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应然之思到实然之举
——“学教评一体化”学习心得
2024暑期,有幸参加了上海师范大学举行的“新高考背景下‘语文学、教、评一致性’高级研修班”的学习。在学习旅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这一模式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教学质量以及增强学习效能的重要作用。以下是我对这一学习过程的心得体会。
一、对学教评一体化的理解
学教评一体化,简而言之,是将学生的学习、教师的教学与评价三个环节紧密融合,形成一个相互促进、动态调整的系统。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成长变化,通过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来指导教学,同时教学又反过来促进学习的深入和评价的精准。
二、学教评一体化的学习活动设计
在学教评一体化的模式中,学习过程应该是精心设计的一系列紧密相连、相互促进的活动,旨在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1. 目标设定与预习活动
教师要在学习新单元或新课文之前设定学习目标并明确告知学生学习目标。学生根据这些目标,通过阅读教材、查阅资料、观看相关视频等方式进行预习。预习过程中,学生尝试解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或自行设定学习疑问,为课堂上的深入学习打下基础。
2. 课堂上的互动学习
教师根据课文内容或学习主题,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通过情境模拟、角色扮演等方式,使学生置身于真实的语言环境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学习过程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围绕学习任务或问题进行合作探究。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还促进了思维碰撞和深度学习。教师适时给予指导和反馈,帮助学生及时调整学习策略。同时,重视学生之间的互评和自评,形成多元化的评价机制。
3. 课后拓展与实践
教师根据课堂学习内容应设置具有层次性和开放性的作业。作业既要包括对课堂知识的巩固练习,也要拓展阅读和写作等实践活动。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参与课外阅读、文学社团、课本剧等实践活动。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得以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中,提升学科素养。
4. 定期评价与反馈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既要通过课堂观察、作业批改、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形成性评价,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和存在的问题,为后续的教学提供依据;也应在单元或学期结束时,通过测验、项目展示等方式进行总结性评价。综合评估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发展和情感态度等方面。
教师根据评价结果给予学生具体的反馈和建议,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教师也根据评价结果反思教学行为,不断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以实现教学相长。
三、学教评一体化的试题命制
1.明确命题依据
(1)高中教育课程方案和学科课程标准
课程目标:学科核心素养
课程内容:内容标准及要求
学业质量:学业质量水平
(2)高考评价体系
2.遵循命题原则
科学性原则;合理性原则;公平性原则。
3.制定详细的命题计划
(1)编制双向细目表:在命题前,明确各知识点在试卷中的分布、题型、难度和分值等。确保试卷的信度、效度、区分度。
(2)设计多样化题型:全面考查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和能力发展水平。
4.加强命题质量控制
多人参与;反复修改;试做与反馈。
5.注重命题后的反思与总结
(1)在考试结束后,教师应及时分析学生的答题情况,了解学生对题目的解读、知识点的掌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2)总结命题的经验和教训,通过反思和总结,不断提高命题水平和能力。
最后,和大家分享南京市教研室徐志伟提出的,针对“学-教-评一致性”自我反思:
1.我已经做了哪些有价值的事:……
2. 我还可以这样做:……
3. 当我面对困难,我要这样办:……
供稿:张婧媛
编辑:张万红
审核:张婧媛 宋爱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