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下周学校组织期中考试,为了让学生好好备考,也为了让学生好好休息,这一周我并没有布置任何书面作业,只是让他们看一看发下去的复习资料。今天周末放学前,一个历史成绩只有三十多分的女生找我聊天,说不知道自己历史成绩应该怎么提上去。
我问她:“你在月考的时候卷子能写完吗?”
“能是能,但很赶,我很怕写不完卷子。”她回答。
“其实,卷子从来都不是非要写完不可的。以你现阶段的能力,不如适当放弃材料题,先做好选择题——与其在100分里拿50分,不如在80分里拿60分。”我对她说,
“而且,你现在只是七年级,中考是两年之后的事了。想想去年的这个时候,你还只需要学3门,现在却要学7门,能坚持住已经很厉害了,给自己一点时间,现在做不到不代表一直做不到。”
学生听完,脸上的表情舒缓了许多。
很多老师家长总喜欢拿所谓的“态度问题”说事,要求学生即便不会,至少也要把材料和笔记抄上去,否则题目空着、课本空着就说是学生的“学习态度不端正”。
我认为,所谓的“学习态度”只是表面——追其根本,是因为学生无法从课堂学习与作业中得到一个正向的反馈,或者说得到的正向反馈太少了,投入精力变得不划算。
在我玩的游戏里,里面会有“每日任务”的挑战。在我等级较低的时候,做完所有的每日任务会给我大量的奖励。然而随着我等级的提升,解锁了更多新玩法,每日任务里的内容也变得越来越多——于是总会有一些任务,要么它给予的奖励让我觉得不划算,要么是我已经不感兴趣,总之我完全没必要再像以前那样花时间去完成它。
(图片来自网络。如今的游戏里不仅有每日任务,还有每周任务,赛季任务,战斗任务,生活任务,限时任务等等,然而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
之后,我就会放弃一些每日任务,而只选择一些我认为性价比高的来完成。我想所谓的“学习态度问题”也遵循这个逻辑——我相信绝大部分学生对新鲜事物都是非常感兴趣的,他们接受新事物的速度比大人快多了,我至今依然记得开学第一课上他们那激动的样子。
我也相信学生一开始都尝试过投入精力去完成学习,但在这个过程中可能慢慢地发现自己能力有限,或者老师非常吝于给学生正向反馈,又或者是课本本身难度很大,又或者是自己确实没有兴趣,于是他们在心里觉得对这一学科有所“放弃”,把时间留给自己更感兴趣的内容上(例如其他科目、小说、画画、与他人聊天等)。
久而久之,所谓的“学习态度问题”就凸显出来了——认为孩子有态度问题,本质上就是不允许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和自己的安排。他们不允许孩子不努力、浪费大好年华,也不允许孩子把精力放在课本学习之外的事情上,更不允许孩子在“规定的学习时间”里不按规定去学习。
2
“非XX不可”的观念其实是一种来自于社会的、集体无意识的规训,只不过很多人身处其中、浑然不知,以为那是自己主动的选择。美国心理学家沙法丽·萨巴瑞曾写过一本《女性的觉醒》,虽说是写女性成长相关的内容,但其中的道理我觉得对男性同样适用。
作者在书中作了一个形象的“自助餐厅比喻”:你进入一家自助餐厅消费,挑选了自己爱吃的食物大快朵颐,这一切看起来都是自己选择的结果——然而你恰恰忽略了,自助餐厅能提供什么样的食物,是由厨师决定的。
“我们以为自己可以选择婚姻、事业、宗教,但事实并非如此。这些选择都不是我们自己的。只有当我们明白过去的传统在如何推动我们的生活时,我们才有希望将自己从机械遵从的惯性模式中解放出来。”
——《女性的觉醒》
那什么才是真正的、自己选择的结果呢?我们不妨沿着这个自助餐厅比喻继续去想:
我是不是非要吃这家自助餐厅不可呢?
我可不可以不吃自助餐而吃别的餐呢?
甚至,我可不可以干脆就不吃这顿饭呢?
当你不受外在因素影响、听从自己本心时做的决定,才是你自己真正的决定——否则,那其实并不是“你”在做决定,而是你这个“角色”在做决定。
“传统越是沉重地压在我们稚嫩的肩头,我们就越会将自己的身份与他们融合,以至于很快就不知道在这些传统之外,我们究竟是谁。”
——《女性的觉醒》
很多时候,我们做出一些选择,并不是我们自己本身想这么做,而是自身的童年成长经历给我们的大脑打上了一个“这么做才是安全的”的思维模式:
有的人明明非常疲惫了,但ta仍要坚持完成任务——不是因为ta真的想完成任务,而是因为ta害怕完不成任务会“不安全”;
有的人其实并不是考公考编的那块料,但ta硬要自己考公考编——不是因为ta喜欢服务百姓,而是因为ta害怕不考公考编就会让自己“不安全”;
有的人并不想谈恋爱结婚,但ta仍会希望身边的长辈给ta介绍对象——不是因为ta突然向往婚姻了,而是因为ta害怕不尽快结婚会让自己“不安全”。
这样的例子,还可以举出很多个。
“世界各地的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都会寻求长辈的认可和肯定。...当孩子渴望从长辈那里获得爱和认可时,就会很乐意放弃自己,很愿意与他们保持一致...这个过程也相应地塑造了我们的行为方式——只要能让我们深信自己被人爱,放弃真实的自我又怎么样呢?我们相信,风雨过后就是金光万丈的朗朗晴天。”
——《女性的觉醒》
3
从常识出发,每个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因此,在一天从早上七点多到晚上九点多那么多课要上的情况下,学生上课会走神、学生有那么几节课不想听,其实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不存在什么“故意走神”,更不是什么“态度问题”。
想想大人自己在开会时,没几分钟都开始忍不住看手机了,怎么好意思要求一个孩子从早到晚每节课都认真听、坐姿端正呢?
所以,我从不要求学生上我的课非全神贯注不可——他们可以被窗外的阳光所吸引,可以被隔壁班传来的声音所吸引,可以被墙上的裂缝所吸引,也可以被某个正在听课的同学所吸引。这一切,都是正常的。
从生命独特性的角度出发,每个人的兴趣点也不一样——因此,总会有人更喜欢语文而不喜欢数学,总会有人更喜欢数学而不喜欢历史。他们感兴趣的,他们自然就愿意花时间认真做作业甚至自己额外找题目去做;他们不感兴趣的,自然会想办法浑水摸鱼,在保证自己不受惩罚的情况下,把时间留给自己感兴趣的地方。
从生命的成长规律出发,每个人的能力都有一个提升的过程,即便是有天赋也需要练习才能更进一步。所以,我也不会要求学生作业和试卷非写完不可。因为我相信:现在做不到不等于以后做不到,更不等于孩子态度有问题。
此地的教育恰恰忽视了这些生命的规律,让刚接触英语的孩子掌握难度极大的英语交流,以中考的标准去要求一群刚刚步入初中的孩子,以大人的标准去要求一群活泼的孩子不准活泼,...
在这样的环境下呆个十几年,不被规训同化才是奇迹;
在这样的环境下呆个十几年,眼里还有光才是奇迹;
在这样的环境下呆个十几年,还敢质疑权威的才是奇迹;
在这样的环境下呆个十几年,还对生活依旧充满热爱,还希望恋爱结婚生孩子、让孩子也经历的才是奇迹。
很多家长特别害怕孩子不愿意去上学,很多老师也特别反感孩子不好好学习。可这种“不上学不行,不卷不行”的观念,真的是孩子想要的吗?亦或者说只是希望孩子能接住我们自己心中的某些恐惧?
“感受内心的痛苦实在是太可怕了,不去感受反而容易得多。在这种情况下,自我意识会帮助我们在这些痛苦周围形成一道坚硬的外壳,并引导这股受伤的能量去塑造一个虚假的形象...我们不再随心地体验生活,不再对生活中每时每刻的经历做出真实的反应。相反,我们总是剑拔弩张,反应激烈,好像一个疯狂的钟摆,外部一有风吹草动,立刻就会跟着摆动。”
——《女性的觉醒》
我不希望我的孩子继承我所受到的规训、继承我所经历过的“害怕”。因此,首先我要真实地活出自己,活成一个大写的“人”,而不是一个角色。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