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值得为了那不确定的未来而透支现在

文摘   2024-08-06 23:48   广东  

1

期末考试的时候,学生要测试800米跑步成绩,并且成绩将根据中考的标准换算成同比例的分数。由于体育成绩在中考也至少占个几十分的分值,因此学校一般都会比较重视。我读初中的时间距今不过十二年,印象中的体育课是先跟着老师做几分钟的热身运动,然后就原地解散,等临近下课的时候再吹哨集合、说几句妥善使用体育器材的话,然后就下课回教室了。


在我上初三之前,我的体育课都是这么过来的。让我没想到的是,如今为了“备战”体育中考,从七年级开始,所谓的体育课变成了体能课:上课头几分钟先热身,然后回顾上节课测试表现不好的地方,训斥几个“典型代表”,之后的半节课甚至更多的时间用来测试体育中考项目(一般是跑800米),最后还剩10分钟左右的时间学生才能去打篮球——这只包括了能完成测试的学生。对测试度不积极的学生(比如跑到一半停下来走路),老师一般还会行一些“加餐”:俯卧撑、加跑一两圈等


一学期下来,我的班上有过好几次学生打篮球直到预备铃响起才匆忙赶回教室,然后又冲出去争分夺秒地打水、上厕所,这些学生因此没少被老师批评甚至罚站。我一开始以为只是学生贪玩、硬要挤时间打球,后来有几次体育课时我与请假的学生聊天,才知道如今的体育课已不再是我当年读书时的体育课了。


期末考试结束后,我好奇地对比了一下这学期与上学期学生的800米跑步成绩的变化,我发现学生的成绩基本都比上学期快了几十秒甚至超过一分钟,几乎没看到比上学期跑得慢的——但这也是让我好奇的地方,这样的进步到底是一学期刻苦训练的人为结果还是身体发育的自然结果?


或许两者都有吧,但我仍然觉得用九年级的标准去要求七年级的学生未免太过苛刻。毕竟单从身体素质上看,九年级的学生哪怕没刻意训练,怎么也要比七年级的学生的身体要更加能跑能跳。过早地以中考标准要求学生,除了给学生及家长传递更多的焦虑与重视外,似乎也没别的意义了。


2

很多参加奥运比赛的运动员不好意思展示自己的银牌铜牌,即便自己取得了世界第二第三的成绩也会丧气,觉得自己“应该”拿到金牌才行(比如带伤上场的张博恒),甚至有的观众会怒骂没拿能到金牌的运动员(比如苏德炜的“严重失误”)在他们眼里,似乎这些经过国家严格挑选的运动员就是故意出来让全国人民看笑话一样——很多家长也会认为孩子成绩不好就是因为不够努力,似乎只有取得满分的成绩才能免于指责。只要是没取得满分,那都是上课走神、作业粗心、思考问题不积极导致的。


作为历史老师,我想到了一个历史事件:安史之乱。



在课本的学习中其实也能知道,安史之乱的爆发原因是多样的,但安禄山选择起兵或多或少也是受到了杨国忠的影响。作为宰相的杨国忠与节制三镇的安禄山,他们在天宝年间都深受唐玄宗的信任,而杨国忠为了制约安禄山的力量,便开始经常在唐玄宗身边进言,说安禄山想要谋反。杨国忠还多次献计,让唐玄宗去测试安禄山是否忠心。


后来的剧情大家也知道,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人都认为安禄山有谋反之心,并且连唐玄宗都对他慢慢开始心生戒备,后来安禄山干脆将计就计,在天宝十四年(755年)十一月起兵,安史之乱由此爆发。


杨国忠为了自己能够权倾朝野的私心,不惜“逼迫”安禄山、坐实他造反的可能。后来他确实成功了,安禄山也确实起兵造反了,他权倾朝野的目的也确实达到了。只不过杨国忠估计也不会想到,安禄山这块骨头竟然如此难啃,更不会想到自己权倾朝野的快乐只持续了不到一年的时间。


第二年的六月,叛军攻陷潼关,身居长安的玄宗倍感恐慌,决定往四川避难,杨国忠同行。当部队走到马嵬驿时,由于长途跋涉导致身心俱疲,因此纷纷拒绝继续前进。慢慢地,部队内出现了一种声音,说这场叛乱因杨国忠而起的,所以要杀了杨国忠才能结束。


好巧不巧的是,这时刚好有一支吐蕃的使者队伍行至驿站西门外,向杨国忠讨要一些饭吃。被这一幕激怒了的士兵们纷纷上前围住,大喊:“杨国忠与吐蕃谋反!”杨国忠百口莫辩,最后被士兵乱刀砍死。


为了平定这场叛乱,唐朝几乎耗尽了元气,这也成为了唐朝由盛转衰的标志性事件。说实话,我无法去笑话杨国忠,因为很多家长身上就有杨国忠的影子:为了自己能在外人面前有面子的私心,以为自己能够“拿捏”孩子,最后孩子真的如他们所愿那样“成功”了,考上好的高中和大学了——但考上之后,就是长期的躺平、抑郁甚至自我伤害。最终,为了“修复”亲子关系,耗尽了整个家庭的元气


3

正如每朵花都有自己的花期一样,每个生命都有自己的成长规律和节奏,可如今这些生命却被以结果为导向的单一评价标准耗尽了精力。很多家长意识不到,自己是孩子成长的天花板而不是垫脚石,恰恰是自己亲手掐灭了孩子的无数可能。



用“卷成绩”的方式让孩子在未来世界赢得一席之地可谓风险巨大,它并不适合所有的孩子,因为未来本就不可预测,它不是当下的延续,变幻莫测是唯一可以确定的。


正如19世纪末出生的孩子,考科举走向仕途被认为是最好的选择,但他们根本不会知道1905年朝廷就要废除科举制;

正如1914年做生意的商人,他们会认为接下来中国将进入一个商业发展的黄金时期,但他们根本不知道几年之后列强卷土重来、军阀混战兴起;

正如改革开放初期长大的孩子,他们的家长会想方设法送他们进工厂和单位,但他们根本不会知道这些工厂和单位不出几年就会被改革掉;

正如2018年以前高考的学生,他们在填志愿的时候也根本不可能知道接下来几年会经历什么一样。

无数的历史已经告诉我们,因为当下的环境而去强迫孩子吃苦,在变幻莫测的未来这样的苦很有可能会白吃。



学历会贬值,能力会被AI取代,唯有好的心态才能保证孩子在充满未知的未来生活得好。即便真的遇到了挫折,孩子也会像打不死的小强一样,拍拍身上的灰尘重新爬起来,积极地去想下一步该怎么走。


然而,想让孩子有一个良好的心态谈何容易,多少父母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丢掉了自己的初心——从孩子的行为跟学业成绩挂钩的那一刻开始,美好且温暖的亲子关系戛然而止。


我相信没有父母在产检时,他们担忧的会是“这宝宝将来能考上大学吗”。


推荐阅读:

茅卫东:控制者永远不会说是自己的控制有问题


孩子表现出来的“问题”,恰恰是孩子自己的解决方案


当我执着于“解决学生问题”时,我就会有解决不完的“问题”

公元零年
小伍老师在校园里的教书生活随想。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