悲悯之意欲来接人,折算衣纹,停分形貌犹其次也。”吴彬的《十面灵璧图》手卷,在北京保利2020年秋拍以5.129亿元人民币成交,亦迄今保持着中国古代书画的最高纪录。


本幅作于万历二十八年(庚子,1600)绘山野之中,屋舍错落,林木葱郁,一漈飞瀑水石相激,戛玉生烟,群山为云雾缭绕,山气腾发,重叠出云,有缥缈幽谧、湿润淋漓之感,山石淡墨勾勒轮廓,肌理略作皴擦,画面右下角写数只小船停泊岸边,远处白塔被山体掩映,仅露出塔尖。整作笔触疏简,墨色澹淡,不着一人,却自得清朗空蒙的烟火气。题画诗“野含时雨润,山杂夏云多”语出唐宋之问《夏日仙萼亭应制》。


“六虚阁主人”应为赵志皋(1524-1601)明代后期内阁首辅,自号“六虚主人”。其自号六虚堂主人,取上下四方皆虚之意,撰有长文《灵洞山房纪事》以记其始末。张萱曾作《奉和濲师赵相公怀山八咏用韵 其二 六虚主人》。汪道昆(1525-1593)有诗《六虚阁》,云:“阿阁直三寻,交疏通六合。谁其驾采虹,咫尺凌阊阖。”其《太函集》亦载:“尺中坪为桥而北度,桥曰东虹,既度则阿阁六窗,余弟仲淹篆额为六虚阁。”皆是述及赵志皋的山房。


吴彬《夏云野含图》落款


潘宝鐄题跋称吴彬山水布置绝不摹古,最为出奇,又赞其饱有气节,并述曾见《桃源图》长卷,与此扇用笔正同,长歌纪之。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吴彬《翠壁丹枫》”,款识的书法风格与本幅用笔一致,云山的描写亦有颇多相似处。



参阅:吴彬《翠壁丹枫》,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其余六家,一时名手



此“明十二家金笺扇集册”另有吴振、高阳、 姚允在、魏之克 、陈焕、王綦等六家山水佳作,皆一时名手,作品传世鲜少,亦属珍贵。篇幅所限,不一而足。


其中,吴振一开见潘正祎撰《听帆楼书画记》卷四,“集明人山水扇册,第十一幅吴振秋林水榭”,高阳一开见潘正祎撰《听帆楼书画记》卷四,“集明人山水扇册,第十九幅高阳仿古山水”,道光二十九年(1849)刊本。


吴振 秋林水榭图

设色纸本 金笺扇面


题识:丙寅冬日写似尔新先生。吴振。
钤印:吴振、元振
题跋:吴振字振之,号竹屿,又号雪鸿,华亭人。此扇气韵秀润,潇洒生动,是直探云间宗旨,而非徒貌其皮肤者。菽堂。
此帧为先祖听颿楼集明人山水扇册二十幅之一,丁亥岁从吴氏购回。孙,宝鐄谨识。
钤印:潘宝鐄、宝鐄印信
鉴藏印:季彤翰墨、宝鐄、季迁审定、季迁珍藏


潘宝鐄题跋(七)


振(16-17世纪)字振之,一作元振,号竹屿、雪鸿。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善画山水,师法黄公望,兼习董源、倪瓒、王蒙诸家,笔墨秀润,尤工枯树,临宋元名迹更佳,画风与赵左、沈士充接近,得董其昌赏识,为云间正宗。作画刻意求精,稍不满意即焚去,传世作品稀见。


 吴振《秋林水榭图》落款


本幅作于天启六年(丙寅,1626)冬日,上款“尔新先生”或为卢上铭(明),字尔新,东莞人,卢瑛田(万历庚戌进士,官至河南按察使)之子。以父荫入读国子监,时常记录关于国子监的所见所闻。崇祯九年(1636)夏,卢上铭任南京国子监典簿。崇祯十年(1637)卢上铭在公务之余,与冯士骅合著《辟雍纪事》十五卷。


另有陈于鼎(1601-1662),字尔新,号实庵。江苏宜兴人。明崇祯元年(1628年)进士。南明弘光朝翰林院左春坊左庶子掌院事。可作参考。


高阳 溪山深秀图

设色纸本 金笺扇面


题识:壬戌春写似良贵词丈。高阳。
钤印:高阳、秋甫
题跋:高阳字秋甫,四明人,初善花鸟,画石亦妙形似。后避地金陵,改画山水,更有名。此帧为先祖听颿楼集明人山水扇册二十幅之一,丁亥岁从卢氏购回。宝鐄谨识。
钤印:菽堂伯子
鉴藏印:宝鐄、季彤曾观、季迁珍藏


潘宝鐄题跋(八)


高阳(16-17世纪)字秋甫,号葵庵,浙江宁波人,赵备(号湘南,善写竹,亦工山水、花卉)婿,生卒年不详。寓居南京。善花鸟,画奇石尤精,太湖石、英石、蜡石皆能画得惟妙惟肖。画花卉笔意纵横,天真烂漫,写山水墨气苍蔚,意境幽深,得吴镇法,为万历(1573-1620)间写生名手。


高阳《溪山深秀图,局部


天启七年(1627)为胡正言校《十竹斋书画谱》,崇祯十七年(1644)为《十竹斋笺谱》画折枝花卉写生十种。侄高友,字三益,得其传,时称“二高”,名传白下(南京)。


姚允在 白云红树图

设色纸本 金笺扇面


题识:白云红树。为元燠词兄画于秣陵,姚允在。
钤印:姚允在印
题跋:简叔画不轻为人作,人有持多金往山阴购之者,不能得其一水一石。此扇白云红树是流寓秦淮时所作。西风长板,一抹寒烟,令人想见六朝景物。至其作树之偃仰疏密,向背浓淡,曲尽其妙,无一笔不合李营邱法。周栎园《读画录》称其尽萃诸家之长,而出以秀韵。洵不虚也。光绪己丑正月二十三日,菽堂识。
钤印:潘宝鐄印
鉴藏印:望琼仙馆鉴藏、菽堂审定神品、季迁珍藏


潘宝鐄题跋(九)


姚允在(16-17世纪)字简叔,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善山水,学荆浩、关仝笔墨遒劲,思致不凡。小幅愈佳,但自矜其画不多为人作。尝有人持多金至越购之者,竟不能得其一水一石。周亮工从友人处得其小册十二幅,皆自江南入北地,纪所见名胜。


姚允在《白云红树》,局部


王士祯最爱其秦淮一帧,为一时名流推重。此扇《白云红树》即是流寓秦淮时所作。潘宝鐄题跋称西风长板,一抹寒烟,令人想见六朝景物。


魏之克 林泉隐庐图

设色纸本 金笺扇面


题识:丙辰夏五写似衷癸先生。魏克。
钤印:魏克之印
题跋:魏和叔之克,考叔弟,更名克上元人。此扇是更名后所画,故笔法尤苍劲。其画树里河流,浑浑灏灏,一气贯注。用笔如流星飞电,龙骥所不能追,是和叔生平得意之作。顾文庄称其与兄考叔,笔法秀美,姿颜软媚,有不胜罗绮之态。犹以褚书比瑶台婵娟,殊觉不于伦也。潘宝鐄识。
钤印:菽堂
鉴藏印:菽堂审定神品、琼笈、季迁珍藏


潘宝鐄题跋(十)


魏之克(16-17世纪)字和叔,上元(今南京)人。魏之璜弟,与兄卖画为生。工诗,善山水追宗宋元,得其兄法,善画山水兼工花卉,写水仙则妙极今古,笔法秀美。


魏之克《林泉隐庐图》落款


晚年曾用魏克落款。此扇是即更名后所画,故笔法尤苍劲,潘宝鐄题跋谓为魏之克生平得意之作。上款人“衷癸先生”应为白曰可(1590-1660)原名白篆,字羲画,号衷葵,书室名敦本堂。倒吊柳人。白璧仲孙,闻喜(今属山西)训导白成文之子。


父卸任还乡,曰可不乐出仕,翕然同归,隐居山村,矢志于教。其同情里人疾苦,荒年自虽不富,解囊相助。其著述甚富,崇祯末辑平生诗文,结集《敦本堂全稿》近百卷。顺治间由季子乃贞迎往京都,携友览胜,宴饮赋诗,健于杖履,复有《燕台集》数卷。清顺治十七年(1660)逝世,门人私谥文靖先生,知县廖元发命为乡贤。其子乃意、乃建、乃贞,皆长于文学。


陈焕 溪山行旅图

设色纸本 金笺扇面


题识:己未冬日,陈焕。
钤印:陈、焕
题跋:陈焕字子文,号尧峰,吴人。于侯延赏为私淑弟子,而延赏画以王黄鹤为宗,故此扇绵密处亦大有黄鹤笔意。望琼仙馆主人。
钤印:宝鐄私印
鉴藏印:藏之望琼仙馆


潘宝鐄题跋(十一)


陈焕(16-17世纪)字子文,号尧峰,尧峰山人,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明代大臣陈镒后裔。作为吴门画派侯懋功的关门弟子,陈焕以画著称于万历间,年逾七十画力无减,是古代少有的绘画生命极长的画家。

陈焕《溪山行旅图》,局部

其承继侯懋功以王蒙、黄公望为宗的山水画法,淡泊处见元人萧瑟。潘宝鐄题跋亦称“此扇绵密处亦大有黄鹤笔意”。

王綦 清溪独隐图

设色纸本 金笺扇面


题识:辛酉初夏写似翼燕词丈。王綦。
钤印:王綦私印
题跋:王綦字履石,吴郡诸生。此扇萧疏数笔,所谓略写形似不拘拘于画法者。望琼仙馆主人。
钤印:椒堂
收藏印:藏之望琼仙馆、季迁珍藏


潘宝鐄题跋(十二)

王綦(16-17世纪)字履若,一字履石,王穉登孙,吴郡(今江苏苏州)诸生。性狷介,杜门以画自娱,晨夕不窥户外一步。工绘事,写山水花鸟,俱肃闲静远,结构奇幻,不拘成法。


王綦《清溪独隐图》,局部

本幅作于天启元年(辛酉,1621)初夏,上款人“翼燕词丈”暂不可考。沈翼燕,字灵台,合肥巢县人,精通天官地舆之学。崇祯三年(1630)建议修缮县学,特起魁楼,一时科甲蝉联,翼燕出力最多。或可作参考。



结语



此“明十二家金笺扇集册”作者可谓璨赫艺林,其中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吴门四家”,声名最盛,陆治、吴彬亦是画坛大家,绘事精湛,自成一家。而吴振、高阳、姚允在、陈焕、魏之克、王綦等六家作为一时名手,载于画史,亦为名流珍重。


部分明确著录于潘正祎撰《听帆楼书画记》,每开又皆附潘宝鐄题跋,曾经刘恕(1759-1816)、杨偕时(1760-1813)、郭香垣(清)、潘正祎(1791-1850)、潘仕成(1804-1878)、伍元蕙(1824-1865)、潘宝鐄(1853-1892)、王季迁(1906-2003)等珍藏,来源清晰。


而潘宝鐄在其祖父潘正炜旧藏散佚后极力搜求,并补入新增,时隔多年,终又汇集成册,亦令人慨叹其过程之不易也,称之为金笺扇面之白眉,诚可谓实至名归。





▲ 同古堂坚持原创

感谢关注并欢迎转发,转载请注明出处




——END——


观书时自得新解,作事便应同古人


文:林妹妹,图:北京保利



约稿、合作,请扫描以下二维码

同古堂
于此处,赏古董器物,观千函百牍;于此处,读诗文书画,忆民国往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