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更多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2024年高考语文备考得失分析
2024-07-22 11:31
河南
(一)
“螃蟹”好吃不好剥——我们是怎么应对变革的?
作为河南省第一批使用部编版新教材的一名普通一线教师,我走过了许多路,跨越了很多山,进步了不少,当然,不可避免地,也摔过无数次。回顾起来,没有一步路是白走的,细数三年来的点点滴滴,结合高考成绩,我简单概括为:在手忙脚乱中搭桥铺路,在脚踏实地中追求卓越。
还记得
2021
年的暑假,虽然学生没有入校,但我们已经需要提前备课了,如果是旧教材的话,毕竟已经讲过很多年了,备课压力会小一些,但是面对新教材,谁都不敢掉以轻心,所以,我们是怀着既好奇新鲜又惴惴不安的心,拿到了新教材的。还记得当时的教材还在不停地删改修订中,我们到手的语文教材连封面都没有,白皮的,想必是学校紧急找来让我们提前学习的,甚至到后来上课的时候,讲着讲着发现,教师的教材和学生的教材不一样,学生与学生的书也有不同,我印象中很深的一件事就是,在讲《故都的秋》时,我引导大家看书中的插图,但是我发现,教师教材中的配图和学生教材中的配图不一样,甚至学生之间也不同,课堂我们还趁机讨论了一下为什么要调整,想一想,也只有在这个过渡时期才会有如此奇妙的事情发生吧。
教材也算就位,开始备课了。备课,就是备三个方面,一是讲什么,二是怎么讲,三是讲到什么程度。不管怎么说,对于高中课堂而言,讲什么归根到底还是取决于怎么考,但是那个时候还没有成熟的新高考卷,被告知我们这一届是最后一届“老高考”,但是这个“老高考”究竟指的是什么,是旧的“
3+3
”模式,还是旧的高考题型,那个时候,我们谁都不敢断定,甚至到了高考前两个月,我们突然被通知参加九省联考,并说明,高考题型参照九省联考的题型,也就是到那个时候才真的确定我们会怎么考,然而实际上,今年的新高考
1
卷也并不非完全按照九省联考的题来出的,所以,从“讲什么”这个角度而言,我们只能保守起见,老老实实讲课文。其次是“怎么讲”的问题。这几年,我们接触了很多的名词,“大单元教学”,“学习任务单”,“群文阅读”,“情境教学”,“活动”,也见识了很多丰富多彩的课堂。有的制作明信片,有的出版诗集,有的研学游学,有的朗诵比赛,有的是辩论赛,无活动不课堂。一时间,我们绞尽脑汁想学习任务,一时间,我们又想给学生拉回考场,一时间,我们要开展整本书阅读,一时间,我们又不敢不抽查学生的背诵,一时间,我们篇篇联读,一时间又被告知,大可不必每篇都联读。总之,备课的过程,我们在矛盾和纠结中精心准备着课。
在我们一心准备好大施拳脚的时候,学生却没有返校——因为疫情,我们与学生的初见被留在了时空的网线里。
经历过网课的师生都深知一个事实,网课的节奏要慢,知识要基础,如果能有点趣味性,那就更能吸引学生的兴趣了。
如果这个时候开新课,是不利于学生养成高节奏高强度高效率的高中课堂习惯的。
高中的语文课,基础知识是需要当堂掌握的,思维是要步步提升的,容量之大,表达之强,都是要在一开始就要养成的。
但是这个突如其来的网课,让我们的节奏都打乱了。
于是,我们只能调整为初高衔接,用初中的知识,把初中没讲过的语法,给大家讲讲,让大家意识到,语文要从感性走向理性的。
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开学了,我们的课时变得非常紧张。
零零碎碎记得的,不过是一些回想起来三言两语便能说完的模糊场景,但却能真实地反映出这三年来我的备课历程,我力求趁着第一年接触新教材,踏踏实实地备着每一节课,三年来,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备课压力很大,尤其是在参加“双新”示范课时,面对众说纷纭的理念和理解,很长时间我都陷入了怀疑,课到底要怎么上。这些记忆碎片,拼凑着手忙脚乱的三年。
摸着石头过河,总是有无法把控的无力感,你知道终点是对的,但是你不知道方向对不对。但无论多么迷茫,总算走过来了,
2024
年高考,我带的两个班,一层次班最高分
127
,
120
分以上接近
20
个,二层次班最高分也达到
126
,平均分
108
。对比
2021
届来说,是有差距的,
2021
届的学生,一层次班
120
以下的屈指可数,
130
以上的比比皆是,二层次班
120
分以上的也不少,出成绩那天,都是前来报喜的。但是两届学生也不一样,
2021
届是文科班,文学底子本身就要好一些,
2024
届是理科班,又加上新高考提升了难度,所以大致上也算满意了。
但俯伏沉思之际,不得不冷静思考,站在上帝视角上回过头看,如果能够细致安排好,新高考模式下,想要考好,也并不是没有办法的。接下来,就从三个维度来做一个反思:得、失、改。
(二)
遇水搭桥——三年里棒棒的做法
其实在一开始的时候,每一个接触新教材的老师都知道,新高考考察的是能力,考察什么能力,什么程度的能力,课标也说的很清楚。我们接触到的是一些宏大的概念性的东西,对于试卷具体的改变和考法,我大致理解为三个:一是反套路化出题,一些不看文章或者看一点文章就能凭借答题套路打满分的题目是不会出现的了,比如小说作用类题,文言文断句题等等;二是教考衔接,考试的选材和出题一定会最大程度关联教材,既又可能关联教材内容进行对比阅读,又有可能直接将教材中学习任务单中的题目进行辨识考察;三是注重思辨,无论是阅读理解的主观题还是作文,都势必走向质疑、批判、思辨、理性。现在看来,这些思考都是对的,对于教师而言,在第一次接触到新教材时,这些做法还是很有必要的,当然,对于即将进入高三复习的教师而言,我们还需要去粗取精,提高效率。
1.
面面俱到,教材全覆盖。
可以说,从高一到高二,从必修本上下册到选必本上下册,每一篇文章我都是精心备课的,有着自己的一套课件,无论是群读还是单篇,无论是阅读课还是活动课,有的课文甚至到了到了高三我还专门拎出来再研读,这个过程是很痛苦的,我每天都感觉自己的备课压力特别大,有时候课没有备好,没有备完,我就临时把旧教材新教材都有的那些诗歌和文言文篇目拿出来讲,就是为了把新教材中的新篇目好好备完,甚至在很多时候,其他的老师开始准备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我都一直跟班里的学生说,咱们不着急备考,咱们踏踏实实把教材吃透,虽然高一高二阶段,成绩没有特别突出,但是很明显地感觉到高三的时候,高分段的学生起来得很快,能更好地触类旁通,课堂容量很大的时候绝大部分同学也能吃透。吃透教材很有必要,哪篇文章适合精讲,哪篇文章适合联读,哪篇文章可以直接当做习题处理,分门别类,有的放失。
2.
教考衔接,考点全覆盖。
到了高二下学期,我们还没有正式进入高三复习,有几点原因:一是高二阶段的网课持续了好几个月,这一阶段正是难度聚焦的阶段,网课返校后,我们发现,整个网课跟白学了一样,听数学老师说,很多学生还想让数学老师重新讲一遍网课的内容,学生倒没有要求重讲语文,但是并不是他们会了,而是在语文学科上,学生觉得学不学都一样,没有特别数学那么明显,你不听就不会做题了,但老师们心里很清楚,文章也不会背,课下注释也没有,我们讲的文言文,返校后很大一部分学生课本都是空白的,甚至到高三复习课的时候,提到一些网课学习的文章,有的学生脑子里没有印象,更别提我们讲过的一些逻辑、概念了。没有办法,只能又抽时间慢慢啃。二是新教材的内容量对比旧教材真是多了很多。就拿默写举例,旧高考
64
篇,其中
50
篇初中的,相当于高中就背诵
14
篇就可以了,但是新高考我们这一届要背诵
60
篇,这
60
篇全部是高中篇目,一下子涨了
4
倍多,甚至《离骚》这类比较难背诵的文章,由原来的背诵一个自然段涨到了背诵三个自然段。这仅仅是需要背诵的,还有很多不需要背诵的古诗文,算下来近百篇,每一篇都要讲,课时上很难安排。三是活动丰富,不敢丢。活动课的内容我们是都组织安排了,就怕它考到,而活动课的组织也是很浪费课时的。
但即便如此,进入高三,我们还是脚踏实地地达成了考点的全覆盖。我们不知道怎么考,所以我们一个考点也不敢放过,每篇课文都复习到,每个学习任务单我们都认真研读,这里真的特别感谢我们组长李明老师,他总是提前把每个单元整合一遍,要点、重点、难点,会在教研会上跟我们一一点到,自己做好课件,发给我们,让我们再结合班情做修改,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我们的备考压力,能让我们有时间练练新题,批改作业。
3.
作文训练,行文得法。
这三年,尤其是高三这一年,我特别注意进行学生的写作训练。基本上我的两个班,每次联考,作文平均分都能达到
46
,我越发觉得,作文是可以训练出来的。我大致进行了三个阶段的训练:第一步是片段化训练,标题、分论点、首尾段、论证段,每次只练一个部分;第二步是题型训练,二元、读写结合、漫画、思辨,每次只列提纲,强化审题立意;第三步是通篇训练,借助名篇提升思维,很可惜这部分没有拔上去,因为时间不够,今年理综和数学难度加大,三轮复习学生依旧不甘心,没有为语文腾出时间,后期让学生写完整的作文简直难于上青天,很多学生宁愿花时间去钻研几道数学题,也不愿意去写完整的文章。这个具体也会在后面说到。另外,从高一到高三不间断地强化练字的重要性,不管是比赛还是表彰还是专门花时间讲如何写字,都在强调,一些学生的字确实为高考增分不少。
4.
重视语感,落实早读。
转段后的一次联考,在分析试卷时,我专门找到了几个尖子生,问了一个问题,为什么他能得出来这个答案,我惊讶地发现,他们都说不出个所以然,“我也不知道怎么想出来的”,“他本来就是那样写的”,“你不能那样想”,但是都指向了一个点——语感。我意识到,语感很重要,尤其是语言文字运用题和作文的审题立意时,语感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但是语感不是凭空而来的,更不是所谓“只能依靠多年的积累”,它是我们必须要训练给学生的东西,于是,即使到高三,我依旧特别重视学生的语感培养,课堂遇到难点的文言文,必须读出来,早读的时候巩固读,不仅读陌生文言文,还要读优秀的语段,新鲜的观点,有可能的情况下,要有感情地读,至少要能够正确断句,我感觉是有用的。一测的时候文言文翻译断句平均分加起来不到
4
分,二测的时候已经到
10
分了。补写句子和创新类题型也都有话可说。作文也能出现不错的观点。这都说明语感训练的重要性。
(三)
手忙脚乱——三年里摔过的跟头
路总不会那么顺利,前文也提到,高考成绩并非没有上升的空间,细数起来,以下四点很要命:
1.
没有认识到语文学科的边缘地位。
我之前两届都带的是文科班,文科的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很高,不仅愿意学,而且还愿意钻研,我们经常能碰撞出很多智慧的火花。这届带的是理科班,说粗俗一点,“八竿子打不出来一个屁”,上课稍微一煽情,就有学生低头刷题;一写作文,交的就是那几个人。我私下跟课代表沟通,感觉成绩越好,他们越是“理性”,“我现在的任务就是搞分数,不要搞那些浪费我时间的东西”。特别是高三下学期,数学和理综难得不像话,学生搞又搞不明白,又不甘心放弃,觉得语文也就这样了,最终一头落不着一头。如果能早点认识到理科生的这种“学习规律”,可能后面复习的时候更好拔尖一些。
2.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
我在上文提到过两个基本问题,一是教材的容量太大,古诗文近百篇,现代文也是又难又多,基础知识很难做到逐一过关。二是其他学科都变难了,语文课下复习时间被挤占压缩。今年高考题,尤其是文言文部分,我推测失误率会很高,断句、实词、文意、翻译、主观都有陷阱,但这些陷阱其实都源于课内,课内吃不透,失误率就会增大。
3.
对新高考的难度没有特别清晰的定位。
新高考真的就是在考能力,套路化的东西真要靠边站,以前说了我还不信,这次高考真的给我治得服服帖帖,充分体现了高考就是选拔人才来着,没点思考力,只靠突击,真不行。我看着我们班语文的高分,还有总分高分,还得是那些脑子灵活的,就是那种上课一点,他眼睛就眨巴眨巴的那种学生,或者是一说某句话,他下一句就反应过来的那种。减少机械化的训练,多一些思维能力上的提升,很有必要。
4.
检测不够科学、体系。
无论是作业,还是检测,甚至考试,整个这三年没有特别成体系,进一步加剧了手忙脚乱的状况。到了高三,一直都是用套卷考,语文套卷的质量和难度很难评估,考试一次也不容易,如果不能跟住进度检测,考了真是白考。记得
2021
届复习的时候,我们每周周测,就考文言文和基础知识,那届学生到了一测的时候,文言文已经不用操心了,这届学生到高考了文言文断句还得讲。后期学生做的高质量的题也很少,一天一套卷根本就推不动,学生做不完,老师也讲不完,因为总有不会的,哪儿哪儿都不会,很浪费做题时间,也浪费讲题时间。
(四)
条分缕析——如果能重来
如果能重来,也不能学李白,倒可以学学魂穿重生文,来一波爽剧,制定详细的复仇计划,最终问鼎苍穹。
1.
关于文言文。
文言文最好还是单篇讲,高一高二阶段精讲过关,字字落实。高二背诵压力大,可以在高一时先背诵高二的古诗文。高三一轮复习,先搞文言文,背诵过关和检测过关都要到位,配合高考真题,要不然后边早读安排不了除必背篇目的任何东西了。
2.
关于现代文阅读课。
现代文阅读课可以每单元挑一篇精读细读,前提是文言文得保证能讲完。精读时不要把重点放在情节梳理、人物形象概括、主旨概括、语言的用法,要把重点放在理解和质疑。理解为什么要这样设置情节,人物行为动机的合理性,主旨的探究,语言是否影响表达等等。更要去辩论,去给出丰富的学术观点供学生讨论,让学生共情,理解人性,尊重人性,理性思辨。群文阅读的重点不在比较,而在比较后的升华,如果比较之后没有收获,就不要硬“群”。
3.
关于活动课和情境设置。
活动课不是凑热闹的课,不是加重学生学习负担的课,而是提升学生能力的课,要落实到语言建构和思维提升上。戏剧单元不一定非要让学生排戏剧,学生排一场戏要花费很多时间精力去揣摩的,要有充分的指导和引领,戏剧只是最终的一个呈现,不能撂开手让学生自己排。家乡文化生活的调查也是,要做,就要踏踏实实指导到位,最终学生真的出报告了,而不是在网上找几张图片,小组出去吃个面,上课搞个
PPT
一展示,就是活动课了,这是在浪费时间。关于情境设置,不是每个单元都一定要有丰富的活动成果,思考性的情境,阅读化的情境,才是语文学科的本质情境,那些花里胡哨的东西少搞为宜。
4.
关于早读课。
早读课要序列化:一是怎么上早读的指导课,包括姿势、本学期背诵内容,如何朗读,如何诵读,如何提高背诵效率等等;二是早读课的具体课时安排及内容安排;三是如何检测。新教材的任务量太大了,高一高二阶段,早读不宜放手交给学生。高三下学期可以尝试放手,但是也要配合检测。
5.
关于评价。
一是作业,二是检测。高一高二阶段,古诗文部分主攻基础性作业,现代文阅读主公思辨类作业,选做建议是写东西,不仅写与课堂相关的,主要是写感受,还可以结合时事写想法,课堂上配合人民日报等文章进一步提升理性思辨力。套卷练习,能不布置就不布置。我带这三届学生,周末短假从来都没有书面作业,如果遇到寒暑假的,就布置活动课作业或者背诵类作业,学生成绩也很好。高三阶段,要配合教学进度进行大量练习,先是过关练、再是专题练、再是梯度练,所有的练习都应该是限时练,新高考下,很多学生考试写不完,整个高三,每次考试都有一些人没写完,进入高三,限时练很重要。要大量做高质量的套卷,高质量的卷子很重要,处在新旧交替的关口,很多机构借着改革的名义瞎出题,表面看着新,实际脱离实际,学生答不上来,咱们也很难受。
6.
关于教考衔接。
我前几天写了关于高考真题的分析。教考衔接确实有,但是,我个人认为,主要衔接在选材取材上,你对教材熟悉,能让你读文章更快,但是在做题上,还是要精炼考点。高三复习时,没有必要带着学生把每一篇文章都过一遍,尤其是现代文,教师提炼各篇目考点,在讲题时链接即可,重点放在如何解读新的文章。
一轮复习重在夯实课内古诗文,二轮复习进行专题练,练的时候把没讲到的文章稍微带一带,专题练要跟套卷同步,要提早进行套卷的限时练,一定要抽时间练字。
7.
关于作文。
高一高二进行序列化学习,高三进行全篇巩固和思辨力提升。不要等到高三再训练作文,其他学科会把时间都挤掉的,尤其后边我们不是跟其他三个学科抢时间,而是在跟其他五个学科抢时间,高三的作文要练到位,特别是审题立意和语言表达要练到位,字也要练到位。
8.
关于思想工作。
这儿直接借用张云佳老师的话吧,我觉得我们都要把思想工作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上。
这一届大量的网课造成了师生观念的脱节,部分学生一定程度上产生了懈怠心理和懒散习惯。这一届最大的感觉是学生的跟从感不够,老师们各有自己已经成型的培养理念和教学方法,也特别负责着急,一直在努力严格要求。同学们却还没有较早感受到高考竞争的残酷性和激烈度,拼搏劲头不足。这些造成师生理念不尽一致,过程未能完全顺利推进,目标未能完全达成。这可能也是同学们这两年高考不够尽如人意的最大原因。
而实际上,高考是一次师生共同跋涉的历程,却是更考验学生意志力和内驱力的过程,是需要学生“异想天开”和“脚踏实地”真正结合,甚至更需要脚踏实地的过程!因为,归根结底,学生才是高考成败的根本,是为自己青春十年结果负责的第一责任人,是能否实现自己未来目标的第一奋斗者!
同学们必须明白,高考是真正的“百万雄狮过大江”,是真正的千军万马争过独木桥,是真的“有多少汗水有多少果实”的相对公平的搏斗!既然你准备走过高考这条路,那么你必须告诉自己:高中三年,全力以赴,不留遗憾,不负青春!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4NTA3ODk5Nw==&mid=2651765436&idx=2&sn=0ff7359e8692c0d0500df1cda6f8d13f
爱琴海名师工作室
爱琴海名师工作室是省教育厅组建中原名师工程中推出的优秀工作室,由焦作一中宋爱芹老师和语文组的骨干教师组成的语文研讨团队,欢迎和各界朋友一起来探讨语文!
最新文章
《什么是我们的母语》读后感
观课例,品经典——《红楼梦》整本书阅读专题研讨心得
不同环境中的女性命运探析——鲁迅的《祝福》与沈从文的《边城》比较阅读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专题课例探讨——中原名师宋爱芹高中语文工作室线上研修活动
教学研讨增见识,名师引领促成长
趣味逻辑之“谁是最强大脑”
潜学多思 开拓提升——“高中语文有效阅读教学策略探讨”研修活动心得
名师赋能,共促成长
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的功能摸索——学科工具
探寻教学理念,助力学生成长
研学解惑,悟学成长——中原名师宋爱芹高中语文工作室研修活动心得(下)
语文阅读启智钥,有效教学筑梦桥——“高中语文有效阅读教学策论研讨”活动心得
抒情双璧有直曲 细读文本品显隐——《记念刘和珍君》《为了忘却的记念》联读教学设计
研学解惑,悟学成长——中原名师宋爱芹高中语文工作室研修活动心得(上)
省名师组张卢娟老师培训心得两篇
研而有获,行而有方——中原名师宋爱芹高中语文工作室研修活动心得
智慧教学新篇章:AI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
教好学生 成就自己——中原名师宋爱芹高中语文工作室研修活动有感
中原名师宋爱芹高中语文工作室研修活动心得
浅谈语文教学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
高中语文有效阅读教学策略探讨——中原名师宋爱芹高中语文工作室研修活动
我手写我心 抒发真性情——学写现代诗歌
《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教学设计
培优笔记
高三语文常见学习误区及突破策略
《百合花》教学设计
焦作市高三年级9月质量检测作文学生分析
做孔子的学生幸福吗?
从应然之思到实然之举——“学教评一体化”学习心得
与时俱进求突破 激情不怠育人才
再教《乡土中国》
焦作市高三年级9月质量检测作文AI分析
溯复兴之路,薪火相传 ;撷作品之长 ,情理兼济——选择性必修上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阿房宫赋》教学设计(复习课)
融合传统与现代,深耕教学与科研
紧扣课标导向 培养思辨思维
路遥《平凡的世界》艺术手法探究
教学札记:《师说》听课反思
我即语文——省级名师培训心得
闻名师之言 悟教学之道
培训赋能,读助超越
“河南省依托中原名师工作室培育省级名师项目”宋爱芹中原名师工作室成员介绍
勤学精业铸匠心
勤学无辍启心智 笃行不怠谱新篇
2024年高考语文备考得失分析
所过皆风景 名师促成长
《临安春雨初霁》教学设计
《种树郭橐驼传》教学设计
何必以心为形役,精神自由亦须有——读《归去来兮辞》并序有感
润泽于心 砥砺以行
分类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原创标签
时事
社会
财经
军事
教育
体育
科技
汽车
科学
房产
搞笑
综艺
明星
音乐
动漫
游戏
时尚
健康
旅游
美食
生活
摄影
宠物
职场
育儿
情感
小说
曲艺
文化
历史
三农
文学
娱乐
电影
视频
图片
新闻
宗教
电视剧
纪录片
广告创意
壁纸头像
心灵鸡汤
星座命理
教育培训
艺术文化
金融财经
健康医疗
美妆时尚
餐饮美食
母婴育儿
社会新闻
工业农业
时事政治
星座占卜
幽默笑话
独立短篇
连载作品
文化历史
科技互联网
发布位置
广东
北京
山东
江苏
河南
浙江
山西
福建
河北
上海
四川
陕西
湖南
安徽
湖北
内蒙古
江西
云南
广西
甘肃
辽宁
黑龙江
贵州
新疆
重庆
吉林
天津
海南
青海
宁夏
西藏
香港
澳门
台湾
美国
加拿大
澳大利亚
日本
新加坡
英国
西班牙
新西兰
韩国
泰国
法国
德国
意大利
缅甸
菲律宾
马来西亚
越南
荷兰
柬埔寨
俄罗斯
巴西
智利
卢森堡
芬兰
瑞典
比利时
瑞士
土耳其
斐济
挪威
朝鲜
尼日利亚
阿根廷
匈牙利
爱尔兰
印度
老挝
葡萄牙
乌克兰
印度尼西亚
哈萨克斯坦
塔吉克斯坦
希腊
南非
蒙古
奥地利
肯尼亚
加纳
丹麦
津巴布韦
埃及
坦桑尼亚
捷克
阿联酋
安哥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