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子也可以“大力出奇迹”

文摘   2024-08-04 00:54   广东  

0

上个月去了湖南汨罗参加了刘洪源老师(夜色探戈)牵头组织的“教育自由行”活动,对我而言此行的主要目的主要是见一见那些在网络上从未谋面、却思想锐利有趣的网友们,与他们一起吃几顿饭,吹着晚风喝点小酒然后各种闲聊。

当然了,参加这次活动的大部分是对教育现状存在不满或担忧的家长,他们带着自己的孩子过来一起听着嘉宾的分享,与嘉宾互动或进行观念上的碰撞。我对嘉宾分享兴趣不大,所以我自己从家里带了一些桌游过去,充当“陪玩志愿者”——大人在楼上听分享,我在楼下陪孩子们玩。

在这次活动中,我认识到了一位名叫“小孟孟”的女孩。说来也是缘分,在刚出火车站的时候,我正好与她家长拼的同一辆车前往活动现场。在陪小孟孟玩游戏的过程中,她在行为上表现出来的细节与我以前认为的女孩子“应该”如何的印象很不一样——忽然意识到:或许我中了刻板印象的毒,为什么女孩子就应该是如何如何的呢?
征得小孟孟以及她家长的同意,我想把这个观察与自己的感受写下来。

1

活动的第二天下午,我没有去听嘉宾分享,而是同三个孩子一起打桌球。我们的规则很简单:击打白球触碰其他球进洞,若没有进洞就轮到下一个人;若进洞了则继续,直到打完或者没有进洞为止。

这三个孩子自然也包括了小孟孟,由于她是女孩,拿起杆子也需要一番力气,更别提瞄准白球去击打了。为了让她也能享受游戏,我全程拿着辅助杆去帮助她“瞄准”。当然了,每次我都会先问她想要打哪个球,然后再根据她的想法辅助她。

小孟孟先是双手托举着球杆,然后摇摇晃晃地用杆子击打白球,白球撞到其他颜色的球——由于力气不够,几乎绝大多数时候她都只能让球轻轻滚动一小段距离,偶尔能有一两个进球,而另外那两个男孩已经能够一手握着杆一手调整方向去击打。

我原以为面对这样实力悬殊的游戏,她会感到自卑。但没想到的是每次我辅助完之后,她都会回过头看我,然后笑着说“打中啦”——看来对她而言,游戏的目标并非是和其他人一样尽可能地让球进洞,只要碰到了球、让球滚动起来,那么她的目标就达到了。

看来,孩子都能对自身的状况有所了解,因此心里都有自己的“专属任务”。只要大人没有横加干预、刻意地强调要求,即便是条件差异明显的孩子参与同一场游戏,每个孩子都能在游戏中获得属于自己的成就感,不会因为别的孩子更有“优势”而感到自卑

玩了几轮之后,我开始鼓励小孟孟:“没关系的,你可以用点力打,大力出奇迹”,之后她打中白球的次数越来越多,白球撞到其他颜色的球滚动的距离也越来越远。慢慢地,她表现得越来越兴奋,只要击中了就会一边手舞足蹈一边大喊“大力出奇迹!

在这场桌球游戏中,小孟孟的变化非常有意思:刚开始的时候举止端庄,安静内敛,每次轻推球杆后会先看看我,再表达自己的喜悦;当我开始鼓励她可以用点力气推杆的时候,她慢慢就没有再回过头来看我,而是只要打中了就会手舞足蹈、蹦蹦跳跳,高兴地大呼“嘻嘻,大力出奇迹!”

在我眼里,她更像是慢慢卸下了“女孩子”的包袱,像个“男孩子”一样地手舞足蹈、表现粗犷。

2

很多家长在怀孕的时候都有过这样的念头:如果生下来是个女孩,那就买粉色的玩具给她玩;如果生下来是个男孩,那就买天蓝色的玩具给他。

很多家长也一定在孩子小的时候说过这样的话:“女孩子不可以这样,你这样一点都不像个懂事的丫头”“男子汉大丈夫,有什么好哭的呢,你是男孩子不能动不动就哭”。

并且,或许大人没有意识到,孩子自己也会从大人身上习得这些观念,然后在生活中、在校园里会去开其他孩子的玩笑——比如,对表现不那么文静女生起“男人婆”的外号,对表现不那么粗犷的男生起“娘娘腔”的外号。

我忽然意识到,这种性别上的刻板印象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已经贴上了。很多的观念是被人为地、刻意地塑造出来的,并不一定就适合所有男生或者所有女生——为什么女生就一定要端庄、文静和懂事呢?为什么女生不可以是大大咧咧的呢?

我想起了一本书:芭贝·柯尔的《顽皮公主不出嫁》。在传统的童话故事中,拯救公主的总是王子、打倒恶龙的总是王子,就连最后幸福地在一起的也总是公主和王子。我忽然就有个疑惑:为什么主角不可以是公主呢?为什么结局一定就要是幸福美满的呢?

《顽皮公主不出嫁》的故事就颠覆了这种叙事的传统:一个喜欢动物的顽皮公主,她美丽又有钱,所有的王子都想娶她,连女皇也要公主好好打扮、挑选自己喜欢的另一半。

可是公主就是不想结婚,想反抗的她但终究斗不过妈妈,于是公主提议比武招亲——谁能通过考验,就嫁给谁。 为了不让自己出嫁,公主设置了一连串稀奇古怪,五花八门的考验,一个接一个王子淘汰出局。

而让公主没想到的是,后面来了一个史瓦斯王子。这个王子非常厉害,每一关考验都难不倒他。最后,史瓦斯王子成功来到公主跟前,公主大方献上“神奇的一吻” ,结果王子却变成了癞蛤蟆无奈地离开了。

故事的结尾,公主不必再嫁给任何男人,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

我相信很多人接受不了这种叙事,正如很多家长接受不了自己的孩子成绩差一样,他们只能接受一个标准的、正确的孩子,而接受不了一个有独特个性的、正常的孩子——只要是不正确的,就统统是不正常的。

3

如今回想起那个下午,当我看着小孟孟拖着长裙高兴得四处蹦跶的时候,我有一种松了口气的感觉——那一刻她就是在开心地做自己,而不是在认认真真地做一个“女孩”。

傍晚时分,太阳还没落山。我们玩累了,嘉宾分享也结束了。小孟孟在涌出会场的人群中找到了妈妈,高兴地分享着今天下午的快乐,然后她和妈妈提议给我们来个合影。

于是乎,我就有了这张夕阳下与小孟孟的合影:她的腿全是自己画上去的“纹身”,各种稀奇古怪的图案都有;指甲也用颜色笔涂了色,但并不妨碍她高高兴兴地摆pose——这一刻,她就是她自己,既男生,又女生,不被定义的小孟孟

4

前段时间,巴黎奥运会的开幕式引起了很多人的吐槽。有吐槽“二男一女共处一室”宣扬自由放纵的错误价值观的:

也有吐槽这个“蓝精灵”版酒神的,一个几乎全裸的肥胖大叔躺就这么在水果与鲜花中被“揭锅”,是想体现西方政治正确和恶心观众的。

但我们似乎很容易忽略一个点——恰恰是孕育出了“二男一女共处一室”“蓝精灵版酒神”这样的文化土壤,也同样孕育出下面些优秀的女性:

北京奥运会壮观的“万人同频”很好,巴黎奥运会的“乱七八糟”也很好,世界本就是一个大舞台,没有人能够规定这个舞台就得上演你所希望看到的节目,也没有人能代表所有人。这些年越来越多“离经叛道”的年轻人出现,冲击着人们以往的认知与经验(例如在校园里教书的老师普遍觉得现在的孩子比以前难应付多了),恰恰证明了人类在向前发展,哪怕过程很缓慢。

如果一件新事物让人感觉很熟悉、符合我们的认知预期,那恰恰说明它的价值平庸,因为它只是在重复加固人们的固有认知。

如果一件新事物令人迷惘甚至是反感,那它必定是宝贵的,因为它可能是打破人们思维惯性、拓宽原有认知的一个重要契机。

公元零年
小伍老师在校园里的教书生活随想。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