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裳缟衣:学生为什么不愿意求助

文摘   2024-12-22 16:42   广东  

只要还在把学生的心理困扰当成“问题”来解决,还在特殊对待有心理困惑的学生,那学生还会继续“不求助”。


看到一篇文章:一所重点高中的心理自救 。
目前许多媒体比较喜欢用学生心理问题作为噱头来吸引流量,而不管采访是否真的能带来反思,甚至连最基本的“采访不能给被访者带来过多负面影响”都不敢保证。《人物》这篇文章通读下来其实也能发现,问题就藏在学校所谓的“自救”里面。

“钉上窗户”“在高楼上值守”“建立心理监测机制”

▲“划定责任”“平衡高考与生命安全”(老实说,看到还得平衡高考我就已经想骂了,孩子都快自杀了,高不高考重要吗?)

所以,学校心理健康问题依旧存在,文中一段话就能说明:

“但我们困惑的是,连续4年来,走向极端的学生反而是平时监测不到的孩子。有一类甚至是成绩比较好的学生,因为不想破坏在老师和同学心中上进的形象,就在各种检测中把真实的情绪隐藏起来。他们正常参加活动,给人感觉很开朗,直到在我们看来一件小小的事,比如一次考试失利,班主任的一次提醒,就引发一些极端状况。”

那么,为什么学生宁愿沉默地离世也不选择求助呢?这就和学校稀巴烂的心理援助(或者更准确来说是“心理监测”)机制有关。

   一、学校心理健康监测机制,本质是推卸责任机制  

“心理监测”不是我发明的词,是各级各类学校在面对“涉及心理问题学生”这类工作使用的词———包括《人物》那篇文章也是如此。
“监测”,监控、测量义,所以关于学校涉及心理问题学生的大方向,这个词已经说得很明确了:学生心理出现异常就是需要解决的“问题”,学校只负责监控、测量,不负责关怀、陪伴。
几乎所有学校心理监测工作也是如此流程:新生入学,做心理健康量表,测量结果异常的需转介给学校专业心理老师甚至本地精神卫生中心;平时,需要老师(主要是班主任)对学生异常情况进行监测,发现问题及时上报;每学年或每学期再来一次“心理健康量表初筛→发现问题学生→转介”的流程。
这套流程设计的思路非常巧妙:把学生当成要过筛的什么东西,一遍遍、一轮轮过,“有问题”的剔除出去,“没有问题”的才是成品。

心理上的动态具有主观性,被测者也可伪造结果。因此,这套机制是否有效,也要打个问号:
在中学及大学,目前通用手段是组织学生统一用自己的账号登录相关平台,自主做量表。目前心理筛查领域用的量表名目并不多,广泛使用的主要为九十项症状清单(SCL-90)、汉密顿抑郁量表这些。
心理量表并不是机密,网上可以搜到,比如说我在写这篇文章时顺手在浏览器上搜了一下就能看到这些:

所以,用量表筛查学生心理状况,得到的结果水分就很大:有学生不想被关注,就一切往“好”了填,有学生觉得好玩(甚至单纯只是没读懂题目),又可能乱填;一些老师为了减少麻烦,也会要求学生“别胡写,好好填,填好一些”。
靠老师日常观察进行监测,其实更不靠谱:老师一句“不想学习找理由”“矫情”估计就能堵死一切可能。
不过,整个系统其实不在乎这些,做这一切最大的目的就是免责。当学生真的出事后,他们就会拿出之前的所谓“过程性材料”,然后无奈地表示“我什么都做了,学生出事没有我的责任”。
▲这个通报我看完了,翻译一下主要内容:这个学生死了怪手机,活该,学校没有任何责任
这套充满机械化、工具化的流程从根本上也没把人当人看,学生的“心理困扰”只是被当成亟需解决的“问题”,所以学生在受到这套机制的“关怀”时并不会感到真正被关注、被接纳,只会感到被推开、被抛弃。
大人也可以代入一下,如果你老板定时来问候一句“病了吗,病了就快撤,别死在公司里”,作为打工人的你是什么感受呢?

   二、对学生而言,不求助只有“心情不好”一个问题,求助了就有无数个问题   

知乎上有一个很火爆的问题:中国大学会怎么处理抑郁症学生?
下面的回答非常精彩,大多数患病学生遇到的无非是被学校劝休学劝退,被劝走读,被看住,被按时找谈话,被找家长。学生感到的只有“被拒绝”“被当什么垃圾处理掉”,只感到“学校不过希望我赶快滚”。所以也在劝其他犹豫是否让学校知道的网友“别说”。
放几张图片,虽然这是大学的情况,但是中学里也基本如此。(图片来源:抑郁症大学生,总是被大学“劝退”

文首引用《人物》文章里的学校已经算好的,没有不顾一切劝退有心理困惑的学生,但是,文章中也出现这样一段话:

▲“维稳已经比升学更重要”(潜台词:生源好了,真棒)
当有心理困惑乃至确诊心理疾病的学生被学校当作“不稳定因素”对待后,他们,还想求助吗?
不求助,只有“心情不好”一个结果,扛得过去就扛,扛不过去就死(而且对于抑郁症患者来说,死真的不是什么很可怕的事情);求助,就要被找谈话,被找家长,被老师同学小心翼翼对待,被劝休学退学。稍微对自己要求高一些、不想被特别对待的学生,闭眼选也知道要怎么做。

   三、理想的学校心理健康工作体系是什么   
学生心理问题频发的根源在于环境压根没把他们当人来看。许多学生从小就是争分的机器,是考试工具,是家长的面子,是老师的业绩。当学生觉得自己作为“人”的属性并未被尊重时,心理困惑及心理崩塌,就此产生。
所以,理想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就是忘掉“心理健康教育”这件事。把人当人看,用常识办事。
何谓常识?
学生学久了会累,学生总是处在高压比较下会痛苦,学生需要休息,学生需要爱与关怀,学生讨厌被当作“弱者”施以关注。这些就是常识。


就让我们用福柯的这段话作为本文的结尾吧:
疯狂不是一种自然现象,而是一种文明产物。没有把这种现象说成疯狂并加以迫害的各种文化的历史,就不会有疯狂的历史。

———福柯《疯癫与文明》



相关文章:

“老师,孩子学习时说他想从家里楼上跳下去……”

“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德育工作”?不过是德育主任干起了心理老师的活!

为什么现在孩子好端端就抑郁了?

THE END

朋友们,公号底部留言功能开放啦,有想法可以下拉评论区讨论

95后小学语文老师一枚,保持观察,保持思考,保持阅读,保持输出。

公元零年
小伍老师在校园里的教书生活随想。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