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聊刷朋友圈,一个短视频触动到了我:
我之前写过一篇文章,我并不认为未来重要到需要牺牲当下的体验的程度(点击可读),因为未来无法预料。身为班主任,我并不介意学生每天都会给我“惹麻烦”,因为我更在意学生每一天的体验如何,是否敢于表达自己的需求与想法,甚至在某些时候,我还会和学生一起“干坏事”。
在我做高三班主任的时候,我的班上有一对学生谈恋爱了。女生的妈妈非常在意她的学习,每周都会打好多次电话跟进她的学习情况,谈恋爱这种事是坚决不允许的。这位女生和我谈起过谈恋爱的事,她觉得自己陷入到了一个漩涡当中:一方面,自己花着家里的钱在这里读书,她觉得自己瞒着谈恋爱很愧疚,想要告诉他们;另一方面,她又很喜欢那个男生,不希望和他分开。
换做是一般的老师,估计会和她们大谈特谈高考的重要性,高三时间有限,更应该要把心思放在学习上,甚至不惜家校联合也要掐断这段感情...我没有这样做,甚至我连和她谈学习重要性的念想都没有——都读高三了,难道会不知道学习的重要性吗?
高考很重要,但每一天的体验同样重要:前者能决定考上一所什么样的大学,而后者能决定人生的底色:这个人的思考是单薄的还是有深度的、表达是有趣的还是无聊的、行动是循规蹈矩的还是富有新意的、精神状态是紧绷的还是松弛的、...
后来家长发现了她谈恋爱的“蛛丝马迹”,一度想给她请假离校、找个封闭的辅导机构让她在里面“一心放在学习上”。家长和我打电话询问我的建议,我回复说:“你们的关系本来就够紧张了,如果真的这样做,等你女儿毕业了兴许就不再和你们联系了,你希望你们未来的亲子关系变成这样吗?如果不希望,那就相信她能处理好这一切。”
2
1560年,瑞士钟表匠布克在游览金字塔时,说了这么一句话:
“奴隶是造不出金字塔的,金字塔一定是一批欢快的自由人建立起来的。”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没人把这个推论当回事——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早就在其《历史》中记载了,金字塔是由30万名奴隶建造出来的。
400年后,埃及最高文物委员会在2003年宣布:通过对吉萨附近600处墓葬的发掘考证,确定了金字塔是由当地具有自由身份的农民和手工业者建造的,希罗多德的记载并不属实。
人们开始对这位钟表匠产生了兴趣,埃及国家博物馆馆长多玛斯开始研究起了他的经历:1536年,信仰天主教的布克因反对罗马教廷的刻板教规而入狱。由于布克是一名钟表匠,因此在狱中他被狱警安排制作钟表。
在制作的过程中,布克发现:无论狱方采取了什么高压手段,自己都做不出日误差低于1/10秒的钟表——而在入狱之前,他在自家小作坊里却能够轻轻松松地制造出日误差低于1/100秒的钟表。
一开始,布克以为是监狱环境太差、影响了自己制作技术的发挥。后来布克越狱逃跑,重新过上了自由的生活。然而,当恢复了自由身的布克在比监狱还要糟糕的环境里制作钟表时,他却发现自己的制作水平竟奇迹般恢复了。
他意识到:真正影响钟表准确度的或许不是环境,而是制作时的心情。
在布克的资料中,多玛斯发现了这么两段话:“一个钟表匠在不满和愤懑中,要想圆满地完成制作钟表的1200道工序,是不可能的;在对抗和憎恨中,要精确地磨锉出一块钟表所需要的254个零件,更是比登天还难。”
我想,正因为有了这么一段经历,布克才能大胆推断:金字塔这么浩大的工程,被建造得那么精细,各个环节被衔接得那么天衣无缝,建造者必定是一批怀有虔诚之心的自由人。难以想象,一群有懈怠行为和对抗思想的奴隶,绝不可能让金字塔的巨石之间连一片小小的刀片都插不进去。
今天的瑞士仍然保持着布克的制表理念:不与那些强制工人工作或克扣工人工资的企业联合——他们认为那样的企业永远也造不出瑞士表。
我相信,从小就长期被打压、被否定的人,他们很难再有什么创造力——因为他们每每有创造性的念头,必定会被自己的父母和老师以学习的理由狠狠掐灭;我也同样相信,长期高度紧张的学习更容易让自己出错,因为这意味着学生必须要分出一部分精力专注于“不能犯错”本身,而不能全心全意投入学习。
3
这段时间有两个新闻很热门,第一个是发生在杭州的外卖骑手下跪新闻。一名外卖骑手在午高峰送餐时,将车停在附近人行步道,因跨过绿化带护栏时不慎将护栏踩倒,随后外卖骑手与保安发生冲突,骑手因为担心影响其他订单的派送而选择了下跪。
下跪的外卖骑手会是一名热爱生活的人吗?我并不觉得。在他身上我看到的是,他的下跪凸显了一种无助——从小缺乏“犯错”的经历、缺乏对生活的体验,再加上他无法用学校里学到的任何知识去解决当下他面对到的这个紧急的问题。于是乎,除了下跪,他不知道该怎么办。
第二个新闻与一篇引起热议的文章有关:一位在北京211大学毕业的山区女孩,在她毕业十年的这段时间里多次考编,几乎断绝了一切社交,但仍然长期没考上。为了全身心备考,她长年依靠贫苦的家庭借债度日,最终不忍心再找家里要钱,拉黑了家人的联系方式,孤独饿死在出租屋里。
很快,陕西咸阳公安接受媒体采访时证实“确有此事”,但考虑到那篇文章写得身临其境,难免有添油加醋的修改:或许女生并不是饿死的,或许她并不是“考编笔试第一但面试不佳”,但不管怎样,我依然相信当今社会存在着吃不上饭的年轻人。
我一直都在私立学校工作,我发现很多家长(甚至可以说是大部分家长)都是以投资一件商品的思维把孩子送进来读书的:“我辛辛苦苦供他读书,他如果成绩不好的话我干嘛花这个钱?”我理解这些家长,并且我相信不少家长光是把孩子送进私立学校读书就已经花费了好大的力气,然而人终究不是商品,在试图操控生命的同时其实在更未来的未来埋下隐患。
我想起了一个段子:孩子读初中了家长禁止谈恋爱,孩子读高中了家长禁止谈恋爱,等孩子高中毕业、进入大学了家长却在催促孩子什么时候带对象回家过年。
段子虽然是段子,但背后的原因值得思考:为什么不愿意与异性交往,为什么毕业了就在家“啃老”死活不肯出门,为什么明明有很多选择却非要认定考公考编一条路走到黑,为什么面对弱势群体毫无同情心——这些问题,本质上都指向同一个方向:那就是从家庭到学校,大人把孩子当成工具,把对孩子人的属性这一部分的体验与需求全方位无死角的压制。
黑塞在《悉达多》里写道:“所谓的我,就是过去一切体验的总和,我是我接触过的人,触碰过的物,感受过的情爱,迷失过的痛苦等等,所有的一切才成为此刻的我,少一点都不是。”
为人父母、为人教师者不知道有没想过,现在对孩子每一次的“不准”与“只准”,都在一刀一刀地把孩子刻成新闻里的这般模样呢?
并不是只有“中考”“高考”才重要,孩子的每一天都很重要,这句话其实对大人也同样适用。生命的每一天都很重要,允许孩子犯错,也允许自己搞砸;尊重孩子的个性,也允许自己的“不务正业”;鼓励孩子的热爱,也接纳自己的热爱,不必觉得浪费时间。
生命就是用来体验的,存在本身就是意义。正是这些看似平平无奇的与学习工作无关的生活片段,才能拼凑出一个心态良好的人,才能对世界充满好奇,才能不惧怕变幻莫测的未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