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很难得:泰达开发区一大街以南居然上架了一宗地块,几乎是开发区最好的地块了。就在万通华府与招商贝肯山的中间。这块地坐轻轨的路上路下都能看到,已经很多年了,终于上架也算是给滨海楼市提一口气。容积率最高的1.4、1.8,整体算下来,楼面价是1.26万/平方米的水平。
建筑限高分别是27跟36,基本上是叠拼加上洋房小高为主的组合。在开发区这个核心位置,能有洋房加叠拼绝对非常优质的地块了。
我翻了翻周边的新房价格,上半年想要清尾的招商贝肯山直线把价格打到了21000左右,狂卖300多套让开发区有了一些热度。但是除了贝肯山,其他主力在售项目基本上都在格调手中,宝珀花园2.8万均价,瑰丽花园3万均价,这俩个项目月均在9-10套左右。
除了这俩个项目,还有两个特例,一个是一年只卖了3套的远洋天著春秋,单价4万,一个是华纳豪园,单价3.55万,一年卖了22套。
所以看起来开发区基本上属于:有价格但是没有量。想要走量就得有充足竞争力的价格。
1.26万的土地楼面价格上即使是配装修,小高层也能把价格控制在2.5万左右,基本上是贝肯山之后最有价格竞争力的项目。如果换成控制成本的开发商可能用洋房叠拼做一部分溢价出来,小高层价格更优惠。
买开发区的能接受2.5左右价格的客户不妨等等看,毕竟位置跟价格都没得说。除了面前是轻轨有些闹心外其他一切都好。
说到这里顺便多说一据,开发区来说房价经历了3个大的阶段,一个是2006年到2010年前后,房价万元水平,区域开发起步阶段。2010-2017年是稳定上涨阶段,从1万上升到2万左右均价。但是2017年-2018年直接疯了,均价上了接近3万,那会儿说了开发区房价要跟和平看齐的,万通的很多二手房价格都挂到了4万。
后面的时期大家都知道了,从高点一路下滑到2022年的2.3万附近。但是基本上存量项目销售的差不多了,中海津门大院扛着,格调三盘扛着。价格跟于家堡基本上是接近1万多的价格差,真正买单的都是些不缺钱的高人。
在这种环境下,贝肯山直接降价收割了一波,但是格调在开发区的另外一个项目会展中心就很尴尬了,如果想要卖到2.5左右的价格位置略显不足,如果要卖的便宜,客户被贝肯山收割了。加上整体项目体量巨大,从中等户型起步到大户型改善全覆盖,很难差异化,现在一直在建,但是销售机会已经错失了很多。
在这种市场结构下,不得不说这个地块以及去年海晶拿下的北侧津滨开(挂)2023-4号地,楼面价格来看都比较合适。津滨开(挂)2023-4号地虽然楼面价格合适,由格调代建,将是新一代产品,据说户型面积在180㎡以上。
这么算下来已经接近现房的瑰丽、宝珀、代建项目,以及会展中心临湖改善产品,高度重叠的面积段、总价段。后续销售状况如何估计也不会太乐观。更何况今天挂牌的地块,都说是改善时代,但是改善客户的体量在滨海不得不承认是萎缩的。
但是这块地看样子也不是谁都能干的了的。
这是大概的土地指标,这里面很有意思,第一个地块被切成了8个小地块,只有2个住宅地块,细致看了一下挂牌文件,公园要求开发商修建、道路要求开发商修建,然后便民行政超市也要求开发商修建。加起来总的除了7.8亿的土地出让金,代建费用还有接近2000万,再加一个巨大的公共服务设施。
按照以前的常规套路,这些市政类工程一般都是市政投资建设的,跟土地是脱开的,但是现在越来越成熟的套路是容纳到土地出让代建范围里,直接把代建费扣减了。
这种办法好么,的确是不错,政府不用掏口袋,开发商统一做小区跟市政统一性也会更好一些。但是不好的地方就在于:原本就很多东西装在了土地价格里,继续往里装,那就比较尴尬了。
除此之外,因为南侧是轻轨线路,还得考虑轻轨对于地块的建筑影响,也是额外的成本。
所以地块看上去很好,但是如果由一般随便哪个民企拿地估计控制下成本总价,追求个热销没有问题。但是如果依然由格调来操盘,估计开发区大概率还得维持目前曲高和寡的局面。有供应,也有需求,品质也不错,但是客户不认可这个价格,特别是在整体市场下行,而且开发区高端客户也在外流的环境下。
我看了下万通华府,2016年成交一堆,3.2万左右的,但是最近的成交在2023年,均价大约是2-2.5万。遥想当年4万挂牌的业主是勇士,4万接盘的业主真是白马王子。
不过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天津土地市场也算是有了些热点地块可以看。今年稍微有点看点的地块很少,此前不久刚刚成交的山西建投红桥区西站地块算是一宗,纯住宅,楼面价格大约是1.25万,拿地没多久规划就出炉了。然后就是即将摘牌的河东工业大学二期地块,楼面价1.56万,肯定是个主打高端的开发商摘牌,出来配豪华精装再加上新产品,也就是3.6万左右的水平,其他基本上就可看的寥寥无几了。
贝爷跟我说最近的楼市寡淡无味,的确是,土地市场都无味,新房市场能有什么看点。但细致想下,是大多数人都不缺房子了么?不是,野村证券的一个观点说:“我们现在的房子确实多,但这并不是主要问题,最为核心的还是(房子)价格。要知道,我们现在的城镇化率才60%多,还有大批农民要进城。我们要把大量房子建在城市群,盖在人口流入的地方,盖在经济发展的地方。”
现在的问题是:缺房的买不起,买得起的不缺房。房价与购买力之间的巨大鸿沟。就像泰达开发区与于家堡的巨大鸿沟。泰达作为传统核心区当然有需求,但是在外围于家堡大面积1.8万左右的价格环境下,想要卖出2.8万的价格,即使是对于滨海改善而言,这个门槛都太过于高了。
前几天路过南京路跟小白楼,街上多的是遛弯买菜的大爷大娘,不见了年轻人闲逛。朋友说人家都在上班呢,的确是,安静祥和但是有些异样。有时候很怀念外地的、外国的、拥挤在街上,就像看现在的土地市场,很怀念闽系的,渝派的甚至是融创,市场经济,竞争与流动才有活力,比孤芳自赏待价而沽来的更有意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