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伴严重高血压,该如何破解危局?

健康   2024-10-29 17:31   上海  

颅内动脉瘤破裂所致蛛网膜下腔出血是神经外科的常见危重病,致死率和致残率均较高,其临床诊治可涉及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及重症科等多个科室[1]。高血压是动脉瘤破裂的主要风险原因之一,且可致发病后动脉瘤二次破裂,对患者预后造成严重不良影响[1]

那么,当颅内动脉瘤破裂所致蛛网膜下腔出血合并高血压时,该如何急诊处理,以保障患者生存和预后?

病例分享

蛛网膜下腔出血伴严重高血压一例


病例情况

01

 基本信息:中年女性。
 主诉:意识障碍12小时。
 现病史:患者12小时前被家属发现呼唤无反应,送至当地医院后,经头颅CT检查发现为蛛网膜下腔出血,为寻求进一步救治而转至我院急诊科,并以“蛛网膜下腔出血”为诊断收入我院。入院时,患者意识昏睡,未进食水,出现尿失禁,无便失禁。
 既往史:高血压病史4年,最高200/120 mmHg,未规律服药,血压控制欠佳。


诊断经过

02

 体格检查:血压198/110 mmHg,心率120次/分。昏睡,强刺激可唤醒,唤醒后患者能发出语声,但无法理解言语。双侧瞳孔3.0 mm,对光反射灵敏。右侧肢体肌力0级,左侧上肢肌力3级,左侧下肢肌力0级。GCS评分E3V2M3,Hunt-Hess分级Ⅳ级,Fisher分级Ⅳ级。
 影像学检查:

(1) 心电图:窦性心律不齐。


图1. 心电图评估结果


(2) 胸部CT双侧胸腔少量积液,邻近肺组织膨胀不良,双肺少量渗出、炎症;气管内少许痰栓;左侧第6肋骨折。

(3)头颈联合CTA双侧基底节区脑出血;第四脑室、鞍上池内积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左侧锁骨下静脉及左侧椎间孔内明显密度增高伴伪影,穿刺造影?;左侧颈内动脉颅内段膨大,考虑动脉瘤;双侧颈总动脉多发钙化斑块;左侧椎动脉较对侧纤细;双侧大脑前、中、后动脉及椎基底动脉狭窄。


图2. 头颈联合CTA评估结果

 诊断结果:(1)颅内动脉瘤破裂蛛网膜下腔出血;(2)多发大脑动脉狭窄;(3)高血压病3级;(4)肺炎;(5)胸腔积液。


治疗经过

03

 治疗方案:急诊全麻下行颅内动脉瘤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腰大池引流术。
 围术期管理:
(1)围术期降压,尼卡地平0.5-6 μg/kg/min静脉泵入,目标收缩压140 mmHg;
(2)术后给予补液、镇痛、抗炎及营养神经等治疗;
(3)术后雾化排痰等预防卧床并发症;
(4)营养支持、肢体康复训练等。
 预后转归:经综合治疗后,患者症状明显好转,复查头颅CT显示出血完全吸收,无明显高密度影,取得良好预后结果。


专家见解
稳定生命体征,为手术治疗创造更多有利条件


为更好地凝缩病例精华,开拓临床思维,促进临床诊疗能力的提升,我们邀请了大量临床一线医生,深入分析该病例的诊断要点、治疗方案,并重点分享其对于此类疾病的救治经验与心得体会。现将部分精彩观点总结如下,希望能为广大临床医师开展相关工作提供更多帮助!


1

快速诊断、明确病因,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


蛛网膜下腔出血往往起病急骤,临床需要结合患者症状和影像学评估手段迅速作出诊断并明确病因,以便于采取针对性的治疗策略。该名患者发病紧急,病情危重,结合相应检查结果,考虑患者为颅内动脉瘤所致广泛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从而意识障碍。诊断明确后,应尽早开展病因治疗,但应注意的是,需以“患者个体”为中心,而非“为治病而治病”,从整体角度出发,确保患者得到全面治疗


2

维持基本生命体征有助于降低手术风险


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且控制不佳,为动脉瘤破裂相关风险因素。同时,考虑到患者入院时基础状态欠佳,伴有多种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电解质紊乱、贫血、低血小板症、凝血异常等,应优先维持生命体征稳定,以提高救治成功率,保障患者生存。降压治疗上,可优先选择钙通道拮抗剂(如尼卡地平)等静脉降压药物,以实现平稳且快速的血压控制。

尼卡地平作为一种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对血管平滑肌有较高的选择性,可通过扩张血管,降低周围血管阻力,从而降低血压;同时,尼卡地平在降压的同时,还能改善脑、心脏、肾等重要脏器的组织灌注,现已是临床治疗急性卒中合并高血压等危重症患者的常见用药。另外,还应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气管插管;予以镇静、镇痛药物,甘露醇脱水,尼莫地平抗血管痉挛,抗纤溶治疗,补钾对症治疗,输血纠正贫血,输血小板改善血凝等


3

尽早开展病因治疗,防止动脉瘤再次破裂


对于颅内动脉瘤破裂所致蛛网膜下腔出血,如出血量较小、病情稳定的患者,保守治疗是主要选择,包括脱水降颅内压、血压控制、防治并发症等;如出血量较大、病情危重的患者,及时的手术治疗是挽救生命的关键,尤其是在出血后24小时内进行手术,有助于防止动脉瘤再次破裂、清除血肿,从而降低患者死亡风险

考虑到该名患者为左侧颈内动脉C6段动脉瘤破裂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应在排除禁忌证的前提下,积极开展手术处理,可选择的术式包括:全脑血管造影术+动脉瘤支架辅助栓塞术+脑室钻孔引流术,开颅动脉瘤夹闭术+脑室钻孔引流术,或介入动脉瘤栓塞术+机器人辅助下立体定向血肿清除术等。


4

围术期综合管理,保障患者长远期预后和生活质量


蛛网膜下腔出血术后,患者应转至神经重症监护室监测生命体征,并积极予以内环境紊乱纠正、感染预防、血压控制、减轻脑水肿、抗血管痉挛、营养支持等综合管理。鉴于患者存在贫血、血小板减少等合并症,待病情稳定后,应请相关科室协助诊治,寻找其发病原因,并针对病因积极治疗。此外,还需针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心理支持和康复指导,帮助患者尽早恢复、回归社会。



总 结


颅内动脉瘤所致蛛网膜下腔出血是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的疾病,因发病急、病情严重、致死率和致残率高,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对于此类患者的急诊救治,需积极维持生命体征和内环境的稳定,并尽快通过影像学手段明确其病因、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为避免动脉瘤二次破裂引发严重不良后果,应充分重视血压、颅内压控制;如患者出血量较大、病情较重,还应行急诊手术治疗,从而保障患者生存和预后。

整体而言,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生命体征监测与维持、早期手术治疗、术后护理及综合管理等措施均是提高最终治疗效果的关键所在。
END

声明:本资料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参考,请勿向非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发放!


参考文献:

[1]徐跃峤,石广志,魏俊吉,等.重症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管理专家共识(2023)[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23,20(02):126-145.

致:读者朋友

为了不让大家错过医会宝每个工作日17:30

准时推送的医学知识和前沿资讯

下面教大家如何第一时间接收到最新推文:

点击文章开头上方“医会宝”→点击右上角“…” →点选“设为星标  ” 加上星标

这样就不会找不到我们啦!

医会宝
医会宝是面向于临床所有科室的新媒体,旨在为临床医生与学生,提供医疗领域新进展、新指南、前沿专家讲座、名医手术视频、临床经典案例讨论等内容,在这里我们与全国同仁一起学习,共同成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