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花》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梳理文脉,分析人物形象,体会细节描写的高妙之处。
2.体悟小说主旨,明晰青春的价值。
【教学重点】
通过对细节描写的把握,分析概括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品味小说主旨,明确青春的价值。
【导入新课】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故事,小时候我们听着妈妈讲的童话故事入睡;长大后我们通过书籍电影去读前人的故事,品味别人的人生态度。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青春故事。今天就让我们借由茹志鹃女士的短篇小说《百合花》,一起穿越回1946年的那个中秋节,去看看那一天,人间的一个角落,有怎样的青春故事正在上演。
【教学过程】
任务一:提纲挈领,整体感知
活动一:请同学们快速略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复述故事情节。
2.我和通讯员到新媳妇家借被子。
3.因战争需要,新媳妇来到包扎所和我一起照顾伤员。
4.通讯员为救战友深受重伤,牺牲在包扎所。
5.新媳妇用百合花被送通讯员入殓。
活动二:删改后的小说梗概和原文相比,你更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预设)学生1:我更喜欢故事梗概,因为情节清楚,结构紧凑。
任务二:反掌观文,分析细节。
活动一:请同学们再读课文,小组讨论,找到小说中那些让你感动的细节描写,并说明其作用。
(明确)1.通讯员枪筒里的树枝和野菊花
“我”与通讯员分别时看到“看见他背的枪筒里不知什么时候又多了一支野菊花,跟那些树枝在一起,在他耳边抖抖地颤动着” 第二次描写枪筒里插树枝和野菊花,既和前文形成照应,又表现出通讯员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天真质朴的心灵以及临近战斗仍从容不迫的性格特征,又与后文他的牺牲形成对比,突出了作者的痛惜之情。
2.给“我”开饭的馒头这一细节,出现了两次
小说结尾对那条百合花被子的描写,它不仅起了刻画人物的作用,说明新媳妇对解放军的真挚情感,而且巧妙地点名了小说的主题:我们的战士是高尚的,他得到人民的热爱是当之无愧的。战士的高尚情操,人民对战士的赤诚情感,犹如百合花那样纯洁、美好。
(学生展示)
【课堂小结】
战场之上,我们常常嗅到火药味,血腥气,但《百合花》却让我们嗅到了普通人灵魂的芬芳。战争题材,容易写出英雄主义,但《百合花》却让我们看到了人间烟火气,看到了战火中青年一代的青春选择,青年一代以生命诠释的青春价值!
【作业布置】
自由朗读背诵《沁园春·长沙》《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红烛》,谈一谈其中所表现的青春与《百合花》中的青春有何相似之处。
供稿:晁甜甜
编辑:张万红
审核:张婧媛 宋爱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