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材料
孔子周游列国,以宣扬其仁政主张,历经多年未能成功。他说:“道之不行,已知之矣。”尽管如此,他却并不放弃,被人称为“知其不可而为之”。身处当今纷繁复杂的世界,我们面对所有问题,都需要知其不可而为之吗?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知其不可而为之VS知其不可而不为
焦作一中高三17班 张堃钰
“知其不可而为之”这句话单是在心里读出来,都会牵动某一根神经,让某一种难以言状的力量细细密密地涌入整个心脏,而后感到震颤。它无疑蕴藏着莫大的力量,与我们所见的世界碰撞后,又会给我们带来新的体验和感受。在纷繁复杂的当今世界,在“知其不可”的情况下,选择“为”还是“不为”,实际上反映了我们面对生活的态度和处事的智慧。
一、“知其不可而为之”与“知其不可而不为”是在不同情况下进行的
真理的光芒,足以灿烂千千万万年,也足以吸引千千万万人为之上下求索;理想的力量足以支撑起将倾的大厦,也足以予人以磅礴的力量。在寻求真理、追逐理想的路上,人们选择“知其不可而为之”,那既是内在的信仰所激发的潜藏在人们身上的勇毅与坚韧,也是人们为了信仰义无反顾要走下去的坚持与执着。所以孔子依然走在他的理想之路上,所以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为了真理与民族的未来而奔走呼号,尽管他们没有看到希望,“知其不可而为之”是他们为了内心的价值准则而与世界“对抗”的态度。
万事万物都有其自身的局限性,不同的时代也有不同时代的局限性。有些局限是可以突破的,而有些局限则是不以人的意志和行动为转移的。选择“知其不可而不为”无疑是一种更为有效的方式,这样的选择有利于减少“沉没成本”,有利于及时止损。在当下生活节奏加快、社会优胜劣汰机制高效运转的情况下,留给人们“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机会和空间越来越少,而面对一些问题,选择“知其不可而不为”则成了人们谋求生存空间、适应社会机制、尽可能的地实现自我发展的方式。它是人们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所表现出的快速调整能力和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换个角度看“不可”
(一)谁“知其不可”?谁相信“不可”?
有一些情况是社会中的大多数人“知其不可”,从而形成了某件事不可能完成的普遍认知,此时的“知其不可而为之”则属于那些自信的、勇敢的王者们。潘展乐面对“自由泳47秒之限”的论断并没有选择相信,而是尽可能地挖掘自身的潜能,实现了世界纪录的“突破”再“突破”,“跨越”再“跨越”。面对外国教练用数据、实验等支撑起的“潘展乐超越的是人类的极限,是不可能的事”这样的断言,潘展乐表示,这些都是“框”,把人们给限制住了,而他要做的则是打破这些“框”。袁隆平决定选择水稻杂交优势利用作为自己的攻关方向时,世界上已经有美国、日本等国的科学家从事过研究,都没有成功。在业界权威都认为“不可”的情况下,袁隆平依然毫不犹豫地扎进了水稻杂交优势利用研究的“深海”之中。“知其不可而为之”是他们不相信“极限”、怀揣着无限可能向人类证明人的无限性的方式。
(二)现在“不可”≠永远“不可”,现在“不为”≠永远“不为”
在自身能力发展到一定限度、客观条件也难以取得进一步突破时,我们面对一些问题是“不可”的,此时若依然坚持“知其不可而为之”,不但很难取得突破,还会浪费大量资源。此时,我们选择“知其不可而不为”,也并不是什么都不做,当我们换一条道路进行新的积累和探索时,也有极大可能收获新的能力、新的知识、新的成长,这些新的收获与我们融为一体后,那些之前我们认为“不可”的事,也许会出现新的转机。因此“知其不可而不为”是一个小小的暂停按钮,当我们在这世间经历千帆后再按下这个按钮,会发现另一条“知其不可”道路上的进度显示条,“不可”的比例越来越小,“可”的比例越来越大。
三、“知其不可而为之”究竟意味着什么?
“知其不可而为之”不是“不撞南墙不回头”的执拗,也不是“一条道走到黑”的莽撞,而是勇于挑战的勇气、不屈服于命运的倔强、义无反顾的勇毅、矢志不渝的伟大。史铁生说“奥林匹斯山上的神火为何而燃烧,那不是为了一个人把另一个人战败,而是为了有机会向诸神炫耀人类的不屈,命定的局限尽可永在,不屈的挑战却不可须臾或缺。” “知其不可而为之”体现的是顶天立地的大写的“人”背后强大的力量。意外飘入大海的21岁女孩芝士,在茫茫大海上日月轮转、星河起落的漫长难捱的时光里,也曾有刹那间想要放弃的念头。怎么会有人在大海上仅凭一个游泳圈漂流如此长的时间还能获救呢?是的,有人。正是她凭借着难以想象的意志和智慧才获得了生还的机会。“我还是不能放弃,哪怕今晚没有人救我,也要自己救自己。”漂流一天两夜、约八十公里,她说:“不要低估人的力量。”每个人身上都有难以估量的力量,而我们需要的是用勇气与坚毅去激发无限的可能。
“知其不可而为之”还意味着需要应对一次又一次的打击,需要耐得住黑暗与寂寞,需要自己为自己点灯。“知其不可”的情况下,道路本就是泥泞坎坷,常常被黑暗包围,我们摔倒的可能性也更大。“逆商”“抗挫折能力”则成了选择“知其不可而为之”之后我们需要的能力。将“困难”“失败”当成一本书来读,我们可以更好的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从而更好地靠近理想之地。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需要用“柔软”来给自己提供能量,无论是情绪的合理宣泄,还是对自己适度的宽容和鼓励,都是为了更加自在、从容、有力量地在这条鲜有人走的路上走下去。
岁月轮转,在时间长河中流逝的事物与精神数不可胜数;时代变迁,后疫情时代与信息化时代的双重冲击让世界发生了巨变,那冰冷的、浮躁的气息充斥着我们的生活。但正如《冰上理想歌》中所说:“我们始终坚信,在柴米油盐与功名利禄之外,总有些恣意真情和理想主义。世界正是因为不曾真正熄灭的星火和不愿明哲保身的疯魔而一直前进。”在纷繁复杂的当下,“知其不可而为之”的背后是一颗又一颗欣然炽热且勇毅的心。
雷雨大作,我也放声而歌。
当今世界,我们仍需要“知其不可而为之”
焦作一中高三17班 乔梓彤
“这个世界的悲惨和伟大不给我们任何真相,但有许多爱。荒谬当道,爱拯救治。”
孔子怀抱着他的理想琉璃颠沛了一十四年,明明知晓“道之不行”,却仍要踽踽独行;明明已然看到自己的结局,却是“虽千万人,吾往矣”,这样的精神着实令古往今来的人们动容。可是世事变迁,正如作文材料中所言,“身处当今纷繁复杂的世界”,明知不可为的事还要为之吗?
就像开头加缪所说,对于明知没有任何结果的事,却依然去做,这种行为本身就蕴含着某种世界赋予人类的“悲惨与伟大”,本身就是人类血脉中所流淌的一种爱。我们会想到孔子,想到“进,吾往矣”的决然;我们会想到屈原,想到“虽九死其犹未悔”的执着。然而他们所处的世界是怎样的呢?那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时代,那也是诸侯纷争、战乱频仍的时代;那是尊贤重士、求贤若渴的时代,那也是崇尚法治、王权强化的时代……对于孔子,对于屈原,那无疑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无疑是一个最坏的时代。好到他们可以游说君王,传播他们的思想;好到他们可以放浪形骸地坚持自己心中的“道”。坏到他们为民救民的至仁至善屡屡遭拒,“不得志”是他们人生的主旋律;坏到他们甚至可以毫不犹疑地预知自己的未来——“道”之不行。道终究是行不通了,但路为什么还要继续走呢?成功的机会渺茫,甚至根本不可能,但为什么他们还是选择前进呢?“知其不可”却仍要“为之”,这不是一种执拗吗?答案必然是否定的。
孔子传道三千,韦编三绝,名垂千古以至于今,中华儿女行至世界,却都要尊他一声“至圣先师”。屈原幽愁忧思而作《离骚》,传颂千年,汨罗江畔,至今仍年年传来龙舟的呼唤……这或许就是“为之”的意义所在。虽“知其不可”,但知其正确、知其有价值、知其正道,那便踏上征途,这何其不是一种“众人皆醉而我独醒”的境界?在种这境界中,没有人有上帝视角,孔子和屈原亦未知在不久后的将来,会有那么多人去追随他们,去信仰他们所信仰的“道”,他们只知道他们这样做对得起自己,对得起百姓,对得起心中的那束光。至于千百年后有多少人为他们的精神所动容,又有多少人为他们“拨乱反正”,反反复复赞叹、景仰人之为人的勇毅与伟大,大可忽略不计。
作文材料的确在引导我们立足当下,真正进行一次价值的判断与考量,认认真真地权衡利弊,分析是非价值,从而适当地进行取舍,这固然没有错。但我要说的是,“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做法是否应运用到所有问题上,这确实有待商榷,但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信念对传承人类历史、接续人类文明的价值不可磨灭。人类不能没有这种精神,“知其不可”,短短四字,让人失落却又让人振奋,它一再向人类证明现实的复杂与残酷,绝非豪言壮语可以轻松化解,但人类却同样一而再再而三地向“不可为”证明,真正的勇士会不厌其烦地搬走每一块挡脚石,真正的英雄总会“屡教不改”地前行,纵使前路没有希望,但心中永远闪耀着一束光,那是当周围是一片荒原时,人类文明仍有的温存与执着。它向世界证明,真正的不可抗力是人心中的义无反顾,是世代相传的爱之伟力。
回到开篇的问题本身,身处当今纷繁复杂的世界,我们仍然需要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正因为我们仍然渴望并创造着人类社会的精彩、浪漫、热烈与感动,仍然不止地追求着人之为人的信仰与骄傲。
“我宁愿一直睁大眼睛。”
指导教师 梁周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