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环境对加拿大投资者的影响

文摘   房产   2023-12-26 23:42   加拿大  


利率处在高山之巅,工作岗位空缺数量正在回落,人均GDP已经连续5个季度负增长,2023年大多伦多二手房交易量是2021年的一半,同时租金还在上涨…,生活在今天的加拿大,每个人都会感到或多或少的压力。即将过去的2023年,给每个家庭都上了一堂宏观经济课,不管懂了没有,学会了没有,class is over,已经下课了。

我们华人,最喜欢从宏观角度看问题,喜欢宏大叙事,刘润今年的跨年演讲,是从寒武纪大爆发讲起的。视野再宏大,也要面对现实问题,也需要根据自己的小环境做出家庭决策。“地产寒冬”,“经济衰退”“至暗时刻”很多人用这些词汇描述当下加拿大的宏观环境,认为加拿大目前的环境糟透了。真的是这样吗?虽然我的视野有限,但也想使出洪荒之力,尽我的所能地宏观一次,简要分析一下当前,以及2024年我们将要面临的加拿大宏观环境。

01 加拿大所处的宏观环境

宏观环境,简单地讲,就是国家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移民政策,以及住房等政策所决定的大环境。

先来看货币政策。按照加拿大议会对加拿大央行的授权,央行的工作有两个目标,1.保持货币价值稳定;2.促进就业。疫情之后,货币政策超额完成了促进就业的目标,但维持货币稳定的工作搞得一塌糊涂。由于加拿大经济对美国的依附度很高,加拿大货币政策在疫情之后copy paste了美国的货币政策:先是容忍通胀蔓延,从AZ的商品逐个涨价,蔓延得越广泛越难以控制。伯南克在评价鲍威尔的货币政策时说,鲍威尔推翻了以往美联储主席,在通胀初期采取预防性加息的传统办法,转而使用了一种一定要看到经济数据后,才行动的新政策框架。这个新办法回头来看,是相当失败的。但是鲍威尔能知错就改,在1213日宣布议息会议决定时表态,等通胀率降到目标2%时才降息就太晚了,所以2024年会考虑降息。华尔街以为联储主席还会至少嘴硬半年以上才会表态考虑将息,联储主席表态后股市和债市都开始了狂欢。加拿大央行行长与此相反,在1215号的本年度最后一次公开讲话时,依旧坚持嘴硬,称现在讨论降息还太早。加拿大金融市场的观察者们则认为,留给加拿大央行嘴硬的时间不多了。我个人看法是:加拿大的降息决定取决于失业率和政治压力。如果加拿大失业率达到6.5%7%之间,央行在促进就业方面的工作就需要启动。如果特鲁多政府支持率继续打滑梯,可能会在失业率大幅上升之前压迫央行降息。美国和加拿大在出现就业情况恶化时,可能会采取预防性措施,这种预防性措施通常是3次降息,每次0.25%。预防性措施和政策转向是不同的,如果有大的危机事件发生,例如,疫情或金融危机,货币政策会出现转向,表现为大幅多次降息。2024年最有可能的是预防性降息,货币政策转向的可能性不大。我们不能把降息的愿望和降息的预测混为一谈,我知道大家盼望降息的愿望特别强烈,但主观愿望经常让我们高估自己想要的结果发生的可能性。加拿大2024年降息的次数和幅度很难确定,大家不要把期望值定得太高。目前加拿大央行的缩表进程过半,疫情前央行资产余额1300亿,买入了4400亿债券之后达到资产余额5700亿,目前的余额是3300亿,已缩表2400亿,离疫情前的水平尚有200亿的差距,预计将在2024年完成缩表。

财政政策方面,目前加拿大政府债务1173亿,与疫情前的721亿相比,处在债台高筑的状态。政府债务占GDP的比例107%,从2020年占比117%的最高点回落了10%。居民债务占GDP的比例是103%,比2020年的最高点113%,也回落了10%加拿大政府和居民在过去2年都处在去杠杆时期。美国家庭债务占GDP的比例是74%,政府债务占GDP的比例是129%。加拿大的家庭和政府债务之和与GDP的比例是210%,与美国家庭和政府债务之和占GDP的比例203%相比,差不多,只是加拿大居民债务比例更大一些,这是因为加拿大的房价更贵。加拿大财政部11月底公布了明年的开支预算,没有出人意料的大规模支出。对此,央行行长表示欢迎,并认为这是财政部配合降通胀行动的积极表现。

移民政策依然坚持新移民占总人口1.3%的比例,即,50万人,但非居民2023年流入数量超过了新移民,达到了60多万人,加上新出生人口,2023年新人口数量高达近120万。创造了历史新高。

住房政策,非常积极,正在努力追赶人口增量。过去8年,平均新房开工数量25万,完成数量22万,今年开工数量27万,虽然有高利率等不利因素,政府依然提出了一些刺激措施鼓励建房,尤其是建造专门用于出租的多单元房产。

生活的痛苦指数可以理解为通胀率加失业率。2023加拿大人普遍感到生活有压力,痛苦指数高,主要是因为通胀率太高。失业率高,痛苦的是部分家庭;通胀率高,则全体都有,一起痛苦。传统的经济衰退定义,是指失业率高且GPD负增长。从去年喊到今年,加拿大并未出现经济衰退。2024年即使发生轻微衰退,央行也可能动用货币政策进行预防和阻止。总之,宏观经济情况没有人们呻吟的那么严重。但是,人们感受到的生活的痛苦,会因为债务性通缩而持续一段时间,大约还要持续半年左右。“债务性通缩”这个词,是欧文费雪在大萧条时期发明的,意思是债务负担重的家庭被迫降低消费水平的现象。加息以来,加拿大央行刻意要使债务深重的家庭出现债务性通缩,以抵消没债务的家庭的过度消费,看来已经取得了成果,通胀在达到最高峰后的第16个月出现了实质性的回落。很多人把自己的痛苦指数与经济衰退搞混了,其实加拿大的整体经济环境并不差,只是债务深重的家庭感觉很差。

02 地产投资的中观环境

与房产投资息息相关的是中观环境,包括买房能力,持有房产的能力,人口结构,就业率,房贷利率,以及信贷政策。

有目共睹的是,加拿大人口在飞速增长。据加拿大央行数据,新l人口中租房比例高达70%,而全国人口平均租房比例只有35%,大部分新人口是租房住。新人口登陆后第5年,买房比例可以达到40%,登陆后第9年后买房比例才达到65%的全国平均水平,登录后15年达到买房比例80%左右,新人口在买房这事儿上还是很拼的。新人口,对租金的影响巨大,过去5年,加拿大租金涨幅66%,房价涨幅则只有36.4%。人口与新房增长不同步,让本来就住房紧张的局面演变成一场住房危机。

住房政策方面,加拿大联邦政府今年开始,鼓励机构投资者兴建专门用于出租的房产,办法很直接:开发商建的房子如果是用于出租,而不是出售,则享受消费税的优惠;如果把一部分这些新房用于廉租房项目,则可以享受优惠利率的建筑贷款。新房供给需要投资者,包括散户和机构,散户投资者买入房产用于出租,总理特鲁多亲自谴责这些投资者,说这些人推高了房价,于是他采取了鼓励机构投资者的建房政策。弗里德曼在领取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时候说了一句名言:如果让官僚机构控制了撒哈拉沙漠,沙子很快就会短缺。目前的新房政策是鼓励保障房建设,而非商品房建设,这种政策上的顾此失彼,将导致商品房建设不足,可能的结果是房价更高。

就业市场在过去两年里表现惊艳,如果没有强劲的就业,这轮加息会就得让加拿大经济窒息。加拿大的自然失业率在5.5%6%,过去12个月里,有4个月失业率低至5%,目前是5.8%。有人预计2024年加拿大就业情况会大幅迅速恶化,但我觉得可能性不大。加拿大就业市场紧张,空缺职位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有两个:1.退休的成熟劳动力与新增劳动力存在结构错配;2.全球供应链重组过程中的鲸落效应。加拿大婴儿潮一代正在齐步走退出劳动力市场,每年大约30万人退休,据央行统计,2023年,新居民中的非居民40%参与劳动,新移民中18%参与劳动,总计大约33万人。新增劳动力数量看似与退休人员数量匹配,但从人均GDP数字可以看出,存在结构问题。新居民能找到的工作岗位平均收入应该低于退休人士的平均收入,且存在结构性的错配,所以过去5个季度,加拿大的人均GPD一直都是负增长,同时伴随着工作岗位空缺数量的居高不下。到了年底,工作岗位空缺数量已经进入了下降状态。疫情之后的全球供应链重组,加拿大是受益国,很多工作岗位从海外回到了加拿大。日美90年代最后一次贸易冲突,柯达和富士的贸易冲突之后,当时GDP全球第二的日本出现了房产泡沫破裂,经济衰退,股价下跌,通缩,失业率高企等诸多问题。鲸鱼的尸体可以滋养很多其他海洋生物,所以有“一鲸落,万物生”的说法。日本当年的鲸落,促进了其他国家的经济发展。疫情之后的鲸落效应,也让很多国家成为了受益国,加拿大是其中之一。随着工作岗位的增加,新居民不断熟悉环境,我个人认为加拿大的就业情况很难出现快速的大规模恶化,毕竟高利率环境下,每个家庭的求生欲都很强,特鲁多政府在发钱方面也收敛了很多,躺平,在2024年可不是一个好的选项。

房贷固定利率随债券收益率变化。今年最诡异的情况就是债券收益率的波动。7月份,美国和加拿大其实都完成了最后一次加息。央行行长们串通起来,秘不发丧,一直威胁说还会加息。8月份,在最后一次加息之后,债券收益率应该回落,却迎来了一轮怒涨,债券价格一路狂跌。83号到113号长达三个月的时间里,债券市场出现了恐慌性的抛售,而债券收益率则陡然升高。这3个月里,除了比尔阿克曼,其他华人街大佬也都没敢深度染指债券市场。我在一个500人的微信群里问了一下,谁在这3个月里买入了债券,只有一个人举手,说明在这种突发情况下,有胆有钱的人并不多。事后,有人分析说是“债券义警”,有人说是某些国家用脚丫子给美国投票。美国财长耶伦出来声明:债券价格大幅波动,从来都不是因为财政部发行新债引起的,否认了债券义警之说。某些国家如果在债券价格如此低的时候抛售,受损的是自己,并不是美国,阴谋论也站不住脚。总之,今年的债券收益率涨得如此不讲武德,不知道是我的经济学常识不够用了,还是经济和金融学尚未研究过类似情况,总之我和大多数人都被惊得没及时采用应对措施利用好这次债券的大幅波动。好在,这堂金融课已经下课了,债券收益率正在大幅下降。债券收益率直接影响房贷利率,8月到11月的收益率暴涨,给加拿大房价的V型反转画上了一个圆满的逗号。

信贷政策方面,可以说是“没消息,就是好消息。”今年2月银行监管当局OSFI发出征求意见,问公众如何收紧房贷政策,例如,把单笔贷款金额降到年收入的4倍怎么样?人们提心吊胆地等到10月公布结果:政策不变。据网络谣言主播报道,是加拿大财政部否决了OSFI的提议,因为房地产市场早就处于昏迷状态,再收紧政策就死翘翘了。1212号,OSFI宣布压力测试利率不变,又一只靴子落地了。总之,2023年房贷政策躲过了再次被收紧的一劫。信贷环境依然偏紧,主要表现在“国内稳定缓冲率Domestic Stability Buffer Rate”居高不下。疫情之前这个比例是2.25%,疫情期间1%,疫情后改为2.5%,之后又加高了2次,目前高达3.5%,而法定最高值是4%。这个比率是银行股本金与贷款余额的比例,疫情期间这个比例是1%时,意味着1元钱股本金可以放款100元,现在是3.5元股本金可以放款100元。老百姓把这种信贷政策偏紧情况叫做“银根收紧”。特鲁多政府针对这种情况采取了一些利好房地产市场的措施,由CMHC从商业银行收购了85亿房贷,这85亿现金加上乘数效应,可以让银行有更多可用资金,要么发放按揭贷款,要么提高股本金,总之,用于房贷的银根在11月份这笔资产证券化完成之后,得到了放松。同时,债券收益率也大幅下降,老百姓可以明显地感觉到12月份开始,银行的房贷固定利率下降了。决定贷款金额的压力测试利率,也随着实际利率在下降,借款能力正在恢复中。

03 投资环境

过去两年里,由于利率上涨,恐慌情绪主导市场,所以出现了现金为王的情况。定期存款GIC的身价陡增。2022年连续几个月,加拿大财经新闻的头条都是又有多上资金从基金跑到定存里去了。2022年整年都是空仓的人在股市里建仓的绝佳时机,这不是后见之明,当时就能判断出来,只要看到大众齐刷刷地向一个方向涌动,就能说明这个方向一定是错的,只需反着跑就行。2022年反向跑进SP500的投资者,现在的收益率是20%以上,妥妥地降维打击每张定期存单。

存单是一个风向标,存单满天飞的时候,说明人们投资意愿极低,且找不到方向。金融恐慌的指标,已经不再是黄金价格,而是存单数量。2023年,那些在2022年转投存单的人投资意愿依然低迷,在存单到期后继续选择存单。到了2024年,再继续定存,就会发现,现金收益率大不如前了。BMO银行预计2024年底,大额存单的利率会降到4.25%以下。从过去2年的经验我们看到,哪怕存单利率是6%,作为机会成本的SP500投资回报率,也能完美地击败存单。脱离金本位之后,信用货币体制下,钱是印出来的,所以现金从1971815号之后,一直是垃圾。攒钱的速度不会超过印钱的速度,钱需要放在股权、房权或债权里,才能保证购买力不被印钞机吞噬。BMO银行的年终建议中比较了现金与其他资产的回报:19522022年,加拿大股票回报率9.2%,债券回报率6.3%GIC存单回报率5.7%,通胀率3.4%1952年投资1000元在上述资产中,2022年回报情况是:股票投资者收益52.1万,债券投资者收益7.9万,GIC存单投资者收益5.1万,上述金额需要减掉通胀造成的购买力损失1.1万元。

有大型银行对手握大额存单,且随时可变现的客户进行了问卷调查,70%的人打算买房,30%的人打算投资金融资产。2024年整体投资环境非常乐观,按照BMO银行年终给大客户投资建议的说法,2024年人们将松开紧握了2年的定期存单,选择股票,债券,房产等投资产品,预计2024SP500可以达到4900点,债券收益率在6%左右。

至于房价,我看到了两个预测,TD银行预测2024年房价下跌10%;全国最大的地产公司预测未来3年加拿大全国房价上涨30%。这是完全相反的两个预测,读者需要自己判断,信哪个,或哪个也不信。

2024年,存在GIC存单里的资金会大量涌出,去向尚不明朗。关于地产投资,我想提醒大家注意多伦多的二手CONDO市场。2010年到2016年的6年时间里,CONDO价格每年平均涨幅4%,远远落后其他类型的房产,其中2014年情况最糟糕,与现在的情况差不多,每尺价格回落,市场上堆积了大量待售房产,有些银行在2014年把CONDO贷款的比例从最高80%降到了75%,一付供大于求的样子。但是,在2016年到2020年的4年期间,CONDO补涨速度惊人,而同期的其他类房产价格增长缓慢。历史不会重复,但韵脚是相同的。我认为CONDO目前的供过于求现象不会持续太久,相反,现在是逆向投资的机会。

04 过去4年我学到了什么

20203月疫情爆发,美国和加拿大同时降息和QE。我这辈子第一次经历疫情,没经验,但经济学基本常识还是有的。有人当时和我打赌说加拿大会通缩,我笃信对方肯定输。除了日本之外,全球193个国家,没有出现过央行一边印钱,一边发生通缩的情况,所以我对自己的判断非常有信心。这一年,我最大的经验是:经济学常识,是一个人判断力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2021年,央行大放水之后,信贷市场在央行行长长期不加息的鼓励下,摆脱了恐惧,股价,楼价一起涨。不仅利率低,而且信贷政策非常宽松,银行的资本缓冲率只有1%。我身边的朋友和客户,不断加按房产,并买入更多投资房,紧紧地抓住了千载难逢的信贷扩张时机,把更多房产买在了自己名下。202110月开始,通胀抬头,我当时坚信美联储和加拿大央行的说法:通胀是暂时的。加拿大政府债务和居民债务占GDP的比例几乎是一样的,如果加息,政府债务也很难负担,因此推断政府在加息问题上会投鼠忌器。后来证明,这种想法是天真的,因为政府可以印钱还债,而家庭做不到。这一年我的教训是:不要相信央行。

2022年,加息狂潮席卷北美,我工作之后,从来没经历过如此狂暴的加息。根据我对通胀的理解,只有加息才能抑制通胀。美国直到尼克松总统时期,还不断地采用冻结物价,冻结工资等蠢办法控制通胀,但一点儿鸟用都没有,直到保罗沃尔克用加息制服了通胀之后,人们才明白,只有加息,才能控制通胀。从20223月直到今天,人们不停滴对加息进行冷嘲热讽,这反映出大多数人不具备经济学常识,不了解世界经济史。因为央行坚决加息,所以我知道通胀很快会被控制住,所以逆人潮而动,在2022年下半年买入了一些SP500和债券的ETF,并在今年11号的公众号文章中预测,通胀会在今年10月回落到4%以下。利率,有零下限约束,但没有上限,这是常识。当看到央行义无反顾地加息时,我们可以斩钉截铁地预判到,通胀会在短期内得到控制。因此,我在过去1年的文章中反复说:对短期保持乐观,相信通胀会被控制住;对长期保持悲观,印钞不会停,会越印越多,因此资产价格会不断地水涨船高,这些资产包括股票和房地产。这一年我的经验依然是:经济学常识,是一个人判断力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2023年是最波谲云诡的一年。年初人们的投资信心已经有所恢复,但6月和7月的两次加息扑灭了大多数人的投资热情和勇气。8月到11月债券市场的诡异变化,又进一步加剧了人们对不确定性的恐惧。1213号美联储突然转鸽,又吓了市场一跳。我没有经历过如此戏剧化的经济环境,也找不到投资方向,能做的就是把利率高的债务进行去杠杆,我想这恐怕也是大多数家庭的选择。美股SP500悄无声息地在这一年里涨了24%,说明越来越多的人松开了手里的定期存单,逐渐回到了投资市场中。这一年我的经验是:经济学还得继续发展,因为以前的经验和常识无法应对不断发生的新环境和新问题。

展望2024年,我认为明年将是“水大,鱼大;风浪越大,鱼越贵”的一年,所有投资都会有所收获,前提是松开手里的定期存单。经济发展不会平稳,我们不知道两场热战会走向何方,也不知道美国大选会有什么戏剧化的事情发生,风浪一定很大,而富贵只能在险中求,所以,风浪越大,鱼越大,不出海的人将一无所获。

202312月,即现在,来看,美国经济弱着陆是大概率事件,即,通胀回落的同时,失业率没有大幅提高,经济没有出现明显衰退,因为此时此刻的美联储手中已经掌握了降息的工具优势,只要失业率上升,就可以通过降息调节。此时此刻,所有人都会有这个共识,而共识一旦达成,资产价格就会起飞。加拿大无论在经济上还是政治上,都与美国站在同一立场,加拿大经济的软着陆也是可以实现的。2024年是乐观年。

结语:

我对过去4年大环境的理解,以及对明年大环境的展望,已经全部分享给大家了。但我的建议是,不要根据大环境做出投资决策,而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根据自己的小环境做投资。有人试图用纸上谈兵的方式预测经济周期,并依据经济周期涨落来决定投资时机,我认为这是书呆子的想法。宏观经济调控的目的就是逆周期调节,所以我们找不到经济周期的韵律。苦苦寻找投资时机的人,最终只有一个结果:踏空。

本山大叔有句名言:“自己没能力就说没能力,怎么你到哪儿哪都大环境不好,你是破坏大环境的人啊?”调侃的是把自己的不如意都怨在大环境上的人。生活在同一个国家里的每个人的大环境是一样的,差别大的是自己的判断力和小环境的好坏。不可否认的是,有些人的确看不清大环境,即使小环境很好也会误判。希望上述我对大环境的理解能够起到综合与归纳的作用,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加拿大的经济环境,并结合自己的小环境做出投资决策。

我这个小公众号是201811日创刊的,现在的订阅人数是3万多一点儿。我自己也没想到能连续写6年,除了自己的坚持,还要感谢大家的不断鼓励。我不喜欢碎片信息,总希望有人能有逻辑地输出些实用知识。因为一直没找到这样的信息源,索性自己做了一个。一边写,一边梳理自己的想法,用输出倒逼自己去不断学习。海外华人,尤其是第一代移民,对真正的资本主义和市场经济缺乏从里到外的理解,所以难免走弯路。加拿大的大环境并不会形成风口,更没有能量吹起来一头猪,了解大环境并不能让任何人一夜暴富,最多对大家如何经营好自己的小环境有些参考价值。感谢科技进步,微信为大家提供了听文章的功能,但本文插图较多,建议阅读,而不只是听一遍。

辞旧迎新之际,祝福所有读者,看清大环境,过好小日子,圣诞快乐,新年进步。

作者微信号:14168805089



王红雨在加拿大
加拿大房屋贷款知识普及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