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届巴黎奥运会圆满落幕了,不太关注奥运会的我在刷朋友圈的时候留意到了一张特别的脸:美国举重运动员莫里斯最后一次挺举失败,获得铜牌。他在领奖的时候表现得非常开心,反复仔细地端详着手里的奖牌。
这是一张没被欺负过的、干净的脸,这样的脸在我们这里几乎看不到,尤其是在学校里——我甚至不敢想象,如果这样的一张脸出现在普通的学校教室里,这位同学会受到怎样的欺负。
作为一名老师,我见过形形色色的学生的脸,他们在课堂上几乎都是表情紧绷、甚至是眉头紧锁的——因为他们要取得好成绩,他们要“赢”。在学校里,放松和休息是可耻的,时间是用来抓紧而不是用来体验的,成绩是最重要的,没有成绩其他的一切都是可笑的。
我突然又想起了另一张脸:同样是发生在本届奥运会,获得银牌的女子跳水运动员陈芋汐在接受采访的时候没忍住哭了。
19岁的美好年纪,获得奥运会世界排名第二的她,居然哭了。这正常吗?如果她真像莫里斯那样很热爱并且享受比赛,那她为何会哭?
一个活生生的、有灵气的女孩,因为“适合跳水”,不得不成为了竞赛的工具,为取悦“大人”而活。他们看着她痛苦的表情,只会温情脉脉的鼓励继续坚持、克服恐惧、再接再厉——这样的陈芋汐,遍地都是。
说实话,我并不认为看奥运会的观众有多少是真正了解(甚至连感兴趣都算不上)这些体育项目的。他们可能一辈子都没打过几次乒乓球,根本谈不上热爱,但这完全不影响他们熬夜去看比赛,去跟着从自媒体了解到的球员信息、亲切地在朋友圈里喊他们的外号——吸引他们的,是“赢”的那一刻,和“升国旗”的那一刻。
就像很多家长从不关心孩子自己是否愿意补习,也不知道学习的内容对孩子而言到底是难还是容易,更不关心孩子的生命状态怎么样,但这完全不影响他们时常紧盯孩子的学习——吸引他们的,是“赢”的那一刻,是在排行榜上看到孩子名字的那一刻,是孩子在颁奖大会上接受奖状的那一刻。
在结果导向的认知下,只有满分才免于指责,没满分都认为是不够努力。
还有一个现象也同样有意思:在奥运会上,打破纪录本来是一件好事——但被外国人打破除外,尤其是被外国人打破自家运动员创下的记录。
像极了那些不能接受自家孩子的第一名被别人家孩子“夺走”的家长。
2
我相信,这样一张受欺负的、紧绷的、冷漠的脸绝对不是从小就有的,不管是哪个国家的孩子。孩子天生充满能量、自信积极和勇敢,一定是有什么力量在这十几年的时间里悄悄地改变了孩子,变得和许多大人一样的固执、冷漠与精于算计。
在学校里,明明有很多违法的事情,这些事情严重着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然而在唯分数论的大背景下,家长语重心长地告诫孩子:只要好好学就行,其他的事情不要瞎操心,不要去好奇。
与此同时,学校的老师也源源不断地传递焦虑情绪,让学生从初一开始就备战中考,从高一开始就备战高考。
于是乎,家校联合,打着“都是为你好”的旗号,一点一点地侵占学生的空间:从5点下课,到6点,到如今的10点甚至11点;从每周放假,到每两周,到每个月甚至“自愿”留校;从一本练习册,到越来越多的试卷;...
真的是现在的孩子突然变得很脆弱吗?这些规定与要求都是孩子主动提出的吗?如今的校园环境越来越变态,要求孩子“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让孩子为了一个好成绩越来越能忍耐,越来越能接受更低的底线,即便真的培养出来了一大批高分学生,真的就赢了吗?
如此培养出来的学生进入了社会,他们会比以前的学生更能隐忍、能接受更低的底线:你能接受加班2小时很厉害吗?我能接受加班4小时;你晚上9点下班,我就晚上11点下班;你对工资条里的扣款有所不满,我就能接受这些扣款;你的底线是每个月6000块,我能接受每个月4000块;...
3
他们相当一部分成为了内卷大军的一份子,让就业环境进一步恶劣。职场唯绩效论,以结果为导向,没有任何人情味可言——就像学生在校园里也同样感受不到人情味一样。
老板得到了更廉价的劳动力,公司的成本还能进一步降低、利润还能再进一步扩大——但这样“卷”真能赢吗?我不认为。
推荐阅读: